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物傳記讀後感(通用10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物傳記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物傳記讀後感(通用10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1

這次,我選擇的人物傳記是《拿破崙傳》,它的前言是歌德的‘我們潛心數個世紀;在恢宏的精神之光下遍覽無疑;渺小之物盡離去;唯海與洲凝重佇立。《拿破崙傳》是埃米爾路德維希的作品,這是拿破崙傳汜中的經典之作,是迄今爲止最權威、最全面的拿破崙生平傳記。路德維希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依循時間爲線索,以史實爲基礎,講述了拿破崙從1779年10歲入軍校,以少尉軍銜畢業;到1799年發動政變,而後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聖赫勒拿島,直至去世的傳奇經歷和心路歷程。這本書描述了拿破崙叱吒風雲的一生中經歷過的各次重大戰役及其輝煌的軍事成就。拿破崙代表一個時代,被稱爲一代“軍事巨人”,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天才。

拿破崙沉默寡言、勤奮好學。他對於抽象的科學他能夠運用自如,其數學和地理知識紮實。他安靜而孤獨,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負不凡。拿破崙一生體現出了人類的超越性,他是個憤怒的理想主義者。他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改變整個歐洲的豐功偉績,還有他的勤奮與榮譽。拿破崙自己這樣形容:“事業和前程的大門是向有才華的人敞開的,而不論其出身或財產如何。”對於我來說,如果可以歸類的話,自己的永不滿足和大膽的慾望可以歸類到野心。野心是拿破崙心智的原動力和他意志的永恆實質,它是如此緊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區別開來,甚至有時還達到了不知不覺的程度。

拿破崙的一生,都在書寫着“磅礴”、“恢弘”和“大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爲“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餘次,比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的總和還要多,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崙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爲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爲傳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最後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

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採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另外一點是我很看中的,書中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對他不屈不撓,不具失敗的品質進行描寫,但通讀整本書我總覺得被這種氣氛環繞。爲解放科西嘉進行3次努力,3次失敗,在同一件事上失敗3次誰會對自己仍然充滿信心呢?第一次被反法聯軍趕下臺,流放時的他仍然沒有一點絕望,在島上一刻不停地建設,並且能夠有勇氣面對失敗,更有勇氣東山再起。用書中一句話——他,屢試屢敗!難道每一個奮進者的青春都是用一連串的挫折構成的嗎?這是一個永不安靜的靈魂,即使是死前的最後一句話仍是:“法國陸軍統帥”是什麼毀了他?是叛徒的出賣?是聯合絞殺的壓力?是民衆的背棄?是帝制?從個人角度上來講,是自信,精力,想象力。

他成功的因素這是他失敗的原因。他的自信,或者稱作自負。給他帶來了戰爭的勝利,權利接踵而來。他有了地位,有了金錢,有了一切,他並不爲這些所絆。但他想要這些變成榮譽,光輝他的祖先,傳給他的後代,讓波拿巴家族擁有這一切。而祖先和後代都不是他能獨立完成的。自信與正統首次摩擦產生了矛盾。於是他的思想變了,有一個革命者變成正統君主,並且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這樣做並沒有贏得歐洲其他帝王的好感,反而惹下民主人士,得不償失。

他的生命,經歷了少年時代的夢想,青年時代的籌劃,壯年時代的統治,流放生涯的孤寂,成功的榮譽,失敗的唾棄。一切,他都經歷了。他的命運如一根a值小於零的拋物線,巨星隕落,應該是要坦然,正如歌德所說——舉世之人,無侖是誰,都享最後的幸運,都有末日的來臨。他得到太多,必將爲此失去一切。然而人們總是記着那些輝煌的日子,“皇帝又站在市中心了。”

這本書寫得很好,我讀後最大的感慨就是虛榮心足以毀掉一個偉大的帝國,踏着偉人的足跡,我們堅信,我們的人生也必將輝煌。

  人物傳記讀後感2

這段時間,我讀了一本讓我百感交集的書,名叫《海倫·凱勒傳》。

在海倫凱勒她出生幾個月的時候,因爲一場病,讓她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那雙將要探索世界的眼睛,從此他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重廢殘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學習,可誰也沒料到她能憑着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戰,在病魔面前,她沒有屈服過、沒有認輸過。而是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和難以做到的困難。

海倫·凱勒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女孩,她憑着頑強的、驚人的意志學會了讀書和說話,脾氣不再暴躁,甚至開始和親人以外的人溝通。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成爲了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語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爲盲人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的嘉獎。

如果把我和海倫·凱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種驚人的意志、頑強拼搏到底的精神、對美好明天的懂憬,無法與之相比。

《海倫·凱勒傳》她給了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應該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爲樂、精益求精、以拼搏到底的精神,實現了她人生最瑰麗的夢想的精神。

  人物傳記讀後感3

他短小臃腫,外表解釋,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髮,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着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爲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爲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曠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爲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候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的反應出它們的真正思想。他往往用憂鬱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脣常有比上脣前突的傾向。牙牀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可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古怪地不對稱。

他,預言了一個民族的復興——德意志聯邦,他,象徵着一世紀中人類活動的基調——力!

他,就是在十八世紀這個最混亂最穢濁的時候閃耀着的巨星——貝多芬!

在這裏,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一個如此偉岸的大師,我們只能匍匐在他腳下,掙扎着希望去觸碰他的腳。貝多芬一生苦難不斷,痛苦不堪。一開始,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分,把他當作神童一般炫耀。四歲時,他就被整天地釘在洋琴面前,或是一架提琴一起關在家裏,幾乎被繁重的工作壓死。他的童年儘管如是悲慘,他對這個時代和消磨這個時代的地方,永遠保持着一種溫柔而淒涼的回憶。

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更大的痛苦就已在叩門,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響;他內臟也受劇烈的痛苦磨折。聽覺越來越衰退。這一切對貝多芬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折磨。要知道,一個音樂大師,如何能夠進入無聲的世界!更可怕的是,他的精神還受到的深深的打擊。他兩次墜入了愛河,但是最終愛情帶給他的不是快樂,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尤其是他的心靈已因疾病變得虛弱的時候,當他熱戀的人圭恰迪妮嫁給了加倫貝格伯爵,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他的一生就在這一次,似乎到了顛蹶的關頭。

如此多的苦難加負在他一個人的身上,我們憐惜,我們嘆息,我們感慨。但是,往往是苦難才能築就英雄!

莫扎特,除了擁有童年美好的回憶,一生也是貧困潦倒,鬱鬱而終。米開朗基羅,一生被人嫉妒,常常中了暗箭,並且病魔纏身,令他苦不堪言,還有懶惰惡劣的一家人,像是一個無底洞,把米開朗基羅辛苦賺來的錢花得一分不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難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重重障礙,是磨練我們品行,我們意志的磨金石;是鞭策我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馬鞭。

我們的生命要的不是一味的風平浪靜,我們要的是與風暴搏鬥,與礁石較勁的驚心動魄。只有在經歷了驚濤駭浪後,我們的生命才能真正綻放,被銘記。

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人物傳記讀後感4

讀完李嘉誠傳奇的一生,讓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術創立的宏基偉業,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處事態度和他對做任何事情的誠實態度。我想就是因爲擁有這個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這就是”超”之所在。

做人誠實不可拋。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實呢?失去誠實,你所擁有的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

李嘉誠統領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家。

爲什麼他會如此成功,理由很簡單,誠!經商的人恪守“價格無二,童叟無欺。”人無誠實不立。無誠實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以贏得別人的誠實。

我想作爲學生,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也有很多不誠實的行爲。抄襲別人的作業,作弊,撒謊等等。選擇誠實,因爲是正確之選。在我們一一權衡之後,我們終會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是那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實,我們會發現,沒有了誠實,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就誠實而言,(書中令我佩服的還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誠實是我最敬佩的。)中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他還在開塑料花廠的時候,有位歐洲批發商看中了李嘉誠的企業,想大量收購,可這時剛好李的企業資金髮生了問題,所以那位批發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做擔保。李嘉誠在找不到擔保人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去開發新產品,結果他通宵趕出了9款樣品。第二天連忙去和那個批發商交涉,他用自信而執着的口氣說:”請相信我的信譽和能力,我的原則是做長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銷,互利互惠”。批發商微笑的說:”我早已找好一個擔保人了,那個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長江公司實力上了一個臺階。

有時候我覺得名人的成功是運氣,其實他們是付出了努力,有他們做人的堅定信念,種種原因纔會讓他們成功。其實離我們也並非遙不可及。一切來源於生活的點滴。

李嘉誠15歲的時候,其父親病逝。爲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當時爲一間玩具廠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作之暇到也笑進修,補習文化。

這一點讓我頗有感觸,現在的我們,沒有家庭的負擔,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主幹股,而我們仍舊頹廢,不思進取,連本身的課堂都毫不在乎,更別提去夜校進修了。有時候我總想長大後賺很多錢來孝順父母,其實現在父母希望的只是有着一份過硬的成績單來回報他們。李嘉誠的堅強讓我由衷的佩服。

  人物傳記讀後感5

鄧小平爺爺是一位偉大的人,他從小的時候就勵志學習,想爲自己的家庭、爲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鎮牌坊村的農家小院裏,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這個男孩就是鄧小平。他從年輕時就獻身於中國革命,在幾十年的革命鬥爭中不斷地成長,逐漸成爲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還是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他,首先發動了中國改革,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覺得鄧小平爺爺最可貴的思想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是啊,一個人假如沒有這種高尚的精神,怎麼可能成爲一個偉大的人呢?鄧小平爺爺曾經說過:“熱愛祖國,貢獻全部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是祖國最大的光榮。”這是鄧小平對自己的事業和對祖國人民的期盼。

兒童時代的鄧小平就已經潛意識地想過:長大了一定要幹出一番大的事業。少年時代的鄧小平看見當時的舊中國是那麼貧窮和軟弱,曾經想過:只要學習成績好,長大了就可以報效祖國,把中國變成一個光明與富強的國家。青年時代的鄧小平就已經獻身於革命,他堅定了信心,爲了中華民族的振興,爲了中國的革命,他把畢生都獻給了祖國。

假如我們也生活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我們該怎樣做?是眼睜睜地看着中國被外來侵略者奪走,還是和鄧小平爺爺少年時一樣,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爲祖國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有愛國之心的人,需要有熱愛人民的人,而鄧小平爺爺就具有這種品質。鄧小平爺爺生活在一個貧苦的年代,他從小就聰明伶俐、頭腦靈活,對待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幹什麼事情都認真仔細,絲毫不馬虎。

15歲的時候,“五。四運動”爆發了,鄧小平作爲一名熱愛祖國的青年,他理所當然的和其他愛國人士一樣在街上游行,喊着那些佈滿激情的口號。每當口號聲響起,鄧小平爺爺就覺得他和自己的國家、廣大的民衆是那麼緊密、那麼心心相連。正因爲如此,我彷彿看到了這支羣情激昂、龐大的隊伍,感受到了他們的愛國心切。

俗話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的,誰都有責任。鄧小平爺爺從青年時就執著的追求這個理念,努力爲目的去做到。

寫到這裏,我得感謝這本書,感謝鄧小平爺爺,因爲是他告訴我,怎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怎樣做一個愛民的人。

  人物傳記讀後感6

終於一切的一切都過去了,再不需要在揚沙的操場裏嘶吼着規範隊形,也不必再去整理填塗修改各類表格計劃。上課下課的鈴聲如常的響起,走廊裏安安靜靜,學生們在教室裏書寫着英文單詞,於是我得以端坐於辦公室中,重新操起那本讀了一半的《梵高傳》。

傳記流暢自然,就如一本習以爲常的小說,很快的銜接起過渡的情節,在靜謐的辦公室裏繼續沉浸於梵高的世界裏。

傍晚,難得的我沒有課,當我在洗過澡後,伴着一大杯熱茶升騰起的暖暖的水汽,合上這本傳記時,我想,選擇自殺的梵高,或許內心裏並不孤獨,雖然,他似乎沒有愛情。

當然要談愛情,這是所有傳記作品裏必着筆墨的一個章節,一個用靈魂作畫的人,一個生活在孤獨世界裏的天才,對愛情的渴望可能更迫切一些,可是他卻遭遇不到真正的.愛情。他遇到的那個四十歲的女人是高尚的,因爲她只想給他自己無私的愛情卻不祈求同樣獲得他的愛,可是,凡高卻無法讓自己同時愛上她。這就是愛情的可嘆之處,愛上一個人,同時被這個人所愛,是一件概率多麼低的事,而在愛情的世界裏,我以爲,兩個人,給予與付出均勻的調和,纔是完美和諧的,只是,過去也好,如今也罷,這種關於愛的美麗愈發的鮮見,更多的,愛情已經成爲一種裝點,記得曾看過一位“股神”的言論,他有揮霍不盡的錢,唯一的放鬆方式是把愛情當作休閒。於是,在感情的世界裏遊刃有餘只剩下了兩種姿態,或者當作休閒,或者去旁觀。

愛情似乎是所有天才們的天敵,也或許因了愛情的傷才更加成就他們的天才,冰雪聰明如張愛玲,萬人敬仰的托爾斯泰,喬治桑與肖邦,或許精神與情感總是難以共融,他們是精神的富翁,可是感情世界裏卻不得善終。

但梵高不孤獨,他雖然沒有愛情但是他有提奧,我讀《梵高傳》,更多的是被提奧感動,雖然關於他的筆墨並不多。我總覺得,提奧就是爲梵高而生的,他就是他的人生支柱,雖爲兄弟,凡高偏執到近乎變態的地步,而提奧,安靜沉穩,寬容溫暖,他用一個弟弟的肩膀,爲不諳世事的哥哥擎起一方避風雨的藍天,凡高由自我掙扎到自我毀滅,提奧,永遠站在那裏,給出自己不求回報的愛。如果說提奧有什麼不夠完美的地方,我想就是他不應該建立家庭。

可是作爲骨肉同胞,每對兄弟姐妹都能成爲彼此的提奧麼?我懷疑,我甚至想探究提奧的內心,究竟是什麼樣的構成,讓他用這麼高尚的暖意去解釋兄弟這個詞。

偏執的梵高終於親手結束了自己37歲的生命,或許37歲是個比較容易自殺的年齡吧,就在前天,一個朋友電話說內心鬱悶,他的一個朋友自殺了,我當時自己正困頓不堪,又從來沒有充當知心姐姐的雅趣,電話是匆匆掛斷了,心裏卻有着一點不解,37歲的男人,用自殺的方式告別世界,總是顯得有些怪異,今天讀到梵高,再聯想到張國榮等,或許抑鬱真的是罪魁禍首吧?

想起伍爾夫論生活方式的一句話,她說:爲了避免遠離人羣,做人不可以太孤僻,也不可以太高雅,所謂曲高和寡,孤僻與高雅想來都是一種癖,一種病。道理我們都懂啊,只是理論與實際,總是難以和諧統一。

生命中沒有提奧,也沒有愛情,但我可以埋頭工作,埋首書堆,碼這些很破很破的字,迎那些很靜謐很安寧的夜。

  人物傳記讀後感7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

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斜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爲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裏,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爲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爲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爲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爲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爲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爲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裏,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涌動。

  人物傳記讀後感8

今天我們學了《錢學森》這篇文章,我很敬佩錢學森這種愛國的精神。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着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爲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爲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又一次表達了他的思念祖國之情:“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錢學森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當美國的高級將領不讓他離開時,他的決心也一刻沒有動搖,終於,錢學森回國了,他爲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製和發射,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爲“中國導彈之父”。我一開始不明白,爲什麼錢學森在美國有那麼好的條件,還一定要回中國,直到我學會了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才明白錢學森爲什麼要這樣做。

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點困難就退縮了,而錢學森爲了回國奮鬥了五年之久,從這裏我體會出了錢學森的愛國之情,像錢學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精忠報國的岳飛,投江自盡的屈原,臨死也要牽掛祖國勝利消息的陸游……他們不都是爲祖國無私奉獻的人嗎?

  人物傳記讀後感9

《名人傳》是一本人物傳記,裏面記錄了世界上三個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偉大人物的人生經歷,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就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

米開朗琪羅1475年出生於佛羅倫薩,他是意大利偉大的雕塑家和藝術家。

米開朗琪羅歷經磨難,他的一生過得寂寞、孤獨,辛苦的工作給他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病痛,米開朗琪羅活了九十歲,他留下了《大衛》、《摩西》、《哀悼基督》等著名的雕塑作品和《西斯廷教堂壁畫》等繪畫作品,這些偉大的作品至今還給我們帶來深深的震撼!

米開朗琪羅容易猶豫、半途而廢,由於這些性格方面的弱點,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很多藝術作品沒有完成,甚至沒有付諸實施。

一任一任的教皇控制了米開朗琪羅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他害怕教皇,被教皇左右了他的藝術創作。米開朗琪羅真是可憐啊!如果他可以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他就能夠給我們留下更多更完美的藝術作品了!

  人物傳記讀後感10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小牛頓科學館》,因爲曹老師和其他同學都說這本書很好看,所以我也買來看了。

到了家我就馬上拿起書本坐在沙發上認認真真得看起來了,哇,裏面得圖片,漫畫非常精美,還有很多有趣得故事,馬上就被吸引住了。這套書真是內容豐富,生動有趣。

其中,我最喜歡得一本是《恐龍大追蹤》。它主要講得是從兩億一千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當時地球得霸主—恐龍。恐龍有很多類型:禽龍,暴龍,異特龍等。其中,我最喜歡得是石頭龍,它是白堊紀末期出現於蒙古得草食性恐龍,全長兩米。它得頭骨很堅硬,隆起呈圓形狀,它得頭骨會隨着年齡逐漸變大,變厚。

書中又講了恐龍怎麼變成化石:恐龍得屍體大部分遺留在河邊或湖邊,屍體慢慢地腐爛,只剩下骨架,並且漸漸被上升得湖水或河水所淹沒,漸漸得,恐龍得骨骼完全被河底或湖底得沉積物給覆蓋住,經過百萬年,沉積物中得礦物質一點一滴地滲透到骨骼中使骨骼變成石頭,也就是化石。

這套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我非常喜歡它,裏面得很多小實驗、小製作不僅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學到得知識,也使我知道了很多爸爸媽媽都不知道得東西。怎麼樣?這套書好看吧?希望你們也來看看,它能讓你學到很多得科學知識,那有趣生動得故事,一定會讓你看得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