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二十四史讀後感

二十四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導語: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中國人遭受的災難比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多,都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二十四史讀後感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二十四史讀後感1

如果歷史是一杯香茗,讀史便猶如品茶,別看一杯清澈見底,其中滋味,卻需要細細茗品,是苦中帶甘,還是醇香馥郁,真是無比的耐人尋味。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經說過:“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翻開《二十四史》,感受歷史的偉大!

通過讀史,我們要學會淡泊名利的心境。淡泊無疑是一種解脫:從利益紛爭之中解脫出來,從官場爭執之中解脫出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中,用淡泊爲自己撐開一片晴空。晉代的陶淵明,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因看不慣官場中的黑暗,不願“爲五斗米折腰”,於是以一首《歸園田居》退隱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南山之下,每天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輕鬆生活,日日沉浸在鄉村田園的悠閒自得之中,爲自己開啓了一方樂土,此淡泊名利,退隱山村之舉,皆爲後人所稱讚。因此,人要學會淡泊。

通過讀史,我們要學會奮發進取的精神。奮進無疑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只有奮發圖強,努力學習,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往上爬,纔會離成功近一點,再近一點。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奮進都會給我們創造出更多的機遇,創造出更多成功的機會。戰國時期的蘇秦,由於學識淺薄,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的態度亦是十分冷淡,這讓他大受刺激,於是決定發奮讀書,頭懸樑、錐刺骨,終於學有所成。()正因爲蘇秦擁有奮進的精神,並持之以恆的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辛苦與努力,後來,蘇秦憑着滿腹學識先後去遊說六國聯合抗秦,取得了成功,被封爲六國宰相,一時風光無限。因此,人要學會奮進。

合上《二十四史》,我感慨萬分:悠悠歷史長河中,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讓我們趁一個慵懶的午後,在窗明几淨下持一卷古色古香的史書,讓指尖撫過墨香濃郁的字跡,讓歷史薰陶我們情操!

二十四史讀後感

  二十四史讀後感2

我們大家都知道,歷史記載着一個國家、民族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蘊含着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財富和智慧,昭示着國家和民族興衰更替的客觀規律。魯迅先生說過,歷史“書寫着中國的靈魂,指示民族的未來。學習歷史,對民族、國家和個人都具有重要的觀實意義。

這個暑假,我有幸借到了《二十四史》這本書,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性、趣味性和啓發性的歷史故事吸引着我去閱讀、去發現,當然,自己的認識可能不足以向外人說道,但在讀的過程中,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收穫與思考。我不僅看了《史書》、《漢書》等二十四史中王朝的興衰,歷史的更替,在歷史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歷史人物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傳奇故事。在連續的閱讀過程中,我驚奇的發現很多朝代的衰落、更替都源於統治者自身的一些弱點:有的生性猜忌多疑聽信讒言,有的生性暴躁、暴力無常,有的目光短淺、鼠目寸光,有的驕奢淫逸,有的驕傲自大,等等,總而言之他們這些性格的缺陷,在歷史的興衰和更替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們的這些性格缺陷導致了王朝的衰落。

瞭解昨天,更重要的是爲了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是爲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汲取寶貴的人生啓迪。諸如這些帝王將相尚且存在很多性格上的弱點,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我們大家都知道李陽瘋狂英語的例子,李陽在小的時候就用自己的勤奮好學克服了自己的種種缺陷和弱點,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且還爲我們創造了一種學習英語的好方法。由此可見,我們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在我看來,我們沒個人都應該以史爲鏡,以人爲鏡,充分認識自我,在不斷的學習、生活、工作中不斷的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座標,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彌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創造明天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