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菊與刀》的讀後感大綱

《菊與刀》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菊與刀》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菊與刀》的讀後感

《菊與刀》的讀後感1

也許正是這種性格使得日本人總是選擇與強者爲伍,雖然這種放棄並不一定絕對的好,但不放棄就意味着必然被淘汰。

似乎祖先早在冥冥之中有指引,起步向來很晚的日本人,總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不論是在輝煌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之時,還是摩登的歐美文化風靡全球之日,日本總會是那個弄潮兒,儘管總有人說什麼。也許他們會爲這些言語改變什麼,不過他們對自己道路的信任讓他們堅持走着該走的路。這點毋庸置疑。在東北生活多年的我,對日本必定沒什麼好感,從小到大,大大小小的反日活動也都參加過,不過這也勾起了我對這個遙遠而又陌生的國度的興趣。雖然課本里說,日本真正的發展是在明治維新後,其實日本早在幕府末年就開始對西方文明研究,列強的侵華給當時的統治者很好的借鑑——肯定日本人打不過“老師”都打不過的人。

近乎全日本,是用歡迎的態度來迎接美國人的。不過這種極度的轉彎也爲日本開始了引領世界潮流的序幕。這個序幕,開的似乎不只是一個強國,更像是一個傳奇。地大物博的地方戰火滿天,這個狹小而貧瘠的土地卻成了真正的“太陽”,這一切讓人無可奈何,又毫不驚訝。有時候我覺得,日本的強大得益於其國土的狹小。我們常說絕境逢生,可能就是在說日本吧。央視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毋庸置疑,日本人心大得過這個宇宙。由於在地圖上要用放大鏡才找得到,日本人特別怕被世界遺忘。而這種懼怕恰恰讓日本有能力強起來、站起來,站得住、站得穩。似乎在國人的記憶中日本就是那個侵略者、那個傳說中的帝國主義、那個危險地不能再危險的鄰居;可是在日本的新聞中中國永遠是頭條,任何舉動都會讓國人第一時間抓住。當《菊與刀》還在中國的日學史上佔主導的時候,日本以悄然研究中國的韓寒。有時候日本人比我們更瞭解我們。看日本,更是看中國,看我們可能走的路,看我們可能的歸宿,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相信那句話“假鳳虛皇者誤國”,話難聽但路對,道理都在逆耳忠言裏,絕路都在讒言美句中。高速的經濟帶來的自大,正瀰漫着這個正經歷極富極貧的國度,清醒——也許更難得。

《菊與刀》的讀後感2

高三時,我開始憧憬將來出國留學,而那個夢,牽引着的是兩個高飛的風箏——美國和日本,菊與刀讀後感。去美國留學是很多人的`夢想,美國是當代最發達的國家,是世界民-主、自由和法制的一面旗幟(這當然可能只是自我標榜),美國有着最優秀的高等教育……選擇美國的原因那麼多,去日本的想法,相對而言,就比較讓人不解了。

其實,我想去這兩個國家的主要原因異曲同工。我所希望的,是在真真切切的兩個世界中,真真切切的瞭解兩個國家的人。或許,因此,我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或有意地改變身上的劣根性。我的思想深處一直覺得,中國的文化縱然輝煌燦爛,表現出創造者極高的智慧,我們的骨子深處,是有些劣根性的,我們的文化所培養出的某些國民性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我需要改變,這種改變可以來自模仿與借鑑,就像嬰兒牙牙學語。美國人崇尚自由開放,他們處世直爽,樂於交流和競爭,他們的很多東西可以讓我作爲榜樣。

日本已經成爲中國人心中一個難解的結。一方面,兩國經濟將成水乳·交融之勢;另一方面,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卻多次在教科書、靖·國·神·社等問題上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我看過剛上映不久的《南京!南京!》,對日本,乃至對日本人,我有時也充滿仇恨。但同時,對它我又有着說不出的好奇。它能在內憂外患中,通過明治維新,成功的從一個封閉落後的封建島國變成極具侵略性的現代化帝國主義強國;它能在戰敗後迅速崛起,30年時間就讓它的平均國民收入趕超美國;日本企業在世界五百強中·共有81個,居世界第二……日本人憑什麼取得這些成績?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武士道的內涵有哪些?疑惑太多,我也總想從日本人身上看到點什麼,學到點什麼,所以它也牽動了我的留學夢。

瞭解事物有兩個方法,一是實踐,比如留學目標國以瞭解目標國和她的人民;此外,閱讀,從他人的經驗、閱歷中學習也是非常有效的。現在看來,我的留學夢遙遙無期,但對這兩個國家的好奇卻從未衰減。我唯有選擇這第二種間接的途徑。此時,《菊與刀》出現在我的視野,怎可錯過!

是爲閱讀《菊與刀》的前前後後。其實也無非是動機強烈,意識對物質產生相應的反作用的結果。

《菊與刀》是本講文化、講民族性的人文類著作。然而本書的形成以及強大的影響力是他顯得如此耀眼、如此與衆不同。

本書作者魯思·本尼迪克特,二戰期間,她受美國戰時情報局委託,利用一個文化人類學家所能利用的技巧來從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後向情報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報告。1946年,由於美國政府的對日政策以及日本整個局勢的發展基本上與這份報告的主旨一致,於是作者就在原報告的基礎上增寫了關於研究任務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後的日本人的前後兩章,以《菊花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論發表後,獲得了廣泛的贊同和好評。日本著名評論家川島武宜指出:“儘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沒有到過日本,但卻蒐集到了那麼多的重要事實,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驚訝。本尼迪克特依據這些事實栩栩如生地描繪了日本人的社會生活、行爲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導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決定意義的諸特徵”,讀後感《菊與刀讀後感》。確實,作者深刻而又敏銳的分析能力令人讚歎不已,特別是在當時日美兩國處於交戰狀態的情況下,她基於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堅持用客觀冷靜的態度看待日本文化,這種堅韌不拔、寬宏大量的精神,保證了研究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反觀我們,20xx年世貿大廈被炸後,談到911,很多國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談美國是“活該、報應”。先不管美國與我們有什麼“深仇大恨”,這種行爲本身即是非常不應該的。看待世界不能僅憑一時情緒,不能總帶着有色眼鏡,爲911歡呼慶賀是對恐怖活動的認可,更是對人本精神的藐視!

在看《菊與刀》的正式內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給我們上了有價值的一課——客觀的審視世界,冷靜的看待對手,擯棄簡單粗暴的看待世界和歷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種非黑即白的世界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菊與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質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服”等等。這種異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貫穿了日本的整個文化,成爲日本獨特的文化氣質。

其實,菊花和刀象徵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兩極,恬靜淡然卻又剛烈殘忍。從對戰爭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視精神的力量,而對物質的對比嗤之以鼻。在他們的戰術手冊上有這樣一句,“以吾等之訓練對抗敵軍數量上之優勢,以吾等之血肉對抗敵軍之鋼鐵”這充分說明了日本是怎樣將菊花和刀的精神結合起來。如果說菊花象徵的是某種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這個符號,代表的就是頑冥不化的崇尚由這種精神帶來的道德優勢和力量。這種重視精神輕視物質的文化內在,使得日本在作戰時常常採取異常極端的方法,兇殘的對待已經放棄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爲什麼會發動侵華戰爭?這當然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日本人“壞”。

日本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這種文化中沒有原罪,沒有懺悔,也不需要原諒。他們的一切行爲都可以用忠義和各得其所來解釋。日本雖然從中國引進儒家倫理中關於忠和孝的觀念,但卻極爲鄙視被儒家視爲最高準則的“仁”。 因此,忠和孝成爲他們倫理中最主要的兩極。而在對待天·皇的態度上,這兩種力量完全則是成爲了合力。日本人對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誠,幾乎成爲一種準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發言是沒有人可以質疑對錯的,這就爲日本的戰爭找到了藉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對爲天·皇忠誠找到藉口。

表面上,對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瘋狂的、不惜一切撲向中國。但是這一切的起源在哪裏?日本是個有着強烈等級文化觀念的國家,從中國汲取來的關於等級的觀念,在這個國家裏生根發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裏有種各得其所的說法,他們相信只要每個人在社會等級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完美的。雖然這和平等自由等觀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種含義就是尊重每個民族自己的選擇,因此對這種社會準則,我們沒權評論。但可怕的是,日本在處理國際關係時,也把各得其所當作最高準則。他們不僅爲每個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爲每個國家打上標籤。這正是日本發動大範圍侵略戰爭的深層動機,他們認爲自己在該地區內是處於等級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飭這個地區的秩序,讓每個國家處於自己應該的位置。這種強制的不由分說的輸出,背後的精神內核就是可怕的等級制。

另外,從文化內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強烈的負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種讓人難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須傾盡全力去償還。但,報恩是由條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須是自己認爲高尚的,可以償還的人。作爲從中國那裏承受文化恩澤的國家,日本一直對中國懷着複雜的心理,既感到難以償還,又對近代中國的沉淪感到羞辱,這種羞辱來自於其自身國力的增強,由此感到曾收到過這種國家恩惠的可恥。這種複雜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藉口成爲發動侵華戰爭的內在原因。它要爲中國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爲日本的附庸,並把這作爲報恩的一種方式。

日本在處理國際關係時,把各得其所當作最高準則,他們要爲中國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並將這視爲報恩的方式。然而,戰爭中的日本人發現,中國人並不歡迎他們,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圖構建的大東亞共榮圈和國際關係的等級秩序,只不過是一廂情願。他們還沒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們缺少實事求是的態度。並非每個國家都向他們那樣癡迷於等級秩序,只能在穩定的等級中才能獲得安全感。中國崇尚以和爲貴,然而在亡國滅種的危機前,所有中國人又會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英雄氣概站出來,即所謂“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缺乏實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沒有想到,在中國他們會遇到如此頑強的抵抗,一盤散沙匯聚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鐵拳!

在“實事求是”方面,作爲日本另一個對手的美國顯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個很獨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國人知道他們對日本國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夠了解,他們不能不加區別的就用對付德國的辦法對付日本,因而他們組織了學者對日本的民族性進行研究,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報告中推斷出的結論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親自直接統治日本;要保存並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後來,美國的決策同這位人類學家的意見一致,而歷史也彷彿是在設定的軌道上前進。毫無疑問,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方式是有效的,而這種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精神,歸功於人類學家準確的預見。結果是日本投降後幾乎沒有抵抗,完全服從“敵人”的管理,而美國,通過清理並利用日本政府機構,作爲一種統治工具,爲自己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資源。在此過程中,我們驚訝的發現,正確的意識產生了如此巨大的積極作用,指導實踐,趨利避害。

開始,上帝就給每個民族一隻陶杯,從這杯中,人們飲入他們的生活。任何外國都不能命令別國的人民接受某種方式。此所謂自己活,也讓別人活,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當前全球化背景下,這是任何國家或民族都應遵循的,日本已經在這個問題上付了學費,希望它吃一塹長一智。而中國,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國情獨立自主發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現第二個日本,強行輸出自己的價值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