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昆蟲記》有感通用11篇大綱

讀《昆蟲記》有感通用11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昆蟲記》有感通用11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暑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昆蟲記》。讀完這本書,我的心猶如一面平靜的湖水,扔進了一塊石頭,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作者以其生花妙筆,爲讀者勾畫出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

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和多次實驗,細緻而生動地記錄了多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如繁殖和捕食方式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整本書得益於作者耐心仔細的觀察和不厭其煩的實驗,再加上細緻的描寫,讓我們瞭解到了驚奇的昆蟲世界:管蟲會穿衣服,鬆蛾會預測天氣,蜘珠會用蜘蛛絲穿梭到各個地方....所有這一切,無不讓人爲之驚訝和歎賞。這本書以人性觀照生物性,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爲人們留下了一座富有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寶藏。

這也讓我們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當仔細觀察一隻螞蟻從高空掉下來去卻不會死,我被深深吸引,並通過進一步探究,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因爲螞蟻很輕,重力較小,所以從高空掉下去不會死。通過仔細觀察,我的發現越來越多,我的寫作素材不斷豐富,寫作對我來說不再是攔路虎。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讀《昆蟲記》有感2

當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後,有了一個很大的感想——實踐出真知。

《昆蟲記》這本書主要記載了法國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自己對昆蟲的研究。作者法布爾通過親自的實踐,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奧祕。

書中作者驗證松毛蟲是通過它們沿路吐絲所織成的絲帶引導自己回到窩裏時,他是通過實踐去探究的。最後,他得出了結論:松毛蟲是靠沿路吐的絲來回到窩的。書中說到“昆蟲的‘自殺’”時,作者通過實踐去檢驗了“蠍子自殺”這一說法。結果發現,蠍子並不知道自殺,人們被它那只是突然失去生命力的假象矇騙了。

是的,實際上很多事情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比如古人看見日月星辰東昇西落,以爲它們都是圍繞地球轉的,後來還出現了“地心說”。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問題的假象所迷惑,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實踐才能告訴我們真正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很多令我疑惑不解的問題、不知真假的說法等。其中,有很多我也是通過實踐去得出結論的。比如我之前做物理作業時遇到一道題不會做,我便尋找材料,通過實驗得出了答案。後來評講時,我的答案真的是正確的!所以,實踐真的能出真知!

是的,40年前,歷史也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讀了這本書,我更懂得了:我們應該多動手,多實踐,並分析實踐結果,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但能讓我們知道結論,而且這樣的結論纔是具有權威性的!

讀《昆蟲記》有感3

從現今小學生寫的讀後感來看,很容易陷入模式化,比如總是先介紹一下讀該書的背景,接着介紹該書的主要內容,最後談幾句讀書之後的感想。這樣的讀後感充其量不過是“主要內容簡介”而已,從中,看不到閱讀者如何在閱讀中引發共鳴,如何在閱讀中生髮感情,一句話,沒有引發對話。

首先,文化認同是兒童作文的對話立場。兒童生活在社會生活之中,經歷着文化的薰陶與習染,兒童也在作文的過程中,與世界發生;中突、融合,因此,兒童是在與世界對話也就是作文的過程中建構自我的文化身份,認同自我的這種文化身份,是兒童在習作對話中成長應當持有的立場。

在這篇讀後感中,一開始小作者就表明自己對於昆蟲並不怎麼喜歡,但是通過閱讀《昆蟲記》之後,她卻能發自內心地對昆蟲充滿敬意。這種態度轉變的原因是作者有了自己對昆蟲世界的一種感悟,那就是”天下蟲蟲都可憐”,具有獨特的打動人的力量。由此可見,作者是把昆蟲作爲一種“生命”來看待,把昆蟲的生命與人類的生命放置於一個同等的文化地位上。這種對自我文化身份的認同正是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持有的立場,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作者是真正進入了《昆蟲記》的世界。

其次,自我故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起點。寫作作爲一種對話,是需要寫作者敞開自我,與世界建立起“我一你”關係的。所以從本質上講,任何人的真正的作文其實都是在講述自我故事,也只有講出了自己的故事,對話纔有可能產生。因此,兒童作文應當學會從講述自我故事出發。

作者一開始就講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現自己與昆蟲的故事。作者從小害怕昆蟲,“莫名的緊張”和“起一身雞皮疙瘩”點明瞭自己的害怕,同時,作者又說自己喜歡蠶,卻不喜歡蛾子,這又使得故事的講述很有戲劇性。

接下去,作者便把《昆蟲記》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轉述了一遍,這就突破一般讀書筆記的寫法。一般的讀書筆記會用“概述”的方式把全書的基本面貌展現給讀者,這樣的寫法有利於展現全書,但是可讀性不強,其原因就在於失去故事性。而本文作者則以書中一個故事作爲講述的重點,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使筆墨集中於一個故事,使文章的可讀性與感染力大爲增強。

因此,好的故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起點。

再次,心路歷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呈現。作文需要袒露心跡,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給讀者,但文章貴在含蓄,表達感情貴在曲折,所以在許多時候,這種心路歷程的表達需要蘊含於故事之中,並不是直接表白。而這種心路歷程,又恰恰是兒童作文與世界對話“成果”的一種呈現。

文章從一開始表達的對昆蟲的“厭惡”到讀到《昆蟲記》時感受到的“震撼與驚訝”以及最後作者的“敬佩”,均是對話成果的一種呈現。先說“厭惡”,兒童對於昆蟲的“厭惡”感,很有可能來自於生活體驗,例如蚊子會吸食人血,蜜蜂會蜇人,有的昆蟲有很怪的氣味等,這些生活體驗導致了作者對昆蟲的“厭惡“;當然也有可能來自於成人世界的影響,成人對昆蟲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兒童的態度,這兩種情況恰恰是兒童與生活世界對話的結果;然而兒童與生活世界的對話畢竟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內部,直至作者讀到《昆蟲記》,這部基於研究的作品展現的昆蟲世界突破了兒童的已有經驗,細緻深入的描繪令兒童看到了超越經驗的世界,因此,“震撼與驚訝”就產生了。而“敬佩”感的產生,則與兒童對昆蟲產生了新的`理解有關。作者寫道:“它們來到這個世界多麼不容易啊,它們的爸爸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從這句話中可以窺見,作者是以人類的親情的視角來看待昆蟲世界的現象,可以說,此時,對話已然形成,視界得以融合。

最後,建構理想是兒童作文的對話指向。對話爲何展開,何以需要有對話?實際上,對話都指向理想生活的建構,都基於對未來的理解與暢想。失去了理想的支撐的對話是無法想象的。對於兒童尤其如此,他們對未知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渴求,他們天然地具有“理想氣質”。因此,真正的兒童作文會表現出兒童對理想的嚮往。在本篇中,最突出的讓文章具有“理想氣質”的是作者從金步甲蟲的故事引發出對昆蟲的憐愛之情,從一個故事引申出對昆蟲的愛,對於小動物的憐憫,這是一種由此及彼式的人文關懷的萌芽,這使得文章獲得更爲廣大的境界。

讀《昆蟲記》有感4

有這樣一個人,30多年嘔心瀝血,只爲一部名著。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在“荒石園”中度過大量的時間。

他,就是“昆蟲界的荷馬”——法布爾。

翻書,細思。我們是否真正研究過一種昆蟲?我們是否曾停下奮進的腳步,去傾聽自然界獨特的聲音?我們常常只顧着前進,而忽視了那麼多身邊的美。而這一本書,卻將大自然的獨特,以清新的語言記錄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在我們面前。

《昆蟲記》,“昆蟲的史詩”,不朽的鉅著。

品讀,細想。自然界中,我們究竟遺漏了多少精彩?圓網蛛的織出的網,蟋蟀從不隨遇而安的性格,螳螂修女般具有迷惑性的外表,蟬短暫的歌唱。若不讀這本書,我又會了解多少呢?這的確是一本神奇的書啊。它包容了自然界中螞蟻、螢火蟲等熟悉而又陌生的動物,展現出自然界獨一無二的魅力。

《昆蟲記》在不經意間,打動我。

讀罷,細品。在法布爾樸素的筆下,這一本鉅著變得獨特,它沒有像普通的科普名著那麼枯燥,而是充滿了活力與詩意。似美文,如詩歌。一書讀罷,那旖旎的墨香氤氳在空中,我心中也漾起了點點波紋……

《昆蟲記》,一本科學鉅著,亦是文學著作。

品讀着聖甲蟲爬坡時反覆跌倒的情景,我彷彿看到了他在不斷失望後又振作的樣子,彷彿聽到了他內心中堅定的吶喊。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是聖甲蟲永不言敗的精神;閱讀者昆蟲驅趕蟬,想要霸佔“清泉”時的樣子,我彷彿看到了那羣昆蟲貪婪的面目,彷彿感受到了蟬樂善好施的品質;品味者圓網蛛織網時的文字,我彷彿看到了它織網時靈活的轉動,彷彿看到了那天衣無縫的網。此刻,我不得不爲他們的精神而讚歎,不得不爲大自然的奇妙而驚訝。

讀《昆蟲記》,隨法布爾在園中欣賞昆蟲之舉,欣賞自然,欣賞美。

讀《昆蟲記》有感5

讀書是我最大的樂趣,而書店則是我最理想的棲息地。在“書海”,我發現每本書都是那麼”迷人”,頓時我眼前一亮:昆蟲記!我餓狼撲食般“咀嚼“起來。昆蟲記是法蘭西傑出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爲學家法布爾,歷經40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從“神聖的甲蟲”——蜣螂到兇殘的螳螂、從橫着走路的蟹蛛到衣冠齊整的被管蟲。一切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美妙!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無與倫比的觀察家”——達爾文“昆蟲學的荷馬“——雨果“在這些天才式的觀察中,融合熱情與毅力,簡直就是藝術品的傑作,令人感動不已。”——羅曼“現在中國十分需要像法布爾的昆蟲記那樣的作品。”——矛盾。

昆蟲記爲人們鑑照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昆蟲世界,在昆蟲世界裏,最讓我欣賞的,是被管蟲。那些被管蟲是最稱職的“母親”。雖然她的外表醜陋不堪,但她的精神是最美的!母被管蟲放棄了蛾類所有的美麗。她把自己唯一的“大衣”給了她的後代子孫,再用身體做屏障。經過激烈的震動以後,她倒下了,爲了下一代,她無怨無悔!這就是愛,多麼偉大的母愛。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如此!在這裏,我要真摯的說一聲:“謝謝!”作者法布爾讓我知道了蟬怎樣唱歌,松毛蟲喜愛的松葉,還有螞蟻的團結,蟹蛛的堅持。作者小時候有許多夥伴,同樣的環境,同樣的老師,爲什麼法布爾成爲了昆蟲學家呢?正是他對昆蟲的癡迷,執着的追求,以及他那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小學生所需要的。同樣是昆蟲,我們見的也不少,爲什麼我們不能得到它們的祕密,爲什麼我們不能寫出昆蟲記呢?還是觀察的問題啊!法布爾對昆蟲的研究方法只是觀察,“觀察”是這種最簡單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用心血寫成的老公成果——昆蟲記!就這樣,我一邊讀着,一邊反思着,不知不覺,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

讀《昆蟲記》有感6

五歲生日那年我收到了一套兒童彩圖版的《法布爾昆蟲記》,是其他作家根據法布爾原著爲了兒童專門改編的。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插圖再現了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蟲。這套書讓我愛不釋手,不知翻過多少遍。

上學期語文課學習了原著的片段《蟋蟀的住宅》之後,我終於讀了《昆蟲記》的原著譯本。作者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一個叫聖萊翁的小鎮,七歲上學但因家庭經濟原因輟學。輟學後他做過很多工作,儘管生活艱難,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追求知識,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五十六歲那年法布爾買下了一塊“無毛之地”,他取名“荒石園”,同年他完成了《昆蟲記》的第一卷。直到他去世的三十多年間,他撰寫了其餘九卷,完成了這本兩百萬字專門寫蟲子的奇書。它既是一部嚴肅的科學著作,也是一部幽默風趣的文學作品,裏面的昆蟲居然和人一樣活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種叫克羅多的蜘蛛。這種蜘蛛可以說是昆蟲中的建築天才,會爲自己精心打造華麗無比的住所。在法布爾觀察它的巢穴時,發現這種蜘蛛會做活板門。活板門是由泥土和蛛絲混合起來做的,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很接近。如果有蛛蜂這一類捕獵者來訪的話,它迅速躲進房子並蓋上門,捕食者壓根兒找不到洞口。即使找到,克羅多蜘蛛也只需要把門用蛛絲纏幾圈,敵人就怎麼也進不來了。它呢,在自己織的絲絨地毯上養精蓄銳等敵人離開就可以了。克羅多蜘蛛在建築方面還有一個過人之處,它會使用工具來加固巢穴。假如有一天晚上它吃了一隻蝸牛,不會把蝸牛殼扔掉,而是會把殼塞到牆上。你會問,它這是在幹嗎?其實它這是在利用蝸牛殼的重量來加固牆壁呢!一隻小小的蜘蛛居然有此大智慧,讓人不禁直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看到這裏肯定會有人覺得克羅多蜘蛛很聰明,但我更佩服的人是法布爾。見過這種蜘蛛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像法布爾一樣仔細研究的會有幾個?就算有,但能把蜘蛛的巢穴寫得如此生動引人入勝的又有幾個?法布爾用藝術家的視覺,文學家的筆觸,科學家的嚴謹完成這部作品。一部寫昆蟲的著作,長時間閱讀也津津有味,我覺得其中有三點需要認真學習。

一是他觀察得很細緻。因爲說明文的關鍵就是要寫得準確,而準確就需要細心觀察。法布爾每次都會花兩到三個小時來認真觀察昆蟲。二是知識必須全面。如果只寫一種特點,會枯燥乏味,乏善可陳。而法布爾在神學,數學,自然科學,詩歌,繪畫方面的造詣,爲他的寫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文章不能太死板。《昆蟲記》嚴肅不失幽默風趣,所以在寫觀察日記和說明文這類文章時可以加一些擬人比喻的手法,可以大大提高寫說明文的趣味性。

體會到以上,我在寫習作《聰明的裁縫-圓網蛛》之前先花了一個半小時認真觀察了蜘蛛和它的網,然後纔開始擬提綱,寫作文。在文章中我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被老師用紅線畫出的好句有好多呢!其中例如“這張網中的絲線排列的沒有確定的規律,在陽光的照耀下呈淡淡的金黃色,宛如一根根細細的金絲”,“從腹部朝蒼蠅射出許多條細絲,把蒼蠅纏成了一個’木乃伊’,然後才放心地過去開始吸食體液”等等。你們猜猜這篇作文我得了多少分?96分!哈哈,可是我作文中第一個96分呢!

現在我越來越發現:不能只觀察我們感興趣的事與事物,應該對周圍所有的都留心觀察,才能真正做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讀《昆蟲記》有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法布爾昆蟲記》。它的作者是來自法國的著名作家法布爾。這整套書寫的是蟲子的生活,我看的這本是寫聖甲蟲的。

聖甲蟲被人們稱爲“道路清潔工”,因爲它們喜歡吃糞便,它會把糞便撮成一個個糞球,推回家慢慢享用。

它的成長過程也很特別:聖甲蟲媽媽把卵產在糞球裏,過幾天,聖甲蟲卵就變成了幼蟲。幼蟲在裏面吃着糞便,然後,它會化蛹,變成聖甲蟲成蟲。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蟲子王國是多麼有趣。我多麼希望多讀幾本《法布爾昆蟲記》,讓我知道更多的知識。

讀《昆蟲記》有感8

讀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語言表達,但它們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深刻含義。

《昆蟲記》讚頌了動物生命的宏偉。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就是生命,一些微小的生命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昆蟲。人類雖然處在生物鏈的頂端,但是,像昆蟲這樣的生命,也是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們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

以前,我總是爲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看了這本書,我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動物的生命同樣應當得到尊重,不應該任意殺害。如果站在它們的角度上去考慮,它們是多麼痛苦!今後,我一定不會這麼做了。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昆蟲科學百科,還是一篇文學鉅作呢!法布爾用詞十分生動形象,通過細緻入微的描寫,將我們帶入一個有趣的昆蟲世界。

法布爾的執着精神更讓我敬佩。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在孜孜不倦地觀察昆蟲。法布爾觀察昆蟲的所有習性,並且不斷思考,必要時總會將昆蟲帶到家裏養,以便觀察。他的一生用大量的時間觀察千奇百怪的昆蟲,收穫非同小可。如果我在學習上能像他一樣認真、執着,一定也能收穫良多的。

讀《昆蟲記》有感9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感悟很深。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屬於昆蟲的世界,如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獨居才能;螳螂善於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樵葉蜂能夠不憑藉任何工具“剪”下精確的圓葉片來做巢穴的蓋子。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爲女兒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胡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爾寫《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昆蟲的本能、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着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明白生命可以珍貴。昆蟲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亦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今天,就只能給今天留下遺憾,讓明天更加後悔。所以行動起來吧,爲了今天,更爲了明天,積極做好每一件事。

讀《昆蟲記》有感10

第二次閱讀完《昆蟲記》這一本書後,我對《昆蟲記》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昆蟲記》裏所有內容都是關於昆蟲的。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部名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詼諧有趣。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許多昆蟲的生活習性。在法布爾的筆下,把紅螞蟻,蟬,蟑螂,蟋蟀,蟈蟈等衆多動昆蟲賦予了人的習性裝的。我認爲《昆蟲記》這本書不僅是寫了昆蟲,也多多少少都反映了當今社會的一部分人。

在法布爾的筆下,每一隻昆蟲都像人一樣,有着自己的生活。他們會說話,會工作,會繁衍後代和死亡。而且法布爾把蒼蠅,蟑螂,螞蟻等生活中會讓人們感到厭惡的昆蟲,在他的細緻仔細的觀察下展現出它們有趣和美好的一面。

在書中,我就很喜歡一段描寫螞蟻的句子,“終於,它們發現了一個黑蟻窩!紅螞蟻立即下到黑蟻的蛹房,不一會兒就帶着戰利品上來了。於是,黑蟻紅蟻混戰在一起,一方要保衛自己的財產,一方則竭力要把它奪走,真是觸目驚心。不過,交戰雙方的力量過於懸殊,結毫無懸念,紅蟻大獲全勝,它們帶着戰利品,顎中銜着襁褓中的蛹,匆忙打道回府。”這一段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螞蟻賦予了人的動作。也看出了法布爾觀察昆蟲的認真仔細和對昆蟲的熱愛。

法布爾他能用一生的時間來觀察昆蟲,並且把他觀察到關於昆蟲的一切寫成一本書,這實屬不易。在書中我感受到了法布爾對大自然和昆蟲的熱愛。

再又一次讀完《昆蟲記》後,讓我明白了幹一件事情就要認真仔細,有恆心,有毅力。只要這樣,在小事情中也能做出大成就。

讀《昆蟲記》有感11

《昆蟲記》這本書講的是觀察各種各樣的昆蟲,這裏面有好幾篇文章,我就說其中的一篇——神祕的池塘吧。先是一個小孩子放小鴨子,小鴨子在池塘裏游泳,他就坐在一棵大樹下,他發現了這個平靜的池塘,裏面有許多小昆蟲。

作者觀察得很仔細,寫得也很好,很生動。我也想買幾隻不同的昆蟲,去觀察去發現。這裏面也有寫喜怒哀樂而且寫得也很有趣,很完整。這是作者法布爾花了四十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名著。

我家住的院子裏沒有池塘,如果有的話我也會觀察。山水大潤發前面就有一個池塘,以前我不知道大潤發前的池塘中爲什麼會冒泡泡,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水池裏有魚,我想裏面一定還有一些小生命。

大自然真奇妙,還有許多種生物需要我們仔細觀察。在此,我向你們推薦本書。

和作者一樣,我也喜歡觀察一些小蟲子,但我沒有這個條件來觀察,而一本昆蟲記,就能讓我在書中觀察,本書也能起到教育工作,教育我們不要破壞大自然,一定要保護自然,愛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