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有感

讀《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就在讀這本書之前,我還認爲好孩子一定是要管出來的,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誰不是被父母嚴格要求,處處受父母限制。正因爲從小受到的管制教育,所以腦子裏有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好孩子一定是管出來的。做了母親的這幾年,才發現,教育好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難!好像小時候母親對我的嚴格教育對現在的孩子作用並不是很大,有時控制越嚴格反彈越大,現在的孩子思想成熟的早,現在還可以管制住,那等她再長大一些呢?就在我迷茫時,這本《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如同及時雨一般,給了我啓發,讓我受益匪淺。

讀《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有感

仔細閱讀了這本書,我認爲這本書的精巧之處在於它不是一味地說教式、理論式的講述,而是通過很多精彩的事例去分析、支招,從孩子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小事出發,教父母們怎樣去理解孩子、應對問題。

有了女兒後發現,教育好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難!孩子是一個思想獨立的個體,她的身上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管她她會聽?怎麼管她才愛聽呢?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真的學到了太多的知識。尤其是“言傳身教教育孩子避免強制執行”,我總是要求女兒多讀書,卻總是強制她閱讀而沒有成爲她的榜樣,沒有營造閱讀的氛圍帶她一起讀書。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便開始陪伴孩子一起讀書,不定期的有互動環節。大人和孩子準備一篇最近讀的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文章。第一次互動,我讀了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終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最後一句她很喜歡,甚至付諸實施。週末賴牀時,她會很認真地跟我講“我正在完成你的願望”。女兒讀了她最喜歡的小紅帽的故事。活動初期,我常將“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掛在嘴上,以此激勵剛剛踏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女兒。現在的我,很享受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的過程。讀書增長知識,交流感情。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日子,名義上是我陪伴她。何嘗,又不是她陪着我?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甜蜜味道。我願在家庭中營造書香氣息。孩子對世界的專注,全身心的付出,讓我們學會活在當下;孩子不厭其煩地重複,讓我們學會緩慢、耐心和等待;孩子是個哲學家,某些時刻充當了我的老師。這些都告訴我,在跟孩子相處的日子裏,要學會擺脫經驗的牢籠。這就是我讀了《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的最大收穫,它讓我和女兒都愛上了閱讀,而女兒的閱讀也從被動轉變爲了主動,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

記得前言中的一段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也許你會說:我根本沒有管制過孩子!這麼說,恰恰證明了你不是一個成功的父母。也許你並不瞭解,打罵就是管制;壞脾氣就是管制;冷嘲熱諷就是管制;沒有原則的溺愛就是管制篇;不懂言傳身教的心態就是管制……因爲當你做出這一切時,你就已經關閉了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大門,僅憑想當然來教育孩子。這,不是管制是什麼?這段話說的非常直白,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深思,它讓我明白我思想中一些錯誤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我想只有認真地審視我們自己,才能真正地培養好孩子。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改變我們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很多父母認爲,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不服從管教的孩子都是熊孩子。當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孩子反而不聽話、和父母對着幹時,父母往往大失所望,甚至勃然大怒,進而懲罰孩子,有時候甚至是體罰。這樣做不僅不能教育孩子,反而會讓家庭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孩子也更加叛逆。

現在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出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叛逆也不全是孩子的錯。教育孩子的本質是父母教育自己;孩子成長的本質是自我成長,而不是填鴨式教育。

父母要轉變思路,改變以往溺愛、過度約束的教養方式,學會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給孩子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家,讓孩子釋放自我成長的天性,在迎接挑戰、戰勝挫折中發現自己的力量,不斷增強自我認同感,變成自覺、自信、自強、自我負責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