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1

貝多芬的音樂集中在三個偉大的主題上:人,自然與神。他的第一主題“人”——英雄,社會的英雄,悲劇的英雄,失敗的英雄。他的第二主題“自然”——田園,花鳥的田園,風景的田園,靜謐的田園。他的第三主題,是貝多芬晚年的主題——“神”。人在飽經塵世滄桑後與天國中的上帝直接對話,在彼岸世界寄託自己不安的靈魂。

也許是貝多芬音樂的結構應和着宇宙萬物的內部生成結構,他的音樂才悅耳動聽,具有永恆的,超地域的,超時空的魅力。貝多芬作爲社會的人,不僅經歷了靈與肉兩方面的難以言語的磨難,而且是個多情,激情,柔情的人。然而他的音樂卻極少直接表露個人情感,多是超越個人的小情感,將之昇華爲全人類的情感,社會的情感,宇宙的情感。“星辰燦爛的天空在我們頭上,道德的法則在我們心理。”

這是康德的格言,也是貝多芬的信條。正是這樣的信條,貝多芬把自己的魂靈維繫在廣袤的宇宙和永恆的道德之上,從而戰勝了世俗,戰勝了自我,也戰勝了命運。在貝多芬的那首無論思想性,藝術性都堪稱超羣絕倫的“英雄奏鳴曲”中,我們感受到了英雄的火一樣熱情,感受到了英雄內心世界波瀾壯闊的感情起伏,感受到了不可阻擋的勇往直前的鬥爭意志,深刻的不安,強忍的隱痛,堅強的信念,他們像洶涌澎湃的怒濤一樣,掀起了一個接一個的情感高潮,使我們的激情久久難以平息。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2

貝多芬,一個對音樂情有獨鍾的人,卻要接受命運的挑戰;貝多芬,一個不幸的人,卻從平平凡凡逐漸變成名人;貝多芬,一個被病魔纏繞的人,面對着這麼多的坎坷,卻毅然選擇了活下去,繼續投身於音樂中。

貝多芬的童年是非常艱苦的,由於父親急於開發他的音樂天分,四歲的他被他的父親迫使學各種樂器。當他一點一點長大的時候,厄運有一次降臨到了他的身上——他的母親在一七八七年去世了。貝多芬悲痛欲絕,他只有寫信給他的好友。

在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一生經受了許多許多:愛情的拒絕,母親的早逝,家庭過早給他的沉重負擔······在他的心上劃下了一道又一道傷痕。但是他也是幸運的,在貝多芬拜海頓爲師後,他開始嶄露頭角,正當他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一次災難正在悄悄的降臨。

終於災難“爆發”了,貝多芬遭到了身體的“背叛”,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衆多的疾病折磨着貝多芬,他的身體在一天不如一天。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點,貝多芬與命運鬥爭,最終成爲了世界的名人。

我被貝多芬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震撼,所折服。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經歷了一場激烈而殘酷的鬥爭。悲慘的命運不僅降臨在普通人身上,也降臨在偉人身上。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3

看完《名人傳》裏寫的貝多芬得知貝多芬的童年很艱苦,他沒有享受過莫扎特那樣溫暖的家庭。他從小就被他的父親逼着練習鋼琴、小提琴……但,即使是這樣貝多芬也沒有討厭音樂,而是努力的練習。他的父親爲了促使貝多芬學習,還使用了暴力。貝多芬十一歲時就成爲了戲院隊的一員;十三歲就當上了大提琴手。

他的媽媽在一七八七年就去世了,父親因酗酒成性,無力支撐這個家庭,所以十幾歲時的貝多芬就成了家庭的支柱。貝多芬從少年時代就開始爲經濟問題開始操心,這份重任對他來說來的太早了。

貝多芬有着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即使自己的耳朵聽不見但他卻沒有放棄音樂的生涯,而是繼續創作出很棒的樂曲獲得了很棒的成功。但我卻是另外多數人——沒有克服困難的精神,而是一直都想退縮的人。有時我遇到了很困難的事,就是退縮,一點也沒有想要去克服的念頭。但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只有勇於的去克服困難,纔會獲得成功。

貝多芬還有着很多值得學習的精神,勇於克服困難這是最重要的。不過最最最重要的是凡事要對自己有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4

貝多芬,一個扼住命運的咽喉,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放棄希望的英雄,讓所有人都爲之敬佩。

《名人傳·貝多芬傳》是由法國的羅曼·羅蘭寫的。它主要寫了貝多芬的一生的經歷:路德維奇·凡·貝多芬出生在德國的科隆附近。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缺少家庭關愛的他早早地離開了家,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度過了餘生。26歲時,他的耳聾症開始肆虐,但是他是一個音樂,既使耳朵聾,他也得繼續創作。他的許多作品就是在此之後創作的。他在此之間忍受了莫大的困難,但始終不放棄,努力扼住命運的咽喉,用自己的痛苦換來別人的幸福。終於,在1827年32月6日,他離開了人世。

記得以前學騎自行車時,經常遇到許多困難。好幾次因爲不能克服它而想過放棄,可是一想到放棄就等於半途而廢,以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我就沒有放棄。在經歷無數的摔跤和撞倒以後,我始終鍥而不捨、永不放棄,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如果我當時放棄了,那我還學得會騎自行車嗎?答案是肯定的。永不放棄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如果人人都放棄,那不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了嗎?在困難關頭,一定不能放棄希望,要堅持下去,要像貝多芬一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因爲堅持下去就會看到希望。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永不放棄!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5

夏日的陽光透過窗子懶懶的灑在書面上,翻開書頁《貝多芬傳》映入眼簾,帶着濃濃的書墨香向我襲來,一時間有些好奇,那個偉大的音樂家的平生究竟是怎樣的?

他的人生,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順利,他的爸爸是個並不聰明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而她的媽媽則是一個女僕,這樣的家庭是他過早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擔,30歲那年他的聽覺失靈,這讓作爲音樂家的他曾一度陷入困境,雖然爲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但是他的一生卻一直過得貧困潦倒。這一切,似乎早已將他的命運編排好,註定是痛苦的。

但他,卻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他一次次地拿起筆,一次次的譜寫出動人的樂曲,《第一交響曲》、《第二交響曲》緊接着是三、四、五、六、七、八直至他人生中最後一篇《第九交響曲》。他是偉大的,他是不羈的,他不相信命運,他要自己譜寫人生,所以他拿起筆,將自己的命運判下了死刑。1827年3月26日,這位音樂巨人倒下了,留給世人的是悲愴的背影與千古絕唱。

我戴上耳機,放出《命運交響曲》,強烈的鼓點一下下的敲擊着我的耳膜,在我的.太陽穴上舞蹈,那些音符彷彿承載了他的所有絕決,那時的他應該已經下定決心要和自己的命運進行抗爭了吧。

最終,這場漫長的戰爭,他贏了,他戰勝了自己的命運,而他——貝多芬也成爲了命運的死神……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6

今天我讀了《名人傳》之《貝多芬傳》。

貝多芬原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生於1770年,逝於1827年。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爲“樂聖”。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與海頓、莫扎特被後人稱爲“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傳》是從英雄貝多芬的角度爲我們講述的。貝多芬的偉大,絕不僅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他有對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裏,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

讀了《貝多芬傳》我懂得了: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憂患還是需要我們直面的人生課題,我打算以後遇到困難一定會堅強不軟弱,去勇敢的面對。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後感400字7

再一次看《名人傳》,不知道老師讓我們看什麼?記得初一時看它,不是因爲我愛看名著,而是因爲想把時間浪費掉。不是初一了,不再是小孩了,連看問題的角度都不一樣了!

但看貝多芬傳,就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是的,一個在音樂上有天賦的人,不應該有如此大的打擊(聽不見了)。或許你認爲這不算什麼,不過是耳聾罷了。但在音樂家的角度看,這就是毀滅的打擊!我至今都不明白,一個聽不見聲音的人,他是如何完成一首首美妙音樂的。

不可思議,貝多芬的音樂作品都是在他聽不見後所作。我不得不爲他那才華和毅力所欣賞和感動。那一次次的嘗試,那一次次的失敗,他並沒有沮喪和放棄。

他最後一次走上指揮台,和唱手的歌聲不一致時。就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將過去,一切的一切都將結束。他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他在做自己和上天一搏的機會。是的,開始了,又是一首首不同凡響的音樂就好像和他這個不同凡響的人一樣譜在樂譜上!他證明了自己有和上天對抗的實力,證明了自己在音樂上的造詣!

正如名人傳上所言“耳聾,對正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的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僅僅作者的兩句話不僅證明了貝多芬的毅力和天賦,更是證明了貝多芬音樂家的身份和交響樂之父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