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三篇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一)

“不乖”這個詞語從未在我的字典中出現過。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乖學生,我害怕違抗意願會讓老師生氣,惹爸一媽一不開心,一路“乖”過來的我在求學生涯中變成了只會應付考試,沒有主見的人。在我的世界裏,爸一媽一說的一定是對的,不可違抗;踏上工作崗位後,領導說的一定是對的,他們佈置的任務,只要我努力去做,就能得到他們的賞識。讀罷此書,簡直覺得自己愚蠢至極!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三篇

是的,我認爲抄教案是多麼一浪一費時間的一件事,教案內容與我的課堂教學大相徑庭,但是我還抄得那麼認真仔細,因爲我是“乖”老師。我每天花幾乎一兩個小時抄教案,但是效果呢?我教學設計能力提高了嗎?似乎收效甚微。反思之,太“乖”!如果簡抄之,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教參或是閱讀上,對自我的發展是不是更有效果?答案是肯定的。

“不乖”不是讓教師違抗命令,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書育人,如果只會一味搬照教案,參考名師,追求成績,那不是育人,而是害人。反思自己的課堂,哪次彙報課不是師傅先上一遍我再照搬着上一次,效果是好的,可是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又體現在哪裏?着實要改進!

想到一位“不乖”的老師:我在逸夫學校的師傅,張老師。在辦公室裏常常看到這樣一幕:別的老師在拼了命地給學生做練習批練習,而她卻悠閒地在桌前看書。她常常和我說:”做這麼多幹嘛,他們做得累,我批得也累!“在大家看來,她不隨波逐流怪異得很,而她看來一年級的孩子注重的寫字和說話,因此她把時間都放在中午在班級給孩子過關和練字上了。他們班的學生很棒,課堂上能說會道,字也非常漂亮。師傅常笑着和我說:”我很懶的,我喜歡輕鬆。”現在我才明白,她的偷懶是一種方法,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手段,再偷懶也不怕。想到自己,一年來兢兢業業,期末卷子給學生做了一堆又一堆,成績依舊不理想,確實是沒有方法又盲從導致的結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寧可做一根有思想的蘆葦,不要做一個隨波逐流的“乖”老師。謹記!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二)

寒假時,根據學校工會的要求,每個人必須閱讀一本書,並且要寫好讀後感。我選中的書是海峽兩岸學者共同編撰的、關於兩岸30位優秀教師的修煉之道“不乖”教師的正能量。當初選這本書就是衝着“不乖”兩個字去的,我要看看這些“不乖”教師到底是怎樣的一種“不乖”,他們又是在怎樣一種“不乖”的狀態下展現出正能量。

編者之一謝雲在序言中這樣評價“不乖”:“不乖”這一看似不恭敬之詞、不和諧之音,其實質,指向鮮明的個一性一、獨立的人格,指向不斷的挑戰、持續的反叛,指向勇敢的創造、不息的創新——所謂的“不乖”,並非真的不乖,也不是想要撒嬌,而只是爲了有所創造。……對教育來說,“不乖”的老師,往往是能夠堅守常識的人,往往是能夠堅持自己的人,往往是真正熱一愛一教育的人,往往是更能盡職盡責的人,往往是更願意不斷開拓創新的人。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些“不乖”的老師,其實是一羣富有思想、勇於實踐、敢於進取、樂於奉獻的人,比起那些唯唯諾諾、庸庸碌碌的“乖老師”,他們更有識見、更有個一性一、更有胸懷,也更有激一情和擔當。他們對教育,看得更重,一愛一得更深,做得更實,想得更遠。

“不妨做個‘少數派’”,這個題目來自於書中的一篇同名文章,作者是江蘇的邱磊老師。我把這篇讀後感也取這個題目的意思,就是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少數派”,甚至是比“少數派”更嚴重的“另類”、“怪物”和“偏執狂”(甚至有人評價我就是一個腦子已經有點問題的偏執型一精一神病之類的人)。整本書讀下來,30位“不乖”老師的經歷讓我非常有同感,因爲他們的一些經歷、一些故事、一些做法有很多我也同樣經歷過、體驗過和踐行過。從30位“不乖”老師的非凡歷程中,我深深感到要做一個真正的“不乖”教師,要做個“少數派”,要達到謝雲老師在序言中理解的那樣:這些“不乖”的老師,其實是一羣富有思想、勇於實踐、敢於進取、樂於奉獻的人,就非常需要我們能堅持做到下面這樣幾點:

第一個點:熱一愛一教育、熱一愛一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一個對教育沒有任何感覺的老師是不可能成爲好老師的,同樣一個對孩子沒有任何感情的人也不可能成爲好老師的。只有真正熱一愛一教育、熱一愛一孩子的老師纔會願意爲教育、爲孩子去做一切努力,去付出自己的所有,也纔有可能把職業當成事業去用心投入、用心經營。我認爲要想做一個“不乖”老師,熱一愛一教育和孩子是第一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個點:認準目標、樂於奉獻。要想成爲一個“不乖”的老師,一個個一性一老師,我想腦袋中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到底想怎樣做,想做到什麼程度,在自己的有限教育生涯裏,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只有想清楚了這些問題,你的行動纔會方向正確、目標清晰、動力十足。同時,還非常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須要淡泊名利、不計得失、樂於奉獻,一個把什麼都跟名利掛鉤的人想成爲“不乖”教師,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因爲那種老師腦袋裏想着的是如何和上級保持高度一致,如何贏得領導的認可,如何撈取更好的名聲等,也就是說一個太功利的老師只可能成爲“乖乖”老師。

第三個點:遵循規律、默默踐行。教育是一個慢的事業,它更需要的是我們有牽着蝸牛散步的心態,一個“不乖”老師的所作所爲應以不違反教育的基本規律爲前提,而且更多時候他都只會默默前行,幾乎失語。因爲我認爲一個整天想着快出成績、早出成績的老師他是做不到牽着蝸牛散步,而教育很多時候就是需要我們能靜下心,默默踐行,靜待花開。同時,教育更需要我們有農夫心態,因爲農夫深知“時機”,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澆水,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賬。同樣,再也沒有像教育那樣需要講究時機的事了,一名頑童,什麼時候讓他靜下心來思考,需要時機,可以說,教育就是選擇時機的藝術。另外,在莊稼生長的過程中,農夫始終關注着,正如一個始終關注學生成長的老師,關注孩子,方能真正贏得孩子的心,也才能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展開真正的心靈對話。

第四個點: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教育是一項慢的事業,更是一項需要踏實走好每一步的事業,更是一項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事業。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拒絕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異想天開,我們只有把培養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走得到位、走得接地氣,並且能堅持到底,不放棄,不拋棄,不冒進,不激進,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教育人,也纔有可能成爲一個“不乖”的老師,一個值得他人尊敬,孩子喜一愛一的“不乖”老師。

第五個點:敢於挑戰、有所創造。一個“不乖”老師肯定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老師,他肯定是一個敢於挑戰、有所創造的老師。教育是一個慢的事業,但更是一個極度動一態的事業,因爲我們教育的對象不斷地在發生着變化,既有縱向的變化(孩子不斷長大,身心不斷變化),又有橫向的變化(教育的孩子不斷在調換着,走了一批,又來一批)。一個在上一批學生中用得非常好的教育舉措在下一批學生中不一定同樣有好效果,同樣的,在去年能用得有效的策略在今年有可能就失效了,因爲孩子長大了。因此,我認爲一個“不乖”的教師肯定是一個勇於探索和創新的教師。

“少數派”註定是一個羣體裏的“異己分子”,“不乖”教師肯定是一個一團一隊裏的“另類分子”,但因爲教育,因爲孩子,我樂意做這樣的“異己分子”和“另類分子”,雖然因爲異己和另類,我可能會承受更多的心理負擔和外界壓力,但與我朝着既定目標快樂前行比起來,這點負擔和壓力還是能夠扛得住的。甚至我認定我也許天生就是一個“少數派”,從教後似乎也沒有做過“乖乖”老師,一直是一個他人眼中的“不乖”老師,呵呵,已近天命之年,繼續認定吧!

  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讀後感(三)

三十個“不乖”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經歷,感慨什麼的。雖然他們很多都有講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我還是不知道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怎樣的。看版式設計原理與應用突然覺得,信息分原始信息和二手信息。一些色彩搭配,設計之類的東西在微信上看到就覺得是加工過的東西,或者不完整的東西,而自己開始看這種專業的入門書就是在接觸原始的信息,自己搭建這一塊知識的基礎,而不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拼湊在一起。“不乖”教師的正能量裏面老師說的東西不只是把書上的東西加工過,更重要的是與自己的實踐相結合的結果。對於一點實踐都沒有我來說還是有點難真正看進去。更重要的是,我對於教育只有模模糊糊的疑惑,因此我也沒有帶着什麼問題來看這本書,收穫小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提兩個案例吧。一個老師提到李雅卿的乖孩子的傷,最重,她主要是覺得那些被家長老師壓制而變得很乖的學生很可憐。教育不應該把一個個本來獨特學生變得千篇一律。看的這個我想起自己實習的經歷。我想很多新老師應該特別怕那種很不乖的學生。我也一樣。實習的時候對那些不遵守紀律一愛一說話的學生真是又一愛一又恨。喜歡他們活潑機靈的模樣,又對自己管不住他們感到擔心。說到底還是自己經驗不足,沉澱不夠,沒有魄力,所以纔會想要用老師這個身份“威壓”他們。

另一個老師說自己跟學校裏很多老師一樣,弄了個課前五分鐘演講,隨便學生講什麼。有一天一個學生弄了詩詞鑑賞,十分一精一彩。從此他就把演講的內容設定爲詩詞鑑賞。慢慢的學生不再滿足於詩詞,開始問老師能不能鑑賞電一影,音樂。時不時會有學生搞“大動作”,有的會要求佔用半節晚自習。我想學生的積極一性一應該就是由最開始那次一精一彩的詩詞鑑賞引發的吧。老師的鼓勵,同學的欣賞以及他們從同學那裏學到的知識應該都是他們這種分享的熱情得以持續的原因吧。

這讓我想起當初見習時聽說過的一個老師。好幾個同學聽過他的一堂課,說是很一精一彩。那個學校很好,學生也很優秀。同樣是課前五分鐘的展示,似乎是英語新聞展示。學生展示了軍事方面的新聞,很一精一彩。那老師對這方面也很有研究,補充了很多,更是一精一彩。當時聽到我就想,現在的學生越來越厲害,眼界,思想都不是我們還是學生的那會能比的(算了,承認吧。是自己太遜了。即使是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這樣的學生讓我帶我肯定hold不住。這也是我之前想考研的原因之一,我想繼續深造自己。我一直認爲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必須要有滿滿的一桶水。現在雖然考研不成,但還是想着在以後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提升自己。活到老,學到老。

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栽培自己,成爲自己喜歡的樣子。

最後以其中一個老師的話結尾:從事這個職業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每天都有新的故事發生。主角是學生,跑龍套的是我……課上教的是知識,課下習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