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9篇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9篇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9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1

與優秀的人同行是一種幸福。

從未細讀過地道的江南小鎮,所以在暑假聽說安排班主任去杭州培訓時,異常興奮,去火車站之前,買了一大袋子吃的,想着可以打發八個多小時的動車。大家一塊出去在車上最方便的就是能隨意的換座位。最終,李靖老師在我身邊“安頓”了下來。厲害的老師到底是厲害,坐下沒多久李靖老師就從揹包中拿出了讓我汗顏的物件------《靜悄悄的革命》,並且對喧譁的車廂無感,認認真真的邊讀邊畫。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大概這是其中之一。而我也在她休息的時候借來讀了幾頁。果然,左右嘈雜陣陣,再也入不了我的耳。

回來的路途上,李靖老師還拿着這本書說:“這本書寫得非常好,你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看看,我們剛開始那會兒,都是自己摸索,沒人教給我們怎麼做,你們現在多好,書裏面好多都寫得清清楚楚”。一番話,平靜如水,但我的內心已經激流暗涌。

《靜悄悄的革命》,沒有故作高深的語言,也沒有不切實際的的空洞理論,整本書讀下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刻苦鑽研的老教師在給自己說話一樣,不是書面語言但又非常凝練,沒有一句話是毫無意義的,平實、質樸,深中我意。而且讓我訝異的是,我現在在班級管理和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很多年前佐藤學先生同樣也遇到過,在各項艱苦的任務完成之後,還給出了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法。下面就《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給我的啓發略談一二。

  一、 教室裏的風景

高二下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被失落環繞,因爲我發現,學生們對我口沫橫飛、語重心長的批評教育形成了超強的免疫功能,我到底是哪裏出現了問題?不解。但書中給出了答案:“在扯着嗓門喊叫的教室裏,在自我中心盛行的教室裏,在僅僅只有一部分學生能夠發言的教室裏,在有若干學生幾乎從不發言的教室裏,在聲音都感到帶刺兒的教室裏,學生籠罩在自由放任或自暴自棄的氣氛裏,要進行自立、合作的學習是根本不可能的。造成這種教室分爲的根源在於老師的對應……要把教室變成能讓學生情緒穩定、相互間能夠誠懇、親切發言和傾聽的教室,反過來即是說,如果能讓教室的空氣遠離浮躁,讓學生自然平靜的聲音回到教室,那麼,無論什麼樣的教材都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高三開學之前,讀到了這一章,我決定開學之後一定要讓班級發生一些變化。

開學之後,因爲時補課時間,所以學校的管理部門都不在。在以前,我認爲板報的製作非常耽誤時間,所以就怎麼簡單怎麼來,甚至有些圖畫我覺得畫的還不錯就讓學生下期接着再用。但是,高三開學之後我就急切的想辦板報,心想着:對我的話形成免疫,那就再刺激一下同學們的其他感官。把我們班的板報小組長孫春陽叫過來,大致說了一下要怎麼辦,讓他準備準備,趁週六的時候時間多些把這件事情做了。

週日進班,我是真正的被震撼到了,剛開門覺得班級氣氛有些異樣,再擡頭一看“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幾個大字鋪滿了後黑板,黃色的毛筆字體,紅色的陰影,像火焰中我們拼搏前進的青春。我不太容易感動,但是那幾個大字確確實實觸動了我的心底。還有照片牆,同學們會有一種家庭的溫馨感。雖然是小小的變化,卻起了大大的作用。

這一段路程很難走,但是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二、 與冷漠作戰

高中有段時間,我最大的障礙是對自己的不接受。所以,外界與我沒有太大的影響,別人好,我這樣;別人不好,我還是這樣。因爲沒有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所以對外界漠不關心也是必然,可怕的是外界也包括成績。後來真正刺激到自己還是成績,到了低谷纔開始知道反彈。一段時間的低沉給自己的成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高考之前的日子裏,我希望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拒絕冷漠。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2

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綜合學習課程》早已有所耳聞,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未曾細看。湊巧同事處正好有這本書,於是就借來看看。以下就是我看過此書後的點滴感悟。

  一、靜心閱讀,偉大的教育都有人通點。

靜心閱讀後,發覺整本書與“新基礎”的理念有共通之處,在某些理念的闡述也有一些不謀而合的地方,因此有了一定的“新基礎”理念後,閱讀該書,總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本書比起以往的教育書籍又有一點較吸引人的地方:配合許多生動的實例。在這些實例的配合下使原本枯躁的教育理論變得深動、形象、栩栩如生起來。

書中有這麼一段文字“如果確定了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爲中心,以與學生的應對爲軸心,那麼,教師的活動該怎樣進行呢?這種教師的活動可以作一個大致的區分,主要表現爲兩種活動形式。一是與每個學生應對活動,一是與學生各種各樣的想法、認識相互激盪的迴響活動。”這段文字與在以往某些教育家的“教學以學生爲主”的教學的基礎上同時,也再一次強調了在這種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的作用,以及在這種教學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教師、學生單方面再也不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兩者之間的充分互動,以及教師明確自己在課堂中地位,教師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在教學中產生“交響樂”的效果。

書中又提到要產生這種“交響樂”般的教學,基礎是要創設“以聽爲中心的教室”。這傾聽是指師生、生生之間的傾聽。傾聽這一行爲,是讓學習成爲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爲。在新基礎中對教師捕捉資源的能力是非常注重的。而一個會傾聽的教師,較之一個不會傾聽的教師,其捕捉資源的能力肯定比後者強。傾聽的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是擁有捕捉資源的能力。讀後感·而對學生的要求則是傾聽教師的授課中掌握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本領;傾聽同學的發言中發現其發言之不足,以及再次鞏固自己所學的途徑,“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

  二、閱讀靜心,讓你對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徹。

在這個繁鬧的世界裏,讀書可以確實可以使人靜心。片刻讀書,靜心片刻;時常讀書,靜心常伴。

書中又提到要產生這種“交響樂”般的教學,基礎是要創設“以聽爲中心的教室”。這傾聽是指師生、生生之間的傾聽。傾聽這一行爲,是讓學習成爲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爲。在新基礎中對教師捕捉資源的能力是非常注重的。而一個會傾聽的教師,較之一個不會傾聽的教師,其捕捉資源的能力肯定比後者強。傾聽的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是擁有捕捉資源的能力。而對學生的要求則是傾聽教師的授課中掌握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本領;傾聽同學的發言中發現其發言之不足,以及再次鞏固自己所學的途徑,“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我們在教學中就需要有這種傾聽的能力。而這個傾聽的能力需要我們需要有一顆安靜的心。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3

佐藤學教授認爲:“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而且是健康的,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教師應視爲理所當然,並首先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的自我反思。而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着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一開始我很不贊同這句話,學生踊躍的表現不是我們老師最喜歡的嗎?可我現在深思這句話的時候,發現這其中真的很道理——這些優秀的學生只關注自己的表達和想法,從不會傾聽其他同伴是怎麼想的,除了老師的認知。

其實孩子對某些內容不夠感興趣,那是自然的現象。就像我們老師一樣對有興趣的抖音會多看幾遍,對沒興趣的抖音直接跳過。我們期待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也要有值得孩子感興趣的地方,當孩子不感興趣時,我們第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在我的課堂中有時甚至因爲有些學生答非所問或者吞吞吐吐講不清楚時,我會無理的打斷他們的發言,並自以爲是的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補充,沒有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想法也沒能真正的在班內引起交流和討論,只是留於一種教學的形式。正因爲部分學生由於感到自己的發言沒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漸漸也失去了舉手的興趣,久而久之他們就成爲課堂上的聽衆了。而我還自認爲自己富有激情的講課之道深深吸引學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那隻對部分學生有用。

用作者的話講,應該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心扉去學習。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4

“學以致用”一直是我們教書的根本,以學生爲本一直是我們所堅持的。因爲無論做什麼,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靜悄悄的革命》中記錄的一節綜合實踐課令我印象深刻。這節課是要到敬老院照顧老人,學生們各出其力,爲的是博老人一笑。於是他們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陪老人打撲克,有的喂老人吃東西,但這些都於事無補,但學生們並不死心,教師也沒有阻止,而是靜靜地看着他們繼續做事情,最後讓學生把活動實錄記下。這節課最後有一個自問自答的問題使我受益匪淺,他是這樣寫的“爲什麼這位教師不讓學生在這段時間裏只默默地陪坐在老人身邊呢?因爲從活生生的人那裏學習,從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是綜合學習的特點,離開這一特點的綜合學習,其結果只會一事無成。”其實不僅僅是綜合實踐課,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活生生的人的教育,我們就好比引路人,帶給孩子的是生存的方法,至於以後成長爲什麼性格的人,取決於孩子的本心。

既然是人的教育,我們就要依據課標、學情、教材來決定我們教什麼,以及怎麼教的問題。我們提前瞭解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獲取的多少,對我們的幫助是事半功倍的。曾經有一家長問我,他說:“老師,我們孩子的乘法口訣背的特別的熟練,隨便問張嘴就來,他的每一筆開銷也記得特別清楚,但是解決問題的題目還是不會,這可怎麼辦啊?”其實這個家長的做法有很大的可取之處,可以讓孩子養成做事情有條理的好習慣,同時也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於是我就問他:“孩子的帳是怎麼記得?”他回答我說:“就是買什麼東西花多少錢一條一條的記清楚啊!”我在等待着他後面的回答,因爲這僅僅是解決問題的條件而已。我等了會也不見他開口,我們陷入了沉默的尷尬局面。於是我問他:“你有沒有讓孩子算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他笑了笑說沒有,我說你下次再試試讓孩子算下孩子還剩多少錢。就這樣,過了段時間後,這位家長說孩子面對這類問題正確率提高了許多。其實這就是以人爲本的教育,關注孩子,瞭解還在需要什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和孩子的父母誰都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他們的一輩子,去爲他們謀劃未來,爲他們遮風擋雨,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自己陪他們的這段日子裏,交給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5

在我國當今教育界反覆強調並形成這樣一種共識,那就是課堂教學要多一些互動,多一些精彩,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發揮其主體性的作用.基於現實的要求,合作、探究互動的學習方式得以倡導,並在各地積極實施,面上搞得轟轟烈烈,實際上學生果真在學習中發揮了自身學習的主體性了嗎?我看不見得,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中仍處於被動的地位,教師滿堂講、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還比比存在,使學生喘不過氣來.另有些老師受到新課改的影響,甚至出現了怕講,少講,不講的現象,他們認爲新理念引導下的教學行爲就是要少講,由此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泛泛而讀,冠之以“自讀自悟”,濫用多媒體手段想法設法追求學生的活動,千方百計在教學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顧教學的實效.

我認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閱讀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要成爲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由於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都有差異,教師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式教學,教師的講要有的放矢,該扶的就扶,該放的就放,力圖達到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而不是表面現象的教學上的走過場.在教學中,要提倡一種新的學習觀,把教學作爲一種合作的、反思的學習過程.新課改的“改”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學習繼而轉變爲探究性的學習,課堂上多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灌輸,多一些自主.

其次,我覺得,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新課改中特別提出,要讓學生拓展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這裏反覆強調的是自己,即學生的的主體參與,要讓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正如本書中所提到的,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應該是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學習,語文學習,它不像數學、英語學科那樣,答案比較單一,比較標準,語文學習,它本身答案的指向空間較大,語言材料往往是多義的,人的個性、經驗、表達的不同使得對語言材料的反應也往往是多元的,即使是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對同一材料完全有不同的見解。因此,閱讀中的答案也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詞語“好象”,如果要讓學生得出它的近義詞,則可以用不同的答案來替代,可以是彷彿,也可以是似乎,猶如、如同,可見,我們的老師在設定答案時,不能用答案筐來封閉學生的思想,而應該集中所有學生智慧的火花.

《靜悄悄的革命》是我們這學期老師共讀的書。這本書通俗易懂,裏面主要敘述筆者在一些學校參觀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在這些事情中確揭露了日本教育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課堂教學結構、師生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的思想在慢慢對新課程由批判轉變爲認同,再到身體力行的去執行新課標。這本書分別從教室佈置、教學改革、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等幾個方面來講述日本的課程改革是超前的,而且是靜悄悄的。筆者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教育是一個慢的學科,教育改革急躁冒進是很難成功的。

這本書最大的特徵就是通過一件件鮮活的事例來描述當下日本教學改革的實況,我們知道日本的教育教學現狀與我國的相差不大。在本書的前面,教室裏面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其中一個老師說:“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姿態,看他們是否是持續學習?”這說明新課程裏面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已經引起教育評價的注意。一切自主的學習都是理想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纔是目前新課程改革的學生學法指導的中心即自主學習能力。

在這本書中提出反對形式主義的教學形式——手勢。在教學效果中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不可能發生的。交流不是突然發出信息而得到應答,而是在發出信息之前就想到了對方的“應對”。多數教師只注意自己的教學進度,並沒有去想準確地“接住”每個學生的發言,未能與那些傾心“投球”的學生的想法產生共振。這些話讓我想到了我國古代的私學,特別是孔子的教學形式因材施教。對話纔是最有效的教學。對話是要把沉默後面蘊藏着的聲音轉化爲語言,對話是學習的核心問題。只有對話才能把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所以現在大學裏面的讀書沙龍對學習十分重要。

此書中有兩個形象的關於教師的比喻:服裝裁剪和交響樂團。在此書中,服裝裁剪是按照每個人的身體尺寸量體裁衣那樣去對應每個學生的個性創造課堂。每個學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盪,迴響共鳴的活動,所以稱之爲“交響樂團”。

此書中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在中小學中的公開課非常重要,因爲學校中的教研只有相互之間聽課,相互指出缺點,切磋。只有這樣每個老師才能共同進步。學校裏面的教研才能真正實施,有效進行。我也認爲教學行爲是一種公共行爲,所以開門上課是正常的,推門聽課也是每個老師應該接受的。教師上課應該主動讓別人聽。

教師常常愛用“大家”來稱呼學生,但是在教室裏並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的名字和容貌的一個一個的學生。所以教師不應該忽略深入學生內心,來教育他們。班級授課的一個缺點就是老師目中無人,悲哀的事是對待不同的學生用一種方法。這樣不利於發現拔尖人才。如果想真正教育一個人,前提條件是瞭解他們。

教育是一個人人都參與的事情,包括家長。家長應該常常去學校瞭解教育。此書中,如果學校失去了這些熱心於教育和學習的人們,那麼,它即使能夠招收和訓練學生,也不過是一個不能發揮任何創造能力的機構而已。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6

《靜悄悄的革命》是一本好書,在文中欣喜讀到佐滕先生的許多精闢之言,對照日常教學,有許多共鳴之處,淺談自己的體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文中精闢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

我認爲: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爲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衆。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精闢之二:在教室裏並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個一個的學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體學生爲對象講話時,也必須從心底裏意識到,存在的是與每個學生個體的關係。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以個體形式存在的,教師面對的、處理的是一個一個的單獨的生命體,因爲他們有着各不相同的個性和差異,教師要關愛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在同一視線上相互交換目光,相互交流,進行心靈的溝通,實現等距、等高、等愛,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愛的溫暖與在意。“學會蹲下來與孩子說話”;“學會與學生交朋友”;“學會讚賞你的學生”;“學會向他們請教”等等,這將都是你成功教學的法寶。

精闢之三:要充分的重視“開頭” ,這是寶貴的經驗之談。

“好的結果總需要好的開頭,沒有好的開頭就不會有好的結果”,開頭決定了一切。有時在教學中爲了趕時間,或是爲了其它什麼,往往是快速開場,忽視了開頭的重要性,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務,只想看到好的結果,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事倍功半。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教育學生做事要持認真的態度,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心急,一定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注重學習的過程,還要重視“開頭”,不管結果怎樣,都是可以的,不過這裏的“結果怎樣都行”,不是指有始無終的學習,而是指經過認真研究的、學習的、努力過的,直至最後出現的結果,結果的好壞、成功與否不是衡量學習的標尺,而學習態度、學習的過程、持之以恆的毅力、方法的選擇,纔是最值得注重的。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7

從書聲朗朗到議論紛紛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學習狀態,然而這種情形在小學最爲常見,隨着年級的增長,這種盛況似乎不復存在。

讀了《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我彷彿窺探到了這種情形的原因。小學生對事物較爲新奇,敢發表自己的言論,會說出心中的質疑,慢慢的,在課堂上不知所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我們的,我們有時過分追求內心想要的答案;有時過分追求掌控課堂,關注進度,從而忽略一些較慢的學生,甚至認爲他們不專心聽講,或故意爲之;有時我們過於追求形式主義,會在教學中利用一些手勢或者行動表達他們的意見,比如說“同意他的回答的同學請舉手”之類的語言,這看似高效的課堂活動可能在無形之中扼殺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尤其是那些本就缺乏自信的學生,他們會通過其他孩子的行爲來衡量自己的答案,同意人數過多則還好,如果是同意人數較少或是鬨堂大笑,那麼這個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或者是就此沉默。因此,我們應學會等待,或者用恰當的言辭去鼓勵孩子,尤其是那些較慢的孩子。

說到傾聽,不得不說我時常會犯下的錯誤,我以爲傾聽學生的語言就是對他的回答加以解釋或者是重複,以此達到和學生共鳴的效果。直到看了這本書,才發覺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書中是這樣敘述傾聽的:“傾聽不僅是傾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傾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從而產生‘啊,真不簡單’、‘原來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鳴。”簡而言之,就是從內心深處傾聽,讓學生知道你的傾聽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有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以讚美的言語回饋,以鼓勵的眼神答覆,育人於無形之中,讓學生也慢慢的靜心傾聽,而不是固執己見,忽略他人的想法,錯過精彩的言論。也許,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等待發言,以自身的行爲示範傾聽應該怎麼做,默默的傾聽,關切的注視,不急於打斷,不機械的重複,讓學生各抒己見。我們所做的就是懂他,知音難覓也得尋覓,情感上的共感共鳴是最好的傾聽。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從內心深處傾聽,彼此成爲知己,高效的課堂便會逐漸形成。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8

佐藤學教授說:“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想想我之前的教育設想以及每次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自以爲自豪的地方現在想想,自己做的真不夠好,學生的傾聽效果怎麼樣,我不知道。

從他的教學案例中能夠感受到佐藤學教授比我們有更深一層的關愛之心。我們都知道言由心生,學生的每次發言都是包含者心情和想法的,我們要透過言語看看孩子們的心情和對課堂的對學習的看法,幫助孩子們更愉悅地進行學習。爲了能夠幫助後進生,我太關注學生的方式、方法,理解、包容等,可效果卻不盡人意。在林莘校長的這節課中,我聽不到激情的老師講課聲,更多的是寧靜的課堂,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傾聽的聲音。大家對一個個有深度的問題,探討、交流。

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我曾經認爲這樣的課堂是我的驕傲,看了佐藤學教授的這本書後,我發現我錯了。我所得到的只是片面的,是我自己所希望的答案,學生有沒有其它想法我並不知道。

傾聽,不僅僅是學生聽教師、學生聽學生,對於教師來說,傾聽學生的發言十分重要。佐藤學先生把傾聽學生的發言比作和學生在玩棒球投球練習,無論學生投過來的是“好球”還是“差球”,都應能準確地接住。如果我們讓學生投出的球一個又一個地掉落在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厭學?佐藤學告誡我們:應當正面直對學生,去接住他們的每一個球,重視他們的每一個球,不要總想着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希望孩子說出你想要的那個結果,當我們和學生真的融爲一體時,真正的課堂對話纔算發生,學生的學習也才能真正發生。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9

“讀一讀佐藤學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們會受益匪淺的。”譯者李季湄教授在序中這樣建議。於是,《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悄悄地走進我的視線,它到底敘述着怎樣的教育故事?到底對我們有怎樣的指導?這是一場怎樣的革命?爲何是靜悄悄的?……帶着諸多疑問,我靜悄悄地讀起來。

可愛的小林老師跳入我的眼簾,當看到徹也在教室外哭鬧,覺得“學校不快樂”而不進教室時,他感到十分吃驚;當聽到全班同學大聲應答“學校不快樂”時,他深深地震撼了;當得知學生認爲自己太嚴格或太溫和時,他沒有火冒三丈,也沒有垂頭喪氣,而是以這一件小事爲契機,開始自己的研究……這大概就是日本教師所具有的專業精神吧,遇到問題,能夠跳出自己的情緒圈子,尋找問題的根源,爭取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小林老師認爲,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的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姿態,看他們是否在持續學習。我想,有這樣思想境界的老師,工作起來還會感到累嗎?他把教育當作自己真正的事業來做,以一種研究者、探究者的姿態在工作,每天都會有新發現,每天都會有新希望,教室裏有這樣的老師,學生不會改變嗎?每個學生在靜悄悄地改變,學校不會改變嗎?學校在靜悄悄地改變,社會不會改變嗎?

讀着讀着,“潤澤”一詞揪住了我的心。佐藤學教授說,我們一味地要求學生用手勢表示贊成或反對,把那種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的同學認爲是根本沒專心聽講;我們總是讓學生大聲清楚地回答問題,對那些慢慢思考的學生,都會“善意”地撇到一邊……所以,作爲教師,我們不僅僅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傾聽的教室”,這樣的教室纔是“潤澤的教室”,大家安心地、輕鬆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聳聳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見來,也能夠得到大家自覺地尊重。不過,“潤澤”的程度深淺,我認爲與老師的評價傾向有直接關係。讀到這裏,我不由得會想起自己剛開始的“生本課堂”,努力想實現以學生的“學”爲中心的教學,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學習,最後彙報學習成果並互相補充,可結果往往是發言的學生始終在先發言,不發言的學生最多是學着別人發言,在熱熱鬧鬧地學習過後,很少看到各種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盪,迴響共鳴的現象,也許有的同學是帶着多少知識來到課堂,又帶着同樣多的知識回到家,這可能和傾聽不足有關吧。沒有認真地傾聽,就沒有認真地思考,沒有認真地思考,就沒有切中要害的發言,從而也不會產生“交響樂團式的教學”。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教室變成“潤澤的教室”呢?可能首先需要我們自己成爲“春雨”,能及時、準確、細緻、無痕地滋潤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纔會出現“花重錦官城”的景象吧。

讀着讀着,“學習共同體”、“綜合學習”和“參與學習”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不斷地衝擊着我的頭腦,拓寬我的思維,這場靜悄悄的革命似乎正在我的內心靜悄悄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