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傅雷家書》有感合集10篇

讀《傅雷家書》有感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讀《傅雷家書》有感合集10篇

讀《傅雷家書》有感合集10篇
讀《傅雷家書》有感1

做爲一位父親,他如母親般偉大,他亦師亦友,在孩子的成長道上劃爲濃墨重彩的一筆,造就了一位人才。“他”是誰?他就是我國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

在上學期間,我閱讀了這兩封偉大的家書,它體現了作者的舐犢深情和恰當的教子方法。那兩封家書就是傅雷寫給他再國外學習音樂的兒子傅聰,一封寫於傅聰精神消沉時,勸慰兒子正確面對感情的創傷,戰勝挫折,泰然處之;另一封寫於傅聰在音樂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時,激勵兒子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高峯。在信中傅雷通過對兒子的苦悶消沉時款款相慰和在歡喜成功時的諄諄教誨,反映了傅雷的教子觀:勝不驕,敗不餒。

傅雷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從20世紀30年代起,他就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並翻譯了貝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大部分作品。同時,傅雷還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後,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修養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除此之外,傅雷還是一名成功人士,他一生譯著宏富,翻譯作品多達34部,他值得我們去學習。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青少年缺少的不正是這些嗎?是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單單是虛度光陰,而是要活得美好,活得有意義。要進行有意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是中學生必要的。

在家書中,傅雷給兒子說過:“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可比呢?”傅雷是傅聰的朋友,意爲何意呢?就是傅雷對兒在感情上,精神上的理解與慰藉。當兒子情緒消沉時,可以毫無顧忌地向自己傾訴,而自己並不會高高在上,橫加訓斥,或者說些教條式的訓誡。相反,他能夠充分理解兒子的痛苦,並盡力安慰兒子讓兒子感到溫暖,放心,然後娓娓而談,以平等的口氣給他提出一些人生的道理。生活不就是缺少這類朋友,這樣的父親麼。

在這封家書中啓迪我們:人生之路並不是處處平坦,而是時有坎坷,挫折。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我們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在讀這兩則家書時,讓人感覺非常親切,似在與一位長者,朋友促膝談心。信中既有父親對兒子的諄諄告誡,親情洋溢在字裏行間,又有朋友之間的感情交流,溫暖着彼此的心靈。家書語言親切,如第一封信中“聰,親愛的孩子”淳樸、親切的語言拉近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距離,這樣真誠的表達使兒子感受到父親的深沉、傅大。第二封信是滿懷欣喜、激情洋溢的給人一種父親收到孩子的孩子的回信時無比喜悅。

在信中,傅雷以開闊的想象力激勵兒子,希望兒子能繼續爲祖國爭光,以下的句子具有愛過的體現,如:滔滔不絕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裏去,把人家都帶着,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菌河的氣勢還要大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有這種詩人靈魂的傳統的民族,應該有氣吞鬥牛的表現纔對。這是民族文化的深刻體悟,更是對後人的激勵:被這偉人文明哺育過的藝術家更是具有磅礴的志氣,奮進的豪氣,不凡的勇氣。

讀《傅雷家書》有感2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爲社會,爲祖國,爲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讀後感。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拿起這本也許並不太重的書,卻覺得沉沉的。

瞭解過傅雷,爲他的含冤自殺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學術上是一位學者,在家裏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這些家書,有三層內容,第一層是傅雷作爲一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表達四年、關懷之情;第二層是傅雷與兒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傾心地交談,討論藝術;第三層就是傅雷作爲一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知識分子,認真引導兒子要具備高尚人格和藝德,啓發兒子的愛國情、民族情。

《傅雷家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在風雲暗涌的年代裏,傅雷通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可能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讀《傅雷家書》有感3

“若是澄心淨耳聽,萬籟俱靜也是韻。”一沓沓書信帶着牽掛與希望遠飄洋外,將思念娓娓道來。身處異國他鄉,傅聰對父親的教誨,對母親的掛念也是格外的感激,那時的他已從少年走向青年,何嘗不知道父母的愛之深切呢?

手捧一封書信,他彷彿看到了父親寫信的樣子。頭髮恍白,長時間因寫文章而身體虛弱,但一拿起筆和信紙,他就精神抖擻,彷彿煥發了光彩。剛勁有力的筆跡爲他所熟悉,他不禁潸然淚下,淚水暈染了字跡。

信中,父親常以商量的口吻來向他指正音樂上的不足,告訴他接人待物的方法,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詞藻並非華麗,都是面對面的家常話,可他深知這些話猶如明燈一樣,爲他點亮了前途之光。

而母親的文筆確實更加細膩柔和,字裏行間中將對兒子的愛流露出來,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是溫柔的語句讓他回憶起兒時的溫暖,是深刻的'教導讓他終生受益。愛,有時並不是溢於言表,卻如同一個無形的盾牌,堅守着內心。

一封家書,串通了異鄉兩國的心,連接了濃濃的親情。家書內容多以諄諄教導爲主,教導孩子以做人爲主,以做藝術家爲次。談文學,談音樂,談做人成了他們一家無形的家風。家風雖爲嚴厲,可這促使傅聰的茁壯成長。

以情思拖於紙墨,以書信落款,偉大的愛飄洋渡海,終以無限感慨與思念畫上句號哦,讓遊子不生孤獨與寂寞之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4

《傅雷家書》是本值得當下父母細看和咀嚼的好書。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多重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要以中華文明爲準,報效祖國。整本家書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也融入在對兒子的尊尊教誨中。

小作者的這篇文章,就是寫於自己看過《傅雷家書》之後,小作者一方面爲我們呈現了這本書的基本內容,讓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本書都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和認識,小作者主要是從文章的主人公出發,爲我們呈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見小作者在閱讀這本書時候也是十分用心的,值得肯定!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傅雷和孩子們之間濃濃的親情,讀了這本家書明白了作爲當下無憂孩子的我們,不能對父母有過多的依賴性,父母過分的溺愛往往變成了孩子們任性的理由。要像傅雷那樣和孩子積極溝通,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父母應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做父母的驕傲航帆。通過父母的引導,我們立志成爲對祖國有用的人。我也要向傅雷的孩子們學習,不要做溫室弱不經風的花朵,堅強成爲大自然中狂風暴雨後仍然屹立的樹木。

讀《傅雷家書》有感5

什麼叫愛?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當你翻開《傅雷家書》,聽着書頁翻過的刷刷聲,聽着窗外的鳥叫蟲鳴,你就會從字裏行間發現什麼是真正的愛。

文章從不斷的書信中講述着傅聰的海外留學的成長之路,父母通過書信告誡傅聰要有一顆愛國之心,不論獲得了多大的榮譽都不能自傲,要懂得謙卑,在傅聰失戀時,傅雷鼓勵傅聰應該做到心理平衡,分析原因勇於面對,並且吸取教訓,而在傅聰得獎時從信中表達出了一種激動與欣慰之情,又在日常生活中教會了傅聰如何理財,把全身心投入藝術,正因有了這位嚴厲與溫和的父親理解他,教導他,他才能在國外取得成功,在藝術上卓有成效。

在毎封信中,傅雷在傅聰失戀時,借太陽過於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過猛,也會淹死莊稼,告誡他要愛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達到心理平衡,才能不因回憶而痛苦,借這種心態才能茁壯成長,在不爲人知的塵世中才能變得堅強,又在信後告訴他倘若認爲這些話是正確的,有作用,當再次遇到痛苦與困難時,拿出信來讀幾遍,每當寫信之時,傅雷都苦心孤詣地教育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只爲兒子能夠理解他的一番苦心,懂得愛父母,理解父母的愛,將父母的愛傳達到心靈深處,在任何時候都能想到他們的教誨,同時在傅聰獲獎後,傅雷與的母親都爲此十分激動,但是誰能想到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爲傅雷不斷地教育他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心懷祖國,因爲祖國是生你養你的地方,正因爲心懷有赤子之心,所以傅聰在外國不斷奮鬥之餘依然想着祖國,在他寄給父親信中,他總向父親訴說他十分喜愛讀詩,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詩,這些短短小詩隨無多大用處但是這正能體現傅聰熱愛名族文化,這些民族文化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再回想一下,如今的社會中,人們是否有真正理解愛呢?如今的人們只是懂得情侶之間的一種愛,卻很少有過真正的對祖國,父母,名族文化的愛,似乎他們也不曾理解愛,正因此所以在中國的樂壇中沒有再出現任何名人,如果我們沒有愛,我們就是行屍走肉,在肉體上沒有靈魂。

用愛來溫暖自己讓自己的生活與靈魂變得更加充實,用自己的溫暖傳達愛,溫暖這個世界。

讀《傅雷家書》有感6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考慮,爲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爲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讀《傅雷家書》有感7

每小我私家都領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鄉信,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好像找到了別的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後代所領會不到的。這大概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緣故原由吧。是那一封封鄉信,就象一次次貴重的交心,拉近了我們的間隔,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覺着,凝聽着,篤志銘刻取。

傅雷是我國聞名文學翻譯家、文藝批評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端正的學者,極富本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仁慈,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第一部分對讀者來說是一個對其時文藝再起時期歷史的一些相識和馬基雅維裏本身對政權分類的一些見解。第二部分是作者對本身故國意大利其時隊伍狀態的擔心和否認。第三部分,就我感覺,是整部書的最精美也是最受爭議的中間,我的一些感覺和想法也多數來自於此。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遍及,研究博識,小我私家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造就的東西又是從小擔當精良的家庭教誨,終於生長爲國際大家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明確,藝術縱然是像鋼琴演奏也必要嚴酷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技術”,而是滿身心、全品德的表現。他教誨兒子說:“我始終以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只管即便生長,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不然,那種某某家無論怎樣高超,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孝敬。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小我私家的品德,已別無所求。

我也是出與好奇心和抱着讀名著的心態來讀這本飽受爭議的又被人成爲是人類歷史上巨大頭腦的書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8

傅雷,多麼熟悉的名字,家中的書櫃上有他早年的譯本,爸媽有時也會隨口提到他——在戰亂的年代,在紛雜的革命運動中,反而卻塑造了爲數不多的真正的學者,可惜,傅雷的結局充滿悲哀,但他將外國文學化爲精神養料滋潤國人的功績,卻最終爲人們所承認。

傅雷其人,自幼喪父,在艱難中度過童年,磨礪出嚴謹的精神和不動搖的決心,同樣,他對待自己的孩子也從來不會心慈手軟,傅敏、傅聰,或許不知因小事遭斥責多少回,這樣的情況無書可查,又不計其數,他們也一定在暗地裏怨恨過自己的父親吧,可是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兩兄弟早早繼承了父親嚴謹的治學作風,兩個兒子一個早早留學海外,一個教書育人,或許此時,他們感謝的,或許也是他們嚴格、嚴厲,甚至是嚴苛的學者父親吧!傅雷所爲或許辜負了他們的童年,但絕沒有辜負他們的人生……

然而,呈現在家書中的傅雷卻又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傅雷:他的家書,並非辭藻華麗,並非空談道理,並非滿篇斥責,而是像每個人的父母一樣,包含着父母對子女熱切的期待與鼓勵——或許是傅聰年少離家、漂泊海外的經歷讓他聯想到了自己吧,他在信中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懷舊、囉嗦,向傅聰講述自己的經歷,講到動情處,還會落下淚來……身爲翻譯家,他總不忘在自己的中叮囑兒子外語的重要性,身爲音樂愛好者,他也會信中穿插音樂術語,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信中既有古典詩句,又有英文單詞,足見其文采與博學,他也不忘給身在異鄉的兒子傳授人生的哲理,給漂泊海外的遊子之心送去溫暖——然而,在這些家書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就是心懷對祖國、對家園的熱愛,正如傅雷所說:“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想擁抱。”足見傅雷依然是一個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分子,依然講究對祖國的忠誠與愛戴,講究“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這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力量,傅雷早早地看到了這一點。

或許,從傅雷一人看去,能看到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之心——他們或許嚴厲,或許慈祥,或許貧窮,或許富裕,但不管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總會將全身心奉獻給自己的子女,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的將來,他們此時的嚴厲,或許不僅在強迫我們,更在強迫他們自己,所以,請體諒他們,如果父母犯了錯誤,請向他們道歉,因爲我們,他們纔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只是爲了讓我們成長……

對於我來說,這就是我從影響了我的父母那一代人的偉大的父親處所學到的,傅雷,對事業的嚴謹,對家庭的責任,對國家的熱愛,讓他成爲了一個時代的楷模。

讀《傅雷家書》有感9

《傅雷家書》終於全部讀完了,我沉醉在傅雷那種嘔心瀝血和孜孜不倦的教誨中,久久不能平息,它讓我受益匪淺,也使我懂得了如何才能做一個大寫的“人”。

《傅雷家書》被譽爲“嘔心瀝血的教子名作”並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它是著名翻譯家、音樂鑑賞家、文學評論家傅雷所留下的家教範本。然而,拋開那些光彩奪目的頭銜,傅雷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對兒子傅聰進行了苦心孤詣的教育,爲中國培養了一位世界級鋼琴大師。

《傅雷家書》自問世以來,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讓我也深陷其中。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如此經久不衰呢?

在書中,我認識了一位擁有深厚文學藝術底蘊和深刻哲學思想的大師----傅雷。他對兒子的“人格教育”貫穿全書,他在書中反覆地強調了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告誡兒子待人要謙遜有禮,做事須嚴謹、遇事不逃避,要戒驕戒躁,時刻心繫祖國和人民。在他看來,“做人第一,其次纔是做藝術家、再次是做音樂家、最後纔是做鋼琴家”。他認爲“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傅雷在兒子傅聰的指導上,我能在字裏行間看到一位深藏着一顆愛子之心的父親。

傅雷是這樣的榮辱不驚、得失泰然,以至於使我看到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與精神修養,讓我從中悟出了人生真諦。傅雷像是一位活在書中的父親,苦口婆心地教育着我。在傅雷那一句句叮嚀、一聲聲囑咐忠使我對這說不盡的人生有了更多啓發與更高的見解。在傅雷強大的影響下,我開始糾正自己一意孤行的思想、約束自己的方方面面。在傅雷的教誨下。我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熱愛生活了,並且越來越認真、用心的生活了。我非常感謝這位使我心胸變得更加寬廣和讓我的思想變得更加正氣凜然的大師。

我覺得,讀一本好書便如同與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它能使你受到前所未有的教育,也能使你的思想覺悟變得更高一層,甚至能影響你的一生。《傅雷家書》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名著,相信大家讀完這本書,一定會跟我一樣受益匪淺,在人生道路上獲得更多的啓迪與覺悟。

讀《傅雷家書》有感10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也正是因爲家中有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傅聰得以健康成長爲一個令中國驕傲的音樂家。《傅雷家書》寫的正是傅聰遠赴波蘭留學並定居後,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

從這本書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與子之間毫無隔閡、親如舊友的情感。大洋並沒有阻斷他們心與心的溝通,生活上、事業上、藝術上、情感上的話題,他們無所不談,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爲兒子的人生之路點燃了一盞明燈。

傅雷告訴兒子如何看待困難:“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的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脫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瓊漿。不經歷尖銳痛苦的的人,不會有博大的同情心。”在成功之路上,必定會有數不清的困難與艱險、辛酸與淚水,面對這些,我們只有“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才能超脫小我,成就大我!

他告訴兒子何爲真正的“善”:“人應該爲了善,爲了榮譽,爲了公理而善,而不是爲了懼怕永恆的懲罰,也不是爲了求取永恆的福祉。”只有這樣的善才可以稱爲“大善”。善應是發自內心的,服務大衆的,而不是僅僅爲了滿足內心某種自私的慾望或達到某種個人目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些事,得到並沒有真正得到,失去並沒有真正失去,爲大多數人着想,使大多數人幸福才能稱得上是真善。

讀過這本書後,我覺得傅雷不僅在爲他自己的兒子指路,他也成爲了我們心目中的一盞明燈。這位睿智的長者將他畢生的生活智慧澆注在這二十多篇書信中,需要我們懷抱着一顆純真的心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