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範文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張德芬的新書《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比起她的處女作《遇見未知的自己》,更多了一份坦白和真情流露。在書中,她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舉了很多例子,剖析了自己曾經的心路歷程和思想變遷,這對於渴望在書中找到答案的人來說十分有用。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後感範文

市面上已經充斥着太多“理論派”身心靈作家,他們以一個個看似富有哲理,實則空洞不實的小故事出發,說着一條條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各種價值觀駁雜不純地混在一起,形成了一鍋莫名其妙的大雜燴。看多了不僅無實際用處,反而還會令人迷惑。如她這般親身體悟並踐行一個個哲理,方能以真實的力量直擊人心。

看了這麼多心理學、哲學方面的書,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心理諮詢師,我發現人最難的不是讓自己愛的人受苦,而是讓自己受苦。如我最推崇的心靈書籍作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着作《少有人走的路》開篇中說的那樣:“人生苦難重重。”大多數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與痛苦作鬥爭,試圖將它完全消滅。殊不知,只要有思想就會有痛苦,痛苦是我們活着的代價。如果有人說他完全沒有痛苦,那麼他不是麻木,便是無知。人若是以完全消滅痛苦爲目標,只會在痛苦與失望中越陷越深。

唯一的解決之道,便是接受“痛苦會永遠存在”這樣一個事實,並試着與它和睦共處。張德芬在這本書中雖然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方式稍嫌曲折,容易令“脫苦”心切的讀者誤認爲,努力接納自己的情緒,與之和平共處的最終結果會是免除痛苦。若這麼理解,他們便很容易在失望之後放棄心靈的探索和修行。

我們常常會有疑問,爲什麼很多人嚷嚷着痛苦不堪,卻始終不尋求改變或解決之道?其實,答案很簡單:他們能從這痛苦中獲益。女生沉浸於失戀的痛苦中不可自拔,心心念念地恨那個負心薄倖的男生,可能是因爲她不願承認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過失,害怕面對“是自己的錯誤導致那個人離開”這樣的現實;被家暴得死去活來的女人,也許是想通過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來獲得周圍人的同情和認可,避免承擔萬一離婚之後金錢與社會地位雙重失落的打擊;拼命責怪父母管得太嚴以至於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子女們,也許是想將自己人生悲劇的責任推到父母身上,以逃避承擔自身命運的重荷;我們每個人都會本能地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害怕承擔責任,而痛苦,常常就成了最好的藉口

要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但更要對自己狠一點,捨得讓自己多受點苦。而自省作爲化腐朽爲神奇的關鍵,一定要緊隨其後,這樣我們所受的苦纔可能滋養身心,成爲成長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