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大綱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1

甚是喜歡《阿勒泰的角落》,平實的語言,言之有物,如實地記載,樂觀的生活態度,就像有一個朋友娓娓道來。很遺憾沒有抽出一個完整的時間一口氣翻完,陸陸續續見縫插針的幾章幾章地往前挪。這樣的書適合在一個閒適的下午,配一杯茶,合一首慵懶的音樂,纔不會辜負。

角落是主持人的作業,看着各位爆的猛料,八地興高采烈,我心裏很是惆悵。從來就是一個敞亮的人,順順利利,水到渠成,沒有什麼犄角旮旯呀?眼見作業大限已到,猛然想起五月回家鄉武漢的重重感嘆,好吧!就這個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回家和角落有什麼關係?這完全源自於在異鄉珠海定居後,每次回武漢的感覺,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個生在武漢長在武漢的異鄉人,家鄉變的太快,翻天覆地,頗有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之感,我時常恍惚我是否在這個城市存在過,兒時對於這所城市的記憶只能放在角落裏封存。

小學時最喜歡在外面過早,過早是武漢人早餐的形式,那時還用糧票呢!我隱約記得是一張糧票再加幾張毛票,吃的豐富呀!香口熱辣的熱乾麪配桂花味的糊米酒,軟糯粘牙的豆皮,油澄澄又香又脆的油條,大爐子裏炕的燒餅,炸地酥脆的油餅,還有煎餃,苕面窩……,每天不重樣的吃,味道好,份量大,實在!早上吃的滿足,一天的心情就會特別好!這些味道沉在我的味蕾中深深地記憶下來。現在每次回武漢第一件事情就是盼着過早,可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正宗的味道。有一次偶然在珠海街道上遇到一家打着熱乾麪旗號的小店,本不作任何期待,點了一碗,一入口,就是那個讓我千思百轉的味道,只覺得眼睛裏熱熱的。食物能銘記某個時刻,我懂了。

初中高中時,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我會經過一間小小的書店,雖然只有50平方米但總是被學生們擠得滿當當地,拿一本書我是被擠進去,又被彈出來,今天的書店可沒有當年的它那麼豪氣。爲什麼這麼火爆?因爲書店裏只賣言情小說和武打小說,這可是老師和家長的頭號大敵呀!所以只能偷着看。在這個書店裏我認識了亦舒,她告訴我“女人不能美則美矣,然卻毫無靈魂”,認識了岑凱倫,給了我最初的關於穿衣搭配的美學知識,認識了金庸的江湖,瞭解了什麼是談談情說說愛!在大學時書店被網吧代替了,有了電腦誰還會去借書看呢?有時我會想,那些和我一起擠書店的孩子們現在在哪兒?會不會和我一樣想起它。

兒時最好的女同學,現在已經失了聯繫,但當時感情真是好,好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上學一起走,放學一起回家,時常會你先把我送回家了,我再把你送回家,然後再送回去。她家住在一幢紅色的房子裏,是很多家串着一個走廊的那種,父母早早離異,和幾個年長的姐姐住在一起,完全沒有大人的管束,父母只提供經濟支持,什麼事情自己作主,自己搞定。這在當時我們小屁孩的眼裏可牛了,再加上她長得漂亮,乎閃閃的大眼睛,全班的男生都迷她,女生都喜歡她。我和她時常膩在一起,在她們家流連。夏天時,她們家的外牆上會爬滿爬牆虎,冬天屋檐下會掛一串串的冰柱。這次回去,我特意去了那幢房子,大門口掛着條幅“早拆早搬新房,早搬早選房”武漢誓要舊貌換新顏的節奏,似乎一切舊的老的存在都是不合理的。我知道下次我再回來,這幢房子將不復存在,只能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回憶。

角落是回憶最好的安置!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2

我通常,看到一本好書,就像餓漢遇到了美食,拿起便要大塊朵頤一翻才過癮,甚至是樂於犧牲睡眠時間的。但這次卻不同,看着《阿勒泰的角落》,竟不想一氣看完,確切點應該是捨不得一下子就把它看完,覺得看了一點便少一點了。看書很少會有這種感覺的。作爲書的上賓,請上牀頭,每天睡前細細地品味其中的章節,如此下來,也看了兩個多月。看完後,想回憶一下書中的細節,竟是感覺一片混沌,努力去想,也只能憶起其中的一切影像。才發現,這真是一本無用之用的書。

看完了正本書後,翻到最前邊看作者李娟的自序,她說寫這書只爲了在努力地耐心地體會着種種美感的過去的自己,在一點一滴地逐漸成長中記錄着一種真實的平衡感,尋找着一種踏實。我想,這也正是我看這本書所能體會到讀者最純真的用意,至於書中寫了什麼,李娟她的經歷,隨着一個個故事讀完了,自己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裏面的故事就淡忘了,但那種真實的平衡感,卻佔據着心中的感覺,同時也喚醒了自身對這種感覺的更爲強烈的渴望。

在更前的一段時間,也是在睡前看的書,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作者在他的書中也描繪了他的平淡生活,他是刻意地把自己獨居在一個小島上,獨自建房子,在島上獨自生活了兩年時間,他用兩年來感受一種孤獨平淡的生活,同時也用嚴謹的文字與文明社會作了對比。這本書,對於哲理性來說,有很好的閱讀性,但作爲單純的人生感悟,作者的舉動,總是過於刻意了。相比較而言,李娟的生活,她也隨着她的裁縫店,商店,也隨着阿勒泰深山牧民的遷徙而不斷搬遷,在當地,人口是稀少的,物質也缺乏,但在這種貧乏的生活狀態中,她不刻意地,甚至是懷着對俗世生活的無限興趣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其中,能清晰地發掘生活的樂趣,也體會着生活的煩惱,也絮叨了當地牧民的率真。看完書後,很多描寫的細節雖是不記得了,但一些影像,如李娟洗衣服的樂趣,只感覺當時的涼水與陽光都是她獨有的;還有她眼睛對雪地的反應,這感覺即使是沒見過雪的人也能深深體會到一樣;還有晚上睡覺野貓的騷擾,抗爭,與妥協;以及牧民還錢的舉動,都純樸得讓人感動。這種純然的心態,或是梭羅所缺少的吧。故此,《瓦爾登湖》給人的是一種哲思,《阿勒泰的角落》反是能以更爲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碰到人的心靈深處。

當然,這在也無意於貶低梭羅,之所以有以上的感覺,我想東方的文章不像西方那樣追求一種邏輯的嚴謹,東方文章的審美追求的是一種意境,一種意淡而高遠的文風。這種把意境融進了文章裏面,也是東方所擅長的詩意的文風。試想《詩經》中“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依人,在水一方”就含有了蘆葦、霜、河流,人以及氣候等所組成的景象,也像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都能用平淡的文字勾起所閱讀者的無限聯想。再更深一點的,有意境的同時,也最求着一種淡。在描寫阿勒泰生活的平淡文字中,也在作者的那種平淡生活中,正是一種用心地體會,從而文字勾勒出了豐富的景像,生活也是充滿了詩意。原來,詩意的生活來源於一種對踏實生活的感悟。這也正應合了印度哲學家奧修所倡導的:真正的心靈到處,荒原即花園。

心靈真正到達生活處處,可通過有爲達成無爲。這是《阿勒泰的角落》帶給我無用之用的感觸。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3

最近讀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真是很喜歡,她用淳樸、清新、自然的文字記錄了她生活中的點滴生活,在她的文字裏艱苦的生活、惡劣的環境都是一種享受、一種美,她享受着貧窮和艱苦。

李娟陪着母親遷徙於新疆阿勒泰偏僻而遼闊的遊牧地區,和媽媽、外婆、叔叔、妹妹生活在一起,以開雜貨店和裁縫爲生活,在阿勒泰長達半年的冬季牧場裏,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溫馨,好玩的老頑童外婆,充滿了童趣和愛心;幽默、能幹、聰明,對生活充滿信心,永不服輸的媽媽;老實能幹的叔叔;樸實、憨厚的妹妹;一個個人物都像在眼前一樣,歷歷在目。

李娟的文章裏更多地記錄了牧區普通人,牧民們的淳樸善良、孩子們的單純與寂寞的童年。李娟不僅對牧區的牧民有着深深的熱愛,更是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在她的眼中,阿勒泰的寧靜、它的河灘、河邊的林子、各種的攜物、甚至一望無垠的荒灘戈壁都是美好的,生活的艱苦不但沒有讓她失去信心,反而讓人對她那種閒散、安靜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4

這幾天在讀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不得不承認,寫作這東西,確有“天賦”的存在。而天賦這東西,又未必人人都樂於或善於應用——有些人鍾情寫作,卻未必懂得去體悟和探索人生的壯美,寫出來的文字不免陷於空洞蒼白;有些人有着深刻的人生體驗,卻不屑或不擅長以文字去表達他們的所感所想。而李娟卻同時是一位擅用文字又具靈秀觸覺的女子。她寫的都是她身邊熟悉的環境,自己經歷的人和事,但她的視覺是如此的敏銳獨特,竟然可以在平凡不過的世俗瑣碎裏探尋出那樣鮮活的人生趣味;在那樣廣漠孤清的寂靜裏發現大自然如此驚心動魄的美……

就象大地上會長出麥子,長出苞谷和其他靈秀的植物,李娟的文字也象從她身上“長”出來的那麼天然、那麼純粹,看不到修飾的痕跡。這種文字是教不出,學不來的。讀着這本書,你會感嘆,作者是有着一顆多麼貼近大地的心靈啊!追隨着她的眼光,你會發現深藏在這片大地肌膚裏的種種有趣的祕密。讀着那樣的文字,你甚至會覺得,任何試圖評價她文章的文字,都顯得有點蹩腳和尷尬。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5

最近讀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真是很喜歡,她用淳樸、清新、自然的文字記錄了她生活中的點滴生活,在她的文字裏艱苦的生活、惡劣的環境都是一種享受、一種美,她享受着貧窮和艱苦。

李娟陪着母親遷徙於新疆阿勒泰偏僻而遼闊的遊牧地區,和媽媽、外婆、叔叔、妹妹生活在一起,以開雜貨店和裁縫爲生活,在阿勒泰長達半年的冬季牧場裏,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溫馨,好玩的老頑童外婆,充滿了童趣和愛心;幽默、能幹、聰明,對生活充滿信心,永不服輸的媽媽;老實能幹的叔叔;樸實、憨厚的妹妹;一個個人物都像在眼前一樣,歷歷在目。

李娟的文章裏更多地記錄了牧區普通人,牧民們的淳樸善良、孩子們的單純與寂寞的童年。李娟不僅對牧區的牧民有着深深的熱愛,更是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在她的眼中,阿勒泰的寧靜、它的河灘、河邊的林子、各種的小動物、甚至一望無垠的荒灘戈壁都是美好的,生活的艱苦不但沒有讓她失去信心,反而讓人對她那種閒散、安靜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6

那片土地賦予了她天才般的靈性,戈壁荒原上的肌膚在泛着瑩瑩藍光的滋養下,迸發出一個天才般的信筆爲之的書寫者,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而且無人認領的一個清新、快樂的世界。

而我們失敗就失敗在“當我們被羣體性的過度索求的慾望和慣性糾結纏繞得疲憊不堪時,我們爲了配合心理那念無止境的貪婪成性而無暇審視和欣賞本該屬於我們的美,無法收穫那本該屬於我們的世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們在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的同時,也遺棄了另一個美好、溫馨的世界。

她穿越了苦難、絕望、沮喪、寂寞、孤獨、的那強硬的陰暗層面的阻力,言語出了另一個世界的美。

荒原上的風、戈壁上的雲、河岸邊的氈房、峽谷裏的牛羊,冷得過分的寒冬、另人絕望的山野,該咋樣還咋樣,該不咋樣還不咋樣,沒人把她們咋樣,她們也沒把誰咋樣,大不了吐一吐舌頭,還不就是無所爲嗎。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範文7

人活着,就是要一種淳樸的感覺。不論一生有多貧窮,都要活得開心、快樂、滿足,不要抱怨、傷感。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短暫而又漫長的,總會有離開的那一天。所以,不要有遺憾和不滿,在眼輕輕閉上的時候,腦中浮現的都是美好和希望。懂得欣賞生活的美好,停一下,放鬆自己,生活就會晴空萬里。

生活中,快樂其實就在身邊。像書中的“蝗蟲來了”一篇小文章,就充分的寫出了窮人家的孩子的快樂。文章中的孩子,純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觀察蝗蟲,它們正好對稱的翅膀,靈活的腿,敏感的鬚子,這一切是多麼不可思議,而這,正是童真的美好。欣賞夕陽,感受大地的溫熱,太陽落下,一輪圓月當空照。拋掉煩惱,享受美好。人爲何要有如此多的要求和願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不願意與外界交流分享快樂,這樣做就只有一點,那就是永遠的不快樂和不滿足。人們常說:“知足常樂。”這句話人人都知道,而誰真正可以做到呢?用淳樸的眼睛欣賞世界,世界也會變得美麗。但我們總是太過虛榮,爲了那遠在天邊的理想而奮鬥一生。而其實,當你靜下心來,看看夕陽的餘暉,大海的波浪,鳥兒的飛翔,享受身邊的一切,你就會覺得,這一切有什麼值得你哭泣和悲傷?當你爲了物質去追求的時候,停下來,享受生活,物質也變得沒有那麼重要。累了,就休息一下,受傷了,就等它癒合,停下奔波的腳步,品味近在咫尺的美好。而且,對於無法改變的事實,要欣然接受,不要與它做無謂的抗爭。也許,仔細想想,它們也挺好。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可愛美好的小文章,有袖珍兔不“袖珍”,金絲熊“小耗子”,慈祥的奶奶,善良的母親,和他們之間微妙的愛。這些,都是貧窮但不低賤的好人,這些,都是幼稚但不缺乏美好的生活,我向往這種生活,但是,應該不會擁有。

我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爲它的淳樸和淡淡的一抹鄉情。再濃的咖啡,也不如清香的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