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時間的旅人》有感

讀《時間的旅人》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在每一個人生階段旅行,在每一片回憶的風景裏努力修補自己",書的封面這樣寫着,讓人忍不住想在這萬物復甦的初春去窺探這本無論是字還是照片都很美的"旅行祕籍"

讀《時間的旅人》有感

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一樣品讀着曼娟老師的字,跟隨着老師到各地遊覽,每到一處都彷彿親身經歷一般。如同書裏所展示的那樣,我們在時間裏旅行,也因爲這樣的跋涉,讓我們以旅人的姿態,收穫了駐足時無法獲得的更多記憶。

可以說,我們是這本書的讀者,卻也是被導遊引領着旅行的旅人,翻着書頁也就翻開了一段實實在在的感悟時光…

  重拾走過的時光

《時間的旅人》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每篇的標題都是以同樣的句式命名,"到XX去",彷彿是受到好友的邀約,於是我們就這樣一起出發了,跟着老師的字去世界的各地旅行:去日月潭騎車、去日本看櫻花、去舊書店體會輪迴的意義、去童年尋找曾經被忽略的記憶…十四篇散,宛如十四個景點,風景各異,感悟各異。

其實,"到XX去"更像是一個開始,帶着我們從心出發,經歷過的沒經歷過的,都跟隨着曼娟老師的指引漸入佳境。十四次遊歷,每次遊歷之後會使得我們不由自主地重拾自己走過的時光,引導我們到更深的層次,或是回憶,或是對人對事的思考。

讀完第一部分之後,像洗禮過一樣,我開始回想曾經讓我印象深刻的瞬間,不管好的與不好的,都是裝飾自己生命途中的最好禮物。就像書裏寫的:"人生其實就是一片莽葛交纏的道路,粗糙多刺,令我們傷痕累累,然而,在那雜草叢生之處綻放的美麗事物,往往使我們忘卻了創痛與焦煩,憂慮和疲倦。哪怕只是被遺忘了的一朵小花,注視着它,便覺得今生再無追求,也無遺憾。"我開始相信,若能重拾走過的時光,在時光中不斷修補自己,改善自己,無論是曾經經過的,還是即將路過的時光,終將會帶着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

  機緣是奇妙的相遇

第二部分,曼娟老師帶着我們去到一個她心心念念又意義非凡的城市——香港。

書中描述,曼娟老師辭去了在臺灣安穩的大學工作,到一切都要重新開始的香港出任光華新聞化中心主任,很多人無法理解她爲什麼要選擇一個被稱爲"化沙漠"的地方傳播化,曼娟老師用六篇做出了回答。當很多人還在質疑和譏諷時,曼娟老師帶着意念抵達,以走進的方式與香港相遇了。她這這樣形容她的狀態的:"正是因爲異鄉的那一點陌生感、飄蕩感,使我的感官打開,大量接收外界的信息,而後讓它們沉澱,變得更純粹而具體。香港,這地方對我而言有神奇的召靈作用,召喚生命與創作的靈感"

相遇真是一種奇妙的機緣,它讓兩個不同的個體慢慢融爲一體,它的奇妙不僅僅在互相包容,更是在互相影響和互相改變。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影響和改變,香港的朋友重新認識了自己所在的城市,就算是被衆人稱爲"化沙漠"的香港,也正在漸漸改變着面貌,努力開花結果。

所謂奇妙的相遇,其實就像旅行那樣,你只有抵達了,才能參與其中,很多事,也只有去做了,才能形成蝴蝶效應般的改變:即使微小,卻在變化。

相遇是機緣。機緣也是一種奇妙的相遇。

  尋找更好的自己

如果說前兩部分是曼娟老師的人生旅程,那第三部分就是一場追逐父母人生的意義深遠旅行。

"我感激這樣的經歷,感激你在自己毀壞的童年廢墟上,守護了我柔軟安全的童年城堡,還爲我種了一些花草與果樹,讓我充滿希望地慢慢長大"在《他們都說我像你》裏邊,第一次讀到老師一些悲傷的過去,也是藉助這些過去,她握住了她父親的過去,那些相似的卑微、那些堅強的個性,都體現了父女之間最深情的羈絆。所謂"情書",正是因爲這種血緣的羈絆,因爲有情,纔有了不斷書寫下去的理由吧。

《六歲的大饑荒》講述了老師的母親,在最天真無邪的年代卻經歷了最慘痛的饑荒和逃難,這是一則那個年代的黑暗童話,卻也是一則在患難中將真情磨的發亮的溫暖童話。

無論是寫給爸爸的情書《他們都說我像你》,還是寫給媽媽的童話《六歲的大饑荒》,風格內容迥異,卻深深洋溢着人世間最溫暖最感人的情感。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已明白這種割不斷的緣分是何其珍貴。在你的生命中,總會有這樣一些人,讓你在時光的流逝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明白什麼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合上書本,看到了扉頁的字:"曾經以爲旅行是一場空間的移動,漸漸地我明白,旅行也好,人生也好,其實都是時間的移動,我們只是時間的旅人,聽憑時間的意志穿越"很多時候,越想把生命中的風景看得仔細一些,把身邊的美好多保留一些,越發現到頭只有無奈跟告別,當我們的憂傷太沉重時,就到時間裏去找自己吧,讓自己回到起點,回到每場緣分的初相遇,太多的偶然與選擇,有些是時間的安排,有些則是我們的一念之間,找到自己,有的就不再是遺憾,而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