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通用17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通用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通用17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瞭解螞蟻觸角的作用。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螞蟻的特徵。

2、圖片:螞蟻4。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圖片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是誰呀?(螞蟻)

你們知道螞蟻在幹什麼嗎?

2、啓發幼兒大膽想像,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

二、課件演示:螞蟻的特徵

1、小朋友想知道螞蟻是怎樣長大的嗎?

(讓幼兒互相議議)

2、觀看課件演示,瞭解螞蟻的生長過程。

卵——蛹——幼蟲——螞蟻

三、探究的問題:螞蟻的觸角有什麼作用?

1、幼兒討論

(1)螞蟻的觸角有什麼用?

(2)螞蟻沒有觸角可以嗎?

2、教師講解,螞蟻觸角的作用

(1)螞蟻的觸角比盲人的竹竿還靈。

(2)這對觸角有兩種功能:

一種是觸覺作用,通過觸角接觸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硬度,

以及前進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況

另一種是嗅覺作用,通過聞味進行識別。

原來,螞蟻一邊走路,一邊從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體裏,

不斷分泌出少量的、帶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叫做標記物質,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跡。

遠離蟻巢的同窩螞蟻,回巢的時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觸角,

來聞着這條氣味路標前進,這叫做“氣味導航”。

3、幫助幼兒記憶

(1)沒有觸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沒有觸角就找不到吃的。

4、遊戲:螞蟻找食物。

幼兒戴上觸角的頭飾扮演螞蟻,從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後搬回家中,

用觸角告知同伴去搬運糧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2

活動目標:

1、在找找、看看、說說、做做中鼓勵幼兒自主觀察小螞蟻。

2、初步瞭解螞蟻的特徵、生活的地方及喜歡吃的東西。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提前請幼兒準備螞蟻喜歡吃的食物(糖果、餅乾等),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你爲小螞蟻準備了什麼吃的?

2、小螞蟻住在在哪裏呢?我們一起去找找,給它們帶去好吃的。

二、找螞蟻

1、帶領幼兒到小區公園,請幼兒找一找小螞蟻

2、你在哪裏看到了螞蟻?它是什麼樣子的?

三、喂螞蟻

1、請幼兒把準備的食物給螞蟻吃,看看螞蟻最喜歡吃什麼?

2、引導幼兒與螞蟻說說話。

如:小螞蟻快來嘗一嘗;好吃嗎?等小螞蟻好像說了什麼?(真好吃,謝謝)

3、你還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新的發現?

4、請幼兒走走看看螞蟻最喜歡吃什麼?

四、與螞蟻說"再見",帶幼兒回園,教師進行小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3

目標:

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準備:

1、餅乾屑、糖、調味品、飯粒等

2、記錄用的紙、筆、

3、螞蟻的課件、黑紙、瓶

過程:

一、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到屋外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二、觀察螞蟻的動態並記錄

1、觀察什麼地方螞蟻最多?螞蟻在幹什麼?

2、記錄各自的發現。

三、交流各自的發現。

1、交流各自發現螞蟻的情形。

2、討論螞蟻各自有沒有家,他們會把找到的食物怎樣搬運?他們怎樣通知朋友?

三、觀看課件後瞭解,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四、延伸活動:小實驗“螞蟻造家”。

將幾隻螞蟻放在裝土的瓶子中,先觀察瓶中的土是怎樣的?然後用黑紙將瓶包住,數天後觀察土裏的變化?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玩具(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着爬着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怎麼才能過河?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現了什麼?石頭怎麼啦?

師小結:由於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泡沫

問:你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由於泡沫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浮”。現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剛纔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活動反思:從這個環節上看,孩子對沉與浮的現象,能具體地表述出來,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但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爲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纔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麼?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面上,如果會沉下去,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記錄

四、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活動反思:從記錄的結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記錄出沉浮的現象,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藉此機會,我進行隨機教育,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爲什麼你認爲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爲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但在幼兒使用記錄卡的方面上看,由於記錄卡設計不太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完全看不出是沉還是浮;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在中線以上表示沉,中線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輕鬆地解決結果不分明的問題。)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螞蟻外形特徵,體驗餵食螞蟻的快樂。

2.模仿小螞蟻爬來爬去的活動方式。

3.激發了幼兒對螞蟻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知道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各種小螞蟻圖片展、活體小螞蟻生活情景展示;情景遊戲用的大樹洞、土洞。(圖片附後)

2.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觀察大自然中小螞蟻的生活情況。

3.材料準備:螞蟻容器、放大鏡、橡皮泥、毛根、幼兒操作卡、記錄表、螞蟻頭飾、ppt幻燈片、大樹葉、大米粒(圖片附後)。

活動過程:

1.感知小螞蟻的外形特徵。

(1)幼兒自由觀察,交流。

(2)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小螞蟻長得什麼樣?螞蟻頭上有什麼?它有幾條腿?螞蟻都有什麼顏色?

(3)幼兒分組操作(幼兒自由選擇)。

第一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螞蟻半成品,請幼兒補插完整的小螞蟻(黑色的小螞蟻、褐色的小螞蟻、紅色的小螞蟻)。

第二組:投放《幼兒操作》卡,請幼兒找一找小螞蟻(圖片附後)。

小結:說一說都有什麼顏色的小螞蟻;數一數操作頁中共有幾隻小螞蟻。

(4)認知小螞蟻外形特徵。

螞蟻有頭、胸、腹、六條腿和兩隻觸角。

2.觀看ppt幻燈片,瞭解小螞蟻的生活方式。

請幼兒觀看小螞蟻身體結構的幻燈片,加深幼兒對小螞蟻身體外形特徵的印象,然後,觀看小螞蟻生活方式的幻燈片,簡單瞭解小螞蟻的生活方式。

小螞蟻生活在哪裏?它們是怎樣搬運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是怎樣告訴同伴的?

師幼討論,通過探究瞭解到螞蟻的家在泥土裏;螞蟻的家在樹上;螞蟻的家在石頭縫裏等。

3.餵食小螞蟻。

小螞蟻喜歡吃什麼?

提供樹葉、麪包渣、石子,與幼兒一起喂小螞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4.遊戲“小螞蟻回家”。

學一學小螞蟻走路的樣子好嗎?

幼兒帶頭飾,隨音樂模仿小螞蟻爬行、運糧食、鑽洞等動作,體驗小螞蟻爬來爬去的活動方式,遊戲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在語言區投放兒歌《小螞蟻》;在操作區投放小螞蟻結構拼圖;在運動區投放小螞蟻頭飾、樹洞、土洞等遊戲材料;供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究。

活動反思:

讓幼兒的科學活動從身邊生活開始。對於幼兒來說,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不是目的,小班幼兒更是如此。本次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圍繞活動重點,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按從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遊戲環境,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感知小螞蟻的外形特徵和愛吃的'食物,即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獲得新經驗。

活動分析:

通過“小螞蟻”這個活動,使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螞蟻的過程中,幼兒會隨着對小螞蟻的認識、瞭解逐步加深。同時,使幼兒親近小動物、喜愛小動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出來。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更加註重調動幼兒的探究興趣,注重幼兒對螞蟻觀察、瞭解和親近的過程,幫助幼兒學習觀察的方法,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通過引導幼兒認識小螞蟻,觀察瞭解小螞蟻身體外形特徵和體驗喂小螞蟻的快樂,模仿小螞蟻爬來爬去的活動方式,從而培養幼兒樂於觀察、善於思考、親身體驗、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6

[設計意圖]

這幾天,我發現孩子們下課後常常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觀察着什麼。出於好奇,我走上前去,原來孩子們正在觀察小螞蟻。只見螞蟻正在忙着“運糧”,準備過冬。爲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對螞蟻有更詳細地認識,我與孩子們一起用誘餌捕捉了螞蟻,放進了昆蟲盒。並設計組織了此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學習,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的合作活動,萌發幼兒團結互助的意識。

2、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選擇安全、合適的觀察場地,提供放大鏡、大紙箱,並把幼兒的觀察情況作成課件。

2、教師和幼兒一起蒐集有關螞蟻的圖片、兒歌、故事等,準備錄音機、磁帶,製作活動內容的相關課件。

3、用誘餌捕捉螞蟻,放進昆蟲盒。

4、自制海綿豆子(數量爲幼兒人數的2—3倍)和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從而引發幼兒興趣。

遠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驢運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進熱鍋裏。

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動物的名稱(螞蟻),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二、出示幼兒觀察螞蟻的課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螞蟻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情況。教師提問:

(1)你從哪兒找到了小螞蟻?

(2)螞蟻長得什麼樣?

(3)小螞蟻是自己單獨出來活動還是一起出來?爲什麼?

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大膽發言,回憶觀察到的情況,教師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

三、使用放大鏡進一步觀察螞蟻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或圖片)。

給幼兒分組,讓幼兒仔細觀察捕捉到的螞蟻,並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畫下來。

四、出示課件,教師總結,讓幼兒鞏固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五、欣賞並表演歌曲《螞蟻》。

六、教師提問:我們應該像小螞蟻學習什麼?讓小朋友知道團結起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遊戲:“螞蟻搬豆”,鞏固認識。 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四散地站在場地一端。 遊戲開始,教師說:“孩子們,咱們快去搬豆準備過冬吧!”“小螞蟻”自由地(可不按順序)鑽過皮筋,爬過紙箱和墊子,跑到場地另一端,拾一顆小豆跑回家中,將小豆放進小籃。如此反覆進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動延伸]

1、教師(或家長)把幼兒觀察發現後的繪畫作品,用簡單的文字註釋後,張貼在牆飾“有趣的蟲子”中。

2、在日常活動中,讓幼兒繼續學習有關螞蟻的兒歌、故事等,豐富幼兒經驗。

3、師幼共同進行小實驗:把捉到的螞蟻放進一個大口瓶(其中有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過幾天后,把黑布打開,可看到螞蟻築成的彎彎曲曲的“地道”。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語言表達對不同物體的觸覺感受:軟、硬,光滑、粗糙,冷、熱等。

2.知道用手觸摸是感知物體的一種方法。

3.引導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大積木塊、海綿、鋸沫板、鏡子、布娃娃等,螞蟻頭飾每名幼兒一個。

2.學具:幼兒人手一個操作小筐(內放木積木、海綿塊、小鋸木板),每位幼兒兩杯水(一杯染紅色裝熱水,一杯無色裝涼水)。

3.環境佈置

請幼兒自帶一件物品,佈置活動室——不同質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車、毛絨玩具、鵝卵石等)。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小螞蟻學本領》引入課題:

教師、幼兒戴頭飾扮螞蟻,在木地板、海綿墊上爬,讓幼兒用手觸摸、按壓,感知並說出這兩種物體的硬、軟。 (師)原來,我們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軟的東西,我們的手真能幹!當看見一個東西,我們不知道它是硬的還是軟的時,可以用手摸一摸,這是一個好辦法!

二、在觸摸——發現——再觸摸中感知物體特性,並表述出來:

(一)摸一摸:

1.請幼兒聽口令從小筐中拿出硬的東西(木積木),使勁捏捏、按按,(師)你捏得動積木嗎?(生答:捏不動)按捏不動的東西是硬的;同樣拿出軟的東西(海綿),摸一摸,捏一捏,還可以擰幾圈,海綿是柔軟的。

2.幼兒摸摸鋸沫板,感受正反兩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說出一面扎手,摸起來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雙手分別握住熱、冷水杯,並說出哪杯水熱、哪杯水冷。

4、小結:我們的手不僅能摸出硬的、軟的東西,還能摸出冷的、熱的、粗造的、光滑的東西。

(二)選一選: 請幾名幼兒到臺前來,任選一件喜歡的物品,告訴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軟的、光滑的、粗糙的,還是熱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帶領幼兒在活動室裏邊摸邊問,哪些物品是硬的、軟的、冷的、光滑的等,讓幼兒逐一說出感覺。

(四)說一說: 平常還摸過什麼東西,是粗糙的、柔軟的、熱的?

(五)小結: 手能摸出硬的、軟的,冷的、熱的、粗糙的、光滑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不能摸:如電源插座、開水、旋轉的電風扇葉等,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三、分組遊戲:

《小螞蟻搬東西》 聽口令把小筐中軟的東西送過來,或把硬的東西送過來。

活動結束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東西,說出自己的感覺或和父母一起玩摸東西的遊戲,讓家長協助以豐富幼兒的詞彙,如溼漉漉、毛絨絨等。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探索用各種方法尋找螞蟻。

2、體驗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捉螞蟻的工具:如小棒、樹葉等,引誘螞蟻的食物:如碎餅乾、米粒、糖果等。

2、裝螞蟻的透明瓶,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螞蟻,通過交流討論,瞭解幼兒關於螞蟻的已有經驗。

師:小朋友見過小螞蟻嗎?你們以前在哪裏見過螞蟻?

二、討論邀請螞蟻的方法。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討論尋找螞蟻的方法。

師:如果我們要去尋找螞蟻,你知道在哪裏能找到它們嗎?你準備到哪裏去找螞蟻?假如螞蟻躲在家裏不出來怎麼辦?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引螞蟻出洞?

2、說說外出找螞蟻需要注意什麼。

三、尋找螞蟻

1、分小組進行,小組長帶領組員尋找螞蟻。

2、找到螞蟻,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用什麼工具捉螞蟻。

四、交流尋找螞蟻的經驗。

五、觀察螞蟻。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9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乾。

2.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3.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裏?

1.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裏嗎?

2.螞蟻到底生活在哪裏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明友和白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裏。老師這裏有一些餅乾屑,等下請小明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教在空地上。過一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並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裏了。

2.幼兒分組自由觀察,教師巡迴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2.剛纔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裏?

3.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4.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築巢,它們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乾燥的土壤中,我們可以在樹根、草叢、石頭縫等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觀察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2.小螞蟻在家裏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幹什麼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計劃捉螞蟻的行動,明確活動的觀察任務。

2.對捉到的螞蟻能夠仔細觀察,並能將螞蟻的身體構造與功能進行表述和描繪。

3.在捉螞蟻的活動中萌生對螞蟻進行觀察研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昆蟲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塊紗布和皮筋、小鏟子。

2.雪糕棒、放大鏡、筆和畫板畫紙、背面貼有雙面膠的白紙。

3.選擇一處有螞蟻出沒的安全的戶外活動場地。

4.幼兒用書:《螞蟻》。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見過小螞蟻嗎?你們以前在哪裏見過螞蟻?今天我要去捉幾隻螞蟻來研究研究,誰願意和我一起去?

2.師幼一起策劃捉螞蟻的計劃

(1)師:螞蟻平時喜歡在哪裏?我們到什麼地方有可能捉到它們?

(2)根據幼兒的回答,用簡筆畫在貼有雙面膠的白紙上分別畫出螞蟻出沒地點的圖標。

(3)根據幼兒猜測的幾個地點將幼兒分爲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將所猜螞蟻出沒地點的圖標貼在組長的衣服上。

(4)師:去捉螞蟻有許多工作要做,先要當好“偵察員”,即能找到螞蟻活動的地方;然後要做“觀察員”,即能仔細觀察螞蟻是什麼樣子的;最後還要當好“記錄員”,即把你在哪裏發現了螞蟻,和你看到的螞蟻的樣子畫下來。

(5)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器材“去捉螞蟻,你覺得我們需要哪些東西的幫助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要求出示相應的材料:看看這裏的哪些東西在捉螞蟻的時候會用得着?昆蟲盒用來做什麼?放大鏡可以用來做什麼?紙和筆可以用來做什麼?去捉螞蟻時還要注意什麼?

3.師幼一起去尋找、觀察螞蟻

(1)教師帶幼兒外出尋找螞蟻,並請發現螞蟻的小組及時向大家通報,請捉到螞蟻的小組就地觀察螞蟻。

(2)用放大鏡仔細看看小螞蟻有幾隻腳?長在身體的什麼部位?小螞蟻是怎麼爬的?它的身體還有哪些部位會動?學一學它是怎麼動的?

4.組織幼兒交流捉螞蟻的經歷並扮演小螞蟻走路的姿態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螞蟻?你是在哪裏捉到的?

(2)你對螞蟻有哪些新發現?還希望知道小螞蟻的哪些問題?

(3)讓我們來學一學小螞蟻,三個小朋友扮演一隻螞蟻,商量一下誰做頭、誰做胸、誰做腹,然後嘗試走一走。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活動中能細緻,有序地進行觀察,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螞蟻及其生活習性的短片),歌曲《螞蟻搬豆》、頭飾、錄音機、磁帶、海洋球若干、放大鏡、課前組織幼兒捉螞蟻並進行初步觀察,並放在瓶裏供活動時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團結又勤勞,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誰?(引導幼兒競猜,得出謎底螞蟻。)

二、說一說。

你在什麼地方發現的螞蟻?找到它的窩了嗎?你是怎麼捉的?(捉的時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傷害螞蟻,要用草葉、小樹枝等放在螞蟻的前方,待它爬上草葉、樹枝後再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瓶子裏。瓶內可以放些潮溼土壤和食物,用蓋子蓋好,放在陰涼處備用。要注意:一隻瓶內只能裝同一窩的螞蟻,因爲不同窩的螞蟻會因"打架"而死傷)。螞蟻長得什麼樣?身上有什麼?吃什麼?怎樣走?

三、看一看。

我們來觀察一下螞蟻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1、在觀察時,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觀察一下它的大小、顏色,然後看看螞蟻的身體可以分成幾部分,再從前往後按順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細觀察螞蟻。看誰觀察的最細緻,最準確。(幼兒自由觀察後,討論結果:螞蟻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頭、胸、腹;在頭的下部有一對大"牙",胸部比頭部細,長着三對足。)

2、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螞蟻的生活習性。

(1)剛纔動畫片中的螞蟻在幹什麼嗎?(螞蟻在挖洞做窩;搬運食物-稻粒;在搬運死昆蟲;在相互傳遞信息;在"打架")。

(2)討論小結:要想知道螞蟻是怎樣生活的?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我們就要仔細觀察:

①螞蟻都搬運哪些食物?

②找到螞蟻窩,輕輕把窩挖開,看看裏面貯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螞蟻附近放上各種各樣的食物,觀察哪種食物上有螞蟻,哪些食物上沒有螞蟻。

3、引導幼兒分組觀察螞蟻怎樣爬行?

四、試一試。

1、倒出瓶中的螞蟻,給它周圍放上食物,觀察它喜歡吃什麼,並在黑板上的圖中打鉤。

2、請一名幼兒示範螞蟻爬,討論怎樣才能爬得又快又穩。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師扮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各戴頭飾。放背景音樂《螞蟻搬豆》,師幼一起玩遊戲:螞蟻搬豆。

"孩子們,在山坡對面有許多豆豆,我們一起爬過山坡,鑽過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媽媽帶領下,小螞蟻分成兩組,快速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後跑回來,每隻每次搬一粒,直至將豆豆搬完,看哪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進一步觀察螞蟻的活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的參與螞蟻小實驗活動。

2.學習觀察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科學":《螞蟻找食物》。

2.果糖、糖果、餅乾、果奶喝他幼兒喜歡吃的東西,紙。

3.參考【附】自制觀察記錄表人手一份,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每人發一份觀察記錄表,筆一支,請幼兒做小實驗,並在實驗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實驗一:螞蟻愛吃什麼?

--先請幼兒猜想:螞蟻喜歡吃什麼?把答案畫在觀察記錄表上--和幼兒一起準備自己認爲螞蟻喜歡吃的食物,如樹葉、草、糖、吃剩的飯菜等。

--實驗方法:帶領幼兒到螞蟻常常出現的地方,把自己準本的食物放在附近。過一段時間就去觀察螞蟻喜歡吃什麼,碧碧哪一種東西引來的螞蟻最多,把觀察結果記錄在觀察記錄表上。

實驗二:螞蟻走的路線。

--實驗方法:在戶外的地上放一些螞蟻愛吃的東西。等螞蟻找到同伴搬運食物時,它們會慢慢排成一條線。試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條路線,看看螞蟻會不會找到原來的路;再試着將擦的範圍擴大,看看螞蟻過多久才能找到原來的路,或者是否會找另外的路走。

--幼兒在記錄表上記下自己的假設。

--引導幼兒進行實驗、觀察、記錄。

實驗三:螞蟻來排隊。

--實驗方法:在紙上畫出簡單的圖形,在圖形輪廓上擺果糖。到戶外把這張紙放在螞蟻常常走過的地方,過一會兒看看螞蟻會做什麼,它們是否會繞着果糖排出圖形。

--請幼兒在記錄表上畫出果糖擺出的圖形並記下自己的假設。

--引導幼兒進行實驗、觀察、記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培養幼兒自己尋找科學答案的能力,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2、培養幼兒喜歡對身邊現象大膽猜想、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友好協作。

活動準備:

1、小碗、水、小棒、石頭、紙等。

2、螞蟻較多的場地。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帶着問題參與實驗並尋找出答案。

難點:幼兒運用多種現場材料救助螞蟻。

活動過程:

1、討論:螞蟻會不會游泳?

教師七次有的幼兒認爲螞蟻會游泳,有的說不會,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呢?

幼兒:小螞蟻不會游泳,它停在葉子上是求生呢!

幼兒:螞蟻會游泳,不然它怎麼會游到葉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見,並且爭得面紅耳赤,不過多數幼兒贊同螞蟻會游泳的看法。

2、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帶着疑問拿着小碗開始進行探索。

“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呢?”我問幼兒。小朋友說:“我們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裏呢?”我反問,幼兒說:“拿個小碗吧。”於是幼兒帶着疑問拿着小碗來到操場上迫不及待地開始實驗了。他們將螞蟻輕輕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螞蟻會怎樣。

幼兒:小螞蟻爬得太快了。

幼兒:是呀!它們和在地上爬得一樣快。

幼兒全神貫注地關注自己碗中的螞蟻,並且邊觀察,邊和旁邊幼兒交流着……我問幼兒這樣看,能知道小螞蟻會不會游泳嗎?幼兒說,“不行,碗裏沒有水。”我又問:“那怎麼辦呢?”幼兒輕輕地說;“我們在碗裏放上水就知道了。”於是……

3、把螞蟻放在裝水的碗中再次觀察尋找答案: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

教師引導幼兒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後再觀察螞蟻的活動。看着,看着,一名幼兒激動地把小碗舉到我面前說:“老師你看,小螞蟻會游泳,它們正在水裏快樂地扭動着身體呢。”

另一名幼兒揮着手招呼旁邊小夥伴:“快看,我的螞蟻會潛水,它們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螞蟻在水底爬呢。

於是,幾個幼兒聚集在一起討論着:“小螞蟻肯定會游泳,你們看它E水裏遊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點像放大鏡,螞蟻變大了,看它的身體有六條腿,嘴像鐮刀一樣,眼睛小小的,沒有睫毛。”

之後,多數幼兒激動地呼應起來:“我們贏啦!小螞蟻會游泳。”

這時一名幼兒皺着眉頭說:“我的螞蟻不動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話,提醒了其他幼兒。於是,大家紛紛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螞蟻,似乎都不動了。最後,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螞蟻都倒出來了。

4、引導幼兒一起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

教師:剛纔我們看到螞蟻快要死了,我們小朋友都把螞蟻和水倒出來,幫助螞蟻逃生,那如果螞蟻在湖中、海里落難了,又沒有辦法把水0出來,咱們應該用哪些辦法來幫助落水的螞蟻呢?

幼兒:上次在池塘裏我看見小螞蟻爬上了葉子,往水裏放些葉子,螞蟻不會累也不會淹死了。(隨後孩子們開始找葉子往裏放)

教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葉子怎麼辦呢?你們再仔細想還有沒有別的好辦法來救助小螞蟻。

第二輪的探索活動開始了,幼兒有的放小石頭(讓螞蟻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紙,有的放木棒……

幼兒:老師,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把一根長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頭在水裏、一頭在外面,螞蟻順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對於這個建議,大家都比較贊成,於是,幼兒再次投人救助螞蟻的活動中。

5、小結: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教師:螞蟻剛到水裏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能夠自由自在地游泳。

教師:螞蟻在水裏待了一會兒之後又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做掙扎,然後動作就慢了下來、運動小了。

教師:如果放進一片葉子(紙、棒等)會怎樣?

幼兒:螞蟻會自救。

教師: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回去後,通過上網、看圖書等方式尋出答案。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此次探索活動源於幼兒一次意外現象的發現,產生了“螞蟻會不會游泳”的疑問。由於問題是幼兒在活中發現的,所以幼兒探索時興趣濃厚。老師能適時引導,通過猜想、動手實驗、驗證猜想,使幼兒從剛開始以自我爲中心的無依據猜想到根據客觀依據進行猜想,培養了幼兒求真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螞蟻在水中待一會兒後,活動越來越少。由於怕螞蟻死,於是就把它們放生了,爲了保護幼兒純真的愛心,因此探索活動也就此停止。因此,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還是沒能通過本次實驗找到科學的答案,最後只能引導他們通過上網查資料、從書中尋找答案。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遺憾。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4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腳着地向前和向後橫着爬。

2、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體驗模仿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各色螞蟻頭飾,螞蟻房子

2、沙包、皮球、音樂u盤

活動流程:螞蟻小兵健身———螞蟻小兵練本領———螞蟻小兵運糧食———螞蟻小兵休息

一、螞蟻小兵健身

————螞蟻小兵們快快來吧和媽媽一起運動運動一會我們要運糧食了,先把身體舒展開。放音樂和幼兒一起活動身體的各個部分,包括手腳腿腳腰,爲一會的運動做準備。

二、螞蟻小兵練本領

(1)引入

————聽說一會要下雨了,螞蟻小兵們我們得準備好糧食,把糧食儲存起來。我們小螞蟻們趕緊爬着運吧。小朋友們你們會爬嗎?請幾名幼兒爬。幼兒爬得方式各不同,今天我們要手腳着地爬着運。提示幼兒可以嘗試各種爬法。如:向前、向後、橫着爬。

(2)演示

————請幾名幼兒示範手腳着地向前、向後、橫着爬,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方法。

(3)練習,隨音樂幼兒一起向前、向後和橫着爬。

三、螞蟻小兵運糧食

天陰起來了,要小於了,小兵們我們運糧食了。

遊戲規則:教師在活動開始之前告訴幼兒載運糧食的過程當中不要把糧食掉了,在不掉的情況下看看誰先把糧食運到家。

————背大米。場地一端放一些沙包,幼兒把沙包放在自己的背上爬向自己的家。

————運豆豆。幼兒想辦法把皮球夾好我們向後倒着把糧食運到自己的家。

教師在活動開始之前告訴幼兒載運糧食的過程當中不要把糧食掉了,在不掉的情況下看看誰先把糧食運到家。

—————運餅乾。幼兒想辦法把光盤放好,橫着爬把糧食運到家。

四、螞蟻小兵休息

聽音樂,放鬆身體,互拍肩、背、胳膊、腰、腿,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健康活動《螞蟻小兵》是讓幼兒能聽信號向指定的方向爬行,提高手腳協調能力,並體驗模仿小螞蟻的樂趣。一開始,我告訴孩子們我是螞蟻大王,你們都是我的小兵,孩子們高興極了。然後就帶領小兵們一起練本領:手和膝蓋着地爬的、手和腳着地爬、向前爬,向後爬,轉圈爬、橫着爬。練好本領之後,螞蟻大王就帶着螞蟻小兵們幫螞蟻大嬸運大米(沙包)、運豆子(皮球)、運餡餅(報紙),通過三個遊戲,讓幼兒學會自己一個人運、兩人合作運、六人合作運,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整堂課,孩子們學做螞蟻小兵很投入,很開心!

1、通過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活動開始,幼兒扮演螞蟻小兵,教師扮演螞蟻大王進入遊戲。活動中,螞蟻大王帶領螞蟻小兵一起鍛鍊身體,運東西等遊戲環節。整個健康活動都在遊戲情境中進行,幼兒不僅活動興趣濃厚,而且輕輕鬆鬆地參與了聽信號向指定的方向爬行訓練,並在活動中學習、掌握了遊戲規則。活動層次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2、在活動中自然進行數學領域知識的滲透。

活動中讓幼兒按男生、女生分組找朋友排隊,不僅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了複習、鞏固,而且增加了遊戲的規則和難度,對幼兒更具有挑戰性。同時,在運東西時,教師要求一隻螞蟻小兵運一粒大米、兩隻螞蟻小兵一起運一顆大豆、六隻螞蟻小兵運一個大餡餅,在活動中自然滲透了數學知識,學得輕鬆、自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腳着地,膝蓋懸空向前爬,鍛鍊手腳動作的協調性。

2、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遊戲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拱橋4個(貼有獎牌),大沙包,海綿墊子四組。

遊戲玩法:

1、把幼兒分成四組,聽到哨聲後,每組2名幼兒開始前進。

2、幼兒鑽過拱橋,雙手雙腳着地,膝蓋懸空向前爬行,爬過草地。

3、到達終點兩人搬着大米返回起點後,從拱橋上摘下獎牌。

遊戲規則:

1、聽到哨聲後按順序出發,不推擠,不搶排頭。

2、鑽過拱橋,爬過地墊時雙手雙腳着地,膝蓋懸空向前爬行。

3、返回時兩名幼兒合作擡着大沙包,摘下勝利的獎牌貼在胸前。

活動反思:

幼兒膝蓋懸空爬行前進發展了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我們根據孩子的能力強弱在強進的過程中設計了兩段距離,平地上的爬行和海綿墊子上的爬行。海綿墊子上需要更加用力,讓孩子們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適當的提升和鍛鍊。

雙腳着地向前爬,幼兒雙腳雙腿蹬直用力,胳膊也用力支撐,四肢的力量和身體四肢的協調性得到了很好地鍛鍊。也都體現並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每個孩子都能夠積極參與遊戲,大部分孩子完成的很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遊戲發展手膝着地爬,尤其是單臂匍匐向前的動作靈敏性,協調性。

2.鞏固發展平衡等基本動作,具有協作配合的能力,發揚團結互助品德。

活動重點:

發展手膝着地爬,尤其是單臂匍匐向前的動作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難點:

具備協作配合的能力。

活動準備:

"糧食"背袋若干,音樂磁帶一盒,場地佈置

活動環節: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加油歌》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一)情境導入師:螞蟻寶貝們,你們是第一次跟媽媽出來郊遊,今天,媽媽要教你們找食物的本領!

(二)學習基本動作教師分別示範過障礙方法,並引導幼兒練習,掌握動作要領。

師:在找食物的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你們害怕嗎?(幼:不害怕)

1.鑽山洞:彎腰、蹲下鑽過去。

師:呦!不害怕啊,這麼勇敢!那如果我們遇到山洞,要怎麼過去呢?(幼:彎腰、蹲下鑽過去)鑽山洞時還要注意不要碰到小腦袋,現在,媽媽用手做了一個山洞,孩子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幼兒排成一豎排依次練習鑽山洞)

2.過草地:單臂爬行,胳膊用力撐,左腿使勁蹬。

師:那如果遇到草地呢?(爬過去)這個辦法不錯,爬草地媽媽可是有要求的,諾,要像媽媽這樣,用單臂爬行,胳膊用力撐,左腿使勁蹬,就像解放軍叔叔練兵一樣,你們想當解放軍嗎?(想)那現在我們就是螞蟻兵團,你們都是小小螞蟻兵,小小螞蟻兵可是要服從命令聽指揮的,你們能做到嗎?(能)喊出我們螞蟻兵團的口號: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好,排成一隊,我們來練習一下,聽口令,預備,開始……嗯,你們真的非常很厲害。

3.過獨木橋:水平打開胳膊,不擁不擠,一個接一個的走過去。

師:但是如果遇上獨木橋我們該怎麼辦呢?(幼兒嘗試說說自己的辦法)說得好,要一個接一個過,不能推也不能擠。怎樣才能過得最穩呢?(把手打開)哎呀,我們的想法是一樣的,打開胳膊,才能走得穩,現在,跟媽媽一起走直線,看哪個螞蟻寶寶走的最穩。

(三)遊戲--螞蟻運糧教師準備三個糧倉,一號糧倉最小;二號糧倉不大不小;三號糧倉最大。(用紙箱代替糧倉)

1.單人運糧第一次出發找糧食:鑽過山洞、爬過草地、走過獨木橋,在草叢裏找到小袋糧食,每名幼兒取一袋糧食運回家。根據糧食的大小引導幼兒放進一號倉庫。(遊戲中提醒幼兒要一個接一個過障礙,不推不擠)

2.雙人合作運糧第二次出發找糧食:通過障礙後發現糧袋有點大,一隻小螞蟻搬運太吃力,引導幼兒想辦法,雙人合作運糧,用安全的辦法通過障礙返回原點。引導幼兒將不大不小的糧食袋放進二號倉庫。

3.三人合作運糧第三次出發找糧食:這次找到的糧袋特別大,兩隻小螞蟻根本搬不動,幼兒練習三人合作運糧,安全的返回原點。引導幼兒將最大的糧食袋放進三號倉庫。

教師小結:

螞蟻寶貝們不怕困難,齊心協力,把倉庫都裝滿了,咱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活動延伸:

小朋友要學螞蟻愛勞動,愛團結和中教師一起將墊子、平衡木、鑽欄、背袋運回教室去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依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遊戲情景激發幼兒的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運糧遊戲中通過鑽山洞、過草地、走獨木橋,學習和掌握單臂匍匐的動作要領及平衡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了幼兒協作配合的能力。活動中注重滲透了情感教育,培養了幼兒熱愛勞動,不怕困難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螞蟻》 篇1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有挑戰性的活動,激發勇敢精神。

2、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地爬竹梯子,發展平衡能力。

3、樂意模仿螞蟻合作搬家,激發團隊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竹梯子、輪胎兩個、沙包若干、筐兩個。

2、場地佈置:用輪胎將竹梯子的兩頭固定住,把梯子架空。梯子的兩頭分別放一個筐。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學習螞蟻活動四肢、手腳、踝關節等。

二、遊戲活動。

——螞蟻是一種非常有團隊協作精神的小動物,它們敢於挑戰困難,遇到問題都能相互幫助。今天我們學習螞蟻的精神,來玩“螞蟻搬家”的遊戲。

——教師示範在梯子上爬行的動作要領,提示注意安全。

2、幼兒練習一遍。注意動作要領,學會自我保護。

3、遊戲:螞蟻搬家。

玩法:幼兒帶上沙包,輪流爬上竹梯子,把沙包運到竹梯子另一頭的筐內。

4、分兩組比賽,用時短者爲勝。

活動小結:表揚小朋友的勇敢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鼓勵小朋友多參與體育運動類遊戲。提醒小朋友在遊戲中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應變

1、第一次爬竹梯子的時候,可以將竹梯子放在平面上,第二次再將竹梯子架空。老師要在一旁保護在架空梯子上爬行的“小螞蟻”。

2、沒有竹梯的幼兒園也可以換成平衡木。

活動延伸

早上晨間活動的時候,也可以讓幼兒玩這個“螞蟻搬家”的遊戲。

家園同步

可以鼓勵幼兒在安全的情況下,沿着地面直走、田埂行走、矇眼走路等遊戲,發展幼兒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