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聰明的小白兔》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聰明的小白兔》含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聰明的小白兔》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聰明的小白兔》含反思

一、說教材

《聰明的小白兔》是一個充滿童趣的教學內容。故事選擇了幼兒喜愛的小白兔作爲主角,以西瓜的各種用途作爲線索,向幼兒展示了小白兔的機智,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積極動腦,大膽表達,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及口語能力的發展。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詞彙量少,只能用簡單的短句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因此,活動中,教師應積極爲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吸引幼兒大膽講述,積極表達。

三、說活動目標

1、能結合圖片大膽想象並表述故事情節,感受小白兔的機智。

2、喜歡傾聽故事《聰明的小白兔》,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外出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

課件《聰明的小白兔》;

五、說教法

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大膽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能力。

六、說學法

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我通過"視聽結合,分段理解","積極思考,大膽表達"的學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七、說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吃過西瓜了嗎?(幼答:吃過。)那西瓜除了吃還可以幹什麼?(幼答如:做西瓜帽、西瓜燈。)

〈2〉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圖片裏的小白兔用西瓜解決了很多困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怎樣用西瓜解決困難的。

二、教師逐幅出示課件,啓發幼兒大膽想象並表述故事情節。

〈1〉出示課件(一),提問:

——你們看到圖片上有什麼?(幼答:有大太陽、小白兔、西瓜地等。)

——小白兔在幹什麼呢?(幼答如:小白兔熱得滿頭大汗,它在吃西瓜。)

——請小朋友猜一猜小白兔爲什麼要吃西瓜?"來;自。屈;老師;教。案;(幼答:口渴)

教師小結:原來小白兔口渴了,所以,小白兔吃西瓜解渴。

〈2〉出示課件(二),提問:

——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麼做的呢?(幼答:用西瓜皮當帽子。)

——小白兔戴上西瓜帽後有什麼感覺?(幼答:戴上西瓜帽可以涼快些。)

教師總結:這真是一隻聰明的小白兔,戴上西瓜帽真的涼快多了。她繼續往前走,咦,小白兔爲什麼停下了腳步呢?(幼答:有一條小河)原來小白兔看到了一條小河,它要過河。

——教師:小白兔不會游泳,這可怎麼辦呢?

〈3〉出示課件(三),提問:

——教師:小白兔想了什麼辦法呢?(幼答:小白兔用西瓜皮當小船過河)

教師小結:小白兔用西瓜皮當做小船過河。

〈4〉出示課件(四),提問:

——教師:過了河小白兔遇到了誰?(狐狸)

——教師:狐狸要幹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如:狐狸很兇,張開大嘴。)

——教師:你有什麼辦法幫助小白兔?

〈5〉出示課件(五),提問:

——教師:小白兔到底有沒有被狐狸吃掉呢?它想了什麼辦法戰勝了狐狸?

教師總結:原來小白兔用西瓜皮戰勝了小狐狸,小狐狸踩到西瓜皮摔得四腳朝天,小白兔趁機溜走了。

三、請幼兒完整地觀察課件,感受小白兔的機智。

教師:小白兔用西瓜皮解決了哪些困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總結:用西瓜皮解渴,用西瓜皮當帽子遮陽,用西瓜皮當小船過河,用西瓜皮戰勝了狐狸。

四、教師播放課件,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你喜歡這隻小白兔嗎?爲什麼?(因爲這是一隻聰明的、愛動腦筋的小白兔。)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真棒,學會了小白兔的聰明才智,下面我們就把這個好辦法帶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生動的動畫故事向孩子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小白能跟這個人走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孩子們漸漸有了警惕意識,也激發了幼兒討論的興趣。什麼是陌生人,爲什麼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跟陌生人走的後果怎樣?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爭着發言,同時想出各種各樣解決的辦法。

整個活動幼兒的情緒很高,我認爲這和活動的內容有很大的關係,故事中的這幾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幼兒也經常從大人的嘴裏聽到或從電視上看到這種現象,因此,他們對熟悉的情況產生共鳴,就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認爲,當孩子想說、急於說的時候,教師應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讓他們和同伴交流。教師的任務只是幫孩子提煉一個正確的結論,這樣,幼兒反而更專心、更集中在活動的內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