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通用)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通用)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通用)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重複的語句:"奇怪,XX怎麼會XX呢?""這個遊戲真有趣,我也要玩。"

2.豐富詞語:"走"、"跑"、"跳"、"飛"。

3.能專心傾聽,體驗故事中好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樹林大背景、情景表演、背景音樂、故事圖片、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奇怪的事爲線索,設置懸念。

1.師:你們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奇怪的事?

2.這幾天樹林裏發生了一連串的奇怪事,想聽聽嗎?

二、分段看錶演,瞭解故事中懸念的答案,練習對話,發現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

1.幼兒看錶演(第一天)。

師:(第一天,小老鼠看見一片綠色的樹葉從小路的這頭慢慢走到了另一頭。)

師:小樹葉怎麼走的?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吧。(聽音樂)教師:小老鼠怎麼想?(奇怪,樹葉怎麼會走路呢?)幼兒學說。

師:小老鼠跟着樹葉從小路的這頭走到了另一頭,看見從樹葉下鑽出來了3只小螞蟻。

師:是不是樹葉在走路?

:哦,原來不是樹葉在走路,是小螞蟻躲在樹葉下走路。(小老鼠高興地說:"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

師:小老鼠是怎麼說的?幼兒學說(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

2.同法看錶演(第二天)。

師:(第二天,一隻出來散步的小兔驚訝地看到,有一隻紅色的襪子在樹林裏跑來跑去。)

師:襪子在幹什麼?我們一起來學一下。(音樂)

師:小兔子會怎麼想?幼兒學說。

師:小兔嚇得到處亂竄,這時從紅襪子裏鑽出來一個頭,說:"我是你的朋友啊!"

師:是不是襪子在走路?

:哦,原來不是襪子在跑來跑去,是小鼴鼠鑽在襪子裏面跑。小兔子會是怎麼說的?幼兒學說

3.看錶演(第三天),引導幼兒對第三天發生的奇怪事進行猜測,啓發幼兒發現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

師:(一隻小鳥在草地上空,一邊飛一邊唱歌。突然,它看見草地上有一頂帽子在跳來跳去。)

師:帽子在幹什麼?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吧。(音樂)

師:小鳥會怎麼想?幼兒學說。

師:是不是帽子在跳來跳去?

:哦,原來不是帽子在跳來跳去,是兔子藏在帽子下面跳。)小鳥會是怎麼說的?(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幼兒學說

三、通過小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想象故事結果。

1.師:樹林裏發生了幾件奇怪事?哪三件奇怪的事?根據幼兒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出示小圖片。

2.第四天,有一塊手帕在半空中飛來飛去。

師:手帕在天上幹什麼?我們一起來學一下。(音樂)

師:你們看到手帕在天上飛來飛去,會怎麼想呢?(奇怪,手帕怎麼會飛來飛去呢)

師: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小朋友上來揭開手帕。

:哦原來不是手帕在飛,是小鳥在飛。

師:你們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嗎?那你們會怎麼說?

3.森林裏還有很多奇怪的事情,第五、第六天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回到教室再來說一說吧。

附:故事《奇怪的事》

第一天,一片綠色的.樹葉從小路的這頭慢慢走到了另一頭。好奇的小老鼠看見了想:"奇怪哎,樹葉怎麼會走路呢?"它跟着從小路的這頭走到了另一頭。從樹葉下鑽出來了3只小螞蟻。哦,原來不是樹葉在走路,是小螞蟻躲在樹葉下走路。小老鼠高興地說:"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第二天,一隻出來散步的小兔驚訝地看到,有一隻紅色的襪子在樹林裏跑來跑去。小兔想:"奇怪哎,襪子怎麼會跑來跑去呢?"它嚇得"哧溜"躲到了一棵大樹後。紅襪子悄悄繞到小兔後面,大聲喊:"我知道你躲在這裏。"。小兔嚇得到處亂竄,"咚"一聲,撞到了樹幹上。這時,從紅襪子裏鑽出來一個頭,說:"我是你的朋友啊!"哦,原來不是襪子在跑來跑去,是小鼴鼠鑽在襪子裏面跑。小兔開心地說:"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第三天,一隻小鳥在草地上空,一邊飛一邊唱歌。突然,它看見草地上有一頂帽子在跳來跳去。小鳥想:"奇怪哎,帽子怎麼會跳來跳去呢?"它落下來遠遠地跟着帽子往前跳。帽子跳到一塊石頭邊,停下來不跳了。這時,從帽子下傳出來"咔嚓咔嚓"的聲音,好象在說話,又好象在吃東西。小鳥正傻傻地看着呢,帽子又開始往前跳了,剛纔停着的地方,有一片草兒被吃掉了。小鳥忍不住大聲叫道:"快來看啊!帽子會吃草!"。這時從帽子裏鑽出來一隻小兔,哦,原來不是帽子在跳來跳去,是兔子藏在帽子下面跳。小鳥快樂地說:"這個遊戲真好玩!我也想玩。"綠綠的草地上,小螞蟻、小鼴鼠、小兔、小鳥都來了。它們在一起談論着樹林裏發生的奇怪事,開心地哈哈大笑!

第四天,在池塘裏游泳的小青蛙看見天上有塊花手帕在飄來飄去,老也不掉下來。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想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也讓寶寶得到鍛鍊

活動目標

1、能跟媽媽默契配合給媽媽鮮花。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歌曲《快樂你懂的》、大小玩具盒若干,海洋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遊戲。

師:媽媽和寶寶間的親子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呢?那就是通過遊戲咯。寶寶在家裏會跟媽媽玩遊戲嗎?今天老師要帶着寶寶和媽媽玩一個測試默契性的遊戲,看看誰是最默契的母子。

2、簡述並師範遊戲的玩法。

師:寶寶和媽媽面對面站着,只能夠間隔兩米,寶寶手拿5個小球,媽媽手拿玩具盒做籃子。寶寶要將手中的小球投進媽媽的籃子裏,媽媽要拿籃子去接寶寶的'小球,看看誰投進的小球多。

3、親子共同製作。

播放背景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家長和寶寶一起製作。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寶寶注意不要讓顏料沾到衣服上去,完成好拓印以後洗手、擦手。

完成好的拓印作品可以簽上寶寶和家長的名字。

教學反思

在很多生活中由於缺少經驗幼兒自發進行往往是較爲簡單的活動,她們會因爲活動過於簡單或重複而不願意玩下去。寶寶和媽媽在玩球的過程中幼兒更能充分的嘗試和進一步探索發現從而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讓他們感受到探索發現無窮樂趣得到鍛鍊和精神滿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動手粘貼、繪畫襪子的樂趣。

2、知道襪子對我們的用處,感受襪子的多種多樣。

3、嘗試獨立完成粘貼或繪畫襪子。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卡紙做的彩色襪子每人一份,油畫棒、碎海綿紙、膠水若干,棉棒若干,抹布每桌一塊。

2、輕鬆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謎語引出活動,出示許多襪子的圖片,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今天帶來一個非常難的謎語,小朋友們來猜一猜,兩隻小口袋,天天隨身帶,要是少一個,就把人笑壞。有沒有小朋友猜到呢?(對,就是襪子。)

那爲什麼是襪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襪子圖片),老師這裏有好多漂亮的襪子,快看,襪子有兩個口,我們的腳就可以放進去,那小朋友麼知道襪子有什麼用處嗎?(可以保暖、保護我們的小腳)

二、觀察襪子的線條、顏色

我們看看這些襪子一樣嗎?(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呢?我們看襪子是什麼顏色的?它有哪些花紋啊?

(襪子有紅色的,藍色的,也有橫條紋和豎條紋的,還有星星圖案的,動物圖案的,多種多樣。)

三、教師示範繪畫、粘貼襪子步驟

師:那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來做一雙不一樣的襪子呢?那我們一起看看怎麼繪畫和粘貼襪子。

師: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蠟筆、膠水、棉棒、碎海綿紙、卡紙襪子以及擦手的抹布,我們先用蠟筆在襪子上畫出喜歡的圖案,老師喜歡小花襪子,我就在我的襪子上畫上小花,然後用棉棒蘸一點膠水平塗在襪子的邊緣,再把海綿紙粘上。那小朋友們做的`時候不能和老師的一樣,要把你喜歡的襪子圖案畫出來,再進行粘貼。

四、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老師提出幾點要求,希望小朋友們完成:

1、在動手繪畫完自己喜歡的圖案時,要把蠟筆收好;

2、在塗抹膠水時要少蘸,儘量不要把膠水塗抹在衣服上或桌子上;

3、棉棒用完後放到盤子裏。

現在請小朋友們動手製作自己的襪子吧!

教師巡迴指導,表現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能力差的幼兒給予鼓勵。

活動延伸:

我們把今天的襪子帶回家,和你的襪子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然後明天來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哪裏不同。

教學反思:

作爲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教師經常會組織幼兒排隊走路、做遊戲。由於幼兒年齡較小,動作發展水平較低,又缺少基本的集體活動規則意識,所以幼兒排隊走路、遊戲時容易走走停停或是亂走,常常會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讓幼兒懂得排隊走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路時眼睛看着前面,一個跟着一個走。

2、知道走的時候不推擠、不遠離集體。

3、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小鴨子頭飾一個、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幼兒用書第24—26頁。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小鴨子頭飾,引導幼兒嘗試表現小鴨子的叫聲和走路的姿態,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基本部分。

(1)講述故事《小鴨子學走路》,引導幼兒知道一個跟着一個走的好處。

(2)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教師講述故事。

(3)組織幼兒說一說:鴨媽媽要帶着小鴨出去玩,小鴨子心情怎麼樣?剛開始小鴨子都能走出家門嗎?爲什麼走不出去?鴨媽媽是怎樣幫助他們的?我們要學小鴨子怎樣走路?

(4)小結:小朋友走路時眼睛看着前面,一個跟着一個走,靠路的右邊走,不推擠,不掉隊,不遠離集體。

(5)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區分圖片中做法的正誤。

引導幼兒閱讀《誰做得對》。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小朋友們正在做什麼?誰做得對?爲什麼?

(6)遊戲《我學小鴨來走路》。

教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鴨寶寶。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並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愛護同伴,不推擠。

3、結束部分。

提醒家長在帶領幼兒外出時要指導幼兒靠路右邊行走。人多的時候要學會排隊走,一個跟着一個走,不推擠。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爲行爲,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