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經典15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經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經典15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合攏分開跳。

2、基本掌握單腳跳。

3、積極參與遊戲。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呼啦圈、小兔頭飾、蘿蔔卡片、紅綠燈圓圈卡、兩個簍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每個幼兒將圈套在身上,後面的孩子拉着前面孩子的圈。)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聽着音樂開着汽車一起出發吧!(進場)滴滴滴,到站了!請旅客們一人拿着一個圈找一個地方玩一玩。想一想可以怎樣玩。

2、吹哨,收圈嘍。帶領幼兒圍成一個圈坐下,互相說說剛纔你是如何玩圈的。

二、新授跳圈

1、小朋友想出了許多種玩圈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a、雙腳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直線圈9個,教師示範雙腳跳圈)b。合攏分開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單雙圈擺放,教師示範合攏分開跳圈)

2、老師這兒還有一種跳法(師示範單腳跳圈,幼兒分男女兩隊比賽學單腳跳圈)

3、遊戲:小兔子找蘿蔔。(教師擺好遊戲規則: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單腳跳三次,拿到一個蘿蔔回家放到簍子裏。)

三、整理運動

我們找到了這麼多蘿蔔,讓我們開着小汽車回家分享吧!(注意紅燈停綠燈行)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學蹲走,着重體會兩人花樣蹲走的快樂。

2、鍛鍊小朋友的腿部肌肉以及平衡能力。

3、體驗遊戲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綵帶、山洞、牌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熱身運動

1、師吹口哨帶幼兒入場,幼兒按四排站好。

2、師: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白雪公主的故事麼?你最喜歡故事裏的`誰?

3、師:是的,七個小矮人心底善良、愛勞動。我聽說小矮人那正舉行運動會呢,想不想去呢?

4、師:那就跟着我一起動起來。

5、師帶着幼兒做熱身運動過渡:孩子們,瞧後面,那就是小矮人運動場。

二、學做小矮人

1、師:那你們會不會學小矮人走路呢?(指一兩名幼兒走路)

2、師:對了,小矮人身體矮小,我們得蹲下來走,下面一起學小矮人走一走,聽到長長的口哨聲就站起來回點上。

3、師:孩子們,你們的可愛模樣讓我也想變成小矮人了。注意看我走。

4、師模擬走,提問:請問我是怎麼走的呢?

5、師:對了,首先我們先蹲下,接着小手放在膝蓋上,一步一步往前走。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聽到口哨聲結束回點6、幼兒自由走,師參與並觀察。

過渡:孩子們,你們都學會做小矮人了,那想不想參加他們的運動會呢?(想)

三、小矮人運動會

(一)、“鑽山洞”

師:第一個運動項目是:“鑽山洞”,大家向後轉:起點上有5個數字,每個數字上站一個小朋友,聽到口哨聲出發,蹲走到相對應的數字小山洞,鑽過後到老師那領取牌牌貼身上,最後站在這邊替下面的小朋友加油好嗎?

四排小朋友逐一排進行鑽山洞比賽過渡:剛剛小朋友都完成了鑽山洞比賽,都有牌子了嗎?(有)很棒,你們完成地很出色,給自己鼓鼓掌。下面我們抖抖手、抖抖腳、轉轉脖子放鬆一下,準備迎接下一個比賽項目。(吹口哨立正)

(二)、“好朋友”

1、討論兩人怎麼走師:第二個運動項目是:“好朋友”,要求是:請你找個好朋友,在口哨聲響起時,就要手拉手,走到這裏面在老師面前站好。

討論:不錯。下面請你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下:你們倆個小矮人怎麼走?

A.幼兒討論,師巡視參與(吹口哨立正)

B.師:誰先來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

C.一組幼兒展示,

師小結評價

2、花樣兩人走

a、“手拉手面對面走前後走”“手拉手橫着並排走”“手拉手面對面左右走”“勾着肩膀並排走”“抱着腰前後走”“搭着肩膀前後走”

b、幼兒每種試一試c、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用哪種方式?

d、幼兒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走一走。

3、兩人競賽

a、師:剛剛和你的好朋友走得開心嗎?(開心)現在我們都用抱着腰前後走來比賽,從起點開始走到前面老師那條線就勝利了。到起點準備

b.幼兒自由試一試,比一比

c、師:我剛剛發現有的好朋友走得摔跤了,有得走得慢,而他們這對好朋友走得又快又好,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走得。(師請幼兒上臺走一走)

d、師小結:他們走時腳是一樣的,按照節奏走。我們試試他們的方法好嗎?爲了防止你們左右分不清,我們把身上的牌牌貼在左腳上,記住先出有標誌的左腳,聽着老師的口哨聲走?(師吹口哨幼兒走一走)

e.師:如果老師不吹口哨你們可以怎麼辦?你們可以自己喊口號,預備走:左右左右,口號喊得快就得走得快哦。喊得慢就走得慢。你們自己商量下用什麼口號走,前提是必須保證你們行走時的安全以及順利到達。自己去試試看吧。(幼兒再次走一走)

f、師:下面我們來競賽,先請第一排。第二排準備過渡:剛剛你們的表現真棒!你和你的好朋友在比賽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團結,老師想送你們一首歌《朋友越多越快樂》

四、休息時間1、師提問:剛剛歌裏唱到朋友越多越快樂,如果讓你們三個人、四個人一起走會不會呢?

2、師:那就讓我們先把身體休息休息,下節課再來好嗎?

3、師幼放鬆4、口哨結束。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3

教材分析:

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平衡能力獲得一定的發展,能在老師的鼓勵下大走平衡木,但個別幼兒還需要老師的攙扶,或在走平衡木的過程中不能持續保持平衡。本次活動設置“海邊拾貝殼“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嘗試通過雙手側平舉的方式調節身體平衡,藉助“小步幅、慢速度、身體直、眼看正前方”的動作要領通過 20-25cm 寬、40cm 高的平衡木,完成“拾貝殼”的任務,鍛鍊在間隔物體和平衡木上平穩行進的能力, 體驗成功到達海灘撿拾貝殼的趣。

活動目標:

1、能平穩通過 20cm 寬、40cm 高的平衡木。

2、掌握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如雙臂側平舉、眼看正前方等。

3、喜歡玩“拾貝殼”的遊戲,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小籃子 4 個,平衡木 4 根,木磚 16 塊,貝殼若干。

活動建議:

1、創設“趕海”情境,帶領幼兒進行熱身活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初步熱身:進行全身活動。

(2)重點練習腿部和腳踝的動作,拓展練習“金雞獨立”的'動作,感受重心移動時身體的平衡點,爲走平衡木做準備。

2、組織幼兒玩“過小橋”遊戲,引導幼兒探索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引導幼兒討論並嘗試“過小橋”的方法,着重體驗“過小橋”時採用雙手側平舉的方式調節身體平衡,用“小步子、慢慢走、身體直、眼看正前方”的方法走過小橋。請幼兒分散自主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幼兒玩”“撿貝殼”遊戲,提示幼兒遵守規則。

介紹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 4 隊,分別站在起跑線後做準備。遊戲開始,每隊排頭幼兒手提小籃子出發,踏過“礁石”,走過“小橋”,到“海灘”上拾起一枚貝売放進小籃子裏,再按原路返回,將小籃子交給下一個幼兒,下一個幼兒依規則完成上述要求。遊戲依次進行,先拾起所有貝殼的隊獲勝。

規則:若從”小橋”上掉下來,要走到“橋”頭重新開始走

遊戲過程中,教師應始終關注幼兒活動情況,鼓勵幼兒大膽挑戰、勇於嘗試,指導幼兒糾正動作、遵守規則,使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

4、帶領幼兒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放鬆全身。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4

活動內容:

扭扭車、三輪車、獨輪車。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大肌肉運動,四肢協調活動的能力。

2、通過遊戲,讓幼兒主動探索每種車的不同玩法,體驗玩車的快樂。

3、初步培養幼兒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的品質。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玩法:

1、扭扭車:

a、能用不同的方法讓車子往前,例如:坐在車上,雙手握住車把手扭動;雙膝跪在車上,雙手握住車把手扭動;單膝跪在車上,一隻腳蹬地使車子往前等。

b、鼓勵幼兒扭動車子滑上小橋,能掌握車速,不讓車子滑到橋邊。

c、設置障礙,讓幼兒在滑動車時鑽過一定高度的橡皮筋。

2、三輪車:

a、設置快慢車道以滿足不同能力的`幼兒,讓幼兒知道“交通規則”。

b、設置障礙,讓幼兒在障礙中呈S形往前行駛。

c、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玩,一人騎車,一人站在車後,在規定的路線上行駛。

3、獨輪車:

a、樂意推動獨輪車,掌握平衡。

b、在一定的路線中行駛,車上可放置物品,增加遊戲的樂趣,例如:運西瓜,送禮物等。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5

教學目標:

1、練習鑽過障礙物,學習低頭彎腰的鑽。

2、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熱愛勞動、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教學準備:

牛皮筋兩根(纏有彩色的皺紙);籃筐兩隻;彩色的紙花爲幼兒人數的3-倍(花中摘上一黃花紙片當花蜜);蜜蜂貼紙與幼兒人數相同;蜜蜂姐姐(教師扮演);佈置場地如下:彩色的皺紙皮筋拉成障礙物

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

教師扮演“蜜蜂姐姐”帶小蜜蜂飛到場地上,自由找點,學做模仿操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是不是很好呀,你們還記的蜜蜂是怎麼叫的麼,我聽聽看?

幼:嗡嗡嗡……

教師:噢~貝貝班呀有這麼多可愛的小蜜蜂呢!春天馬上就要走了,小蜜蜂呀要趕緊採花蜜多準備一些糧食和吃的!所以呀小蜜蜂說她好忙好忙!想請貝貝的小蜜蜂們一起幫助她採花蜜,你們願意幫助小蜜蜂嗎?

幼兒:好

教師:今天蔡老師呀就要跟你們一起做一隻可愛的蜜蜂姐姐,我們一起輕輕的飛出去吧

小蜜蜂,嗡嗡嗡,飛到西,飛到東(學蜜蜂飛)

小蜜蜂,嗡嗡嗡,採花蜜,愛勞動(學蜜蜂採花蜜)

二、講解遊戲“小蜜蜂採花蜜”。

1、講解遊戲(幼兒睡覺狀閉上眼睛)

老師:嗡嗡嗡,貝貝班的小蜜蜂們,我是蜜蜂姐姐,我來跟你們一起採花蜜了呢。(蜜蜂姐姐拍拍翅膀轉圈)

教師:(指指花園)你們看,花園裏許多的花開了,請小蜜蜂們和我一起去採花蜜好嗎?

教師:可是小蜜蜂們,你們看,花園外面爲了一圈什麼呀

幼兒:……

教師:噢~小蜜蜂要知道,它叫做籬笆,是用來幹什麼的呢……保護我們的花園的,有這麼大的用處,我們是不是也要好好的保護它,採花的時候不要碰到它,先看蜜蜂姐姐是怎麼穿過小籬笆,去花園採花蜜

2、示範遊戲

蜜蜂姐姐示範一次,“蜜蜂媽媽(請主班老師扮演)”邊看邊解說:先輕輕的飛出家門。飛過草地,低頭彎腰鑽進籬笆(小籬笆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花園的',所以我們也要保護好小籬笆,不要碰到小籬笆,這樣它就不會受傷了)來到花園。採回花朵,鑽出籬笆(同樣)飛回家,採下花蜜放進籃子裏,按要求成功採花的幼兒,蜜蜂媽媽在幼兒纔回來的小花上畫一個笑臉,反之,則畫一個哭臉。(“蜜蜂姐姐”示範兩次,一次沒有做到全部的要求,觸碰到籬笆,獲得一個哭臉的小花;第二次示範正確,獲得一個笑臉的小花)

教師:小蜜蜂眼睛亮,你們說說看爲什麼蜜蜂姐姐兩次拿到的小花一個是哭臉,一個是笑臉呢

幼兒:噢~原來是這樣,蜜蜂姐姐第一次採花蜜的時候不小心讓我們的小籬笆受傷了呢,所以小花它也不高興的哭了,那我們的小蜜蜂們會好好保護小籬笆,小花都開心的笑起來嗎?

幼兒:……

請部分“小蜜蜂”跟姐姐去採花蜜,瞭解幼兒對遊戲的掌握情況,小節遊戲的優缺點以及注意事項。

3、遊戲開始

男生女生分組進行兩次,要求幼兒不用手去觸碰籬笆,要愛護它們。誰用手碰過纔回來的花上,蜜蜂媽媽畫一個難過的表情。提醒幼兒每次採到一塊花蜜就馬上回家(及時進行點評)

蜜蜂姐姐和小蜜蜂集體進行兩次。提醒“小蜜蜂”們鑽籬笆是要注意安全,費的要輕輕的穩穩的,不要拍的太快,以免碰頭

三、遊戲結束

1、“小蜜蜂”們都回家休息,整理隊伍

2、 評價遊戲情況,表揚愛勞動,認真學習本領的“小蜜蜂”之處個別不夠之處

3、學蜜蜂飛,飛回教師休息進餐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幼兒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熱情,每個幼兒都非常積極地參與了活動。由於班級人數實在是過於龐大,分組的時候每組的人數超出了預先的範圍,這就造成了在進行活動的時候紀律散亂,不好控制現場,導致到最後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忘記了有“規矩“這回事。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羣。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腳協調向前爬的能力。

2、鍛鍊手臂力量,發展大肌肉羣的靈活性。

3、感受小蟲子永不放棄的勇敢精神。

4、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乾若干。

2、錄音機,節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

3、蟲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2、自己選擇頭飾戴上,並互相探討昆蟲的各種姿態和動作,看誰模仿的逼真。

二、基本部分:

1、音樂起,老師和小朋友戴頭飾分散在運動場地,隨着音樂走跑交替,做昆蟲模仿操。

2、出示布袋,請幼兒說出名稱,討論布袋有什麼用?幼兒自由地玩場地四周的布袋,看誰玩的花樣多。

3、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並請玩法象扭扭蟲爬行的幼兒表演,其餘幼兒仔細觀察並說出該幼兒爬行的動作方法。(站在袋內,手提袋子跳一跳將腳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雙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練習扭扭蟲爬行。)

4、幼兒自由練習扭扭蟲爬行。老師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

5、遊戲:扭扭蟲吃餅乾。

玩法:場地四周放好紙板餅乾若干塊,幼兒在場地中間。請孩子作扭扭蟲爬到場地四周吃餅乾,“吃”飽了再爬到場地中間。

(1)老師先做示範,請幼兒原地模仿。

(2)幼兒自由練習,找出做得好的幼兒進行演示。

(3)分組聽口令進行活動。

6、遊戲:扭扭蟲運餅乾。

玩法:要求幼兒做扭扭蟲排成十字隊形,分四隊爬向四角取餅乾,然後手提袋學袋鼠跳回來,把餅乾放到中間的簍子裏,比賽哪組運得快。

老師介紹玩法後,請每隊的幼兒出來一個,進行演示,老師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動作,讓幼兒觀察怎樣的動作纔是規範的。

7、集體聽音樂自由進行爬行活動。

8、老師把兩個遊戲結合起來,集體進行比賽活動。

三、結束部分:

1、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地做布袋放鬆活動。

2、整理活動場地和用具。

【活動反思】

《我是一隻小蟲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蟲子是一種小動物,在夥伴們的眼中,當蟲子一點兒都不好,有時屁股會被蒼耳刺痛,有時會被小狗撒的尿淹得昏頭昏腦,有時會被小鳥吃掉。但我卻認爲當一隻小蟲子其實很不錯:早上在草葉上醒來,用露珠洗臉,把觸鬚擦得亮亮的,還可以跳到狗的身上乘坐特快列車去旅行。這篇童話故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小蟲子以生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體會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從而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本課設計旨在要求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當一隻小蟲子雖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更有有趣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要熱愛生活,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敢於追求美好童年,熱愛生活。

反思我這節課,覺得以下幾點做的還不錯:

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用優美的語言引導他們進入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去感受、去領悟小蟲子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因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思考、合作的方法,真正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使之由“學會”變成“會學”。

三、能抓詞扣句,對於長句子能通過師生合作讀的形式,很巧妙地讓學生讀通,邊讀邊引導學生理解。

四、新編語文教材主張讀書爲主,讀書爲要,讓學生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給學生大膽交流的平臺,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引領學生感受本課輕鬆幽默的語言文字風格,從對文本的品悟到對課外文段的賞析,再到《昆蟲記》的課外補充閱讀,進而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努力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在閱讀中成長。

但是,課堂還需從以下幾點進行修改:

一、可以聯繫學生平時的經驗積累,再通過圖片等多媒體資料,讓學生多瞭解昆蟲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學起來就可以眼中有蟲,心裏有蟲,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二、強化朗讀,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快樂,讀出有趣。

三、可聯繫實際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小蟲子的快樂生活,仿照課文語氣告訴大家、訓練說話。

雖然說課堂是有遺憾的藝術,但把缺憾減少到最小,正是我努力的方向,爲此,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總結經驗,並積極實踐。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7

經驗:

1.手、上臂、腳能協調一致,平穩地挑擔走。

2.能掌握身體平衡,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材料:

小水桶,適當長度的棍子做挑水的扁擔。障礙(可樂罐若干),小橋(平衡木4根),紙板若干。節奏歡快的音樂。

玩法與規則: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隊,站在起點處準備。遊戲開始,每隊第1個幼兒挑着裝有水的小水桶岀發,繞過障礙,走過小橋,到終點後將水桶放下,再挑起旁邊的空水桶,按原路返回,傳遞給第2個幼兒;第2個幼兒出發。遊戲依次進行,先完成比賽的隊獲勝。

提示:

1.活動前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勞動的模仿操,如挑水、洗衣服等。

2.給幼兒講解遊戲玩法,鼓勵幼兒幫助媽媽挑水。

3.提示幼兒保持身體平衡,不要將水撒到外面;如果挑擔走有困難,可變爲持擔走或雙手提着小水桶走。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練習快速傳球,掌握頭上、胯下傳球的技巧。

2.能夠與團隊協調一致地進行頭上、胯下混合傳球。

3.增強團隊協作和竟爭意識,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活動準備】

籃球4個、小蛇玩具1個、適宜放鬆活動的音樂。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模仿小蛇的動作,進行準備活動。

教師出示小蛇玩具,引導幼兒觀察蛇擺動的樣子,做模仿動作活動手臂、脖頸腰、藤蓋等部位。

2.指導幼兒學習頭上、腑下傳球的`技巧,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

(1)教師與一幼兒示範頭上傳球方法,講解動作要領。頭上傳球動作要領:從頭上依次向後傳球,前面幼兒不能回頭,不能轉體;後面的幼兒專心看前面,迅速接球並向後傳。

(2)將幼兒分成4隊嘗試傳球。

(3)鼓勵幼兒自主嘗試胯下傳球,探索最科學、最快的傳球方法,引導幼兒學會調整前後隊員間的位置。

(4)引導幼兒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例如:單數幼兒從頭上傳球,雙數幼兒從胯下傳球:;或兩個幼兒用同一種傳球方式,鍛鍊幼兒反應能力及合作意識。

4.玩“金蛇狂舞”遊戲,練習團隊協調一致傳球。

(1)引導幼兒分組練習,熟悉遊戲玩法。

玩法:兩隊排頭的幼兒各拿一個球,教師喊“開始”後,快速把球傳給下個幼兒(頭上傳,胯下傳,或者混合傳),以此類推,最先傳完的隊獲勝。

(2)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比賽,鼓勵幼兒加快速度、爭取勝利,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教師扮演“要蛇人”,引領“小蛇”聽音樂一起遊動,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大班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優秀PPT課件下載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9

設計意圖:

隨着現代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時尚玩具(價格高、科技含量高、對幼兒教育意義與發展功能不高)佔據了幼兒有限的遊戲空間。其實,生活中的許多普通用具都富有潛在的教育功能。板凳遊戲可以鍛鍊幼兒勇敢的品質、培養善於與人合作、交往的習慣,啓迪幼兒利用生活用具自創遊戲的創新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板凳遊戲進一步培養幼兒活潑開朗、自信大方的個性。

2、進一步鍛鍊、發展幼兒的動協調能力。

3、發展幼兒的創造性、鍛鍊幼兒大膽勇敢的品質。

材料與環境準備:

1、幼兒人手一把塑料椅凳(四條腿,無靠背)

2、長2米,寬1、5米的較厚體育運動軟墊2個。

3、進行曲音樂、動物模仿操音樂。

4、活動得到本班其他配班老師的支持。

活動過程實錄:

引題部分

1、幼兒右手抱椅凳聽《進行曲》的音樂入室。行進中自然成體操隊形。

2、組織幼兒複習小動物模仿操。

師:小動物模仿操小朋友還記得嗎?

幼:記得。

幼:老師,我想站在小板凳上做動物模仿操!

幼:噢,我也想。

師:大家覺得他的主意怎麼樣?

幼:噢,可以站在凳子上了,太好了……師:好,我們輕輕站上來,大家可要注意掌握好平衡。要是掉下來了怎麼辦呢?

幼:可以再站上來。

幼:不能太緊張要不也會掉下來的……幼:一隻腳站的時候很容易摔倒的,最好兩隻腳都站在凳子上。(教師傾聽、微笑、默許……)師: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做操吧,動作可以稍輕一點。(幼兒聽音樂做模仿操一遍)師:剛纔我們在凳子上做操了,小朋友心裏有什麼感覺?

幼:我很高興的!

幼:我覺得自己又長大了。

幼:感覺腿有點酸酸的。

幼:開始有一點點的害怕,後來不害怕了。

幼:我覺得自己比以前高了……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利用板凳創造性的遊戲。

師:剛纔小朋友在板凳上做操了。其實還有許多可以和板凳一起做的遊戲呢,我們一起來玩。有新的玩法要記得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我趴在凳子上伸開胳膊我就是大老鷹了。

幼:我讓小凳子當我的小舞臺。

幼:我繞着小凳子轉圈玩。

幼:我可以從小凳子的`這邊跳到那邊去。

幼:我的手從小凳子的下邊慢慢過就像火車鑽山洞。

幼:我把小椅凳放到頭上練  幼: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開車一樣……師:小朋友們玩的太好了,以後發現還有別的新玩法也要記得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2、組織幼兒玩集體的板凳遊戲。

(1)穿過森林。

幼兒排一隊在間隔1米的樹林(椅凳做樹)裏沿"S"形路線穿梭。

(2)過段橋。

幼兒排一隊一個跟一個在間隔20公分的斷橋(小椅凳做橋面)上走過。

幼:老師我不敢走。

師:沒關係,勇敢一點,看看別人是怎樣走的。來,我們一起走過去。

(3)烏龜爬。

幼兒在連接起來的凳面上爬過。

師:爬的時候感覺一下,怎樣才能爬的又快又穩。

幼:身體要收攏,要不就會掉下來。

幼:動作要輕,要不小凳子會翻過來的。

幼:眼睛要看着前面,往前爬才能走的快……

(4)小傘兵。(幼兒練習從50--100公分的高度往下跳。)師:我們怎樣讓我們的小凳子變的高一點呢?

幼:可以把凳子插起來,就慢慢變高了。

幼:我們來試一試。

幼:好。大家快搬椅子過來。

師:呀,這麼高了,我們來做小傘兵好嗎?

幼:好的。(教師幫助幼兒從50公分的高度跳到體育墊上)師:我們的小傘兵還可以從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嗎?

幼:好。

幼:老師我們想試一試。

師:那我們動手把跳傘臺加高吧。(幼兒從80公分高度和100公分高度跳下)幼:好高呀。

幼:感覺今天我也很勇敢的幼:嗚(哭聲)……老師我害怕了。

師:快過來在這邊休息,讓其他小朋友跳。

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玩了板凳遊戲,大家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小板凳送回家,然後去洗手、喝水,然後休息一下。

教學反思:

優點:

1、從幼兒熟悉的童謠開始,引入活動,大部分幼兒對遊戲活動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自然輕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頻率很高。

2、基本部分的第一個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和板凳一起遊戲,孩子們表現出了較高的創造積極性和創新思維。

3、幼兒通過創造性的遊戲以及集體的板凳遊戲,較好的鍛鍊了協調、平衡、跳躍的能力,同時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合作、適度等待、堅強勇敢等品質。同時,從高處往下跳遊戲情境也給幼兒創造了體驗“刺激”、挑戰自我的好機會。

不足:

1、集體遊戲“穿過森林”“過斷橋”以及“烏龜爬”時幼兒均應分成兩隊或三隊。原安排幼兒站一隊,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幼兒等待的時間過長,影響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和體驗。

2、教師觀察、分析、特別是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應該加強。

3、注意處理好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整體性、融合性和平衡性。遇到有難度的活動時,可以引導和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是否嘗試,而教師也應該積極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在鼓勵幼兒嘗試、體驗的同時還應努力尊重每一位幼兒在能力與心理機制等方面的差異。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0

【活動意圖】

跳繩是幼兒常玩的,也是幼兒鍛鍊身體所用的。爲了調動孩子們跳繩的興趣,增強孩子們的體質,探索出繩子更多的玩法,促進孩子與媽媽之間情感的'交流。在孩子與媽媽一起跳繩的過程中使家長重溫童年的快樂,有效增進親子感情。因此結合大班主題特色活動,決定開展“媽媽和我一起來”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探索出繩子的各種玩法,掌握玩繩的基本技能,發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2.引導媽媽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體驗創造性玩繩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

3.在孩子與媽媽一起跳繩的過程中,增加親子感情,體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媽媽每人一跟繩子;

2、幼兒花樣跳繩的經驗;

3、提前進行家園溝通,媽媽在家進行跳繩練習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1日

【活動地點】

幼兒園操場組織人:丁婕

參加人員:大班全體教師、全體幼兒及媽媽

組織家長與孩子人員:臧雅楠、丁婕、劉曉、李英傑攝像:管風燕

音樂:王明月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跟隨音樂,練習跳躍及上肢動作。

師:跳、跳、跳,跟着老師跳一跳,繞繞臂,繞繞臂,跟着老師繞繞臂。提問:“還可以怎麼跳?還可以怎樣繞臂?”

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後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單、雙腳跳;向前饒,向後繞,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

二、遊戲:與我說的相反

玩法:師說向上跳,媽媽和寶寶蹲跳,師說向前跳,媽媽和寶寶則後跳,練習動作的靈敏性。

三、我和媽媽一起跳繩比賽

1、幼兒1分鐘跳繩比賽

2、幼兒花樣跳繩展示,媽媽花樣跳繩

3、媽媽帶寶寶跳繩1分鐘跳繩比賽

4、媽媽和寶寶探索“合作跳繩”玩法四、放鬆活動

媽媽和寶寶自願組合,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拉伸等放鬆活動。五、請媽媽們就活動寫出感想或建議。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1

[目標預設]

1.練習攀登、平衡、跳躍等基本動作。

2.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樂於與同伴合作用輪胎練本領。

[活動準備]

1.汽車輪胎每人一個;2.《開汽車》音樂、《扭扭操》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幼兒聽音樂倆人或三人合作開汽車:汽車慢慢開——快快開——上坡——下坡——原地轉彎——跳過小土丘等。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結伴合作遊戲。

1.教師:小小雜技員本領可大了,可以用輪胎玩許多遊戲,你們願意做小小雜技員嗎?接下來就請大家去找一個或幾個朋友商量玩輪胎可以怎麼玩,一起先練一練。

2.幼兒與同伴合作用輪胎做遊戲,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展示交流,對一些玩法組織幼兒集體練習。

(評析:由於輪胎這一器材是幼兒所喜愛的,孩子們在玩輪胎時興趣非常濃厚,自由探索練習充分滿足了不同個體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點去探索。集體練習讓幼兒分享了別人的經驗,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以練新節目的.形式練習平衡、攀登、跳躍等基本動作。

1.練習平衡:

(1)教師與幼兒合作示範玩法,如幼兒中有該玩法可請幼兒示範玩法:將輪胎一個接一個擺好,兩人手拉手分別在輪胎兩側走、跑。

(2)幼兒多人合作練習平衡,教師巡迴指導。

2.練習攀登、平衡、跳躍:

(1)師生合作用輪胎搭建小山,搭好後,請個別幼兒嘗試攀上小山,再跳下。

(2)探討:怎樣表演“爬小山”節目比較安全?

(3)幼兒六人合作搭小山,進行攀登、跳躍的練習。

(評析:遊戲的難度及挑戰性不斷增強:一方面運動技能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合作的難度也增加了,適當的挑戰增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同時,也使運動能力得到了發展。)

3.遊戲:過小橋、爬小山。

幼兒分成四隊,聽到開始口令後,每組幼兒合作,先將小橋和小山構建好,然後回到起點,兩兩練習走小橋、爬小山、跳下小山,再從旁邊跑回來。遊戲以接力形式開展。

(評析:遊戲“過小橋、爬小山”是一個9人小團體競賽,由於人數的增加,幼兒之間的合作技能要求更高,採用了競賽的形式更易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興趣。)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比賽情況、合作情況。

2.幼兒聽音樂跳“扭扭操”做放鬆動作,愉快結束。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練習多種跳的方法:單腳跳、雙腳跳。

2、通過遊戲中不同障礙物的設置,嘗試多種跳的方法。

3、樂意參與跳的活動,並努力克服困難,一直跳到結束。

4、發展身體協調性。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圈若干、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師: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唱歌邊跳躍,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師注意在過程中引導幼兒按照兒歌內容變換跳的姿勢。

二、遊戲活動:“跳跳小袋鼠”。

1、幼兒扮演:小袋鼠,教師帶領幼兒原地練習單腳跳及雙腳開合跳。再將幼兒分成數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的一端,另一端兩把小椅子。

2、遊戲開始前,教師先師範講解動作要領及過程,讓幼兒明白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遊戲開始,排頭的兩位先單腳跳過圈,再繞過彎曲的小橋(即繩子),再進行開合跳圈,最後繞過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隊,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站至對尾,第二位幼兒繼續進行第一位幼兒的動作。

三、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進行遊戲“袋鼠跳”。

附兒歌:跳跳歌

跳跳跳,雙腳跳,

跳跳跳,單腳跳,

跳跳跳,轉身跳,

天天跳,身體棒。

教學反思:

幼兒第一次開始練習雙腳行進跳,因爲有了布袋的約束,幼兒在練習時比較謹慎,慢慢地往前跳。等他們掌握了動作要領後,膽子漸漸大起來了,行進跳時能做到又穩、又輕、又快。教師以觀察爲主,讓幼兒在自身不時的嘗試、練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掌握動作要領。所有的幼兒在活動方面的素質和協作能力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各有長短,教師應該從孩子出發,當孩子表現沒有預想完美時,要學會看到的是孩子的進步。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情感:樂意參與遊戲活動,鍛鍊幼兒自信、勇於表現自己的良好品質。

知識:瞭解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

技能: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性與投擲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發展幼兒的能力同時,鍛鍊幼兒自信、勇於表現自己的能力。

難點:最大程度的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活躍活動氣氛。

三、活動準備: 報紙(50張以上)、活動的音樂(練劍時的音樂、變身爲戰士的音樂、投擲遊戲的音樂)、小鳥被抓走的動畫一集、小鳥圖片一張、很長的卡紙做得小河一條、報紙作的頭盔幼兒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環節:

1、熱身運動。用睡完覺伸懶腰的形式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教師:在幼兒園裏高興的'玩了一上午,我們來休息一會吧(組織幼兒蹲下來假裝睡覺)。8點、9點、10點、11點啦,起牀的時間到咯。睡了一覺真舒服,可是身上酸酸的,來伸伸懶腰吧。

在這裏帶領幼兒扭扭腰,提問:你覺得還有哪裏酸酸的。幼兒會說"胳膊、腿、肩膀"等,接着就帶領活動對應的身體部位。

(二)引入環節:

2、引入:凌老師今天在來的路上啊,發現很多丟棄的報紙。我覺得這些看過的報紙丟掉太可惜了,咱們就用它來玩遊戲吧。

提問:你覺得報紙可以怎樣玩?(組織幼兒回答並嘗試一些玩法)。

(三)活動環節:

---------------- 環節一 ----------------

過程概述:

教師介紹玩法。教師:我有一種玩法,那就是將報紙全程一把劍。接着教師就拿着卷好的劍來做"舞劍操"。

教師:你們也來試試吧。輔助幼兒卷好"報紙劍"後,帶領幼兒做"舞劍操"。這是要播放"練劍時的音樂"。

具體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練劍操"裏相關的動作。

2、請幼兒創編動作併到前面來表演。

3、教師示範一遍"練劍操"。

4、請兩名幼兒站在老師的兩邊一起做示範。

5、請全體幼兒和老師一起做。

6、請幼兒用自己創編的動作完成一遍"練劍操"。

7、做完後,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原來廢棄的報紙,還能變成這麼好玩的劍呢"。

8、引導幼兒說出:廢舊的報紙不要亂丟,收集起來留以後需要時使用。

--------------- 環節二 ---------------

過程概述:

教師:剛纔你們這麼帥,我們的好朋友要請你們去他們家做客,我們看看他是誰。

出示紅色小鳥的圖片,說:"小鳥們的寶寶要出生了,想要請帥氣的你們叫他們舞劍,你們願意嗎?"。這時孩子們會說好,然後教師帶領幼兒原地踏步4個8拍(暫定),就到了憤怒的小鳥家了。

播放"憤怒的小鳥被抓走"的動畫,創設情境對幼兒說"小戰士們,我們一起去就小鳥們吧"。

教師先用酷酷的動作來"變身",接着拿起頭盔戴在自己頭上,說"我們只有變成戰士纔有力量,你們也來變身吧"!

具體過程:

1、告訴幼兒要帶他們去小鳥家做客,並帶領幼兒排好隊圍場地走兩圈,組織幼兒站好。教師:快站好,我們要用最整齊的隊伍迎接小鳥!

2、播放"小鳥被抓走的動畫",再出示壞蛋豬的圖片。播放"幼兒變身"的音樂,教師用大幅度地動作變身爲"報紙戰士"並帶上"報紙王冠"。

3、請能力強的兩名幼兒先後到前面來變身,之後爲他們帶上王冠。教師要注意點評和強化動作。

4、請全體幼兒分組爲2、3、4一組到前面來戰士變身,爲它們戴上王冠。

-------------- 環節三 ---------------

過程概述:

接着將幼兒的目光引向擺放好的"壞蛋豬"那裏,教師說:"壞蛋豬的前面有一條小河,我們不能用劍來攻擊他們,那要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將報紙揉成小球,砸倒壞蛋豬"。

具體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地形,讓幼兒明白不可以用劍來攻擊壞蛋豬。提問: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遠距離的攻擊呢?(報紙揉成團)。

2、教師介紹投擲遊戲的要領與規則:雙腿前後分開,胳膊向後上方準備好,要很有氣勢的喊出"嘿、哈"的口令後,注意不能超過界限,不能擅自亂丟。將手裏的小球砸到壞蛋豬。

3、組織全體幼兒按照規則一起遊戲,直至砸倒所有的壞蛋豬。

4、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說:報紙除了能變成劍,還能變成小球。

(四)延伸環節:

幼兒砸到所有的壞蛋豬後,教師說:"我們打敗壞蛋豬了,現在我們出去救小鳥們吧"。接着就帶領幼兒走出教師了。

推薦閱讀:

幼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好玩的報紙》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有趣的報紙貼畫》

幼兒大班體育教案《好玩的報紙》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多彩的報紙魚》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反思《報紙魚教學》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的各種玩法,鍛鍊孩子爬、跑、鑽的能力。

2、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在C區地墊上放有大小紙箱若干個。紙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讓幼兒把手伸出來。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模仿機器人做準備活動。

二、紙箱遊戲:百變紙箱

地墊上放了很多紙箱,教師告訴小朋友今天用紙箱來做遊戲。

玩法一:我是機器人。

出示紙箱,請幼兒套上紙箱模仿機器人走路。小紙箱一個人玩,大紙箱可以幾個人玩,小朋友自由選擇夥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請小朋友將紙箱一個一個連起來,象一列火車,然後請幼兒一個一個從紙箱的一頭爬向另一頭。

玩法三:開小車比賽

將小朋友分成兩組,小朋友站在紙箱裏,用雙手拿起紙箱跑向終點,先到爲勝。

三、放鬆活動

聽音樂做放鬆動作,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整節課注重了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表現出很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老師爲孩子營造了一個寬鬆自主探索範圍,幼兒充分的體驗了自主樂趣。在擺放教具(紙箱)佈局要恰當,預防幼兒在活動受傷。

小百科:紙箱常用的.有三層、五層,七層使用較少,各層分爲裏紙、瓦楞紙、芯紙、面紙,裏、面紙有茶板紙、牛皮紙,芯紙用瓦楞紙,各種紙的顏色和手感都不一樣,不同廠家生產的紙(顏色、手感)也不一樣。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5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五大領域中,健康領域的學習發展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而開展豐富多樣、適合於幼兒的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增進幼兒健康的積極手段和途徑。而我園地處古蜀農耕文明發祥地——勝利鎮,這個古老的川西風情小鎮有着豐富的鄉土自然材料。利用幼兒園周邊環境中常見的具有低成本、低結構、環保、安全特點的材料,如竹、草、木、石等。利用這些材料來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發展幼兒平衡能力、協調性與靈活性、力量與耐力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腳着地爬的正確方法。

2.大膽嘗試在不同高度竹梯上進行手腳着竹梯爬行。

3.體驗創造性玩竹梯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成功。

重點難點:

能在不同高度的竹梯上進行手腳着竹梯爬行。

活動準備:

長的竹梯若干、活動場地最好爲軟質地,舊輪胎若干、飛盤、毛辮、沙包。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竹梯,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教師喊口令,小朋友和小羊一起作熱身運動,重點練習頭部、手腕、腰部、壓腿、腳踝等動作。

教師:今天小米羊和小美羊的爺爺把竹子寶寶做成了竹梯,想請小朋友一起來玩,那竹梯可以怎麼玩呢?

(二)幼兒大膽嘗試竹梯的各種玩法。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鼓勵幼兒自己取竹梯探索多種玩法。

教師:請每3個小朋友取一把竹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玩竹梯。活動中注意安全聽見老師拍手後請到老師處集合。教師觀察幼兒玩竹梯的方法。

集中幼兒,鼓勵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玩法演示給大家。教師總結手腳着竹梯爬行的正確方法。

再次嘗試手腳着竹梯爬行的玩法。

(三)嘗試在有一定高度的竹梯上爬行。

師:咦!現在羊爺爺又給我們拿來了許多的輪胎,用輪胎和竹梯我們可以進行怎樣的搭建呢?大家試一試吧!

教師提出要求,鼓勵幼兒幼兒嘗試搭建。

師:我們每5個小朋友一組,每組小朋友3把梯子4個輪胎哦。在搭建的過程請小朋友注意安全。搭好之後請到老師處集合,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務。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在一定高度的竹梯上進行手腳着竹梯爬行。

(四)遊戲“給羊爺爺送草”

師:羊爺爺聽說中二班種了一片非常鮮嫩的`油麥草。可是羊爺爺年紀大了走不動路了,我們把油麥草給羊爺爺送去吧!

師:每次每個小朋友只能拿一顆小草,音樂停止小朋友快速到老師處集合。一起數數爲羊爺爺送去了多少油麥草吧!

(五)分散活動

1.教師出示分散材料飛盤、毛辮、沙包,提出分散活動要求。

2.幼兒自取材料進行分散活動。

3.教師觀察幼兒分散活動情況。

(六)聽音樂做放鬆身體的動作後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提供了長度不同的竹梯和輪胎,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去選擇,滿足了他們的需要也培養了他們不畏困難積極勇敢的品格。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鍛鍊的需要、不斷增加練習的難度,幼兒始終對這一活動充滿了熱情和興趣。從學習手腳着地爬的正確方法幼兒爭先恐後的參與到活動中,再到創造性玩竹梯及與同伴合作遊戲搭建遊戲場地。 最後大膽嘗試在不同高度竹梯上進行手腳着竹梯爬行,孩子們都很喜歡走高的斜坡、可以看出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具有挑戰性的事物,幼兒的爬行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提高、並且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