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8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設計意圖:

研究表明: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遊戲中蘊藏着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基於這一理念,我把猜想遊戲定爲該教案的主要遊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定性就小,爲了讓計算“複習5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趣味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去學,除了以猜想遊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採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環環相扣環節,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鬆的遊戲中自我探索複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遊戲中複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準備:

1、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後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遊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今天,老師請來了水果娃娃,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數和排序

(1)猜數

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個猜數的遊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後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字中最小的那個數,是數字幾呢?

D、你們看看1----5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那西瓜娃娃和蘋果娃娃誰是2誰是5呢?

西瓜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蘋果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那蘋果娃娃是數字幾?

(2)鞏固

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後的

(3)猜猜少了哪個數?

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麼水果,重複指認水果和數字。

(4)排序

現在,我要請小朋友給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從小到大排隊,其餘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

我們先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集體檢查)請小朋友數數,自己排的對不對?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一遍。

2、複習序數和認數

(1)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我們到水果店裏去看看有些什麼水果。(出示二進制圖)我們幫

水果點運點水果去好嗎?

(2)(出示卡車)“嘀嘀,什麼車開來了?開來了幾輛卡車?”第一輛是什麼顏色?那麼第三輛?……

(3)幼兒動手拼水果

現在我們要幫水果店準備水果,請小朋友先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個長方形,反過來就是一個水

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

(4)二進制遊戲“我知道你的水果是什麼?”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願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麼?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後,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遊戲重複幾次。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能幹,把水果都裝上車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現在讓我們一起開着車把水果運到水果店裏去吧。(幼兒開車出教室)

課後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中班幼兒注意力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針對這些特點,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我猜》這節課通過猜想遊戲容易被幼兒所接受,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猜想的過程中鞏固複習5以內的`數。請水果娃娃來做客的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

孩子們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數字的遊戲,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猜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由易到難,多變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分別猜出這5個數字,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緊接着馬上讓幼兒猜猜少了哪個水果,又是一輪“猜”的開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讓孩子們給水果娃娃身後的數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這些絲絲相扣的環節,讓幼兒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通過他們自己的“猜”、“動”、“學”,自然的跟着老師的思路走。在幼兒“猜”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根據要求送水果,這裏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結束部分.這個活動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也達到了課前制定目標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穫。同時,我也發現二進制遊戲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幼兒沒能理解老師能猜出水果的原因,需要老師進一步思考。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和圓柱體,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徵。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

2、能區別平面圖形和幾何圖形以及幾何圖形之間的不同,發展幼兒的辨別力。

3、發展幼兒空間概念想象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認識球體與圓柱體》、電腦.

2、學具:每人一隻球、五隻一圓的硬幣、一隻簍子、一張有圓形或球體或圓柱體的圖片。各類廢舊報紙、毛線等。

3、座位安排:兩個半圓行、每人一隻墊子,席地而座。

4、三處有圓形、球體、圓柱體娃娃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小朋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開心嗎?姜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還有一位客人要來做客呢,你們看,他來了。

(出示課件一:硬幣來了。通過硬幣的介紹,進一步感知圓形,初步感知球形。)

這是誰呀?他是什麼形狀的?轉起來呢又是怎樣的?

二、通過硬幣的引見,導出球體,體現圓與球的特徵。

1、球和硬幣有什麼區別。

(出示課件二:球和硬幣的區別)

2、請幼兒看一看,球與硬幣在外形上有什麼區別。

3、請幼兒比一比,球與硬幣誰滾的快。

4、請幼兒講一講,球與硬幣的特徵。

5、小結:對,小朋友講的真好。我們來聽聽硬幣和球體是怎麼說的?

(課件三:通過硬幣與球的比賽,以及形象的講解進一步瞭解硬幣與球的特

徵:硬幣圓圓的、扁扁的,就象一張紙;球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圓的,不管從哪個方向滾都可以。)

三、認識球體與圓柱體。

1、通過課件四,引出圓柱體。(五個硬幣疊在一起變成圓柱體。)

2、擺一擺,(把五個一圓的'硬幣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了什麼?)

3、球體和圓柱體比賽滾。(課件五比滾)

A、請個別幼兒上來滾一滾老師疊起來的圓柱體與球體,看看他們誰快誰慢?

B、講講爲什麼?

4、球體和圓柱體比疊高。(課件五比疊高)

A、請小朋友把你疊的圓柱體和好朋友再疊一疊,可以嗎?把兩個球也疊一疊,可以嗎?

B、爲什麼?

四、通過講講生活中的圓形、圓柱體、球體,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1、象硬幣這樣的圓形,你們還在哪裏見到過?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2、哪裏看到過球體?比一比誰想的最多。

3、硬幣疊起來就是圓柱體,那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圓柱體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電話是現代溝通工具,又是幼兒熟悉的物品,並且電話號碼蘊含了豐富的數知識和經驗。中班的孩子剛剛從小班升上來,由於電話號碼都是9以內的數,數點對應也是中班幼兒需要逐步掌握的,將電話號碼和數活動有機整合。因此設計了此次數學活動《家中的電話號碼》。讓孩子們瞭解家裏的電話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字組成的。在遊戲中嘗試數與點對應,瞭解並積累有關數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2、運用數、物、點對應經驗,知道朋友電話號碼。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打電話的場景畫面。

2、記錄家中的電話號碼、0----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談論並出示電話記錄紙

1、電話有什麼用?

小結:電話可以讓我們和好朋友互相聯繫,分享彼此的快樂。

2、記住家中電話號碼有什麼好處?

小結:如果迷路,在幼兒園裏身體不適,都可以打電話到家裏。

3、介紹幼兒園電話,數數有幾個數字,記住幼兒園電話有什麼用。

小結:如果生病了,可以打電話給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有事要晚點來接我們,也可以打電話給老師。

二、解讀電話記錄紙

我們如果想和班級裏的好朋友打電話就要知道他們的電話號碼。

瞭解電話記錄紙:我們可以用花紋、點點、小棒變成數字,來記錄每個小朋友的電話號碼,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然後找到相應的'數字貼在它的下面,就能把電話號碼變成數字,知道好朋友家裏的電話.

三、幼兒操作

每人一份電話號碼紙,把電話號碼中的點子變成數字。

四、分享交流

模擬按記錄紙上的電話號碼撥號,如正確,對方即用鈴聲表示打通;如錯誤,則共同檢查錯在哪個數字上,該怎麼變。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設計層層遞進,談話導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題,有效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親切自然地將幼兒的情緒帶入到活動中來。緊密聯繫幼兒生活實際,而且難度不是太大,適合幼兒發展水平。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有了加強,給了幼兒發揮想象的自由和機會,提高了幼兒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讓幼兒都能真正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這樣才能使幼兒自己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爲幼兒提供更加廣泛、自由的探索空間,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目測數羣,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

2、讓幼兒學習按數匹配實物。

3、啓發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找數字。

2、學具:4、5、6、7的.數字杯、實物卡若干。5、6、7的實物卡、圓點卡、短線卡、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認讀數字的遊戲

1、複習3、4、5、6、7的數字

2、目測數羣

出示實物卡。

提問:圖片上有什麼?它們各有幾個?

我們爲這些物品卡送數字朋友。

3、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出示紅、綠色的籃子,請小朋友把數量一樣多的卡片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邊操作邊講)

(2)提問:放得對不對?爲什麼?

數量一樣多的不同物品可不可以放在一起?爲什麼?

(3)誰來給它們送數字朋友?

4、趣味練習:找數字

(1)第一遍,幼兒手持實物卡找數字朋友;

第二遍,幼兒手持數字卡找實物

(2)小組活動

第一組,給實物 卡送短線卡、圓點卡和數字卡。

第二組,給數字杯子送禮物。

第三組,給實物卡送數字卡。

二、活動評價

1、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講自己的操作過程。

2、教師小結

3、複習遊戲:找飛機場

鞏固對數字4、5、6、7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比較物體的多少。

2、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習作本。

【活動過程】

1、複習故事《海底探險》,發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小朋友,上堂課麥克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海底探險》事,還記得嗎?故事裏有誰?它們被什麼東西吸進去了,珍寶寶要讓他們回答幾個問題,最後他們答對了嗎?今天珍珠寶也要請我們小朋友來答題,答對了還有獎勵呢!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引導,用觀察點數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小結:物體數量的多少和物體的大小,排列顏色沒有關係。

3、引導幼兒看課件,師幼一起講解習作題。

(1)師:珍珠寶寶還有一些小遊戲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呢,你們願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答對了獎勵一個五角星。

4、幼兒自己完成習作本。

(1)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做,你們會嗎?

(2)幼兒自己操作,教師指導。

5、集體驗證作業

6、遊戲“馬蘭花”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懂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

2.能按高矮給五個物體排序,初步瞭解序數。

準備

1.桌子、椅子若干。

2.每個幼兒十塊同樣大小的彩色小方塊積木若干。

3.地面上畫圖,5―6個,如圖: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在看看記記、添添去去、貼貼說說中感知10以內的數量。

學習簡單的統計計數方法。

在數學遊戲和競賽中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快樂。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首先有一個蘋果》

2.記錄卡、圓點、謎宮、圖片、添添去去操作卡每隊一份。

3.統計表、筆、獎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這裏有紅、黃、藍、綠四個隊來舉行一次智力大比拼競賽活動,現在請每隊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喊出你們的口號!

(二)看一看、記一記。

教師:現在我們開始第一項比賽:看一看、記一記。請聽規則:等會我們要看一幅圖,你們要很快地記住上面的東西,記得越多越好。(看圖)這張是記錄卡,在你剛纔看到的東西的下面貼上圓點,一組上一張,我們合作完成。貼對一個加一顆星,貼錯一個要扣一顆星哦。(幼兒操作)現在我們來看看每組的操作卡,看看你們組上可以得到幾分?(集體驗證對錯,獎勵五角星。)

(三)添一添、去一去。

教師:剛纔這些東西還藏到了卡片裏,他們和數字玩起了遊戲呢。看一看這張圖片,要想讓**和數字變成一樣多,可以怎麼用什麼辦法呢?這也是我們第二輪的比賽。請聽遊戲規則,每組上都有10張卡片,把每張卡片上的物品都要和數字一樣多,每個隊員都要動手操作,做完一張再拿一張,直到把10張卡片都完成。計分是這樣的,做對一張加一星。(幼兒操作)現在我們來看看*隊的卡片吧,請小隊員向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做對了幾題,可以得幾星呀?(還有三隊可以請其她老師幫忙計分。)

(四)讀一讀、說一說。

教師:這十張卡片還做成了一本書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故事吧。(看ppt:首先有一個蘋果。)你們發現這本書裏藏着什麼數字祕密呢?(數字越來越大。)

(五)繞一繞,貼一貼。

教師:老師用這些圖做成一個謎宮,現在我們要進行的是最後一項比賽:謎宮大賽。(出示謎宮)你們看,這個謎宮應該怎麼走?謎宮上少了幾張圖片呢,等會就請小朋友一邊走謎宮,一邊觀察一下缺了哪張圖片,從籃子裏找出來貼上去。貼對一張得一星,想一想怎麼樣合作纔會又快又對呢?(幼兒操作)請一名小隊員來介紹一下你們的`謎宮,貼上了哪些圖片,我們大家來看看他們貼對了嗎?應該得幾星?

(六)統計得分,頒獎。

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每隊最後的得分情況吧,一起來數一數。*隊獲得了冠軍,我們爲他們頒發“智慧星”獎。

教師:猜猜獵人扔出蜂窩後,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最後蘋果又是誰吃到了呢?我們回教室後再把這本書看完。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閱讀圖書《首先有一個蘋果》結尾。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結構合理,幼兒興趣,培養了幼兒手、口一致的數數,並複習數字1—10。幼兒非常積極的上前做題。但有一點,就是有個別幼兒還不會點數的,要加強數數的能力了。

小百科:蘋果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爲落葉喬木。蘋果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鈣量豐富,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徵進行活動,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物質準備:每人一個分類盒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按圖形的特徵分類》《科學·圖形組合》。

活動過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複習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師:這是一個漆面的口袋、裏面藏着許多東西,請大家猜猜藏的是什麼。教師一遍念"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邊請個別幼兒分別摸出正方形、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圖形讓大家辨認並說出名稱。

2、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師:請小朋友拿出分類盒,把一樣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操作完畢後,請幼兒將所以圖形按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籃子裏,並互相檢查分類是否錯誤。

3、完成操作材料

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按圖形的特徵分類》《圖形組合》,看看上面的圖案分別由哪些圖形組成,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有幾,並分類作記錄。

教學反思:

《按圖形的特徵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徵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爲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在組織形式上,我採用集體活動、遊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