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實用)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實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實用)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活動來源:

本次活動是由一次閱讀活動《土土的鞋子》而引發出來的,幼兒閱讀完這本圖書後,對“鞋子”這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兒針對鞋子展開了討論:爲什麼會有運動鞋、拖鞋、涼鞋、皮鞋、布鞋、雨鞋等不同質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穿什麼樣子的鞋子?……於是,我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出發,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有趣的鞋子”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鞋子的名稱、特徵、材料及穿着的特殊作用,知道人們要穿合適的鞋子。

2、嘗試根據鞋子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3、進一步瞭解特殊鞋子,激發幼兒創造鞋子的慾望。

活動準備:

1、各種鞋子的實物若干。

2、爸爸、媽媽、弟弟、姐姐的圖片各一。

3、特殊作用的鞋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自己的鞋子,認識童鞋

師:今天你穿的是什麼鞋子?

認識幼兒穿的皮鞋、布鞋、運動鞋等。(從鞋子的名稱、材料、款式等來介紹)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穿的鞋叫童鞋。

二、參觀鞋展,認識各種鞋子

1、參觀“鞋城”,認識更多的鞋子。

師:今天正好是鞋城開業,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看看那裏有些什麼樣子的`鞋子。

參觀後提問:

人們爲什麼要穿鞋?不穿鞋行嗎?

晴天我們應該穿什麼樣的鞋呢?

雨天我們又應該穿什麼樣的鞋呢?

冬天穿涼鞋行嗎?爲什麼?應該穿什麼樣的鞋?

夏天穿棉鞋行嗎?爲什麼?應該穿什麼樣的鞋?

教師小結:人們穿鞋是爲了保護腳,使腳暖和、舒服。如果是走路,穿上鞋就不用怕會被尖尖的東西刺到腳;雨天就要穿不怕水的雨鞋;如果是冬天就要穿厚些的皮鞋、棉鞋和靴子,不然腳會凍壞。如果是在家裏,就可以穿拖鞋,夏天要穿涼鞋,會覺得很涼快……

2、展示各種各樣的鞋,讓幼兒進行探索發現鞋的材料的不同。

師:這些鞋是什麼材料做的?爲什麼用這些材料做?什麼季節穿的?

教師小結:我們穿的鞋子種類很多,有涼鞋、棉鞋、布鞋、運動鞋……製作鞋子的材料也很多,有用布做的、有用皮做的:有塑料做的、還有橡膠做的……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處。冬天穿棉鞋很暖和;夏天穿上涼鞋很透氣,又涼快;雨鞋能防水,穿上布鞋和運動鞋人們跑步、爬山很舒服。

3、認識一些特殊的鞋子

播放課件,認識舞蹈鞋、溜冰鞋、潛水鞋、芭蕾舞鞋等。

師:你們見過這些鞋子嗎?是在哪裏見過的?什麼人穿的?有什麼作用?

三、給鞋子分類:

1 、買鞋

師:今天東東一家也來到了鞋城,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分別貼出東東、姐姐、爸爸、媽媽的頭像)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他挑鞋子,你們能挑好嗎?

請個別幼兒把鞋子放到相應的人身邊。

請幼兒說說自己給準挑選了鞋,挑選了什麼鞋,並說說爲什麼給他挑選這樣的鞋。

教師小結:不同年齡的人穿的鞋是不一樣的,男性和女性穿的鞋也是不一樣的。

2、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標準給鞋分類,並說出自己的依據。教師及時總結每一個幼兒的分類方法。

四、遊戲

1、穿爸爸媽媽的鞋

師:小朋友們你們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嗎?今天我們就來穿大人的鞋做遊戲。(幼兒換上大人的鞋子做遊戲,體驗穿大鞋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穿大鞋會覺得不舒服,我們應該穿自己的合適的舒服的童鞋。

2、穿鞋比賽

幼兒脫下自己的鞋,教師將鞋打亂。請小朋友快快把自己的鞋寶寶找出來,進行穿鞋比賽,看看誰穿得又快又正確。

活動延伸:

1、圖書製作:有趣的鞋子。幼兒分組設計鞋子(各種種類均可,也可以自己創造更多用途的鞋子),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設計的鞋子,教師將幼兒的語言記錄在圖畫旁邊,並裝訂成圖書,放在圖書角供幼兒閱讀。

2、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瞭解更多關於鞋子的知識。

活動反思:

本活動開始環節,我讓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的鞋來發現鞋子的名稱、特徵、材料,孩子們興趣很高,能夠很快說出鞋子的特徵,是用什麼材料製作成的。在參觀鞋展這一環節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能夠清楚地分清爸爸、媽媽、姐姐應該穿什麼樣子的鞋。在小組活動製作《漂亮的鞋子》小書的過程中,我事先只提供了彩色筆讓幼兒繪畫,能力強的幼兒能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鞋子,而能力差的幼兒沒有動筆,如果我此時提供一些鞋子的圖片,讓這些能力差的幼兒進行粘貼,也會讓他們完成一本小書的製作,體驗到成功感。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以幼兒感興趣的鞋子爲主題,教師讓幼兒從認識自己的鞋子開始,逐漸擴展到參觀“鞋城”,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並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幼兒認識了各種鞋子的特點和作用,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又通過幼兒買鞋、爲鞋子分類、穿鞋比賽等活動,鍛鍊了幼兒的實際生活能力。可以說,整體教學活動環環相扣,顯得自然合理。

教具準備較充分,教學手段也比較適當,方法較靈活,突出了幼兒的參與。在活動中讓幼兒大量地觀察、討論、操作、設計;有效地提高了幼兒的經驗和想象:尤其是讓幼兒製作關於鞋子的小書的環節非常有特色,不僅記錄了幼兒的作品,使幼兒增添了成就感,而且協助幼兒進一步加深和拓寬了學習範疇,幫助幼兒進一步進行自我整合,加深記憶和回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尾巴”的真正含義。

2、通過表演及學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幫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表演活動,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勞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建構故事內容。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共同建構故事。

1、教師講故事至:“好吧!我就來當一次你們的小尾巴”時問:你們猜猜小尾巴是什麼呢?

2、教師講故事至:“用長刷子刷起牆來”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3、教師講故事至:“修修枝葉”時問:你們猜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4、教師講至:“想在院子裏歇一歇”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些什麼呢?

5、教師繼續講故事到結束。

二、幼兒理解“小尾巴”的含義。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麼意思嗎?

2、你們願意做小尾巴嗎?

3、你們在家裏會幫爸爸媽媽做什麼樣的事情呢?

三、教師與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

1、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邊用動作學做不同的事情。

2、幼兒學做不同的事情。

3、玩遊戲:說說做做。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蛋和蛋製品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什麼蛋是什麼小動物生的。

2.在認識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製作蛋沙拉的過程中形成文明的好習慣,享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每位幼兒家長聯繫好,請他們幫忙從雞蛋、鴨蛋、鴿子蛋和鵪鶉蛋中任選一種蛋帶一隻來園。

2.幼兒人手一隻盆子、一隻碗和一隻勺。

3.教師自己也準備一些各種蛋特別是鴿子蛋和鵪鶉蛋。

4.準備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醬。

5.一隻明爐、鏟子、油、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挑蛋。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蛋,請你們挑一隻你喜歡的蛋,然後說說你挑了一個什麼蛋?它是誰生的?

幼:我挑的是雞蛋是雞媽媽生的……

二.摸蛋。

1.師:現在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別人的蛋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顏色深。

2.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蛋你見過那些?

教師總結: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蛋。他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1.師:你們知道這些光滑的蛋殼裏到底藏了些什麼東西呢?我們打開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師介紹磕蛋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並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

3.幼兒動手磕蛋,教師在旁協作指導。

4.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總結:不管什麼蛋,裏面都有黃顏色的叫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後才叫蛋白。

四.教師現場煮蛋。

1.師:今天老師來爲小朋友們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嗎?

幼:好。

2.教師邊炒蛋邊提問:

1)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湯。

2)師: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點心呢!你知道那些點心裏有蛋嗎?

幼:蛋糕、蛋卷、蛋黃派。

延伸活動:製作蛋沙拉。

1.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好吃的蛋沙拉,並開一個“蛋的party”吧!

2.師:介紹製作蛋沙拉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

3.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加“蛋的party”吧!(舞會音樂響起)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沙拉。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愛鳥周"的含義。

2、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鳥與人類的關係,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活動使幼兒更加熱愛鳥類,同地要保護他們以及他們的生活環境。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不同鳥類的圖片

2、鳥類標本若干

3、幼兒用書畫面"愛鳥周"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呢?

2、讓幼兒討論鳥與人類的關係。

(1)出示鳥類的標本,請幼兒觀察。

(2)向幼兒介紹世界上有千餘種鳥類,並讓幼兒說出一些常見的鳥類及其主要特徵。

師:平常我們能看見的鳥類有麻雀、喜鵲、燕子、鴿子、鷹、大雁、以及公園裏的天鵝、啄木鳥、斑鳩、鴕鳥等。

(3)請幼兒看用書畫面,教師與幼兒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係,並小結。

師:小朋友,鳥類有很多,它們有的是吃害蟲的,如:喜鵲、燕子、啄木鳥,它們保護農作物和樹木;有的鳥很漂亮,供人們欣賞,如:

珍珠鳥,有的鳥叫聲清脆動聽,如:畫眉、黃鸝;有的鳥可以爲人們傳送信件,如鴿子;有的`大型鳥類可以騎,如:鴕鳥;還有的鳥類能爲人們提供可食用的蛋。

3、與幼兒共同討論"愛鳥周"的含義,並小結。

師:爲什麼人們要設立"愛鳥周"呢?鳥與人們共同生活着,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和它們友好相處,愛護小鳥,如果亂捕亂殺,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它們美麗的身影,聽不到它們動聽的聲音。我們國,提醒大家保護鳥家確定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個星期爲"愛鳥周"類。

4、教育幼兒保護鳥類。

師:如果世界上沒有了鳥類,講會怎樣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些可愛的鳥類,保護它們生存的環境。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土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作爲山東人的自豪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或超市,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一份,協助收集實物特產。

2.各地土特產圖片,如:樂陵小棗、煙臺蘋果、肥城桃子、萊陽梨、章丘大蔥、濰坊風箏、菏澤牡丹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瞭解家鄉的土特產,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土特產實物,瞭解各地土特產的名稱及外形特徵。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土特產嗎?你認識哪些土特產?你知道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並記錄。

(1)觀察分享幼兒的土特產調查表,說說土特產都有哪幾類。

(2)出示各種土特產圖片,鼓勵幼兒有序地將特產按照顏色、名稱、作用、食用方法等標準分類擺放,並嘗試記錄。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穫,說說自己是怎樣分類擺放的,理由是什麼,如:分類標準是水果、蔬菜、糧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土特產。

活動延伸:

特產自主品嚐會,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二、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着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爲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裏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着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幼兒園附近的建築、機構、設施並用簡單的圖案表示出來。

2、識別幼兒所在的路名、門牌號以及路邊的路牌、車站牌等標識並在道路圖上標識出來。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在生活活動中進行過社區調查。

2、提供簡易的幼兒園所在地道路圖,紙、筆、剪刀和膠水。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分組交流社區調查的結果。

(1)說說幼兒園附近有哪些幫助認路的標誌性建築,如商店、醫院、學校和郵局等。

(2)說說幼兒園所在的路名、門牌號以及路邊的路牌、車站牌等標誌。

2、讓幼兒畫一畫。

(1)請幼兒將幼兒園標誌性建築以及幼兒園附近的建築(商店、銀行等設施),用簡單的圖案表示出來。

(2)讓幼兒將幼兒園所在的路名、門牌號、車站牌等用簡單的標記表示出來。

3、啓發幼兒標識幼兒園道路圖。

(1)讓幼兒將標記和圖案剪成小卡片,確定他們的位置,貼在標有幼兒園所在地的道路圖上,製成幼兒園道路圖。

(2)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標識的道路圖。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說一說小紅從家到幼兒園都要經過哪些地方?哪條路比較近?與同伴說一說,畫一畫。

5、活動延伸

(1)在教師帶領下,請幼兒拿自己標示的道路圖到幼兒園附近的路口去核實是否正確,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修正。

(2)請幼兒將標識的.幼兒園道路圖張貼在教室中。

(3)引導幼兒在公共場所有意識記住一些典型的標誌,一旦走失知道向成人求救,並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

一、課題:寶貴的泥上(適用於4-5歲兒童)

二、活動目標:

瞭解泥土的種類及作用;知道人和動物都需要泥上;對幼兒進行初步的生態和環境教育。

三、活動準備:

1、在本園天台及種植園地。

2、在天台佈置一堆摻有許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飯盒等雜物的泥上。

四、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種植園散步,並提出觀察要求: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散步,你們要仔細看看,泥上上有什麼?

2、來到種植園,讓幼兒自由觀察後,教師提問:泥上上有什麼?

3、瞭解泥上的種類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們幼兒園周圍的泥上跟種植園的泥上有什麼不同?

②原來泥土有很多種,有肥料的土叫有機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場的上叫硬土。你們知道這幾種土有什麼用嗎?

4、泥土有這麼重要的`作用,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泥上,植物、動物、人類會怎麼樣?

5、教師與幼兒一起挖掘泥土:現在請你們挖鬆一小堆土,看看泥土裏有什麼?再找找,泥土裏有洞嗎?如果沒有土,它們會怎麼樣?

6、教師與幼兒一起上天台觀察有垃圾的泥土: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堆土,它與我們剛纔看的那些土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它上面什麼也沒有長出來?種植園與天台比,你喜歡哪個地方?爲什麼?

7、瞭解泥土被污染的後果,進行初步的環境教育:

①爲什麼這堆土會變成這樣?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滿地都是垃圾,蓋住了泥土,會變成怎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水果的特徵嘗試編謎語,能較完整的講述自己編的謎面。

2.能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體驗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秋季水果謎語

2.準備各類水果。

3.圖片:我喜歡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發興趣。

1.老師講一個謎語,請幼兒來猜一猜,體驗猜謎語的樂趣。

2.鼓勵幼兒動腦筋,根據謎面猜謎底。

二、學習猜謎。

1.趣味練習:水果謎語

教師分析謎面,幼兒邊說聽邊看,理解什麼叫謎面,什麼叫謎底。

2.出示一種水果,啓發幼兒發揮想象,嘗試用形象的方式說說它的`特徵,學習編謎。

鼓勵幼兒將謎面編完整。

三、水果編謎。

1.觀看圖片:我喜歡的水果

談談各種水果的特徵

2.啓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將其編成完整、形象的謎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

一、活動名稱:自我介紹

二、活動目的:

1、相互認識,從小培養幼兒對小朋友、家人、老師有禮貌的好習慣。

2、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名字,培養幼兒的'自我 識及口頭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小熊布絨玩具一個

四、活動過程集中活動:

寶寶們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和老師一起來拍拍手

活動流程介紹: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個親子游戲,社會活動《自我介紹》,語言幾款《兩隻小象》,音樂活動《好孩子》,美術活動《月亮姐姐的女朋友》體能活動《小兔拔蘿蔔》。

1、導入活動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歲半,願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嗎?也來和大家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吧”。

2、展開活動:

請這位小朋友過來介紹自己(介紹過程),ⅩⅩ很棒,媽媽們鼓勵下,ⅩⅩ歡迎你,(依次介紹到最後)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請媽媽帶自己的孩子相互認識一下,握個手交個朋友(認識過程,老師巡迴指導)

3、結束活動

現在請媽媽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們的這個社會活動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禮貌,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

五、活動延伸:

媽媽在以後帶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時,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簡單瞭解被哲後的急救方法 。

2.瞭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

活動準備 圖片--蜜蜂、馬峯、黃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引出小蜜蜂。

教師:小朋友,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花快開了。勤勞的小蜜蜂開始採蜜了。

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關於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氣的小蜜蜂

請幼兒瞭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

 二、展開

1.講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爲什麼要哲三個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應該怎麼辦。

(3)遇到成羣的蜜蜂追過來怎麼辦?

小結:告訴孩子們看見蜜蜂應該儘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遇到成羣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需部位,並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追擊。

2.討論:如果被蜜蜂哲到了應該怎麼辦?

3.總結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趕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必要時去醫院治療。

4.瞭解幾種常見的會帶來危險的小蟲子,分別結合畫面介紹蜜蜂,黃蜂。馬峯。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讓孩子們瞭解各種蜂哲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內,使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後自己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蟄人,馬峯。黃蜂攻擊能力很強被它們蟄到很危險千萬不要去觸動它們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

設計意圖:

1、由於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別多。

2、每到週一時,有的孩子會經常性的鬧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

4、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裏含着飯就去玩了。

5、有的幼兒不生病也硬纏着父母帶藥到幼兒園。

6、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爲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裏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判斷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後,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後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製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這裏,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終於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後,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講述完後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爲什麼?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裏怎樣?

5、最後,醫生從他氣管裏取出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麼?

7、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裏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着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裏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裏含着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裏,會因爲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爲什麼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裏盛着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裏,不知爲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爲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爲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內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彆着急,把魚刺弄乾淨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嚨裏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後,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裏該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乾淨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爲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三、遊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後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於吃果凍而卡住喉嚨裏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儘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儘量少吃雪糕,因爲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裏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裏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裏認爲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並說一說爲什麼。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迴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延伸:

1、把活動後的圖片張貼在四周,幼兒隨時觀看。

2、每天嚴把幼兒入園這一關,認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問。不讓幼兒帶任何東西入園。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當中。

3、午睡上牀前,逐一檢查每個幼兒手裏,兜裏是否有異物。

4、與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幼兒少吃冷飲,果凍,不往嘴裏亂放東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觀察,隨機教育。每時每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6、隨機教給幼兒解決突發事件的方法。

活動分析:

1、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師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踊躍。

2、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爲題材,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圖片《不能吃的食物》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4、遊戲《判斷對錯》我採用分組比賽的方法來組織的,設計濃厚,非常投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初步瞭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土壤中有水、空氣、腐爛物成分,能供植物茁壯成長。

2.引導幼兒不能亂扔垃圾,應保護土壤,樹立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連根的乾枯的白菜、花,一盆鮮豔的花,玻璃石棉網、酒精燈、廢塑料、廢電池。

三、活動過程

(一)、植物離不開土壤

1.教師帶幼兒用小鏟在草地挖出一塊帶土的草,請幼兒觀察小草的根長在哪裏?(土壤裏)是誰養育了小草?(土壤)

2.教師出示連根的乾枯的白菜、花,請幼兒觀察:“白菜和花怎樣了?”(乾枯了)“白菜和小花爲什麼會乾枯?”(因爲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

3.教師出示盆花:“這棵小花爲什麼開放得這麼鮮豔這麼好?”請幼兒觀察,回答問題。(因爲它的根長在土裏)

4、小結:很多植物生長在泥土中,離開了泥土,植物就會乾枯死掉。

(二)、土中有什麼?

1.教師出示剛取出的泥土,請幼兒摸一摸,是乾土還是溼土?(溼土)這說明泥土裏有什麼?(水分)

2.教師抓一把幹泥土放入有水的玻璃缸中,邊放邊請幼兒仔細觀察,“水中出現了什麼?”(有氣泡上升)“這說明泥土中有什麼?”(空氣)

3.教師抓一把幹泥土,撒在石棉網上,然後在酒精燈上加熱,請幼兒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泥土冒煙了)“這說明了什麼?”教師把泥塊掰開,發現泥土中有腐爛的樹葉、草等腐爛物,所以會燃燒、冒煙。

4.引導幼兒根據以上狀況,討論得出結果: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長,是因爲土壤中有水、空氣和肥料。同時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和土地、植物密不可分,(例如:糧食、房屋、傢俱、服裝、交通工具等等)所以,土壤對植物和人類都很重要,我們要保護土壤。

(三)、怎樣保護土壤

教師:“土壤對植物和人類都很重要,我們要怎樣保護土壤呢?”

教師出示塑料袋、飲料瓶、廢電池等,教育孩子不要亂扔這些垃圾,它們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我們要減少使用塑料製品,不亂扔垃圾,尤其是廢電池。(因爲雨水會溶解出垃圾裏的`有害化學物質,構成污染的液體,滲透到土壤裏,影響植物生長。)

延伸活動

1.結合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活動,鼓勵幼兒不亂扔垃圾,將垃圾分類投放。

2.組織幼兒維護、照顧種植園地的植物,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3.家庭教育家長和孩子共同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持之以恆,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禁止吸菸標誌,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

2.瞭解吸菸對人們的危害,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看錄象引出標誌

教師提問:

1.這個叔叔在幹嗎?

2.他來到了什麼地方?

3.爲什麼不讓這個叔叔進幼兒園呢?

二、觀看PPT,瞭解煙對人們的危害。

1.吸菸好嗎?爲什麼不好?(生病、咳嗽、……)2.我這裏有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小結:吸菸有這麼多的害處,所以我們要禁止吸菸!三、認識禁止吸菸標誌

1.這是什麼標誌?

2.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小結:(用圖示範)一根點燃了的香菸表示在吸菸,加上一個紅色的斜線表示不能、禁止吸菸的.意思。

四、學做環保小衛士,尋找被亂丟的菸頭

吸菸不僅對我們身體不好,而且還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污染。所以,讓我們變成環保小衛士,在幼兒園尋找被大人丟棄的菸頭,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

活動延伸

如果你周圍有人在吸菸,如你的爸爸、爺爺、或者客人,你會怎麼做呢?我們想什麼辦法幫助提醒他們,使他們不吸菸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鳥的王國有各種各樣的鳥,說出自己知道的鳥。

2、能大方地在集體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鳥的喜愛。

3、瞭解鳥類受到的部分傷害現象,激發幼兒同情小鳥、愛護小鳥的情感。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關於鳥的知識的準備。

2、課件準備。

3、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對小鳥的認識。

1、師神祕地說:“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出示燕子圖。“認識嗎?”今天小燕子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小燕子請我們一起和它來唱一唱。(放音樂有隻小燕子)小燕子不僅請你們唱歌,好要請我們一起到鳥的王國去做客。你們高興嗎?那我們跟着燕子出發吧!(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2、寶寶們,鳥的王國到了,我們一起進去吧。你們猜猜,鳥的王國裏會有哪些鳥呢?(幼兒自由交流)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我們來看看,鳥的王國裏都有哪些鳥呢?哦,他們還要考考你們呢!(放多媒體幻燈片,師隨機問幼兒相關的`問題,引導幼兒交流鳥的相關知識)

3、師:鳥的王國裏的鳥可真多呀!在這麼多的鳥中你最喜歡什麼鳥呢?爲什麼?先大聲地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吧!(幼兒交流,師隨機輔導)說得真好,現在誰願意再把你最喜歡的鳥來告訴大家。(集體交流)原來鳥有這麼大的本領:喜鵲、燕子、啄木鳥、老鷹的能捉害蟲,保護樹木、莊稼;丹頂鶴、孔雀羽毛漂亮,會跳舞給人們看;黃鶯、畫眉、黃鸝、八哥、鸚鵡聲音好聽,會唱歌;還有鴿子可以爲人們送信;難怪你們這麼喜歡他們。

二、瞭解小鳥受到的一些傷害現象,激發幼兒同情小鳥、愛護小鳥的情感。

師:可是,社會上的人是不是都像我們小朋友,像中1班的寶寶一樣喜歡鳥,愛護鳥呢,不是的你們看(放課件)。

1、看後提問:

(1)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

(2)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3)假如你看到這樣的事情,要怎麼辦呢?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幸福,可這些小鳥卻經常受到人們的傷害,它們真可憐!我們小朋友要告訴這些傷害鳥的人,鳥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關心鳥,愛護鳥。

2、瞭解社會上保護小鳥的一些措施。

(1)師:你們看,不光是我們小朋友知道要保護鳥類,有一些有愛心的哥哥、姐姐們看見小鳥這麼可憐,還成立了愛鳥協會,專門來幫助小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幫助小鳥的?

①瞧!哥哥、姐姐們正在幹什麼?(植樹)

②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嗎?(人工鳥巢)這就是哥哥姐姐們爲小鳥做的新家。

③看,他們正在給小鳥安新家呢。

(2)其實,不光是這些哥哥姐姐、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和我們一樣,在關心鳥、愛護鳥。人們在四月底五月初就是現在,專門設立了愛鳥周。要求所有的人都要行動起來,愛鳥、護鳥呢。你們看!(放課件)

(3)結束部分:

那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做一份愛鳥倡議書,回去後,讓更多的人來愛護小鳥,做愛鳥小衛士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小百科:鳥(學名:Aves),又稱作鳥兒。定義:有羽毛幾乎覆蓋全身的卵生脊椎動物,字典解釋:脊椎動物的一類,溫血卵生,用肺呼吸,幾乎全身有羽毛,後肢能行走,前肢變爲翅,大多數能飛。在動物學中,鳥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體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變成翼(有的種類翼退化);胸肌發達;直腸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有助於減輕體重,利於飛行;心臟有兩心房和兩心室,心搏次數快。體溫恆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還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氣囊,用來幫助肺進行雙重呼吸。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瞭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嘗試設計並裝扮名片。

2、激發幼兒自主交往的願望。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幼兒繪畫工具、鉛化紙人手一張,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初步嘗試設計並裝扮名片

活動流程:進一步瞭解名片——製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動過程:

1、進一步瞭解名片

導入:觀看幻燈1、2 。 討論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觀看幻燈

3。(名片有各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繫、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爲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討論名片上的內容:觀看幻燈

4、5。(名片上有單位名稱、姓名、職位、標誌、地址、電話、手機等)。 想想說說我們的名片上有些什麼:觀看幻燈

6、7。(自己的名稱、標誌、家庭住址、家庭電話、所在班級等)。

2、製作名片

要求:

鼓勵幼兒製作有個性的名片。

名片內容:必須有本人姓名、標誌、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等。

可以添畫花紋等,進行裝飾。

3、相互交流 贈送名片和介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