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1、能夠數出4以內的水果的數量。

2、根據水果的種類進行分類。

3、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自制水果籃4個、小黑板、蘋果、梨、橘子、香蕉圖片若干

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以“到水果店買水果”導入主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水果店買水果。

二、挑水果

1、出示貼有水果圖片的小黑板,請幼兒上來挑選水果。

師:這家水果店的`水果好多呀,請每個寶寶挑選4個水果到自己的籃子裏。(引導幼兒重複挑選水果的數量)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水果籃裏裝了些什麼水果?每一種水果有多少個?

師:現在請你們介紹一下你的籃子裏都有些什麼水果。

(引導幼兒說說每種水果的數量)

三、我們的水果店

1、出示四個水果籃,請幼兒將水果進行分類。

師:我們從水果店裏買來了那麼多水果,乾脆我們自己也開一家水果店吧,水果店的名字就叫“維尼水果店”。

師:請你們把水果寶寶送到它們的家裏。(引導幼兒根據水果籃上的圖示進行分類)

2、說一說水果店裏有些什麼水果。

師:我們的維尼水果店開展咯,一起來看一看水果店裏哪些不同的水果,一共有多少種水果啊?

2、說一說最喜歡什麼水果?爲什麼?

師:這麼多的水果你最喜歡哪種呢?爲什麼喜歡?

小結:原來水果又好吃又有營養,現在秋天到了,我們要多吃點水果,讓自己的身體變得特別棒。下次我們把這些水果做成水果大餐,請爸爸媽媽和其他班級的老師小朋友一起來品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複習鞏固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識。

活動準備:魔術師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種圖形卡片各一張,頭飾各一個,不同表情的三種圖形卡通掛飾每人一個,三種圖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圖形媽媽”身上),三種圖形的標誌牌各一個,戶外佈置好“小商場”,三種不同形狀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遊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袖子裏拿出三角形)。

提問:(1)我變出了什麼?

(2)三角形有幾條邊?(伸出手點數)

(3)你見過什麼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

2、用同樣方法,從左兜裏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用同樣方法,從右兜裏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

(二)進行遊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麼形狀的娃娃?

2、變出“圖形媽媽”

(1)師:圖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媽媽,你們願意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做遊戲嗎?媽媽在哪呢?看我變變變(從屏風後面拉出頭戴三角形頭飾,身上粘有三角形標誌的“媽媽”)

圖形媽媽: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媽媽,我的孩子們,你們在哪呢?(三角形寶寶跑到媽媽這,大聲地說:我在這裏)

(2)用同樣方法變出“正方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用同樣方法變出“圓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圖形媽媽”帶幼兒找自己的家,介紹遊戲規則。

“圖形媽媽”:今天咱們一起玩一個“圖形娃娃找家”的遊戲,先來看看咱們的家在哪呢?(帶幼兒找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標誌牌)

介紹規則:孩子們聽音樂跳舞,自己隨意表現,音樂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個寶貝找得又快又準。

4、進行遊戲,遊戲時可隨意變換標誌牌的位置,老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隨時結束。

(三)結束:

師:孩子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真高興,我還能給你們變出一個“小商場”,看我變變變,商場在哪呢?請娃娃們到外面看一看。(帶幼兒到戶外)

“圖形媽媽”:孩子們,媽媽帶你們到商場買東西,你們每人去商場買一件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東西帶回家,看哪個寶寶又聰明又能幹。(幼兒自取和自己形狀相同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材料的幫助下初步感知有規律排序。

2.喜歡參加排序遊戲,感受規律排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木頭原色夾子、衣架若干(根據幼兒人數決定),紅色、綠色衣服和襪子的小卡片若干。

2.在兩張大紙上分別畫兩件“釦子按規律貼了一半的大衣”,兩件衣服的扣子排序規律分別是“ABAB、AABB”式。

3.對照卡:三組按照顏色排好規律(AABAAB、AABBAABB、ABBABB)的對照卡,另外再準備一個規律是“AAAB”的卡,供遊戲時使用。

活動過程

一、複習手口一致點數

1.遊戲“摘星星”。教師將夾子夾在自己身上,請小朋友跳起來摘“媽媽”身上的“星星”。(兒歌:小星星,亮晶晶,好像無數的小眼睛,我要把它摘下來,把它當我的小眼睛。)

2.引導幼兒數數自己摘了幾顆星星。(複習手口一致點數)

二、發現規律

1.教師將紅色、綠色的衣服卡片,按照“ABAB”的規律在一個衣架上夾好,引導幼兒觀察媽媽是怎麼晾曬衣服的,根據顏色特徵,發現規律。

2.教師總結:媽媽是按照一個紅色、一個綠色的規律來晾曬的。

三、按規律續排

出示兩件大衣的掛圖,師:媽媽洗了兩件衣服,上面有漂亮的扣子,可媽媽在洗衣服時不小心洗掉了一些釦子,我們一起補上去吧,我們該補什麼顏色的扣子呢?看看前面釦子的排序規律就知道了。(幼兒尋找釦子排序的規律,並按照規律將下面缺失的扣子補齊。)

四、分組排序遊戲

引導幼兒根據對照卡上圓點排序的規律來晾曬衣服。

師:媽媽今天還洗了很多的衣服,它們想排着隊出去曬太陽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吧!可我們該用什麼規律晾曬衣服呢?對照卡會告訴我們的。

A組:曬小衣服

教師準備紅、綠兩種顏色的小衣服,幼兒按照對照卡“AABAAB”的規律將小衣服夾在衣架上。

B組:曬襪子

教師準備紅、綠兩種顏色的襪子,根據襪子需要一雙一雙(兩隻)一起曬的`生活常識,請幼兒按照“AABBAABB”的規律將襪子夾在衣架上,參照對照卡驗證。

C組:曬小衣服和襪子

教師將紅色的衣服和綠色的襪子放在一起,啓發幼兒可以按照一件衣服、一雙襪子(ABBABB)的規律將衣服、襪子夾在衣架上,參照對照卡驗證。

難點:幼兒能夠排除物品種類的干擾,用顏色排序。

五、請幼兒將晾曬好的衣服掛起來,與同伴一起欣賞

六、遊戲“跳房子”

師:小釦子和大家一起玩遊戲了,我們看看它現在的排序規律——三個紅色、一個綠色,紅色的雙腳跳,綠色的單腳跳。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跳起來吧!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對排序比較感興趣,但是排序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模仿、練習,才能對“找規律,接着排”建立感性認識。本次活動是幼兒第一次接觸排序,所以我重點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律、發現規律,然後模仿着有規律地排序。

1.語言提煉幫助幼兒理解規律。我示範的規律是比較簡單的,幼兒比較容易發現,但他們的回答還是五花八門,我就幫助他們用比較規範的語言進行總結:一個紅色、一個綠色交替的規律。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正確地排下去,也可以幫助他們在遇到新的排序規律時,能夠快速、正確地發現規律。在“給大衣補上釦子”的環節,幼兒尋找規律之後,我再一次總結前面釦子的排序規律。

2.“邊說邊排”幫助幼兒理清思路。小班幼兒在排序時雖能對差異明顯的物體產生較深的印象,但常常缺乏貫徹規律的能力,往往前一個排得正確,後一個就出錯了。因此,我要求幼兒邊說邊排,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語言的加入有助於幼兒形成清晰的思路,增強行動的目的性。

3.分層分組幫助全體幼兒實現發展。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爲了能夠顧及到每一位幼兒,我在設計活動時,採取了分組分層的策略。如第二次分組動手操作,提供了三組材料,難度逐步加深,讓能力不同的孩子選擇適當的材料完成任務。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二、活動流程:

三、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2、遊戲:作客。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遊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後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遊戲:娃娃請客教師創設遊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遊戲:送禮物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束活動。

四、 活動目標:

1、 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 通過創設愉悅的遊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 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知;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發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圖形、正方形圖形,教師示範操作材料一份,幼兒操作材料,幾張白紙、固體膠。課件ppt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帶幼兒參觀圖形王國,國王送給小朋友一份禮物(圖形寶寶)。但是要說出它是什麼圖形國王才送給你的。

二、基本部分

1、猜謎語請出圖形寶寶。

有三個角、三條邊是什麼圖形寶寶?(三角形)

有四個角、四條相等的邊是什麼圖形寶寶?(正方形)

身體圓溜溜的沒有邊沒有角的是什麼圖形寶寶?(圓形)

2.找不同,老師出示課件讓幼兒找出不同種類的圖形。

每組圖形有四個圖形寶寶,其中三個是一樣的,有一個是跟它們不一樣的,讓小朋友找出來。

3、讓幼兒探索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這三種圖形拼出自已喜歡的圖案。

4、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拼出的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並互相說說自己的作品是用什麼圖形組合的'。

活動背景小班下學期幼兒已經學習過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對它們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根據觀察,平時孩子們對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體比較感興趣。爲了更好的鞏固相關內容,我開展了本次數學活動《有趣的圖形寶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操作遊戲的樂趣。

2、學習按蘋果的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青、紅蘋果圖片若干。

2、紅、綠、大、小筐,每桌各一個。

3、動畫片:我喜歡蘋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摘蘋果的慾望。

教師:看呀!又大又紅的蘋果,小朋友喜歡嗎?我們去摘蘋果好不好?

二、展開

1、觀察蘋果

(1)看看這裏都有什麼樣的'蘋果呀?

(引導幼兒發現,有紅蘋果,綠蘋果,有大蘋果,小蘋果。)

(2)小結:我們的這些蘋果裏面,有紅蘋果,綠蘋果,還有大蘋果,小蘋果。

2、摘蘋果

(1)聽口令摘蘋果

(2)聽拍手聲摘蘋果

3、蘋果分類

(1)把紅蘋果送到紅筐裏。

(2)把綠蘋果送到綠筐裏。

(3)把紅筐裏的大蘋果拿出來放在大紅筐裏。

(4)把綠筐裏的小蘋果拿出來放在小綠筐裏。

4、收蘋果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收不同的蘋果。

(2)數數你收了多少個蘋果。

5、蘋果展

教師:我們把摘得蘋果展覽一下好嗎?

引導幼兒思考擺放的方法。

如:紅-綠-紅-綠,大-小-大-小,等。

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有序的擺放方法。

三,結束

1.教師:今天我們豐收了許許多多的蘋果,你們喜歡吃蘋果嗎?

有一個小朋友也喜歡蘋果,我們看看他爲什麼喜歡蘋果?

2.觀看動畫片:我喜歡蘋果

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領域:科學

活動時間:十五分鐘

活動目標

1、能正確進行5以內的點數,並將點卡和物體匹配。

2、學習當小主人,熱情招待客人。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正確進行5以內的點數。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客人來了。

今天來了好多動物朋友,你們看是誰啊?(出示小動物圖片)數一數他們共有幾隻啊?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

1、按動物的數量模仿動物的叫聲。

2、出示點卡,啓發幼兒說說幾隻小動物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

二、客人帶來的禮物。

小雞帶來了什麼禮物?數數有幾個?

三、招待客人。

幼兒學當小主人,用禮物等招待來家裏的客人。

客人朋友們來玩了這麼久,肚子一定餓了,讓我們一起用好吃的食物招待它們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1、2的點卡,知道1、2代表的物體數量。

準備:

貼絨卡片:一隻貓、2只狗、2只雞以及其它數量爲1、2的物體圖片若干及作業卡。

活動與指導:

1、感知2以內物體的數量。出示動物卡片貓、狗、雞,讓幼兒說出貼絨板上有什麼?每種動物有多少?指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說出總數。

2、認識點卡,給實物或圖片匹配點卡。讓幼兒觀察貓,說出貓的總數,告訴幼兒一隻貓可以用點卡“1”來表示,出示點卡“1”,告訴幼兒,像這種有點的卡片叫點卡。然後出示狗、雞的卡片,匹配點卡“2”,指導過程同上。

3、在數量爲1、2的物體旁匹配點卡1、2。教師任意抽出一張圖卡,讓幼兒說出它的總數,並將點卡貼在旁邊,如出示1個蘋果卡片,幼兒貼上點卡1,出示2把椅子,讓幼兒貼上點卡2。問幼兒點卡1、2還可以表示什麼?啓發幼兒說出許多數量是1和2的物體來。

4 、指導幼兒做練習。

(1) 讓幼兒指認數量爲1、2的物體並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

(2) 給點卡1、2匹配相應的物體。

(3) 給數量爲1、2的物體匹配相應的點卡。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爲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遊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鍊打扮自己”等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佈置:小河、山洞。

3、 佈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並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麼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鑽“山洞”,並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裏發現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製成“糖葫蘆”。

幼兒製成“糖葫蘆”後,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覆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並說出總數。

(2) 穿項鍊。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裏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製作項鍊、手鍊、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鍊、手鍊、腰鏈等,穿完後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鍊、手鍊、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並進行品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能很快辨別數量爲1、2、3 的物體。

2、理解1、2、3之間的等差關係。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順序。

準備:

1、每個幼兒1、2、3的點卡各1張,小圓片6片。

2、貼絨圖片:小雞6只。

活動與指導:

1、山示1、2、3的點卡,讓幼兒在桌子上分別擺出相應的數量的小圓片,井大聲點數,檢查擺出的圓片是否正確。

2、將小雞的圖片按第1行1個,第2行2個,第3行3個,並放對應比較,讓幼兒再次感知1、2、3相鄰數多1或少1的關係。

3、教師敲鈴鼓一下,讓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教師說:“我敲比一下還多一下的鈴鼓數。”或“我敲比兩下還多1下的鈴鼓數。”幼兒應分析教師的話.舉起相應的點卡,然後讓幼兒大聲點數每張卡上的圓點數,並說出這些點卡哪張排在最前面,哪張排在後面,哪張排在最後面,讓幼兒將點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擺成一行。

4、指導幼兒練習。

(1)讓幼兒目測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明確它們之間多1或少l的`關係。

(2)點數並說出蘋果的個數,在空白處畫出3個氣球和1個西瓜。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開車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開車回家

有益的學習經驗:

按1、2、3的數量把物體分類。

準備:

1、貼絨實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輛公共汽車、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1——3點卡一套。作業卡數套。

2、每個幼兒1個梨、2只蘋果、3個香蕉。1——3點卡一套。

活動與指導:

1、出示貼絨圖片,將其無規則地貼在絨板上,請幼兒觀察說出: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讓幼兒將相同的車子放在一起,數一數,每一種有多少輛?

2、出示點卡,將點卡(並列但有間隔)貼在絨板上。提示幼兒:大人下班了,這些車要開回車庫去,這些有圓點的地方就是車庫。數量是幾的車就開進圓點是幾的車庫。誰能把車開進車庫呢?引導幼兒將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3輛小汽車分別貼在圓點爲1、2、3的旁邊。

3、幼兒操作,每人將水果卡片擺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徵分爲3組,點數出每類水果的數量,並在各組水果旁邊放上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

4、指導幼兒做練習:

(1)引導幼兒分別將蝌蚪圈出1、2、3個,再分別與相應的圓點畫線連接起來。

(2)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什麼?分類、計數,並將數量相同的兩組東西畫線連起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給點卡找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給點卡找朋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複習認識1——4的點卡。

2、能按其數量從少到多給點卡排序並匹配實物。

準備:

1、貼絨卡片:1——4的點卡一套。

2、每個幼兒1——4的點卡和實物圖片10張。

活動與指導:

1、利用多種感官鞏固對1、2、3、4各數的認識。

(1)複習認識1——4,逐張出示點卡,問幼兒每張卡片上有幾個圓點,讓幼兒點數後說出總數。

(2)聽聲音舉點卡。如:老師學幾聲鳥叫,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或看點卡做動作,如老師舉起一個點卡,幼兒就拍幾下手等等。

2、幼兒操作活動。

(1)將點卡按數量從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讓幼兒思考:4張卡片,要按照圓點由少到多的順序排隊,怎麼排?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將最少的1的點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點卡跟在它的後面。3比2的點卡多1,排在2的後面,4的點卡比3的點卡多1,排在最後面。幼兒排好後,要求幼兒觀察比較,說出自己發現了什麼? (每一張點卡比前面的點卡多1個圓點)

(2)幼兒對實物圖片分類計數。讓幼兒將實物圖片擺在桌子的另一邊,觀察並操作:實物卡片中哪些東西是相同的,將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數一數,每一種東西有多少?

(3)幼兒給點卡和實物卡片配對。讓幼兒思考:點卡上的圓點是幾,就和數量是幾的東西交朋友,應該怎樣做?指導幼兒在點卡下面擺上相應的數量的實物卡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動物找食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動物找食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手口一致地點數4並說出總數。

2、根據數字4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3、感知4以內數的排列順序。

準備:

圖片: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4條蟲、2根骨頭、4個蘿蔔。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圖片,問幼兒:圖片上有些什麼動物,各有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指導幼兒學習量詞:頭。老師帶領幼兒大聲點數,說出每種動物的總數,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出這些動物的不同(有的動物2條腿,有的動物4條腿),分別點數2條腿和4條腿的動物,說出它們各有多少。

2、教師說:這些動物在一起玩了許久,大家都覺得肚子餓了,就去找食物吃。出示蟲子、骨頭、蘿蔔,啓發幼兒:動物找到了什麼?每一樣東西有多少?(讓幼兒分別點數並說出總數)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分配這些食物?讓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愛好,將1條蟲、2根骨頭、3條蟲、4個蘿蔔分別放在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下面。

3、教師啓發幼兒:這些動物們分好了食物,準備回家了,大家說:還是按照夥伴們的數量多少排排隊吧,最少的排在前面。小朋友想想看誰跟在誰後面?讓幼兒按照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順序給動物排隊,並用點數的方法檢查排列是否正確。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9

小班教案《認識6》適用於小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引導幼兒認識數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認識6》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數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引導幼兒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的樂趣。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教具:投影儀一臺,"動物園"幻燈片若干張,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一盒,數字卡片若干張。

學具:第一組,印有數字的作業紙人手一份(見圖一),油畫棒若干盒;第二組,數字紙卡(見圖二)人手一份,實物印章每人一個;第三組,實物圖片(見圖三)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盒,數字卡片若干張。有點卡標記的信箱三個,貼有不同數字的信封人手一個,1~6小數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環境佈置

幼兒坐在地毯上成半圓形,每人面前放一個小盤子(盤內1~6個小數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兒後面搭建"數的王國",用大型積木搭三個門洞,分別標有數字"l、2、3"。

【活動過程】

一、集體嘗試活動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一封信):師:今天啊,老師收到了一封數字王國的國王寫給我們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師讀信)

師:我們一起開汽車去動物園,好不好?(音樂聲,幼兒做開汽車的動作)出示幻燈片(一),到達"動物園"。

嘗試一

分別出示幻燈片(二)、(三),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鞏固對數字"4"、"5"的認識。

師:我們到了××館,它們有幾隻?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着取出相應的數字。

嘗試二

出示幻燈片(四),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認識數字"6"。

師:它們有幾隻?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6")

"6像什麼呢?"

請小朋友從盤中找出數字"6",集體認讀數字"6"。

請幼兒討論講述"6"還可以表示什麼?

嘗試三

遊戲"看數取物"。

師:這是數字幾?(出示數卡)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着拿出相同數量的'玩具,邊拿邊說:l、2、3……,×個玩具和數字×做朋友。教師引導幼兒反覆練習。

師:現在我們到數字王國去玩好不好?

二、小組活動

介紹每組的遊戲內容及規則:

師:小朋友看,數字王國有三個進口,分別爲1號門、2號門、3號門。每個門內都有一組遊戲。

第一組看數字做點卡

師:請小朋友先看清數字是幾,再畫圓點,邊畫邊說:1、2、3……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

第二組看數字印圖形

師:請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數字是幾,就在旁邊的格子裏印幾個實物圖形,邊印邊說:1、2、3……×個圖形和數字×做朋友。

第三組看實物貼數字

師:先看卡片有幾個什麼,再把能表示它的數字貼在上面的格子裏,邊貼邊說×個什麼數字和數字×做朋友。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組遊戲,隨歡快的音樂聲進入作業區。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檢查操作過程及結果。

三、活動評價(師生互評)

1.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卡片,集體進行評價,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2. 教師小結活動情況

3.以"寄信"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數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信封,請你們把自己做的寄給它們好不好?

幼兒粘貼,教師講解寄法:請小朋友先試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數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對應的信箱裏,邊放邊說: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這樣信就能寄出去。

幼兒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小百科:6是5與7之間的自然數。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