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10篇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10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①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字,並且能夠很快辨認6以內的數字組合(物體)

②積極參與集體教學活動,喜歡上數學活動課。

活動重點以實物代替單調的“數字”,活學活用。

活動難點能夠快速反應6以內的數字將數字活化。

活動準備1—6數字圖片、六個實物標示的`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數數複習,自然導入

通過複習1—50的數字,自然過度到本次教學活動,數數字對於中班的小朋友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難題了,他們已經能夠很流暢的數出1—50的數字,有的甚至能數更多。

師:寶貝們真棒!已經學會了數這麼多的數字啦!今天呀我們有六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他們是哪些寶寶呢?

(通過數字寶寶這一遊戲直接過度到下一環節)

二、數字找朋友

師:小朋友看清楚嘍,左邊呢有數量不等的棒棒糖,右邊是數字寶寶,哪些數字呢?我們來數一數……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呢?左邊有一根棒棒糖,那麼我們就把這根棒棒棒和右邊的數字“1”連起來,好朋友,要手拉手對不對!

這個簡單的遊戲幫助幼兒初步建立實物與“數字”的關係。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這一環節的實物並不是單一的品種,大小不同,直觀上並不能很快判斷數量多少,必須經過一一的數出來

寶貝們這裏有好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來給它們比一比誰多誰少

這個遊戲設定是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們進行數的比較,更是對數數的進一步訓練。

四、遊戲大比拼

在遊戲室事先準備好六個大圓圈,並且都有數字標示(物體表示的1—6)教師隨機喊出一個數字,小朋友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跑進該數字代表的圓圈裏

這一遊戲幫助孩子們快速反應數字,訓練數字敏感度。

 五、“畫”數字

這屬於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兒用實物代替數字,在白紙上畫好1—6。

幫助孩子加深理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學習7、8的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兩份各有幾種分法。

2、初步感受兩個部分之間互換的關係。

3、能將記錄與同伴進行相互檢查並發現問題,養成互查的習慣。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6以內各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7、8的塗色活動圓圈圖各一張,彩色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6頁)幼兒人手一支筆;剪下《幼兒用書》(p19、20頁),雙色圓片片;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爲7或8的雙色圓形片片,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快樂圓點怎樣塗?

教師:許多小圓圈來和我們玩遊戲。出示7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並說出總數,知道今天分合遊戲的總數是7。

教師:我們來變個小魔術,把每排圓圈中的一些變成彩色的,你想怎樣變。

請個別幼兒示範操作塗圓點,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塗色,如: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塗色,如:第一排塗一個圓圈,第二排塗兩個圓圈……引導幼兒塗一色後用兩種方法記錄,如7 7∧ ∧16 61教師再出示8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總數是幾。

引導幼兒猜測:把8分成不同的兩份,可能有幾種分法?鼓勵幼兒去試一試,看自己猜的對不對。

2、小組操作活動

塗色,觀察每排蘋果的數量和顏色,請你依樣按序給蘋果塗色,按顏色把蘋果分成兩份,並在左邊記錄,完成7的分合式。

連線。觀察閱讀花朵裏的數字和花盆上的總數,請你劃線將兩個花朵合起來的.總數與相應的花盆連起來。

翻泡泡,幼兒先將圓片按一種顏色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後翻一個圓片記錄兩次,最後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展示幼兒的記錄單,進一步鞏固按順序記錄的方法。師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兩份有6種分法,8分成不同的兩份有7種分法。

展示按互換關係記錄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這種記錄方法和按序記錄的方法有什麼不同?並請幼兒介紹是怎樣記錄的,鼓勵幼兒也可以嘗試用該種方法進行記錄。

活動反思: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後,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爲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豐富且易於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4、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後,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並做好記錄。

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爲主,教師爲主導的和諧師生關係。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願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橢圓形的物體。

2、通過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探索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3、能積極地參與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橢圓形和圓形彩色紙片各一張。

2、學具:幼兒人手兩張圓形、橢圓形紙。

幼兒用書地18頁,19頁,彩色筆若干,各種幾何圖形以及膠棒。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教師分別出示圓形和橢圓形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啓發幼兒觀察比較這兩個圖形,並將圓形和橢圓形紙片重疊起來進行比較,讓幼兒主動地探索發現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之處。

2、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對圓形和橢圓形進行上下對摺和左右,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的兩條折印一樣長;而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也可讓幼兒將橢圓形和圓形紙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探索圓形和橢圓形的特徵。

3、教師小結:圓形無論圖和對摺多一樣長,橢圓形則不一樣長,並且,圓形無論怎麼折都可以重合,而橢圓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啓發幼兒想一想,找一找,在家裏、在幼兒園、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橢圓形。

二、操作活動。

1、觀察蝴蝶和花,說說:他們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這些圖形有什麼?引導幼兒按標記記錄圖形的數量。

2、引導幼兒觀察數字和圓點的數量,啓發幼兒添畫圓點,使點子和數字一樣多。

3、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麼?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啓發幼兒找出橢圓形,並給橢圓形塗上喜歡的顏色。

4、啓發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拼圖,並貼在方框中。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鞏固對5以內數字的認識。

2、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

3、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電腦。

2、一列小火車、肉骨頭人手一串、火車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播放PPT課件,引起興趣。

(1)今天的天氣可真好,草地上來了一個小動物,聽一聽它是誰?(小狗)

(2)小朋友真聰明,真的是小狗來了,今天小狗家族準備去遊樂場玩一玩,它們坐什麼去呢?原來小狗家族是坐小火車去,小狗們就坐在這些車廂裏,每節車廂裏到底有幾隻小狗呢?我們來打開車廂看一看好嗎?

2、知道是幾號車廂,鞏固對5以內數字的認識。

3、依次點擊車廂,請幼兒目測出數量,並能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1)1號車廂裏有幾隻小狗呢?(點擊1號車廂)

(2)一隻小狗我們能用一個數字來表示,你知道是數字幾嗎?(一隻小狗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鼓勵說完整話的幼兒)

(3)同上方法,一次點擊2號、3號、4號、5號車廂,請幼兒目測出小狗的'數量,並說一說X只小狗可以用數字X來表示。

4、爲小狗找肉骨頭,並能按數量正確送給車廂上的小狗吃。

(1)你知道小狗最喜歡吃什麼嗎?(肉骨頭)

(2)我們一起爲小狗找些肉骨頭,讓它們帶去遊樂場吃好嗎?

(3)請小朋友每人找一串肉骨頭,找到後請你數一數,再和身邊的好朋友說一說你的那串肉骨頭上有幾根骨頭,接着請個別幼兒起來講講。

(4)集體討論:怎樣送骨頭給小狗比較合適。

小朋友找到的肉骨頭串有的只有一根骨頭,有的有兩根骨頭,有的有三根,有的……我們該怎樣來送給小狗,讓它們都有的吃呢?你找到的肉骨頭串上有幾根骨頭,應該送給幾號車廂的小狗。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5)請個別幼兒上來送骨頭給小狗。

(6)幼兒分組送肉骨頭給車廂上的小狗。

(7)請小朋友看看我們的肉骨頭都送對了嗎?請幼兒及時糾正送錯的肉骨頭串。

5、坐火車去遊樂場。

(1)小狗收到這麼多心愛的肉骨頭真高興啊!爲了謝謝小朋友們,小狗們想邀請你們一起乘坐小火車去遊樂場玩,你們願意嗎?

(2)你以前做過火車嗎?坐火車需要買什麼?(火車票)火車票上有座位號,我們要按照上面的座位號找到自己的座位對嗎?今天我們也要憑火車票才能上火車。

(3)教師出示火車票:你看老師這有張火車票,請你們幫我看看,我應該坐在幾號車廂?爲什麼?

(4)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講講,你的火車票上有幾個什麼圖形?應該坐幾號車廂?

(5)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並把車票貼在相應的車廂上。

(6)分組把火車票貼在相應的車廂上。

(7)集體檢查,找出錯誤並糾正。

6、一起乘坐小火車上游樂場。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讓我們坐上小火車一起出發去遊樂場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分寬窄。

活動:比比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幼兒喜歡參與探索活動,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知道物體特徵的相對性和可變形。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比較物體的方法(重疊法,並列法)。

2、物質準備:電腦、課件,各種寬窄不同的.紙板若干,活動室置放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 小客人“皮皮”導入活動:(課件)

1、出示各種紙板,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紙板的不同。

2、介紹活動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 遊戲:幫助小客人(課件)

1、啓發幼兒用不同方法比較寬窄。

2、引導幼兒按意願分組比較各自的紙板,交流比較結果。

關注點:幼兒會用正確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三、 遊戲:小小修路工(課件)

幼兒同寬窄不同的紙板拼搭各種路,並比較寬窄。

四、遊戲:超級變變變(課件)

1、幼兒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寬、窄不同的紙板。

2、幼兒按要求出示後,再相互比較寬窄。(瞭解寬窄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關注點:幼兒知道物體特徵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五、遊戲:找找看

尋找課件、教室中寬窄不同的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8以內的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及難點: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數量;通過觸摸感知數量。

三、活動準備: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標籤: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屏風一個,紙箱制操作人手一個,上有魔法書(紅、黃、綠、黑)4本及圓點卡片(2-8)一套,內藏一串珠子(4顆)、錄音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一)、 語言引導、激發興趣

表情娃娃和我們一起玩遊戲,動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

(二)、 感官練習、感知數量

1、運用視覺感知數量。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標籤: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1)、打開紅色的魔法書:6只蘋果,找出6號房間的娃娃:鬼臉娃娃。

(2)、打開綠燈魔法書:8條魚,找出8號房間的娃娃:驚訝娃娃。

說明:注意幼兒點數習慣的培養,鞏固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2、運用聽覺感知數量。

打開黃色的魔法書,請小耳朵幫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聲,舉起5點卡片,找出5號房間的娃娃:開心娃娃。

(2)7下鼓聲,舉起7點卡片,找出7號房間的'娃娃:生氣娃娃。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標籤: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數學教案-表情娃娃,

說明:聽、默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尚有困難,老師予以適當指導並提醒幼兒數在心裏。

3、運用觸摸覺感知數量。

打開黑色的魔法書,請小手幫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內的珠子數(4顆),舉起4點卡片,找出4號房間的娃娃:傷心娃娃。

說明:通過觸摸感知數量是幼兒從來未嘗試過的形式,教師可提醒幼兒摸一顆、數一顆,使幼兒能獲得成功體驗並瞭解方法。

4、請寶寶們學做各種表情,隨着音樂歡快起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鈕釦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徵給鈕釦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

3、樂於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鈕釦、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老師衣服上的'鈕釦,數數有幾粒。

二、觀察多樣的鈕釦。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呀?(鈕釦)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鈕釦是什麼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鈕釦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鈕釦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鈕釦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鈕釦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鈕釦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

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並記錄。

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並講述分類方法。

三、鈕釦拼畫。

1、師:鈕釦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鈕釦拼出什麼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鈕釦。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餘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教案目標:

1、通過活動,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地間隔排列規律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序。

3、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排列規律的卡片。

2、各種顏色的木塊、幾何圖形、貼絨圖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動預設:

一、自由探索。

1、以遊戲:“尋寶”引入活動。

讓幼兒尋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開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麼?

2、討論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它們的排列規律。

二、發現規律。

1、觀察卡片上物體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補規律。找出卡片上物體的規律,想想接着應該排什麼?

3、幼兒動手操作,把缺的補上去,將規律補完整,並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補。

三、嘗試自由排列。

1、介紹各組活動的內容和要求。

第一組:按顏色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顏色的木塊進行間隔排列。

第二組:按幾何圖形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幾何圖形進行間隔排列。

第三組:按圖案排列。選擇兩種或三種圖案進行間隔排列。

2、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進行有規律排列。

3、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課後反思:

我對幼兒園上了公開課《找規律》,這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學習內容,活動的設計我以遊戲、操作貫穿於整一節課,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第一個環節我以“聽詞做動作”的.遊戲導入,讓幼兒聽我說兩組詞(①小鳥啄蟲、小鳥啄蟲、拍手、拍手。②小鳥飛、跺腳、跺腳)做動作,然後讓他們思考每一組動作繼續做下去該怎樣做,許多小朋友都做對了,我問他們爲什麼這樣做?

xx小朋友說:“我照着前面做的就往後做了。”

xx小朋友說:“小鳥啄兩次,拍兩次手是按順序做的。”

xx小朋友用響亮的聲音說:“這些動作是固定重複的,所以後面的動作也是這樣做。”多麼好的回答!我請全體小朋友給予他們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我讓小朋友聽音樂來做上面的動作,小朋友們把自己當成了小鳥,開心極了。最後我引導小朋友用圖把上面的動作表示出來,讓他們知道這樣有順序的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列。

第二個環節我分幾個層次進行教學。

首先讓幼兒觀察物體的排列找出排列的規律,然後繼續排下去。接着讓幼兒來玩“有規律排隊”的遊戲。最後讓幼兒在教室裏找一找有規律的東西,這個環節小朋友們非常的活躍,都要搶着回答。

xx小朋友說:“牆上的米老鼠排列是有規律的。”

xx小朋友說:“鋼琴的琴鍵排列是有規律的。”

xx小朋友說:“牆上的KT板排列是有規律的。”

xx小朋友說:“我身上衣服的花紋是有規律的。”

xx小朋友說:“頭頂上的臉譜和鏈子排列有規律。”……

第三個環節我提供了許多材料讓幼兒進行創造規律。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小朋友們都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規律,他們學得積極、投入,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思維活動,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較認真、積極參與和守紀律,但是還有四個孩子不夠理想,按要求進行活動的意識還不夠強,不過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已進步了許多,要他們達到我的要求,這是我以後要面對的一個工作重點,因爲我的目標是要讓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現得令我滿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名稱:沙灘歷險記【數經驗】

適宜年齡中班下

活動準備:PPT、操作紙

活動目標

1、認識模式AAB,並按一定規律排序。

2、在故事的情境中體驗幫助迪迪就出逗逗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節導入

導語:夏天到了,迪迪和逗逗一起去沙灘探險,沙灘的另一邊有一座規則城堡,城堡裏住着壞貓Caesar,他吹起一陣風,把逗逗捲到了城堡裏,迪迪決定要去救出逗逗。

過渡:我們和迪迪一起出發救逗逗吧!

二、感知、理解AAB

導語:迪迪走進一片樹林,大樹擋住了她的去路,大樹說:"你要是能說對果樹接下來會長什麼果子,你就可以過去!"教師點擊果樹PPT重點提問:你覺得接下來會是什麼果子?爲什麼?(ABAB)

小結:這些蘋果是一個紅、一個綠、一個紅、一個綠這樣按照ABAB的規律交替排列的。

重點提問:第二棵樹上的果子是按照什麼規律排的呢?(AABAAB)小結:這棵果樹是兩個紅蘋果和一個綠蘋果爲一組,按照AABAAB的規律輪流出現的。

過渡:大樹無奈地說:"你都說對了,請你過去吧!"

叄、識別、填補AAB

導語:走着走着,迪迪面前出現了奇怪的石頭路,她應該怎麼走呢?可以隨便走嗎?(幼兒觀察自由回答)重點提問:石頭路的規律是什麼?

輔助提問:幾個黃色、藍色的.石頭爲一組輪流交替排的呢?(AABAAB)過渡:可是走着走着前面的路斷了,這時magicpan出現了,它告訴迪迪只要把路上的石子補完整就行了。誰來幫助迪迪呢?(幼兒說規律教師點擊PPT)小結:這條石頭路是按照AABAAB的規律排列的,只要找到規律就能去城堡了。

四、幼兒操作AAB

導語:迪迪終於來到了城堡,但要救出逗逗就需要迪迪自己造樓梯爬上去,才能打開門,你們願意幫助她嗎?

1、操作要求:請你按照AABAAB的規律來造樓梯。

將你造好的樓梯貼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看看樓梯造得對不對。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交流分享:說說你的樓梯是怎麼造的?

誰還有不一樣的?

小結:塬來樓梯的規律都是一樣的,但是花樣有許多,最後,迪迪在大家的幫助下就出了逗逗,大家慶祝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襪子時的特別和有趣,初步嘗試按一定的規律排序2。 樂意參加繪本閱讀活動,激發幼兒關係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蜈蚣材料、各色夾子活動過程:

一、角色引題,激發興趣1。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他是小精靈嘟嘟,“小朋友,你們好!”

2。嘟嘟:“見到你們真開心,我還帶了一位朋友過來,它長着許多腳。你們知道是誰嘛?”

3。這是一隻怎麼樣的蜈蚣呢?

二、逐頁閱讀,瞭解排序1。蜈蚣先生是嘟嘟的鄰居,嘟嘟總叫他叔叔。

2。他是有名的帥哥。帥哥是什麼意思呢?(漂亮、整潔)

3。你覺得蜈蚣叔叔那裏帥啊?(衣服整潔、襪子五彩繽紛)襪子裏有什麼祕密呢?

4。嘟嘟好幾天沒有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麼了?你從哪裏看出來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牀上、觸角都耷拉下來)

5。 “蜈蚣叔叔你好。媽媽說這個送給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復!”嘟嘟邊打招呼邊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腳。 “謝謝你小嘟嘟。有你的關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來!對了,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一會有客人要來,我必須穿襪子。可是我沒有力氣。”如果你是嘟嘟你願意幫忙嗎?(願意)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喜歡幫助別人。可是蜈蚣叔叔有30只腳,你們還願意幫助他穿襪子嗎?(願意)你們真是太棒了。對了,小嘟嘟和 你們一樣是個樂意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他也願意幫助蜈蚣叔叔穿襪子。看!蜈蚣叔叔開心的笑着說:“襪子都曬在院子裏。”

6。嘟嘟咚咚的到了院子裏。蜈蚣叔叔院子裏的襪子都是什麼樣的?(紅襪子排成一排,黃襪子排成一排…)

三、嘗試排序

1。嘟嘟看到這麼多顏色的襪子心想:該怎麼來穿呢?嘟嘟有了好辦法,一、二、三看————已經傳好了。(出示穿好無規律襪子的蜈蚣)你覺得嘟嘟這樣穿襪子,蜈蚣叔叔滿意嗎?

蜈蚣叔叔說:“謝謝嘟嘟,可是這樣就不帥!”

2。蜈蚣叔叔說:“我會按照我的心情來穿,心情好的時候我會這樣穿。”(ppt1藍綠藍綠)原來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時候襪子是按照藍黃藍黃的規律穿的。今天我也爲大家準備了襪子和蜈蚣叔叔的照片,請大家到後面找一個位置,一個籃子,幫蜈蚣叔叔穿好襪子。穿好了帶到原來的位置上坐好。

幼兒操作。指導語: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時候是按照什麼規律穿襪子呢?

集中:大家都幫蜈蚣叔叔穿好了襪子。誰來說說看你是按照什麼規律穿襪子的呢?蜈蚣叔叔:謝謝你們。看到這樣有規律的襪子我心情可真好!謝謝!(一次操作)

3。孩子們,我特開心的時候我還會這樣穿(ppt2穿一半紅紅綠紅紅…)你們快幫我穿穿好吧!請大家到後面找一個位置,一個籃子,幫蜈蚣叔叔穿好襪子。穿好了帶到原來的位置上坐好。(二次操作)幼兒操作。指導語:蜈蚣叔叔特開心的時候是怎麼穿的呢?

集中:大家動作可真快。一下子蜈蚣叔叔就穿好了襪子。誰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按照什麼樣的規律幫蜈蚣叔叔穿襪子的呢?

蜈蚣叔叔:謝謝你們!穿上紅紅綠紅紅綠的襪子我特別開心!謝謝大家!

4。蜈蚣叔叔開心的時候喜歡藍綠藍綠這樣穿襪子,特別開心的.時候又喜歡紅紅綠紅紅綠這樣穿襪子。如果你是蜈蚣叔叔你還會想怎麼穿呢?(請3名小朋友提問語:你是怎麼穿的,心情怎麼樣?謝謝你爲蜈蚣叔叔設計新的穿法!)(三次操作)請大家到後面幫蜈蚣叔叔穿穿襪子。穿好了把蜈蚣叔叔帶到我這,大家一起看看誰穿的更有創意。

幼兒操作。指導語:你幫蜈蚣叔叔按照什麼規律穿的呢?

集中:大家都設計了這麼多的方法,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對了,這個是誰設計的呢?(幼兒)你來介紹一下一按照什麼規律穿的呢?這樣的穿法果真讓人賞心悅目。我真是越看越喜歡!謝謝你!

四、經驗遷移1。孩子們有了你們設計的各種穿法,蜈蚣叔叔每天都能開開心心地帥帥地生活着。 “叩叩叩”誰來了?他們身上有什麼祕密呢?(蜜蜂黃黑黃黑)蜈蚣:希望你能早點康復!蜈蚣叔叔:“謝謝你蜜蜂!”

2。 “叩叩叩” 這一次又是誰呢?他們身上有什麼祕密呢?蜈蚣:希望你能早點康復!蜈蚣叔叔:“謝謝你蜜蜂!”

3。蜈蚣叔叔有好朋友,生病的時候都很關心他,蜈蚣叔叔可感動了!孩子們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是怎麼關心自己的朋友的?(好東西一起分享、遇到困難及時幫助他、生病的時候還去探望他)看來你們都是一位好朋友。我也希望能當你們的朋友好嗎?

4。蜈蚣叔叔吃了朋友們帶來的禮物,覺得自己越來越有力氣了。讓我們一起爲唱一首好聽的歌送給蜈蚣叔叔,祝願他的病能快快好起來!

5。蜈蚣叔叔太開心了。有這麼多好朋友。謝謝你們朋友們!大家紛紛說:“不用謝!希望你早日康復!”天黑了,大家都回家了。再見!蜈蚣叔叔!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襪子的特別與有趣。

2.在仔細觀察繪本畫面的過程中,初步瞭解按一定的規律排序。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蜈蚣叔叔的襪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繪本: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讓我們來看看書裏面會藏着誰?大家好,我是小精靈嘟嘟,很高興見到你們,你們願意跟我做朋友嗎?

2.今天嘟嘟還帶來了很多好朋友,他們會是誰呢?翻到第二頁。

3.誰認識他們?蚯蚓和蝸牛有腳嗎?(沒有)那他們是用什麼辦法向前走的呢?你們有沒有腳,有幾隻?那這些動物朋友裏誰也有腳?有幾隻?一起來數一數怎麼樣?

4.哇,他們竟然有那麼多腳,不過有一位朋友,他的腳比蜜蜂、瓢蟲的還要多得多,長了三十隻腳呢?他會是誰?(翻到下一頁:蜈蚣)再一起來數數蜈蚣有幾隻腳吧。他可真厲害,長了那麼多腳。

二、閱讀理解,瞭解排序

1.嘟嘟喜歡叫他蜈蚣叔叔。

2.蜈蚣叔叔住在嘟嘟家隔壁,他可是村裏出了名的帥哥。帥哥什麼意思?你覺得蜈蚣叔叔哪裏帥?可不是個帥哥嘛,他出門的時候一定會穿上襪子,穿上亮晶晶的衣服,搭配各種顏色的襪子。喜歡襪子的蜈蚣叔叔,連在家裏也是要穿襪子的。

3.可是嘟嘟發現有好幾天沒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可能怎麼了?(翻到下一頁)你從哪裏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牀上、觸角都耷拉下來了)於是,嘟嘟的媽媽讓嘟嘟帶着吃的去看看蜈蚣叔叔。走,咱們跟着嘟嘟一起去看看吧!(翻到下一頁)

4."蜈蚣叔叔你好。媽媽說這個送給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復!"嘟嘟邊打招呼邊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腳。嘟嘟一直很好奇蜈蚣叔叔到底有沒有三十隻,就偷偷地數了起來。偷偷地數是怎麼數的?(幼兒表演)數了沒幾隻,其他的腳被棉被蓋住了,沒辦法再數下去了,嘟嘟連忙說:叔叔再見,我要回家了!"這時蜈蚣叔叔說:"謝謝你小嘟嘟,有了你的關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來!對了,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一會兒有客人要來,我必須穿襪子。可是我沒有力氣。"如果你是嘟嘟你願意幫忙嗎?(願意)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喜歡幫助別人。可是你們也知道蜈蚣叔叔的腳可不是一隻兩隻,你們還願意幫他穿襪子嗎?(願意)你們真是太棒了。小嘟嘟和你們一樣是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他也願意幫助蜈蚣叔叔穿襪子。蜈蚣叔叔開心的笑着說:"襪子都曬在院子裏。"(翻到下一頁)

5.我們發現院子裏的襪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什麼顏色的襪子排成一排?(完整描述紅襪子排成一排,黃襪子排成一排……)就像彩色的旗在風中飄揚。

6.(翻到下一頁)嘟嘟看到這麼多顏色的襪子心想:該怎麼來穿呢?這時蜈蚣叔叔說:我會按照我的心情來穿,心情好的時候我會這樣穿:課件一:出示完整穿好的襪子(藍黃藍黃)請幼兒來找找規律。

如果有客人來的時候,我會這樣穿:課件二:出示穿了一半的襪子(紅綠紅綠)請幼兒來找規律,請你幫蜈蚣叔叔穿上襪子吧!

7。尋找其他的規律

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叩叩叩。"開門一看,原來是蜜蜂阿姨來看望蜈蚣叔叔了,她還帶來了一盒糖果,後面跟着蝸牛叔叔和阿姨,他們帶來了一個大蛋糕。小朋友們找一找,蜜蜂阿姨的身上藏着什麼祕密?有什麼規律?蛋糕上有什麼祕密?還有哪裏也藏着這樣的規律呢?

三、經驗遷移

1。在黑板上出示蜈蚣叔叔形象(兩個),請幼兒用夾子當襪子幫蜈蚣穿襪子。

2。學學蜈蚣叔叔散步,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