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彙編6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彙編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通過動手操作來探究生活中的問題。

2、知道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盆若干、教師表演魔術用的水杯兩個(兩個水杯外觀要一樣,下半部分要有杯套,一個水杯下半部分塞有乾毛巾,一個不用塞),幼兒實驗用水杯人手一個(底蓋能打開,並做成紅色底蓋),酸奶盒人手一個、實驗記錄卡人手一份、水彩筆每組一盒、擦桌布每桌兩塊,將幼兒分成四組。

2、乾毛巾、塑料花片、泡沫塊、海綿塊、石塊、豆子、棉花,以上物品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變魔術讓幼兒產生興趣

1、猜謎語:(水)

有樣東西用途大,無色、無味、透明的,魚兒愛在裏面遊,人們口渴喝個夠。

2、師: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是水。那好,今天趙老師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關於水的魔術,你門想不想看?

幼:……

⑴教師邊表演邊講解:A:老師這有一個空杯子(沒有塞毛巾的杯子),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證實杯子確實是空的),我用酸奶盒舀滿滿一盒水倒進杯中,然後把杯子倒過來(哦,水有流回到酸奶盒裏了。)

B:用一塊紅布遮住,換另外一個塞有毛巾的杯子,再倒一盒水進這個杯中:“現在趙老師要把水變沒,我變!我變!我變變變!(邊搖晃杯子邊說)。然後把杯子倒過來,(咦?水呢?到那裏去了呢?誰知道?)

幼:……

師:你們說出了這麼多答案,那那個是正確的呢?還是讓我來揭開祕密吧,閉上眼睛大聲數一、二、三,(幼兒數到三的同時把兩個杯子都拿出來,並把杯套取下來,讓幼兒看到原來是兩個杯子,發現不同,一個有毛巾一個沒有。)

幼:……

師:有的小朋友說,水跑到毛巾裏去了,是不是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把毛巾從杯中取出,擰一下,確實能擰出水來)

師:你們真聰明,猜對了,水果然是被幹毛巾吸走了,那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容易吸水的呢?

幼:……

(二)讓幼兒自己進行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師:你們想出了這麼多東西,真不錯。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棉花、石頭子、豆子、海綿等,你們可以用這些材料試試看到底誰能吸水。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水杯,杯子紅色的底蓋是能打開的,打開後你可以把你要做實驗的物品放進去,比如說毛巾(邊說邊作示範操作)把毛巾塞進去後再把紅色底蓋蓋上,舀一盒水從杯口倒進杯裏,再把杯子倒過來,看一看水是流回來還是被吸走?做完實驗後把結果記錄到你的'實驗記錄卡上。(幼兒進行實驗,教師提醒幼兒實驗後記錄實驗結果)

(三)交流實驗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師:XX用太陽來表示乾毛巾能吸水;用月亮來表示石塊不能吸水,XX用“V”來表示棉花能吸水;用“X”來表示塑料花片不能吸水,老師也有自己的記錄方法,我用“”來表示XX能吸水,用“”來表示XX不能吸水。(在黑板的大記錄表上進行總結)

(四)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很多能夠吸水的東西,比如你們剛纔說的土壤、布、等我們還可以回家後試一試,然後自己做記錄卡,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當然在實驗過程中,也許幼兒將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爲什麼毛巾能吸水,石頭不能吸水?爲什麼往塞滿了毛巾的杯子裏倒一盒水進去就能被毛巾吸掉,而再倒一盒進去,把杯子倒過來水就能流回一點來?等等,如果發現問題,我將引導幼兒繼續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準備作爲延伸活動或繼續組織下一次活動。)

教學反思: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通過多讓學生活動,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喚起學生對生活的親近感,使他們更加熱愛科學。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能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並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2. 初步瞭解蔬菜的基本特點,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師: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誰?(南瓜爺爺)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白鬍子,白眉毛)給南瓜爺爺問好。

(2)出示南瓜爺爺的家。

(二).數客人

(1)師:今天南瓜爺爺家來了好多客人,請你數數一共有幾個?(答案不一樣)

(2)“平時我們數數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的數,今天這麼多小客人圍成了一個圓,你有什麼好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提問個別幼兒:你是怎麼數的?從哪開始?

(3)教授方法:數一圈的東西,我們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後順着鐘錶轉動的方向,一個一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

(4)“我們一起再來數一遍”。。。。。。“原來南瓜爺爺家一共來了8位客人”

(三)、猜客人

(1)“你能從影子裏看出它們是誰嗎?”請幼兒說“我覺得第X個可能是XX”;“從哪裏看出來的?”(形狀)

(2)出示圖片,共同驗證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猜對了沒有?”

(四)、找蔬菜做鄰居

(1)瞭解"鄰居":

“南瓜爺爺請這麼多客人原來是要找鄰居,誰知道“鄰居”是什麼?(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或者樓上、樓下的朋友)

(2)瞭解蔬菜的定義: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這8位客人裏有蔬菜嗎?請你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下面用黑色的筆畫一個圓。”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們操作完以後)“好,把筆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對啦,有的人還差一點點,到底什麼是蔬菜?(蔬菜就是種出來、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請你再來找一找,用紅色的筆在蔬菜下面畫一個圓。”

@驗證:“現在我們一起對着大屏幕,來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個餅乾是在工廠里加工出來的,它不是蔬菜;第二個。。。。。。)

@“看一看,一共有幾個蔬菜?”(5個)那南瓜爺爺找到了幾個鄰居?(5個)

活動延伸:

1、除了我們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蔬菜?(幼兒自由發言)

2、“小朋友們說了很多種的蔬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結:生活中的蔬菜種類有很多,它們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請你們回去找一找,這些蔬菜都有什麼營養,回來給我小朋友說一說,好吧!

小百科:南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的果實作餚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溼、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瞭解動物耳朵的特性

2、說說自己的想法,並能較連貫地講述

活動重難點:瞭解動物耳朵的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圖片、小動物圖片

前期經驗準備:瞭解過一些小動物的特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東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見(耳朵)

重點提問:

小動物也有耳朵,你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長什麼樣?

你知道小動物的耳朵有什麼本領?

小結:小動物耳朵各種各樣,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都能聽見很遠傳來的聲音。

二、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1、教師講述故事

重點提問:

公雞有耳朵嗎?公雞的耳朵怎樣的?

小公雞帶不了眼鏡,你幫它想個好辦法?

小結:公雞有耳朵,但是它沒有像我們一樣的耳廓,它的耳朵只是一個小洞洞。

2、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我們來聽聽小公雞是怎麼做的

重點提問:

小公雞都向誰借耳朵了呢?它們有沒有借給它?爲什麼?

小動物的耳朵有什麼用?

小結:小動物都沒有把耳朵借給小公雞,因爲它們的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

3、幼兒說說自己耳朵的作用

重點提問:

我們的耳朵本領也很大,誰能說說你的耳朵有什麼本領?

我們怎樣保護耳朵?

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各種聲音,它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所以要保護好我們的耳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準備材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分別放在三個盤子裏)。

2、形式排列卡三張:紙製卡片,繪有按一定規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3、牙籤若干

直接目的:

嘗試用三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按一定數量進行有規律地排列。

間接目的:

1、觀察能力的培養

2、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3、遷移能力的培養

活動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回答:“箭頭表示什麼?”(從箭尾到箭頭表示一個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連續重複排列三組,教師用牙籤將形式圖劃分爲三小節(牙籤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觀察並引導幼兒討論: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後?誰在中間?

三組排列完全相同嗎?

5、請幼兒跟着老師將形式排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注意每讀完一小節後要稍作停頓。鼓勵幼兒記住圖形排列規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並按原有規律繼續排列。

7、排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並確認排列結果,如發現錯誤要及時調整。

8、分別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排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作。

9、教具歸位時要注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頭。

2、教師的引導及幫助。

延伸變化:

1、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規律重複排列。

2、學習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規律重複排列。

3、學習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規律同時排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初步感知身體動、影子也動,影子和身體在一起。

(二)體驗觀察影子、與影子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一)陽光明媚的戶外空曠場地。

(二)幼兒用書第5冊封二、第1頁。

三、活動過程

(一)影子在哪裏?

1.找各種各樣的影子。

這些影子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影子,說說找到的最大、最小的`影子。)

2.找找老師的影子。

我的影子在哪裏?什麼時候有影子?什麼時候又不見了?我的影子有幾個?

3.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變化。

你有影子嗎?它在哪裏?你的影子有變化嗎?什麼時候變的?怎麼變的?

你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動,影子也動,我們停,影子也停,它總是跟着我們。

(二)分不開的影子。

1.創設問題情境。

我們走到哪兒,影子跟到哪兒,影子能和我們分開嗎?你有什麼辦法讓影子和你分開?

2.大膽猜想,提出假設。

請你想個辦法把影子和自己分開。(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用跳或者站在桌子上等方法。)

3.根據剛纔幼兒的猜測,逐一進行嘗試和驗證。

4.交流分享。

你用了什麼方法讓影子和你分開?你成功了嗎?

5.教師小結:影子和身體在一起,不能分開。

(三)影子捉迷藏。

1.大膽猜想,引出遊戲。

—一影子不能和身體分開,那影子能躲起來,不被別人發現嗎?

2.師幼共同玩影子捉迷藏遊戲:教師蒙上眼睛,從1數到10,幼兒在操場四周尋找可以將影子藏起來的地方,如大樹後、房屋旁,然後教師去找影子,如發現幼兒的影子還能被看到,就表示被抓住,被抓住的幼兒和教師一起去找影子,直至遊戲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交流和提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理解車上各種設施在設計上的人性化理念。

2、增強對周圍事物觀察和探索的興趣。

3、探索、發現生活中公共汽車的特徵。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具準備:公共汽車上部分設施的照片

經驗準備:幼兒對公共汽車比較熟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對公共汽車關注的興趣

1、你們乘過公共汽車嗎?

2、在乘公共汽車時看見車上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嗎?

小結:許多小朋友乘過公共汽車,公共汽車車上有椅子給乘客坐,有電視給乘客看。

二、觀看錄像——在討論中瞭解一些設施的作用

1、車上的座位爲什麼要有不同的顏色?這些黃色的座位爲什麼靠近車門?

2、車上爲什麼要裝電視?

3、乘車時,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車,可以藉助車上的哪些設施查詢?

4、後車門旁扶杆上的'紅按鈕有什麼用處?

小結:原來公共汽車上的許多設施有不同的用處,乘客在乘車時會很方便。

三、活動延伸——進一步激發幼兒後期的探究興趣

1、如果你來設計一輛公共汽車,你覺得還可以裝些什麼?

2、怎樣才能讓乘客更方便?

反思:

1、幼兒對公共汽車上的各種設施"似曾相識",卻"稍有經驗"。因此,這些看似平凡的設施激發了他們猜想、探索和發現的興趣。

2、如果能拍攝一些乘客使用這些設施的照片,讓幼兒根據照片進行分析、猜想的話,活動會更加有趣,對幼兒思維的挑戰也更有益,而且幼兒對設施用途的理解也會更加形象直觀。

3、也可考慮用區域活動或家園合作的形式進行後續活動,使高結構活動與低結構活動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