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6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6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範例和教師語言的引導,能發現實物交替排列的規律。

2.初步嘗試按交替規律排列物體,並能邊操作邊講述:一個xx,一個xx。

3.樂意幫水果寶寶排隊,初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果:蘋果、梨、橘子

2.圖片:香蕉、橘子、蘋果、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寶寶,看,誰來啦?(蘋果寶寶)還有呢?(梨寶寶)

2.師:今天這些水果寶寶要出去秋遊了,去秋遊前要先排排隊。

3.師:看,這是一個小紅旗,水果寶寶們開始排隊了,它們都排好了嗎?它們是怎麼排隊的呢?(一個蘋果,一個梨。。。)

小結:水果寶寶是一個隔一個排隊的。

4.師:瞧,它們又是誰啊?這些水果寶寶也要去秋遊,但是它們還沒排好隊呢?你們能幫幫它們嗎?它們又是怎麼排隊的呢?(一個橘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蘋果)接下應該怎麼排呢,誰能來排一排。(請個別幼兒排一排)

5.出示條卡

師:還有水果寶寶也在排隊呢,它們沒有排好呢,我們幫他們排排好吧?(一個xx,一個xx)接下來排什麼呢?(排一排)

二、幼兒排一排

1.師:寶寶們,後面還有很多的水果寶寶需要你們幫忙,你們能幫它們排排隊嗎?記住哦,兩種水果要一個隔一個排。

2.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3.師:我們來看看寶寶們幫水果寶寶排好隊了嗎?排的對不對?

請一個對的幼兒,集體表揚;再請一個錯誤的幼兒,幫助糾正。

三、秋遊

1.師:水果寶寶們都排好隊了,那我們也來當水果寶寶,一起排排隊吧。(每人一個水果圖片,共兩種水果)

2.幼兒排一排

3.師:水果寶寶們,我們去秋遊吧。

活動準備:

我在本班進行了科學教學活動,本次的活動名稱是《水果排排隊》目標是體驗物體從大到小的順序關係並能根據全範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按大小給5個物體排序,操作完後能整理材料,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活動一開始我用了情景導入,讓小朋友們幫妞妞給果園裏的果子排排隊,小朋友們都非常有興趣。我特別強調要從小紅旗開始,可能是因爲過於強調了,在說明操作規則時語言顯得有些囉嗦,用詞不夠嚴謹。作爲一名新教師,這一點我一定要多加註意,儘量減少無效提問的出現。說明規則後小朋友開始動手操作材料,大家都很專心在操作材料,小朋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在換組的時候還有小朋友忘了收材料就到另一組進行操作了。最後是講評,我顯得有些急於收尾,沒有等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完我就開始講評了,我應該耐心的多等一等,等所有小朋友準備好了以後再進行講評。

通過這次觀摩活動,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當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教師的很多優點,我一定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多向他人學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認識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爲序數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識,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序數感知的整合。我嘗試用情景遊戲貫穿的形式,將認識5以內的序數作爲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並能爲以後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目標:

一、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二、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幫助幼兒在理解序數含義的基礎上,會用序數詞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初步學習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

 活動重點: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難點:用序數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活動準備:

課件、拼擺火車的操作材料、樓房圖片、動物圖片、水果圖片、遊戲車廂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排成一列火車,隨着音樂“火車開了”來到活動場地。

二、“摸口袋”(內放三種水果),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裏面裝着什麼?

三、看課件,讓幼兒瞭解秋天哪些水果豐收了,瞭解水果與堅果的不同。討論“怎樣把水果又快又多又便宜的運到城市來呢?”引出下一環節。

四、利用拼擺火車的遊戲情景,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5的序數。

1、拼擺火車。讓幼兒說出從車頭方向數“××顏色的車廂排在第幾位?”“第×節車廂是什麼顏色的?”

2、給火車標車廂號。

3、把水果裝上火車。讓幼兒說出“第×車廂裝的是什麼水果?”“××水果裝在第幾節車廂?”

五、給小動物送水果,進一步增強對序數的認識。

1、給樓房標樓層號。

2、幫小動物分房子。說出“××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層住的什麼小動物?”

3、送水果。“我把××水果送給了××小動物,它住在第×層。”

六、遊戲開火車,鞏固幼兒對序數的認識,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幼兒5人一組“開火車”,站在廢舊紙箱做成的車廂裏,每人一節,播放背景音樂《火車開了》。第一遍音樂,“火車”向前開,音樂停止後,幼兒說出自己是第×節車廂。第二遍音樂,“火車”原地轉身往回開,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原來的第五變成了現在的第一,調整車廂,遊戲繼續開始。

七、活動延伸:在生活中鞏固幼兒對序數的認識與運用。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本次活動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認識並能區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且讓幼兒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各不一樣的幾何圖形;

2、圖形娃娃圖片一張;

3、每人一份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活動進程

一、以談話導入,激趣幼兒

1、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班今天來了這麼多的`阿姨,小朋友們問阿姨好啊。除了阿姨以外,我們還來了一位神祕的小客人你知道是誰麼?

2、讓老師告訴你吧,今天的客人就是圖形娃娃,(出示幾何圖形)小朋友打個招呼吧。你們看圖形娃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呢?它們長的什麼樣子呢?

二、帶領幼兒認識幾何圖形

1、教幼兒說出這幾個圖形的相應特徵。

2、請幼兒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裏還有什麼東西也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3、小遊戲:拼小路(複習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圖形娃娃看到小一班的小朋友這麼聰明很高興,它也邀請大家到它的家裏去做客,好麼?

介紹遊戲玩法:

(1)到娃娃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還沒有鋪好,需要大家一起來動手;(幼兒動手拼)

(2)小朋友們這麼棒咱們來慶祝一下吧,帶領幼兒唱歌,歌曲結束以後馬上踩到石頭上,並提問:你踩的是什麼圖形?什麼顏色的

三、學習按照大小排序

1、圖形娃娃的家到了,可是圖形娃娃要考考小朋友,誰答對了就請誰到家裏去玩,你們有信心麼?

2、請個別小朋友下來給幾何圖形排序

3、請每個小朋友都來給圖形排序。

4、每個小朋友都過關了,圖形娃娃邀請你們到家裏來玩,可是咱們送什麼禮物呢?對了,圖形娃娃最喜歡幾何圖形了,咱們就把手裏的圖形送給他們好麼?三角形娃娃最喜歡三角形、圓形娃娃喜歡圓形、正方形娃娃喜歡正方形,你們可千萬別送錯了。

5、請幼兒分組下來送玩具;

6、老師檢查幼兒送的禮物。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手口一致地點數9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認讀9以內的數字。

重點:

手口一致地點數9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難點:

認讀9以內的數字。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6頁。

2.玩具卡:《我會數6~10》。

3.雪花片或其他拼插玩具,分裝在若干托盤或籃子中。

4.較爲空曠的場地,設置一個起點,在終點處放置雪花片。

5.黑板、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去終點處拿相應數量的`雪花片。

1.請幼兒說出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的數字。 你知道這是數字幾嗎?

2.每次請3或4名幼兒模仿一種小動物,去終點處拿相應數量的雪花片並拼插起來,然後返回起點。

(1)請你們模仿小青蛙,跳着去拿7個雪花片。

(2)這一次,請你們模仿大笨熊去拿8個雪花片。

3.其他幼兒檢查這些幼兒拿的雪花片數量是否正確。

二、請幼兒取出玩具卡上的數字,打開《我的數學》第16頁,數一數每個格子中的物品有幾個,就將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後面的空格中。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放的正確。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圖形的大小、形狀、顏色,初步嘗試在記錄紙上做標記。

2、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3、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嘗試學習記錄標記

三、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複習圖形

1、今天有許多圖形寶寶也來做客了,我們來看看是些誰?帶領幼兒認讀圖形。

2、他們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可以用大標記,小標記來表示,顏色不一樣,可以用紅標記,綠標記來表示。形狀不一樣呢?可以用三角形標記和圓形標記來表示。

(二)初步嘗試遊戲大轉盤

師:小朋友想做遊戲嗎?請輕輕閉上眼睛,拿去標記,看少了什麼?標記到哪裏去了呢?出示大轉盤,跑到這兒了,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裏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麼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三)再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並學習用標記記錄。

1、師:圖形寶寶累了,我們該送他回家,圖形的家在哪裏呢?出示二個盤子,分成幾家?二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 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分好了說說是誰的家?在紙上做個標記。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四)提高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分完後要說說是誰的家,在紙上做個標記。

2、 討論: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怎麼分的?(請1-2名幼兒)

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和大轉盤的遊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後再玩)。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知道如何比較3以內物體的高矮,能區分最高和最矮。

操作積木,與同伴對比最高和最矮,並能用詞彙表達。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高矮不同的樹和長頸鹿各3個。

活動過程

出示身高不同的兩隻長頸鹿,觀察長頸鹿,初步感知高矮的不同。

——我們班來了動物朋友,來看看它們是誰?

——這兩隻長頸鹿誰高?誰矮?要怎麼比?

小結:比較時要把兩隻長頸鹿的腳對齊,再看看上面。

比較3只長頸鹿的高矮,感知最高和最矮,教師引導幼兒用兩兩比較的辦法找出最高和最矮。

——又來了一隻長頸鹿,現在是誰最高?誰最矮?3只長頸鹿比高矮。

長頸鹿吃樹葉。

——大樹比高矮:出示3顆高矮不同的樹圖片,說出最高和最矮。

——長頸鹿找食物:按高矮順序分別給長頸鹿和大樹排隊,引導幼兒根據高矮給長頸鹿分配食物,並嘗試說“最高的長頸鹿吃最高的'樹上的樹葉”等。

發放積木,請幼兒疊高,將幼兒分成3名一組,請幼兒比一比,並說一說誰的最高,誰的最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