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一﹑教學資料:

幼兒故事《熊媽媽請客》

二、教學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資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導幼兒瞭解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與特點,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情境表演

三、教學準備:

小動物圖片,小動物頭飾,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師:(小朋友們,這天林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啊?)幼兒:﹙想!﹚教師出示小熊圖片師:﹙小熊說了,這天是熊媽媽的生日,他想邀請小朋友們一齊去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大家說好不好啊?﹚幼兒:﹙好!﹚師:﹙那在去之前,老師來問問小朋友們你們生日時都是怎樣過的呢?﹚教師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日體驗,大膽用心的發言。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此刻就讓我們快快去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吧!﹚

2.分段播放ppt課件,讓幼兒熟悉故事資料,老師提出問題:(都有誰來參加熊媽媽的生日聚會了?小熊是怎樣明白的?)教師複述謎語讓幼兒學念,並引導幼兒按照故事人物的順序把對應的小動物圖片粘到黑板上。

3.繼續播放課件,提出問題:﹙誒呀!客人們誰也不做聲,誰也不吃,這是怎樣回事呢?﹚引導幼兒說出是因爲把菜送錯了,教師展示錯誤的配對關係圖。﹙小朋友們真聰明,此刻讓我們之後看看小熊是怎樣做的。﹚

4.繼續播放課件至結束,師:﹙小朋友們,你們明白客人們都愛吃什麼嗎?﹚引導幼兒進行動物與食物的正確配對。

5.活動延伸:情境表演《熊媽媽請客》師:﹙小朋友們,這天我們參加了熊媽媽的宴會,大家開心嗎?﹚幼兒:﹙開心!﹚師:﹙那此刻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來分別扮演這些小動物,我來當熊媽媽,咱們一齊來進行情境表演好嗎?﹚教師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課件,讓幼兒觀察揣摩人物的動作表情,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情境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認識新朋友,體驗與朋友相處的快樂。

2、嘗試和同齡人交朋友,學習結交新朋友的簡單方法。

3、能大方分享結交新朋友的方法。

活動準備

歌曲《好朋友》CD(MP3格式)、課件。活動前,與鄰班或其他班聯繫好活動內容和目標。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

師:你有朋友嗎?他是誰?你們怎麼認識的?你們相處得開心嗎?

師: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其實我們可以和很多小朋友成爲好朋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認識其他班的小朋友吧。

二、結交新朋友

教師帶領幼兒到隔壁班裏,請幼兒尋找、結交新朋友。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交友情況,例如:呆在原地不動害怕交談,主動介紹自己,不停地換人等。

教師鼓勵沒有交到朋友的幼兒,請他們主動去交流。

三、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了哪些新的好朋友,簡單介紹新朋友,說說是用什麼方法交到的等。

教師與幼兒討論,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做?可以說什麼?做什麼?

教師總結:交朋友要大方,首先主動介紹自己,然後向別人說出你想交朋友的想法,詢問朋友的名字等,然後可以一起玩。

四、歌曲表演

請幼兒跟新朋友一起來表演歌曲《好朋友》。

活動應變

1、可以先到鄰班交朋友,然後回自己班活動室討論總結。

2、可以事前讓幼兒帶上玩具或圖書去與新朋友分享。

活動延伸

1、教師日常多提供時間和機會,讓幼兒多結交新朋友。

2、教師帶領幼兒爲自己製作名片,用來認識新朋友。

區角活動

語言區:粘貼幼兒跟朋友共同遊戲、活動的照片,鼓勵幼兒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以及照片內容。

環境創設

將幼兒的朋友照片貼在“朋友樹”上。

家園同步

家長帶幼兒外出時,鼓勵幼兒主動認識同齡小朋友。

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當中,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信的內容,增進與朋友之間的友誼。

2、積極地嘗試與周圍的人交往。

二、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故事中的信一封

三、活動過程:

1、視聽故事,理解信的內容

出示角色: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好朋友,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是一對好朋友。小小住在河的上游,阿嗚住在河的下游。它們常常在一起玩,可是最近,小小好幾天沒看見阿嗚,有些想念它了。於是小小就寫了一封信給阿嗚。

出示信:看看這封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信中有拼音、數字、漢字、圖畫等)

:小小真聰明,碰到自己不會寫的`字想到了這麼多的辦法來代替,誰能看懂小小的這封信?

幼兒討論理解信的內容。(鼓勵幼兒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說說)

信送到了阿嗚手裏,猜猜阿嗚看懂這封信了嗎?

出示故事圖片。

二、寫給好朋友的一封信

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就這樣用寫信的辦法告訴好朋友心裏話。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我們幼兒園要放假,可能和好朋友碰不上面了,我們來試試給好朋友寫信,說說心裏話。

幼兒嘗試寫信。

分享交流。

三、延伸

你們有沒有比寫信更方便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教學目的:通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準備: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與指導:

1. 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 討論: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爲什麼辦不到?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爲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爭吵

有一天,小玉剛想上牀睡午覺,忽然聽見右手的五個手指頭說起話來。大拇指說:"我是你們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說:"瞎說,瞎說,我最有用。"中指、無名指也嚷嚷開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聽,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們光嚷嚷有什麼用?總得講出點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馬上說:"我先說!人們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誇獎什麼的時候,總是把我伸出來,說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當然最有用啦!"

食指說:"你是老大哥怎麼啦,你沒有我長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嘗一樣好吃的東西,總是用蘸一下,誰聽說讓你蘸過呀!"

中指說:"別吹牛了,你有我高嗎?我在五個兄弟裏最高,所以人們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數我第一!"

無名指也嚷嚷開了:"你們都別說了,我緊有用,人最喜歡我,管我叫無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可是最有用的得數我!小玉耳朵癢了,就用我來摳。"

"不對,我最有用!"

"不對,我最有用!"

"……"

呵,這兄弟五個吵起來了。小玉一聽,覺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個指頭兄弟

"對、對,還是讓小玉說說吧,我們誰最有用?"

"我看你們別爭了,父們都用。有些事一個人就辦不了,要靠大家才能辦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們就試試吧。來你們誰能用一個指頭,拿起這把笤帚掃掃地?"

大拇指說:"我能!"

"好,試試吧!"

大拇指想,這還不容易。它走過去就想把笤帚拿起來,可是不知爲什麼,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四個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說:"還是我來吧!"

食指過去了,它把身子彎過來一勾,真把笤帚勾起來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掃地,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也全試過了,誰也沒能把笤起來。五個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小玉又跟他們說:"來,你們大家一起使勁,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來!"

五個指頭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來了,嘩啦,嘩啦,把地掃得十淨極了。

小玉問大家:"你們說誰最有用啊?"

"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個指頭都不說話了,小玉躺在牀上,不一會就睡着了。

建議: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表情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圖片每人一幅(情節、風景、色彩圖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談論臉部的各種表情

1、活動開始,引導全體幼兒觀察老師的表情(笑)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做客,小朋友高興嗎?那你們看馮老師高興嗎?你怎麼知道老師很高興?(老師在笑)那你又是怎麼知道老師在笑的?

輔助提問:老師的嘴巴、眉毛、眼睛怎麼樣了?

師:哦,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師在笑了。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是怎麼笑的?

2、笑是一種表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表情?

幼兒照鏡子看看、找找、說說、做做。

(1)你找到了什麼表情?來,到上面來表演給小朋友看。(幼兒模仿)

(2)根據回答出示表情圖,說說表情,進一步感知明顯特徵。

(二)聽故事找表情

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臉可以找到表情。其實,在聽故事的時候,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有來聽聽、看看一個故事,你們想想在這個故事裏能找到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找到了這個表情?

1、觀看多媒體故事

2、提問:你覺得故事裏有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

幼兒說說,引導幼兒說完整。

(三)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爲圖片選擇恰當的表情。

小朋友真聰明,把藏在故事裏的表情都找了出來。今天還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裏了,快把他們拿出來,(取出信封,看看錶情圖片),我們給這些表情找張圖片朋友好嗎?

請幼兒自由選擇圖片。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現五張操作圖),就放在後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選一張圖片,看一看,你覺得這張圖片可以和哪個表情交朋友,就把這個表情貼在圖片上,然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要用這個表情。

根據自己的理解爲圖片選擇表情,並說說理由。

(教師在巡迴觀察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說連貫和完整,如:因爲……所以我選擇**的表情。)

3、大家一起來說說:

你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同步在大屏幕上點出此張圖片)

你爲他選擇了什麼表情?爲什麼?(允許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發表自己的理由。)

(四)討論自己喜歡的表情

1、表情這麼有趣,他表達的內容這麼豐富,那你最喜歡哪種表情呢?爲什麼?

2、我們都喜歡高興的表情,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天天都高興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不被困難嚇倒、勇敢的人才能快樂的生活。

(五)延伸活動:

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情內容、製作臉譜等

設計理念:

1、採集孩子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點棗“表情”爲活動內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在與老師、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對錶情的理解,提高語言能力。

2、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聯繫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

3、語言能力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以往我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純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本次活動注意了幼兒內在思維和外在口語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想象力,激發對大自然產生美好的情感。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會朗誦。

3、感受民間童謠的藝術魅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月亮下來吧》。

2、仿編兒歌紙條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回憶月亮形狀變化。

提問:月亮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請個別幼兒發言)

播放PPT2,:每個月的初一,月亮又彎又小,然後慢慢變大變圓,到十五時月亮又大又圓,然後又慢變彎變小。

(二)師生談話:圓圓(彎彎)月亮像什麼?

1、點擊進入PPT3提問:圓圓的.月亮像什麼?(幼兒自由發言)。繼續點擊PPT2,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後教師:圓圓的月亮像皮球、西瓜、車輪……,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2、播PPT4提問: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幼兒自由發言)。繼續點擊PPT4,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後教師:圓圓的月亮像香蕉、眉毛……,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三)學習朗誦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1)初次欣賞。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兒歌,一起來欣賞吧。

(點擊進入PPT5)介紹兒歌的名字《月亮下來吧》。(點擊兒歌名字啓動背景音樂,教師朗誦,點擊PPT5進入自動播放到PPT15,畫面切換可結合點擊控制)

提問:兒歌名字叫什麼?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引導幼兒學習詞“優美”。

(2)帶着問題再次欣賞。

提出要求:請仔細聽,兒歌裏講了什麼?把月亮當成什麼?誰想把它怎麼樣?(點按鈕回到PPT5,點擊方法同上,教師再次朗誦)

2、逐段回憶兒歌內容,結合圖譜分段學習朗誦。

(點擊進入PPT16)教師提問:你在兒歌裏最先(或接下來)聽到什麼?把月亮當成什麼?誰想把它怎麼樣?(教師點擊PPT16,依次逐段出示圖譜後,引導幼兒逐段朗誦二遍。)

3、整首朗誦。(根據教學需要點播PPT16、17聲音“掌聲”,鼓勵幼兒,增加氣氛)

(1)結合PPT16的圖譜,提醒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將兒歌完整朗誦二遍。

(2)點擊進入PP17,引導幼兒脫離圖譜配樂朗誦若干遍。

(3)師生共同討論爲兒歌配上合適的動作,視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朗誦兒歌若干遍。

(五)活動延伸:仿編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並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嘗試利用拍打身體的方式進行固定節拍的練習,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遊。

1、聽音樂踏步,來到了池塘邊。聽,有誰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麼樣啊(傷心、難過)

3、傷心難過的青蛙拿着花想去幹什麼呢?(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 傾聽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歌曲內容,並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青蛙會找誰做老婆呢?(音樂播放第一段)

2、它找到了誰?青蛙認識它嗎?烏龜願意做它的老婆嗎?烏龜怎麼說的?我們一起來

聽一聽?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幼兒學唱)

(第二次、第三次以此類推。)

教師總結: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生的事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麼表示呢?(拍手) 還可以用(拍肩、拍腿、跺腳等)

師:"每個小動物高興也都不一樣,(請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青蛙先生高興時會(……)烏龜會(……),公雞會(……),青蛙小姐會(……)。那我們也來做做青蛙先生。

2、完整的節奏練習。

四、請幾位小朋友出來扮演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着音樂來做遊戲。

案例描述: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原因分析:

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

調整策略:

將歌詞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鬆記憶歌詞。

幼兒表現

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準確的把握歌詞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

2、體會媽媽的愛和培養愛媽媽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課件:你是我的寶貝

2、頭飾:小猴、小兔、松鼠、小鴨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頭飾:小猴、小兔、松鼠、小鴨子引發幼兒興趣。

師:寶寶們,這是誰呀?(小猴、小兔、松鼠、小鴨子),這些小動物今天要給我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你是我的》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內容,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

1、欣賞第1、2段。

提問:小猴說了什麼呀?(我是媽媽的寶貝,起牀,媽媽給我穿衣,走路,媽媽會揹我,吃飯,媽媽一勺一勺餵我)

2、小鴨、小兔、小松鼠聽了,都很羨慕,它們決定去問問自己的媽媽,那它們是怎麼問的呢?我們一起往下聽?欣賞故事第3、4段。

提問:(1)你聽到小松鼠是怎麼問媽媽的?

(2)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3)小松鼠聽了媽媽的話是怎麼做的?,(三下二下穿好了衣服,在鏡子前一照,真漂亮!)

3、這時,小鴨子回去怎麼問媽媽的?欣賞故事第5、6段。

提問:(1)你聽到小鴨子是怎麼問媽媽的?

(2)媽媽有是怎麼回答的?

(3)小鴨子聽了媽媽的話又是怎麼做的呢?(開心地甩這大腳板,啪嗒啪嗒,走得真神氣)。

4、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回去是怎麼問媽媽的?欣賞故事7、8段。

提問:(1)你聽到小兔子是怎麼問媽媽的?

(2)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3)小兔吃了些什麼?(小兔吃了胡蘿蔔,身體吃得棒棒的)

小結:小鴨、小兔、小松鼠知道自己都是媽媽的寶貝,你是媽媽的寶貝嗎?媽媽是怎麼疼愛你的呢?

5、正在這時,小猴在旁邊傷心的哭着?它說了些什麼呢?請寶寶們仔細聽?欣賞故事第9、10段。

提問:(1)你聽到小猴在說些什麼呢?

(2)最後,小鴨、小兔、小松鼠說了些什麼呢?

小結: (1)小鴨、小兔、小松鼠知道自己都是媽媽的寶貝,你是媽媽的寶貝嗎?(是)

(2)媽媽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愛)

(3)你是怎樣愛媽媽的?(給媽媽下班倒杯水,給媽媽捶捶背,親親媽媽)

三、完整欣賞故事,你們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也疼愛你們,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這個好聽的故事。

四、請你把把對媽媽說的`話寫在愛心上。愛心放在你小椅子的後面。請客人老師幫你寫在你的愛心上。請你把寫在愛心上的話給媽媽看。

五、遊戲:《愛我你就親親我》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要亮點是幼兒在體會愛媽媽的情感中,表達愛媽媽的情緒。這時是的感情是相互的。教師作爲主持人充滿激情地組織表演。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家長以及教師的互動,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小老虎過生日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中的對話。

2、通過圖標的提示,學習朗誦兒歌。

3、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兒歌,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根據兒歌內容,事先編排好手偶表演。

2、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標。

3、幼兒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剛纔的表演裏有誰?小老虎給誰打了電話?它們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2、幼兒邊看錶演邊欣賞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小老虎今天過生日,熱鬧嗎?它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它給誰打了電話?小白兔(小狗熊)是怎麼說的?小白兔和小狗熊來給小老虎過生日了嗎?它們說了什麼?小老虎又是怎麼說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上相應的圖標。)

3、教師邊指圖標邊朗誦兒歌。

4、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看圖標朗誦兒歌2—3遍,教師針對幼兒朗誦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5、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師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兒歌。

(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想象兒歌展現的長城。

2、引導幼兒自豪的朗誦兒歌,讀準“彎、擔、關、年”。

3、增強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長城的圖片、錄像及有關兒歌的圖片。

2、家長帶領幼兒查閱有關長城資料,豐富其知識。

3、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

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長城圖片,提問:“這是什麼?你去過長城嗎?它是什麼樣的?你還在哪裏見過長城?”

幼兒回答,相互豐富有關知識信息。

2、組織幼兒觀看錄像“中國長城”,讓幼兒感知長城的雄偉風采。

幼兒觀看錄像,教師通過提問進一步增長幼兒有關長城知識。

⑴“你覺得長城像什麼?”幼兒展開想象。

⑵“你知道爲什麼建造長城嗎?”

教師適當的講述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讓幼兒瞭解長城的由來及作用。

3、教師有韻律的示範朗誦,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4、通過具體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⑴教師:“詩歌中說長城像什麼?”“扁擔的兩頭挑着哪兩個地方?”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在長城的圖片上指出山海關及嘉峪關的位置。

⑵引導幼兒欣賞圖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大山公公挑着又長又重的.長城,它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5、啓發幼兒自豪的朗誦兒歌。

⑴提問:你喜歡長城嗎?爲什麼?雄偉的長城永遠屹立在那裏,我們在朗誦兒歌時,要把自己也當成雄偉的長城。

⑵教師和幼兒一起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重點注意“彎、擔、關、年”的正確讀音

活動延伸:

1、教師可設計“去旅遊”等專欄,收集展示我國著名景點、著名建築的圖片。

2、在遊戲中,引導幼兒扮演古代壯士,表演守長城等情節。

3、在戶外沙池,引導幼兒玩築長城的遊戲。

兒歌:長城像條長扁擔

長城長,長城彎,

長城像條長扁擔。

一頭挑着山海關,

一頭挑着嘉峪關。

太陽公公真有勁,

一挑就是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