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目標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間真摯的友情。

2、懂得朋友間應互相關心、幫助。

準備

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過程

1、青蛙和癩蛤蟆真要好。

――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爲什麼着急?它擔心什麼?

――再次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幹什麼?

――青蛙爲什麼來遲了?它爲什麼要送癩蛤蟆一個檯鐘?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2、學學青蛙與癩蛤蟆的對話。

――出示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

――教師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癩蛤蟆”,表現癩蛤蟆連珠炮似的發問過程,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心情。

――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它們的對話。

3、有朋友真好。

――癩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爲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互相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

――有的小朋友暫時沒有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呢?

建議

1、生日那天,癩蛤蟆不見朋友青蛙前來,心中涌現出一連串可怕的遐想,它準備去救助青蛙。作品對癩蛤蟆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和動作描寫得十分細膩,真切地傳達了它們之間純潔、真摯的友情,質樸但具有感染力。2.該活動可重點引導幼兒瞭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從而對自己的交往行爲產生影響。

附:有朋友真好

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燒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還準備了蛋糕。他說:“青蛙還沒有來。”他看看鐘,鐘上的針不動,這纔想起鍾已經壞了。他開了門望着外面,天已經暗下來了,看不見青蛙。 “等得我真心急。”癩蛤蟆說,“青蛙會不會遇到了可怕的事情?會不會跌進一個深深的窟窿裏,出不來了?如果真是這樣,我就永遠看不到他了!”癩蛤蟆第二次開門,仍舊沒看見青蛙。

他說:“青蛙會不會在樹林裏迷路了?他是不是着涼,淋溼了,餓壞了?他會不會讓大野獸抓住,給大野獸的尖牙齒吃掉了?”他大哭起來,“我的好朋友永遠不會和我在一起過生日了!”癩蛤蟆在地窖裏找了一根長繩子,說:“我用它把青蛙從窟窿裏救出來。”他又在閣樓裏找到一盞提燈,說:“青蛙看見燈,就能夠走出樹林了。”他又在廚房裏找到一隻長柄平底鍋,說:“我要用它來打那隻大野獸,把它的尖牙齒全部打下來。”癩蛤蟆拿着繩子、提燈、平底鍋,大聲喊着:“青蛙,不要急,我來幫助你了!”癩蛤蟆跑出房子,咦,前面就是青蛙。

青蛙說:“癩蛤蟆,你好!我來遲了,很抱歉!我是在給你準備禮物。”癩蛤蟆問:“你沒有跌進深深的窟窿裏嗎?”青蛙回答:“沒有。”癩蛤蟆又問:“你沒有在樹林裏迷路?”青蛙回答:“沒有。”癩蛤蟆又問:“你沒有被一隻大野獸吃掉嗎?”青蛙回答:“沒有,完全沒有。”癩蛤蟆說:“哈哈,和你一塊兒過生日多麼愉快啊!”癩蛤蟆打開青蛙的禮物,是一隻美麗的新臺鍾。兩個好朋友坐在火爐旁邊,一起吃蛋糕。

《有朋友真好》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間真摯的友情。

2、懂得朋友間應互相關心、幫助。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活動過程:

1、青蛙和癩蛤蟆真要好。

——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爲什麼着急?它擔心什麼?

——再次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幹什麼?

——青蛙爲什麼來遲了?它爲什麼要送癩蛤蟆一個檯鐘?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2、學學青蛙與癩蛤蟆的對話。

——出示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

——教師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癩蛤蟆”,表現癩蛤蟆連珠炮似的發問過程,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心情。

——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它們的對話。

3、有朋友真好。

——癩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爲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互相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

——有的小朋友暫時沒有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呢?

活動建議:

1、生日那天,癩蛤蟆不見朋友青蛙前來,心中涌現出一連串可怕的遐想,它準備去救助青蛙。作品對癩蛤蟆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和動作描寫得十分細膩,真切地傳達了它們之間純潔、真摯的友情,質樸但具有感染力。2.該活動可重點引導幼兒瞭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從而對自己的交往行爲產生影響。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爲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