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彙編15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

活動意圖:

去年秋天,我們到武漢觀摩了全省幼兒園語言優質課競賽活動,感觸頗多,給我諸多啓迪和想法,回來後希望能跟大家分享和商榷。觀摩中,有些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很熱鬧,它不僅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添加了許多與活動沒有多大關係的環節。活動過程中幼兒應接不暇,活動結束,幼兒和我們聽課者也難以體驗語言學習的樂趣。還有些教學活動的選教材都是選別人沒有上過的內容,似乎表明他們善於鑽研。其實,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既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特點,更要關注幼兒的認知特點。但是,爲了讓觀摩者對整個活動留下比較完整的印象,有的執教者往往把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且集中在開放活動中向幼兒全部呈現,甚至有的本該通過幾個活動實施的內容也全部堆砌到一個具體活動中。這種脫離實際,淡化領域間的應有界限,一味地進行活動延伸的湊合式整合,使活動顯得冗長、複雜,重點、難點難以體現,分散了幼兒注意力,即便是後面的遊戲和操作活動也難以調動其興趣。

我這次在武漢聽到的幾節課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們借鑑的是《貓種老鼠》這節課。《貓種老鼠》這個故事妙趣橫生,從字面上看,"種"與"和"一筆之差,令人生疑;從內容上看,"貓吃老鼠"天經地義,但老鼠想逃也是人之常情,誰勝誰敗,自在各人智慧。恩施州幼兒園的胡老師利用衆所周知的"貓和老鼠"這一教育資源來上語言課,從活動一開始似乎就告訴孩子們,她的任務就是讓大家快樂。我爲她這個簡單而誠摯的目標而感動,而她真的就這麼做了。孩子們愉快的參與討論和表演,這樣的語言活動把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激發起來了,我們能說這樣的內容、這樣的重複不行嗎?但是,胡老師在活動中也有許多疏忽和遺憾的地方。於是我回園後也將這節課呈現給大家,並加進了我對這個活動的理解和探討,以供本園老師們開展研修活動。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展開談話、討論,增進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及對漢字的敏感性。

二、鼓勵幼兒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並學會運用圖片進行講述創編,在表述過程中恰當運用體態動作,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養成幼兒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大膽表述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貓種鼠》的圖片及課件,一塊磁性黑板,幼兒人手一塊泡沫墊子。

活動過程

一、結合貓和老鼠的圖片,圍繞話題組織談話,嘗試用身體動作加以表現。教師以講故事作懸念,導出貓和老鼠,並引發幼兒討論1、猜一猜故事裏的貓,有可能是一隻什麼樣的貓?

2、說到貓,往往就會想到老鼠,老鼠又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愛好或本領?

3、貓和老鼠相遇會發生什麼故事?

4、幼兒送字,加強幼兒對漢字的認識及敏感性。

評析:在此環節中,開放性的提問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有助於幼兒自由地想象和表達。看似不經意的提問,實際上就是教師爲幼兒提供的"支架",它爲孩子學習任務的完成、問題情景的進一步創設提供了一種暫時的'支持,並呈階梯式地發展,給了孩子們充分想象、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在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地爲幼兒提供適時的"支架",促使幼兒不斷地進行思考、探究、表達與交流。而送字遊戲將幼兒的思路恰當地引回到故事名稱上,既讓幼兒對"貓和老鼠"這幾個漢字有了感知,又爲下一個環節的做好了過渡。

二、欣賞故事課件開頭部分並引發討論。

1、故事開頭:"在一片莊稼地裏,貓捉住了一隻老鼠,就想吃。老鼠心想:'糟了,今天要完蛋了,怎麼辦呢?我可得想個辦法,救救自己。'"

2、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老鼠該怎麼做才能自救呢?

評析:開放性的問題伴隨着生動的故事情景,給了孩子充分想象、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不斷地爲幼兒提供支撐,促使幼兒進一步思考、探究、表達與交流。"老鼠會想什麼辦法救自己呢?",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蘊含着無數種的可能性,孩子們在這裏思緒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他們與同伴進行着語言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靈的交互,同時也使我的教和幼兒的學更具挑戰性、更富有智慧。

三、引導幼兒以角色身份進行表演,師幼一起探尋最有效的方法

1、引導幼兒合作,進行情境模擬表演,師幼一起探尋最有效的方法。教師事先預測幼兒自救的方法並準備了相應的圖片標誌(求饒、哄騙、搏鬥、恐嚇、逃跑、裝死、呼救等)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老鼠自救的不同方法,總結出最佳的方法。

評析:肢體動作、表情是人的第二語言系統。特別對於孩子來說,表達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活動中看到孩子在說話時手舞足蹈,同時也發現,有些東西孩子明明理解了,但在表述時往往會遇到困難。這時教師不能一味追求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的話,應該去關注幼兒表達時的多元狀態,適當輔以肢體動作、表情等,幫助幼兒建立多維的認知經驗,鼓勵幼兒進行多元的表達。活動中貓和老鼠形象的多樣性和故事情景的豐富性爲幼兒的多元表達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誇張的動作、生動的表情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觸發了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同時也幫助幼兒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或想法,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同時,用圖片和字卡記錄了孩子們想出來的各種辦法,既加深了孩子們對漢字的印象,又幫他們整理了思路,便於孩子們從比較中選出最合理的方法——哄騙法。

四、展示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結尾:這是一隻聰明的老鼠,它知道一般的辦法是救不了自己的,它看了看四周茂盛的莊稼,想了想,很友好、很認真地對貓說:"貓大哥,彆着急,你看,農民把玉米種到地裏,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農民把花生種到地裏,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你把我也種到地裏,就會長出很多老鼠。"貓聽老鼠這麼一說,覺得挺有道理,就把老鼠種到地裏。於是,老鼠打洞逃跑了。

討論小結:碰到困難,不要輕易認輸,一定要勇敢面對,智慧可以戰勝一切。

評析:通過討論分析得出,老鼠自救的方法和孩子們想出的辦法是一樣的,都是用哄騙的方法讓自己得救了。孩子們從中自然得到了啓示:用聰明智慧去戰勝困難。孩子們非常有成就感,充分體驗到了活動的快樂。

五、變"和"爲"種",確定故事名稱。

活動延伸

欣賞動畫,引發延伸貓和鼠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可多了。引導幼兒創編《貓和老鼠》系列故事,提供一定的環境和道具,鼓勵幼兒進行合作表演,組織《貓和老鼠》講、演專場。

故事:《貓種老鼠》

在一片莊稼地裏,貓捉住了一隻老鼠,就想吃。老鼠忙說:"貓大哥,彆着急,你看,農民把玉米種到地裏,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農民把花生種到地裏,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你把我也種到地裏,就會長出很多老鼠。"貓就把老鼠種到了地裏,老鼠打洞逃跑了。

活動反思:

1、活動有助於孩子們知識經驗的遷移和深化。

"貓"和"老鼠"是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在平常生活中,人們傳統的印象會覺得貓漂亮、溫順、招人喜愛;而老鼠總是髒兮兮的,到處打洞、偷東西。"貓捉老鼠,老鼠怕貓"是人人皆知的。然而,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貓"和"老鼠"卻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兩個經典角色。它給"貓捉老鼠"賦予了新的意義,貓鼠之爭中誰勝誰敗,自在個人智慧,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無窮的樂趣。本故事《貓種老鼠》中,故事情節簡單而富有無限想象,與動畫片《貓和老鼠》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於是,我引導幼兒自由想象、演繹精彩紛呈的貓鼠故事,既是對傳統經驗的拓展,又是對現有動畫情境的遷移和深化。這也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這一原則。

2、活動有助於幼兒的自主學習和教師對課程的深入研究。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文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考慮"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形式上過分注重表達與機械記憶,而輕視了欣賞與創造表現。而本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使幼兒真正能夠大膽地想象、自由而充分地表達,同時又挖掘文學活動認知、情感、審美、德育等方面的多元價值,這就是我在此活動中逐漸突破的問題。此活動藉助《貓種老鼠》這一簡單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節,給幼兒搭建一個大膽想象、充分表達的平臺,並適時挖掘故事中蘊含的多元價值,讓孩子得以一次自然的感悟和自由的表達。

3、簡單的活動結構,突出主題且逐層深化。

我們的教學需要去除浮華,彰顯天然。使每一節課都平實、有意義,使教學過程成爲幼兒主動學習、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是每一個教育者追求的目標。在這個活動中,我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來努力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所以,沒有複雜、花哨、繁瑣的環節或提問,有的只是一根清晰的主線串連出的對於"貓鼠之爭"的想象、表述與表演,力求讓教學更加真實、更加原生態,使孩子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4、師幼互動效果好。

活動中師幼之間、幼兒同伴之間的合作表演,對於幼兒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的培養也起着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藉助貓、鼠的角色形象,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進行及時的互動,引領他們互相學習、交流各自的成功經驗,在一個個合作體中共同分享想象、表演、合作的快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表達力等有機融合與協調發展。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2

設計意圖:

我班有一幼兒是殘疾兒叫晨晨,右手右腳活動不靈活。課間我常聽到這樣的議論:晨晨是個殘廢呀,他什麼都不會做,真是沒用。看,他是這樣走路的。邊說還邊學,其他小朋友則鬨堂大笑,沒有一點同情心。我希望通過該活動,能讓幼兒主動去關心需要幫助的人,體驗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

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學習詞:灰溜溜。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讓幼兒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優良品質。

準備:頭飾:老鼠 多媒體課件 音樂磁帶

過程:

一、播放課件,吸引注意力

1.聽,什麼聲音?(笑聲)

2.誰在笑呀?原來是鼠兄弟,它們爲什麼這麼開心?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二、組織觀看,瞭解故事內容

1.我們一起看看它們做了什麼事情這麼開心?(觀看課件)

2.在故事懸念處停頓,提問:鼠兄弟準備幹什麼?

它們碰到了誰?看到鼠妹妹怎麼樣?它們會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後繼續觀看)

3.提問:鼠兄弟本來想幹什麼?後來是怎麼做的?爲什麼?

4.老鼠兄弟真好,我們來跳個舞給它們看,好嗎?

三、組織幼兒討論

1.爲什麼三兄弟說鼠妹妹穿着比我們好看?

(讓幼兒意識到幫助別人是一件美好的事)

2.如果你有一件漂亮的布,你準備怎麼做?

(進一步強化幼兒關心幫助別人的、愛護別人的情感)

3.生活中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是怎樣幫助他的?

4.被你幫助的人開心嗎?你開心嗎?爲什麼?

四、組織表演遊戲

1.讓我們再來看一遍鼠兄弟的故事。

2.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剛纔,我們看了老鼠三兄弟的故事,現在請你來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好嗎?

(組織幼兒表演,體驗幫助人的快樂)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3

教案目標:

1、學會說:“xxx,你好!”的句式,並會用這樣的句式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知道見到人要打招呼。

2、能理解故事的內容,並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感受與周圍事物友好交往的樂趣。

3、知道事物有高矮的區別,學會說:“高高的、矮矮的`”

教案准備:

1、課件、胸飾。

3、相關的圖片教案過程:

一、欣賞故事

1、(出示高老鼠),你們好!我的名字叫高老鼠。(教師加入肢體語言,介紹高老鼠的時候雙腳踮來,介紹矮老鼠的時候蹲下來)(出示矮老鼠),你們好!我的名字叫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老鼠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倆在小路上碰到了,於是他們倆決定一起去散步。一路上他們都遇見誰了?聽了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完整的欣賞故事一遍。(課件)提問:1、這個故事是什麼題目?

2、高老鼠和矮老鼠碰到了哪些好朋友?(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關的圖片)3、第二次欣賞故事。(課件)“哇,高老鼠和矮老鼠找到了這麼多的好朋友,高老鼠跟哪些好朋友打招呼了,矮老鼠又跟哪些好朋友打招呼了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1)高老鼠和哪些好朋友打了招呼,矮老鼠又和哪些好朋友打招呼呢?教師把相應的圖片貼出來。

(2)它們看到東西有什麼不一樣呢?

(3)他們是怎麼打招呼的呀?我們也來學學吧,這是高老鼠的好朋友,我們怎麼問好呢?模仿老鼠打招呼。

(4)“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禮貌,我們也來學學吧!”如果昱昱在路上碰見了秒妙。昱昱你應該怎麼說呀?秒妙你又應該怎麼說?

二、遊戲表演

1、“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老鼠胸飾,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遊戲,拿到高老鼠的小朋友扮演“高老鼠”,拿到矮老鼠胸飾的小朋友扮演“矮老鼠”。我們一起在教室裏散散步吧!

2、提問:請小朋友先說出自己扮演的是高老鼠還是矮老鼠,然後再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三、結束

“小朋友,我們再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遊戲,來,走吧!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掌握動詞:踢、聞、提、等,並能用動作來表示。

3、知道在生活中要多開動腦筋,懂得廢物利用的道理。

【活動準備】

《老鼠的皮鞋車》PPT、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的教具。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兒歌《大鞋與小鞋》,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都有穿自己的鞋,可是今天老師卻見到一雙鞋子沒有人要,你們想看看這是雙什麼鞋子嗎?

森林裏有一大片草地,可是不知是誰在草地上扔了一個東西。(出示圖一:草地上有一隻舊皮鞋)

(1)這是什麼?在什麼地方?是一隻什麼樣的皮鞋?

(2)如果是你遇到了,你會怎麼樣?(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不同的想法)

2、演示教具,啓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出示插入教具小兔。

①看,誰來了?

②小兔看見了這隻破皮鞋是怎麼樣的?它說了些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兔的表情,講述小兔的動作,並請幼兒做一做自己體驗"髒"的動作及表情。

(2)出示插入教具小松鼠

①小兔蹦蹦跳跳地走開了,誰又來了?

②小松鼠看見了這隻破皮鞋是怎麼樣的?它說了些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松鼠的表情,講述小松鼠的動作,並請幼兒做一做自己體驗"臭"的動作及表情。

(3)出示插入教具小老鼠

①小松鼠慢悠悠地走開了,這時候誰又來了?

②小老鼠看見了這隻又髒又臭的皮鞋是怎麼想的?它又是怎樣做的?

(4)出示圖二

提問:請小朋友說一說,你自己的鞋要是破了會怎麼辦?髒了會怎麼辦?是怎麼弄乾淨的?

①觀察小老鼠是怎樣打扮這隻破皮鞋的,先幹什麼,然後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把這隻破皮鞋變成了什麼?(出示圖)

②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整理句子。

(5)出示圖三

師:轉眼間到了秋天,秋天是瓜果豐收的季節。

①小兔喜歡吃什麼?小老鼠開着皮鞋車幫小兔幹了什麼?小兔說了什麼?

②小松鼠喜歡吃什麼?小老鼠開着皮鞋車幫小松鼠幹了什麼?小松鼠又說了些什麼?小兔和小松鼠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二、師示範一遍,幼兒試着用故事中的詞組講故事,教師指導。

三、討論。

(1)爲什麼小老鼠能把又髒又臭的破皮鞋變成一輛皮鞋車呢?

(2)小朋友應該向小老鼠學習什麼呢?

小結:小老鼠是一個既肯開動腦筋又勤快的小動物。有些破舊的東西還可以利用,不要隨便丟掉,我們小朋友也要像小老鼠那樣,做個既聰明又勤快的好孩子。

四、情景表演選熟悉故事的幼兒三名,分角色戴頭飾表演故事情節,能夠在師的引導下,把小動物的主要對話和對待鞋子的不同動作能夠準確表達出來。

活動延伸:

小朋友利用廢舊的飲料瓶、廢紙盒、舊本子、舊的書面等,自己做一做,然後把自己的製作過程介紹給小夥伴。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會將身子團緊移動重心,屈身鑽過障礙物。

(2)能遵守規則不碰障礙物,體驗遊戲的快樂。

(3)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學會勇敢、善良、友好的健康思想。

活動重點:

屈身、低頭,將身子團緊地練習鑽過山洞。

活動難點:

難點是將身子團緊移動重心。

活動準備:

掛有小鈴鐺的山洞,零食、飲料瓶、塑料水果等若干,PPT,老鼠、貓頭飾若干。

前經驗:

玩過貓抓老鼠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遊戲,在遊戲前,我們來先做一下熱身活動吧。

二、《貓和老鼠》遊戲

1、示範動作要領

小老鼠鑽洞時,要把身子團緊,低頭、屈身,千萬不要撞着門洞,身體蹲着慢慢移動前進。

(1)讓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的動作練習鑽洞,請幾個小老鼠說一說,你是怎麼鑽洞的。

(2)表揚能團緊身子不碰到鈴鐺的幼兒。

2、規則:小老鼠在偷東西的路上一定要悄悄的鑽過,不能碰到鈴鐺,不出聲;做門洞的幼兒手做拱門的高度要一致,不能動;做小貓的幼兒在小老鼠偷東西時要睡覺,當發現東西被偷時要作爲傷心大哭的動作。

3、設置情景一:聽說有一個叫的小貓,它的家裏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糧食,水果,還有各種飲料,今天中午趁貓在家睡覺的時候,小老鼠要到小貓家去偷東西吃。

4、設置情景二:小貓發現吃的東西被老鼠都偷走了,害怕主人回來懲罰它,所以傷心地哭起來。

(1)小朋友們討論,該怎麼做才能讓小貓不哭?(激起小老鼠的同情,決定把偷來的東西還給小貓)

(2)提問:在歸還食物時,貓和老鼠會有什麼樣的對話?(對不起、沒關係、謝謝你……讓孩子們學習適當禮貌用語。小貓和小老鼠最終和好成了好朋友)

三、結束放鬆部分:

1、小老鼠偷的行爲對嗎?我們平時要怎麼做?

2、我們平時所知道的貓和老鼠雙方是敵對的,爲什麼在這遊戲中,貓和老鼠卻能成爲好朋友?

講評:對小老鼠偷的.行爲持否定態度,對小老鼠做錯事情能勇敢改錯和同情心給予表揚和鼓勵,結合生活,鼓勵幼兒做個有良好行爲的好孩子。

3、現在貓請老鼠到外面去玩遊戲,請扮演貓和老鼠的幼兒一個跟着一個有序地離開。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在戶外多玩一些貓和老鼠的遊戲,自主探索和創編出新的遊戲情景,體驗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6

教學目的:

1、幼兒聽故事萌發幫助別人的情感。

2、能夠根據多媒體動態畫面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幼兒聽故事萌發幫助別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故事《小老鼠的魔法棒》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用多媒體播放小老鼠,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誰呀?

是小老鼠呀!我們一起和小老鼠打個招呼吧。

提出問題:小老鼠長得什麼樣子的呢?

請幼兒仔細觀察並描述。

接着老師向幼兒介紹摺紙小老鼠:小老鼠的名字叫皮皮,它呀,幼兒一件寶貝就是魔法棒,它的本事可大了,我們一起瞧一瞧吧!

(二)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

1、一邊看故事一邊提問

(1)小老鼠的魔法棒都有哪些本領?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讓皮球變大變小。

(2)小兔子的肚子餓得咕咕叫,想吃一個大蘿蔔,可是它的`蘿蔔太小了,該怎麼辦呢?

(3)下大雨了,雨點落在小雞的身上,它感覺冷極了,該怎樣幫助小雞呢?

(4)小豬太大了都沒法回家了,這可把它急壞了,小老鼠皮皮該怎樣幫助小豬呢?

引導幼兒想一想:把小豬變小,或者把房屋變大。

2、看完故事提出問題

(1)小老鼠皮皮是如何幫助大家的?用魔法棒。

(2)小老鼠皮皮用魔法棒敲一下,什麼東西會變大了?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幼兒觀看,引導幼兒回答:皮球、蘑菇、蘿蔔。並鼓勵幼兒模仿小老鼠皮皮,用小手當魔法棒敲一敲。幼兒一邊點一邊說:大——大——大,皮球變大了,並感謝用小手做的魔法棒說:謝謝你。

(3)小老鼠皮皮把誰給變小了?是小豬。

幼兒扮演小老鼠皮皮,把小豬給變小了。同時播放多把媒體課件,請幼兒仔細觀察小豬由大變小的過程。

(三)再次欣賞故事,請幼兒用普通話魔術故事內容。

結束語:小朋友們都喜歡小老鼠皮皮嗎?它還做了許多好事,下次我們再一起瞧一瞧吧!

教學總結:小班幼兒多以自我爲中心,很少幫助別人。因此我們用多媒體方式,運用有聲有形的畫面吸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故事中小老鼠皮皮幫助小兔子、小雞、小豬等解決問題,萌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表達出來。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 使幼兒懂得到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沒經過主人的允許不亂動別人家的東西。

2,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3,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 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明白去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

難點:從小培養幼兒 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教材

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教師:小朋友們,媽媽帶你們去親戚家或鄰居家做過客嗎?做客的'時候你們幹了些什麼?是在媽媽的身邊做好,還是在主人的家裏亂跑?

2, 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的說一說。通過幼兒的講訴引出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3,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奇奇去朋友家是怎麼做的?

二,聽故事

教師生動的講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請幼兒欣賞。

三,討論

1, 教師:奇奇開始的行爲對嗎?(幼兒:不對。)你們有這樣的行爲嗎?

2, 聽過奇奇的故事後你們應該怎麼做?

3,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明白,當別人不在或沒有經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不能隨便的動別人的東西,那樣做是不禮貌的。

四,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我們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不能亂動主人家的東西。否則,主人會覺得我們是不懂禮貌的孩子,會不喜歡我們的。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呀!

教學反思

本課講的是老鼠奇奇去拜訪朋友時,朋友們都不在家,奇奇卻沒等朋友們回來就把他們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朋友們知道後很生氣。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到朋友家做客,去鄰居家串門,要講禮貌,沒經過主人的允許不能亂動主人家的東西。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拼貼過程中享受創造的樂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動態,並進行簡單的添畫。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創作老鼠的不同動態。

活動難點:老鼠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筆、操作卡片、雙面膠、教師示範用大卡片。

2、經驗準備:看過有關老鼠的動畫片,對老鼠的動態已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流程:

一、初步認識老鼠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我要用這兩個蛋形來變個魔術,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頭畫上小鼻子,大頭畫上大耳朵;再畫兩根長鬍子;大蛋畫上四條腿和一條細細長長的小尾巴,小老鼠就變好了!

(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圖片,並添畫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種動態。

1、通過變化老鼠頭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確位置。

2、遊戲“小貓抓老鼠”,豐富老鼠更多的動態。幼兒在遊戲中變化老鼠造型,教師即時用圖片擺出相應造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

1、擺弄卡片變出老鼠造型,粘貼後並添畫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老鼠的不同動態。

3、畫好之後,說說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

四、評價

1、動態評價: 在幼兒作畫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2、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個別幼兒講述:“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9

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瞭解故事的有關情節。學習詞語:滿頭大汗

2、能安靜地傾聽,並樂意在集體面前講述。

準備:符合故事內容的圖片,以及小動物圖片。

過程:

一、以“小客人來了”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呀?(小老鼠)

師:我們一起來跟它打打招呼吧。

二、觀察圖片,講述故事。

1、這是一隻很聰明的老鼠。瞧,它在什麼地方?(草地上)

師:它在幹什麼?(它草地上看見了一隻大皮鞋)

2、小老鼠發現了一隻大皮鞋,會怎麼想?把這隻大皮鞋拿回家可以做什麼呢?(可以給爸爸媽媽穿,可以當小牀……)

師:讓老師來問問小老鼠,“小老鼠,你想把這隻大皮鞋拿回家可以做什麼呀?”(教師做聽的動作)

師:小老鼠告訴我,想把這隻大皮鞋拿回家做搖籃呢。

3、可是,大皮鞋太大了,這可怎麼辦呢?我們來幫它想想辦法吧,(幼兒討論)

師:你們想到了什麼辦法?(推、拉、搬、請大象來幫忙)根據幼兒的回答,

做出相應的`動作

4、小老鼠再怎麼用力也不行,大皮鞋一動也不動。小老鼠累的怎麼樣了?(出汗)

師:老師有一個好聽的詞語:滿頭大汗。幼兒學說。

師:小老鼠累的滿頭大汗。小鳥看見了會對小老鼠說什麼?(加油,加油)

5、小老鼠開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給大皮鞋裝上了輪子和方向盤。現在大皮鞋變成了什麼?(變成了皮鞋汽車)

師:小老鼠坐在皮鞋汽車裏“嘀嘀”它開着皮鞋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6、教師完整講述第一幅圖。

1、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誰呢?(小猴子)

師:小猴子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師:西瓜太大,怎麼也搬不動,那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師:小猴子想到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2、請個別孩子在西瓜上裝上輪子和方向盤。

師:小猴子開着西瓜車回家了。

師:小老鼠和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誰呢?(小白兔)

1、小白兔在哪裏?幹什麼?

2、誰來說說小白兔拔到了一個怎樣的蘿蔔?(又紅又大的蘿蔔)

3、小白兔會想什麼辦法把蘿蔔拿回家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

他們真是些聰明的孩子,我們再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四、情感遷移

故事裏有哪些汽車?(大皮鞋汽車、西瓜汽車、蘿蔔汽車)

這些跟我們平時見過的汽車一樣嗎?(不一樣)真是些奇怪的汽車呀。

是怎樣的汽車?(奇怪的汽車)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成汽車呢?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感受城市和鄉下的不同生活。

2、能夠通過辯論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3、瞭解城裏生活和鄉下生活的差異性,懂得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電子圖畫書《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

活動過程:

一、閱讀前準備:

老師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先問一問孩子們對於城市和鄉下的認知,把孩子們說的一些關鍵性的話語記錄在黑板上,在瞭解孩子知識的基礎上,開展閱讀活動。

二、第一遍閱讀故事:

1、大聲朗讀一遍故事的內容,掌握好節奏,在比較複雜的地方稍微停頓一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消化。(畫面完全呈現,包括文字)

2、閱讀完畢後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故事裏的主人公是誰和誰?”“它們住在哪裏呢?”,然後提出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如“吃了什麼東西?”“老鼠們躲在哪裏?”,如果孩子們回答不上來,就建議再仔細地讀一遍書。

三、第二遍閱讀故事,提出問題:

1、老師放大畫面,請小朋友找一找,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不一樣的地方。(如城裏老鼠戴着眼鏡、穿着紅色的西裝、拿着包,鄉下老鼠穿着藍色打補丁的褲子等等,可使用電子畫筆將細微的`地方圈出來,也可以讓小朋友來操作)

2、老師可以放大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的表情,問一問小朋友它們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爲什麼是這樣的表情呢?

3、請小朋友回憶並思考,現在看到的城裏的樣子和剛剛看到的鄉下的樣子,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4、看看老鼠們的表情,想一想它們爲什麼害怕呢?

5、故事的最後,鄉下老鼠回家去了,想一想,它爲什麼要回家呢?

四、複述故事,並進一步挖掘故事的深意:

1、老師可以將配音去除,請小朋友們看着畫面試着來講故事(文字部分可保留),每個小朋友講一幅畫,連續下去。

2、利用故事裏的一些音效來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如“汽車的鳴笛聲”、“關門聲”、“人的腳步聲”表示在城裏,“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表示在鄉下等等。

3、鼓勵幼兒大膽地展開想象力,創編新的故事,如當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再次相遇,而它們各自住的地方又發生了很多變化,這個時候,它們會怎麼樣呢?幫助幼兒構思合情合理的情節,續編故事。

五、小結:

老師可以引導幼兒體會,不管是生活在城裏還是鄉下,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是沒有“對”和“錯”之分的,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好。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在實際生活中探尋城裏和鄉下的差異性。

2、找一找自己家鄉的美麗的地方,說一說喜歡的理由。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圍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歡到城市生活呢?還是喜歡到鄉下生活?”鼓勵孩子們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孩子們的精彩回答讓我讚歎不已,感觸很深,孩子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課後還有孩子們在討論。

課後,我發現自己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你問的問題是:城市老鼠到鄉村老鼠家裏做客說了些什麼?可孩子們的回答卻是城市老鼠吃的是什麼,把你下一個問題的答案說出來了,這個時候,我順着孩子們說的繼續下去了,沒有繞回自己預設的問題上,後來又跳回去,感覺有點亂。就像師傅說的,活動的提問上面感覺有點浮,就是浮在上面,跳來跳去,有點亂,活動中,要給自己定一條主線,要順着自己的主線下去,自己要把握住,而不是讓孩子們牽着走,有些回答可以適當的忽略,不要什麼都接,自己心裏要有一把尺。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1

設計思路:

《高老鼠和矮老鼠》這則故事內容生動,其中選取了司空見慣的日常情形與事物組成故事情節,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細的看,我的身邊、我的生活中的事物會更加精彩:往高處看是一個樣子、往低處看又是另一個樣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處處有意義,事事顯新奇。

因此,我在活動中設計一起去嘗試各種各樣的“看”,一起去體驗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達看到現象。並且在活動中將語言、遊戲以及科學整合在一起, 讓幼兒通過共同經歷有目的'、有意識的的視覺認知過程,使得他們的認知能力及其他相應的能力就會有所發展、有所提升,從而爲他們今後的發展奠定一個非常必要的基礎。當然,觀察能力從來不可能通過傳授而獲得,只有在充滿興趣的、積極自覺的觀察之中才能逐漸地發展起來,這也是我在活動中設計延伸活動《觀察記錄表》的初衷所在。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有意識的變換角度去觀察事物的興趣。

2、積極參與表演遊戲,從中去體驗、探索和發現。

3、發揮想象力,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活動準備:

1、故事操作圖片若干。

2、幼兒身着紅色或藍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圖片各一張。

4、錄音機,遊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學習‘高人走’(踮起腳尖,雙手舉高)、‘矮人走’(蹲下來,雙手放背後)。

二、欣賞故事。

1、那麼,今天,我們教室裏來了兩隻老鼠,它們也是一個高,一個矮。小朋友先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出示高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紅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的是藍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爲什麼?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

3、教師利用教具分段講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麼打招呼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第三段――第六段。

提問:(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鳥、大樹、屋頂、大門)也就是說,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麼地方的東西?(高的)教師邊指教具邊將教具擺放到教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狗、小花、地板、門檻)也就是說,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麼地方的東西?(矮的)教師邊指教具邊將教具擺放到教室的四周。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會仔細觀察畫面的內容,嘗試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畫面的內容。

2.大膽猜想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什麼辦法感知禮物,知道不同器官的重要性。

3.在猜測中萌發對禮物的期待,體驗收穫禮物的快樂,知道收到禮物應該表示感謝。

【活動準備】

課件、圖書、若干禮物、禮物盒、若干眼罩

【活動過程】

一、聚焦禮物,激發興趣

1.出示禮物盒,激發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麼呀?你們收到過禮物嗎?在什麼時候收到什麼禮物?收到禮物時心情怎麼樣?

2.引出老鼠阿姨的禮物

師:今天有一個動物朋友,大家都稱呼它“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要來送禮物,它要把禮物送給誰呢?

老鼠阿姨拿着禮物喊道:“孩子們,快點過來吧!”都有哪些小動物過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觀察畫面,瞭解故事內容

(一)幼兒觀察畫面,猜一猜,數一數

師:咦,這是誰呀?你從哪看出來的?還有這隻呢?一共有幾隻動物?一隻動物一份禮物,老鼠阿姨需要準備幾份禮物呀?一起來數一數。

(二)觀察小動物拿到禮物的心情

師:小動物們都拿到禮物了嗎?(小動物們一個個都拿到了禮物。)小動物們拿到禮物的心情怎麼樣?從哪看出來的?

它們拿到禮物在想什麼呢?(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麼呢?)怎麼樣可以知道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麼?如果你們收到禮物你們最想怎麼做?

三、大膽猜想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什麼辦法感知禮物

1.師:看,老鼠阿姨在做什麼?

老鼠阿姨說:“想知道禮物是什麼,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辦法猜,猜出來才能拿走禮物哦!”

把眼睛蒙起來看不見,怎麼猜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3.小動物會用什麼辦法猜呢?

4.逐一出示小豬、小兔、小松鼠、小青蛙,猜猜、看看它們會用什麼辦法呢。

教師小結: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鼻子、小手、嘴巴等各種器官感知物體,這些器官的本領真大呀,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位哦!

四、結束活動

孩子們,如果你們收到老鼠阿姨的禮物,你們的心情會怎麼樣?你們最想對老鼠阿姨說什麼?小動物們會對老鼠阿姨說什麼呢?

【活動反思】

這本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是適合小班本年齡段幼兒的讀物。而我在目標的制定上,也是根據我們小班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確定的。在《指南》中語言領域裏的.目標2提到,小班幼兒要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因此,我把目標1定爲:學會仔細觀察畫面的內容,嘗試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畫面的內容。目的在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引導他們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而目標2的制定,則是鼓勵幼兒大膽猜想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什麼辦法感知禮物,知道不同器官的重要性。整堂課通過猜測故事情節,猜測禮物,來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及對禮物的期待。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

2、能聽辯音樂中的滑音部分並作出反應,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3、在輕鬆愉快的遊戲場景中主動地參與遊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歌曲《貓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師扮演大貓。

2、材料準備: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朵、蘑菇等,《貓捉老鼠》音樂完整版及分段版,貓和老鼠的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確角色,提煉動作。

師(戴上鼠媽媽的胸飾,給幼兒戴上鼠寶寶的胸飾):寶寶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嗯,我是鼠媽媽,你們是......

師:聽,鼠寶寶們在做什麼?(播放《貓捉老鼠》前三段音樂)

師:你會跑來跑去嗎?誰會輕輕地跑來跑去?(幼兒個別及集體相結合做動作。)

(2)跟着音樂做動作。

師:哎呀,我的肚子好餓。你們餓嗎?我們一起出去找點米吧!(引導幼兒在場地中間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師:米的味道怎麼樣?你是怎麼吃米的?(請個別幼兒示範。)

(3)再次表現。

師:你還想吃點什麼米?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動作表現“吃”這一行爲。)

師:寶寶們,吃了這麼多米,讓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師(小結):剛纔有的鼠寶寶會輕輕地跑來跑去,找到米還會一口一口地吃,這些鼠寶寶真能幹!

2、大貓來了

(1)聽辯音樂。

師:聽,誰來了?它來做什麼?(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師:你是從哪裏聽出來的?

師:大貓是在什麼時候發現小老鼠的?(再次聽辯第四段音樂中的.滑音部分。)

(2)明確遊戲規則。

師:聽到大貓的叫聲,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師:對,我們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遊戲:貓捉老鼠

(1)由教師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教師鼓勵每個幼兒參與遊戲,觀察幼兒能否遵守遊戲規則,即聽到滑音後逃回家。

(2)由幼兒扮演大貓,師幼共同遊戲。

師:大貓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它是什麼時候去捉老鼠的?(幫助幼兒梳理遊戲情節,將其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誰想做大貓?

(3)引導幼兒變換躲藏地點進行遊戲。

師:如果我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找米吃,大貓來了,我們還可以躲在哪裏呢?(如大樹後面、花叢後面等。)(遊戲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遊戲。)

師:寶寶們,現在我們到更遠的地方去找一找還有些什麼米可以吃。

活動反思:

第一、創設情境。活動中教師用自制的立體、色彩鮮豔的樹木、花叢等道具佈置森林的場景,分散在場地四周,形象而生動,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視線。這樣的場景不僅能使幼兒主動參與、融入遊戲,而且能夠幫助幼兒逐步制定和完善遊戲規則。

第二、變化玩法。本次活動的環節層層遞進,在鞏固歌詞、熟悉歌曲最後一個音爲抓、逃信號的規則後,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來調控遊戲的節律。首先,是師幼共同遊戲,由教師扮演“大貓”,幼兒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兒扮演“大貓”,其餘幼兒扮演“老鼠”;最後,引導幼兒根據場地特點任意躲藏在自己覺得隱蔽的地方,增加遊戲難度。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不斷添加新的刺激與挑戰,使幼兒在遊戲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

第三、適時退出。在幼兒熟悉遊戲規則後,教師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逐漸減少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並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給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們在自然、輕鬆的遊戲氛圍中個個躍躍令人令人慾試,熱情高漲。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後應該放到哪裏,增強環保意識。

2. 創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 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誇張地、創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設遊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瞭解。

故事內容:

有一隻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於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隻貓衝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麼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麼?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誇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後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規範動作並引導幼兒誇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遊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拍,並把拽泡泡糖然後又彈回來的動作誇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遊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並加上貓咪衝出來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後,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爲什麼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纔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裏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於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遊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於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小百科: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泡泡糖發明於1928年,上世紀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幼兒園老鼠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方便,要護保我們的環境。

活動準備:

1、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是關於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們覺得小老鼠和泡泡糖會發生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音樂聽完了,你認爲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呀?

(二)看圖譜欣賞音樂

1、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3、原來呀,小老鼠趁媽媽睡着的時候偷偷溜出去玩,你們看,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你們誰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樣東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幾次?(2次)那是朝一個方向看還是朝兩邊看呀?(兩邊)那小老鼠是慢慢地看還是快快的看?(快)因爲小老鼠很緊張,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邊跑一邊看,還是跑跑再停下來看看?(跑跑再停下來看看)到哪裏停?(紅點)紅點就像我們交通的紅燈,紅燈就要停下來了。

4、幼兒與教師一邊拍手一邊念兒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東西,粘在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麼辦呢?

幼兒自由創編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時的動作。

(四)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麼地方呢?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誇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並做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麼也拽不掉,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教師總結:哎呀,不好了!來了一隻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4、根據整首音樂旋律幼兒反覆遊戲。(請幼兒扮演貓)

(五)活動結束。

師: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沒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計劃!它今天開不開心呀?它不喜歡這泡泡糖,也不喜歡亂扔泡泡的人,那你會把泡泡扔到地上嗎?那小朋友想想應該怎麼處理吃過的泡泡糖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總結: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也不講衛生,我們要把吃過的泡泡糖用紙巾包起來,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境。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在公共場合注意個人衛生,不亂扔垃圾,保護周圍的環境。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一、語言線索。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動作,因爲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覆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採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爲前半段音樂配上“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老鼠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二、合作表演。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範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於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嚐。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嚐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爲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誇張動作的聯繫,二就是爲了進行生動的環保教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纔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採取先沉默後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並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後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裏,然後扔到垃圾桶裏。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後建議提問:“老師爲什麼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老鼠爲什麼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爲環保教育的延伸。

四、創想模仿。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老鼠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想和模仿。這樣的創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老鼠”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樣的老鼠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