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1

設計意圖:

在數學活動《按羣測數》中,小朋友學習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後再接着往下數少的一部分的方法來數實物卡片上的小動物,有一個小朋友用了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來數這張卡片上的小動物,她是用兩個兩個數的方法來數的,也很快地數出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來數比較多的物品時也都會採用按兩個兩個、三個三個或五個五個的方法來數。讓幼兒運用這種數數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幼兒按羣數數的能力,也能爲幼兒在生活中需要數比較多的物品時帶來方便。活動中主要是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發現、討論來比較哪種數數的辦法比較快,在進行多次按數羣數數的實踐中獲得數數經驗。

活動目標

1. 嘗試按數羣整2、整3、整5數數,並說出總數。

2.能大膽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3. 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用不同方法數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會按羣測數,會單個數數。

2.物質材料準備:教具:ppt、記錄紙。學具:記錄紙、鉛筆、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點數統計物品

1.認識文具用品小熊新開了一個文具超市,超市裏經營着許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點數文具用品並統計由於超市剛剛開張,擺在貨架上的商品還沒有來得及統計,請小朋友統計一下每種文具用品分別有多少,然後把數字記錄在統計表上。

3.交流統計結果誰來說說你統計的結果是多少?你是用什麼方法來數的?

小結:剛纔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數出了每種文具用品的數量。

二.按數羣數數,統計物品

1.共同探討“快數”的方法有許多小朋友是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數文具用品的,有誰能用比較快的方法來數它們呢?大家去試試看。

誰願意來說說你是用什麼比較快的方法來數的?(幼兒介紹)

2.學習按數羣數數你們看老師這裏有一堆擺得很不整齊的橡皮,我們按兩個兩個來數這些橡皮。教師帶領幼兒用整2的方法數。(整3、整5的方法類同)重點:如不能用整3或整5來數完的話,最後一組就用接着往下數的方法來數。

3.幼兒用整2、整3、整5的方法來數文具用品。

4.再次統計文具用品數量。

5.相互交流數數的方法。

小結:原來我們來數擺得不整齊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來數。

三.線上遊戲,鞏固按數羣數數的方法線上遊戲:幼兒停在線上走,音樂停時幼兒按教師所說的數字找夥伴,幼兒集體按數羣數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2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籤的商品圖片佈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裏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裏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爲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3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纔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佈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

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並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爲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課後反思:

1、重視對數學學習興趣和情感的培養。

幼兒園的數學不象小學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數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老師爲某一個數學活動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甚至會結合故事、情景進行數學活動。

2、將數學活動生活化。

生活中的數學比較零散,大班進行10以內加減運算總會結合角色遊戲。例如在數學活動“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開:小豬有一張一次性消費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買牙膏,店裏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價格的牙膏,小豬想了想,買了2支4元的牙膏。

這時老師提問:“小豬券上的錢用完了嗎?你覺得怎樣買才更加合理?”

出現了3種不同的答案:

1.券上還剩1元錢,小豬這樣買就浪費了。

2.小豬應該買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這樣正好是9元。

3.買1支4元和1支5元。

3、讓幼兒與材料互動。

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是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有關數學經驗的。例如,在進行10以內的數的組成時,都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數的組成,經過老師的點撥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4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在年齡層次上有一定的差異,在前面的數學教育中幼兒學習了數的合成,建立了數名、數量、數字統一的概念,根據《規程》提出的“幼兒的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的要求,結合蒙臺梭利遵循兒童成長的原則,爲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在活動中積累的知識經驗。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依據是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引導幼兒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遊戲中加強對10以內數的合成練習,激發幼兒對加、減運算的興趣,同時在遊戲中逐步掌握人民幣中元、角之間的單位換算。

活動名稱:《逛超市》

活動目的

(直接):

1、利用遊戲的形式培養幼兒對10以內數加、減運算的興趣。

2、認識人民幣中的元、角;初步學會簡單的換算關係,並能運用心算或利用數學教具進行加減法運算。

(間接):

1、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運用禮貌用語,遵守規則。

2、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準備:

1、創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人民幣若干張;存摺若干張。

2、創設小超市,超市分三個區:生活用品區、玩具區,食品區商品上分別貼上不同價格的標籤,收銀臺。

3、輔助材料—蒙氏數學教具:加法板、減法板、郵票遊戲、計算架、數棒。

4、幼兒計算紙若干張、筆若干支。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看看有什麼好東西。

※師:超市裏的商品種類真多呀!你們準備買些什麼呢?

※可是買東西需要錢,我們沒錢怎麼辦?(去銀行取錢)

二、取錢

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並請幼兒拿着自己的存摺到銀行取出需要的錢數。(提醒幼兒使用禮貌用語,相互謙讓,知道遵守規則。)

三、購物

師:拿了錢我們可以去買東西了。

1.交待購物要求。

師:這麼多的商品,每樣商品是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看什麼?(標籤)

※今天我們每人只有十元。請選好商品後,自覺的在收銀臺按商品價格交款、找錢。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並交款付錢。(注意人民幣元、角的兌換關係)

※引導幼兒利用蒙氏教具,進行物品價格統計。

3.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四、分享購物的快樂

1、你們都買到了什麼東西?

2、買這些東西你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自己去超市買了東西,知道人民幣元、角的兌換關係,會用加減運算的方法計算自己購物的價格,真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5

【活動目標】

1、10以內連加算式的去處方法。

2、聽懂遊戲規則,並按要求進行記錄。

3、願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佈置超市的各種道具,帶標價的商品圖片若干,樣幣若干。

2、記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份。

3、請一配班老師協助。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瞧,超市裏有各種各樣的物品,你們想去購買嗎?那我們一起來玩超市購物的遊戲吧!

2、遊戲:“超市購物”,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遊戲玩法。

師:你們每個人有10元錢,只能選擇購買三樣物品,三樣物品的價格合起來不能超過10元。然後要把你選的三樣物品圖片貼在記錄紙上,並列出算式三種物品合起來是多少錢。

(2)幼兒選購物品,教師巡視。

(3)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學習連加算式方法

①師:誰願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結果呢?請你指着記錄紙上的圖或算式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如,我買了三種物品,膠棒的價格是1元、水彩筆的價格是3元、皮球的價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師把幾位幼兒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並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邊記錄紙上相應的位置邊讀。)

②師:誰發現這些算式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呢?(多一個加號和一個數字。)這樣連續有兩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連加算式。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連加算式該怎麼計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連加算式要分兩步來計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結果就是10、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算是對的呢?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1下面排1個一元硬幣,3下面排3個一元硬幣,6下面排6個一元硬幣,大家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元錢?(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依次點數硬幣。)10元,跟我們剛纔計算出來的結果一樣嗎?(一樣)所以連加算式要分兩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結果就是整個算式的答案了。

③師:老師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對嗎?那現在請你用剛纔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把答案算出來,然後再和同伴互相交換記錄紙,來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選了哪三樣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對嗎?如果不對,請悄悄的告訴他改正,好嗎?如果判斷不準的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哦!

3、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鞏固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題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6

活動目標:

1、會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並製作價目標籤。

2、初步感知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3、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參觀過水果店、超市。

2、幾種水果玩具(數量爲幼兒4倍)、貨架、代幣券(數字1---5)。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水果店”。

讓幼兒確定水果的品種,貨架的擺放位置。

2、幼兒分組商議水果價格,並給每個水果製作價目標籤。

3、參觀超市併購物。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引導幼兒觀察水果上的價目表。

(2)商量分成兩組,輪流扮演收銀員和顧客。

(3)扮演顧客的幼兒每人領1張5元的代幣券開始購物。

“每個幼兒只能買5元錢以內的水果”。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兩樣水果,你可以買哪兩樣?”

請幼兒把自己買的兩樣水果在記錄表上圈出來。

教師小結:共同討論用5元錢買水果有幾種買法?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的規律.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三樣水果,你可以買哪三樣?”

幼兒繼續在水果記錄表上圈出自己買的三樣水果。

(4)規則:買的水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字。

4、購物遊戲可反覆進行,並延伸到區域遊戲活動中。

附記錄表:

5元=蘋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蘋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動反思:

活動以水果店遊戲的情節來開展,符合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利用圖表進行統計的方法,並瞭解圖表統計的特點。

2、樂於嘗試和探索,願意與同伴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貨架3個,小籃5個,推車2輛,玩具類、餐具類、文具類若干。

2、統計圖範例一張,表格兩張。

3、幼兒操作用的統計表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談論與超市有關的內容,激發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與小朋友一起開一個超市,我當老闆,你們當員工好嗎?我已經準備了這些貨物,你們看是什麼?

2出示貨架、小籃、推車問:這些東西有幾個呢?你能用線條、數字、圖片

等各種辦法記錄下來嗎?

二、通過記錄貨架等物品初步嘗試統計

1、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貨品的數量。

2、交流自己的記錄方法。歸納出幼兒統計的方法:畫上一樣物品再寫上數字,有多少物品就畫多少個。

3、討論圖表的製作方法。出示教師的統計表讓幼兒討論它的優點,能看出各種物品的多少,還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並操作演示圖表的記錄方法:數字標號從0開始從下往上標,每一格表示數量一個,要統計的貨品用簡筆畫的方法畫在對應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塗多少格子。

4、幼兒嘗試用圖表的統計方法進行記錄。

三、通過對超市商品的分類,學習和利用圖表方法統計貨品。

1、請幼兒把超市的商品進行分類。師:看看我又採購了什麼貨品?出示鉛筆、橡皮、水彩筆、碗、筷子、勺子、積木、皮球、風車,引導幼兒進行分類,並數數分別有多少。引導幼兒分類並把貨品放在貨架上嘗試合作學習。

2、採用任務的形式請幼兒對各種類別的商品進行統計並進行檢驗。

3、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圖表法來統計物品的數量,但是還有許多種方法也可以統計物品的數量,以後我們再學。

四、結束部分

1、我們的超市全部準備好了,誰能給它取個名字呢?

2、爲了讓超市生意興隆,我們去宣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超市。(幼兒出教室)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展,注重由易到難、逐層深入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後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後讓幼兒動手操作,並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既起到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提供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8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複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並初步感知錢幣的換算關係。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

①銀行,分有四個窗口,分別巾上1元、2元、5元、10元標誌。

②超市:商品上分別貼上以1—9不同價格的標籤。

2.錢幣: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鉛筆、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那買東西時需要什麼?(錢)那去哪兒拿錢呢?(銀行)

2.(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師:銀行開設了四個窗口,你發現窗口上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表示這個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認識紀錄單,並學習填寫。

師:你去銀行拿錢先要填單子,你要拿多少錢,就填在單子上,在這張單子上,我們填在哪兒?(在工標記處)

師:否則這麼多人取錢會把錢取光的,那後邊的人就沒有錢取了,所以銀行有規定,每人最多隻能拿10元錢。你想拿多少錢呢?

4.請幼兒示範填單子。

(1)請一幼兒把想取的錢數填在單子上,例:取9元錢。

(2)師:怎樣才能取到9元錢呢?該怎樣拿?請一幼兒示範,師生共同檢查。例:分別取了5元、2元、2元。

(3)學習記錄取的錢幣面額。

師:他是怎麼取的呢?誰來幫他記下來?(請一幼兒示範記在啓示單上)。

5.引導幼兒相互檢查。

師:取好錢後可請朋友幫你看看取得錢和你想取的錢是否一樣。

6.幼兒取錢,教師注意幫助幼兒檢查。

(二)逛超市

師:拿了錢我們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購物要求。師:這麼多東西,每樣東西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看什麼?(標籤)

今天我們每人只能買一樣東西。出門時,請在自動交款處按商品價格交款、找錢。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並交款付錢。

3.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三)記帳

1.師:今天我們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你們記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錢?買了多少錢的東西?還剩下多少錢嗎?(請個別幼兒說說)可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那怎麼辦呢?(記下來)

2.引導幼兒學習在記錄單上記錄。

師:那我們記在哪兒呢?(記錄單上)。買多少錢的東西可記在哪一格?(“超市”格下)還剩多少錢記在哪兒?(“錢”下)邊上的“?”表示你是怎麼算的?把方法寫下來,誰會記?(請一幼兒示範記錄,全班檢查)

3.幼兒當自己今日購物的賬記下來,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看記錄單相互介紹自己購物情況,請個別幼兒在集中介紹。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會用加減運算本領取錢、購物,還會用記錄單記錄記下自己購物的情況,真能幹,那你覺得用記錄單記錄這種方法好嗎?爲什麼(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後我們還可以設計更多的更好的表格來幫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紹給爸爸媽媽或小朋友。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孩子有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購買,積極性特別高,同伴間也有了足夠的交流,孩子將這次活動的經驗同以往相比,歸納總結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購物,對以後的的良好購物習慣鋪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