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分類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分類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分類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分類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分類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5、激發幼兒對垃圾分類的活動產生興趣。

6、知道垃圾是怎麼處理的,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製作一張家裏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蒐集並瞭解有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1、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老師給大家佈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裏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着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

每天我們的家裏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餘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麼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麼處理的?(放到垃圾箱裏;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2、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1)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師: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①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麼?(顏色、標誌)(找兩三個孩子說)這是什麼標誌?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

②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誌,這是不可回收標誌。回收以後經過特殊處理能再爲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後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①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劃圈的,再說不劃圈的)

②提問:誰願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③個幼回答。

小結:

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廚餘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

師:咱們剛纔分的特別好,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爲什麼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幼兒自由回答。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垃圾分類標記,嘗試按標記給垃圾進行分類。

2.懂得垃圾分類的方法,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裝桶,上貼2種標誌。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活動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在隨地丟垃圾的地方走走,提問:"你們看,地上是什麼呀?"幼:垃圾。

2、教師:"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處都是這種垃圾,你覺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

3、引導小朋友嘗試發言。幼:應該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

教師:"對,我們就應該把這些垃圾寶寶放到垃圾桶裏,把它們送回家!"

2、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

1、教師展示垃圾寶寶的"家"。

2、嘗試讓幼兒說說這些圖示分別表示什麼,教師並進行一定的引導。

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垃圾寶寶的家---垃圾桶,你們認識它們嗎?"讓幼兒說說。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了這些標記,接下來我們每人選一個垃圾寶寶,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類

1、幼兒第一次操作:垃圾分類

2、檢查分類情況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垃圾寶寶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師與幼兒一起看,不對的進行討論,應該放在哪裏。)

4、教師:這個桶裏面是紙張,它是紙張寶寶的家;這個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寶寶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寶寶的家;裏面是金屬,它是金屬寶寶的家。

5、幼兒第二次操作:垃圾分類教師:"現在這些垃圾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們看那邊還有許多垃圾,我們把它們也送回家吧。"(幼兒自由選擇垃圾,然後一個一個的對垃圾進行分類,教師一旁指導。)

4、教師小結。

1、教師:"垃圾寶寶都已經送回家了。那誰能告訴大家把這些垃圾一個個分開有什麼用呢?"邀請幼兒嘗試回答。

2、教師:"那讓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比如喝過的易拉罐可以製作筆盒;廢紙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紙,小朋友們可以繼續畫畫、寫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再灌水;還有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乾乾淨淨的,也讓我們的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減少了工作量。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平時不要亂扔垃圾(嘗試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舉例子),做一個環保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能!)那讓我們一起從今天做起。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簡單知識,根據不同標記嘗試給垃圾分類。

2.知道垃圾回收對環境的保護,有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垃圾箱標記、各種垃圾圖片、PPT

2.經驗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知識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垃圾標記,導入活動

你們認識這個嗎?(可回收垃圾)

你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嗎?

這個標記你們認識嗎?(不可回收垃圾)

你們知道生活中的不可回收垃圾有哪些嗎?

我們今天就要比一比,誰能把垃圾扔到正確的垃圾箱

二、分組比賽誰可以將垃圾扔進對的“垃圾箱操”,請每組派代表介紹理由。

老師把幼兒分成4組,給每組幼兒分發操作材料,讓幼兒將垃圾的圖片進行分類。(教師巡迴指導,同時留意一下幼兒的表現,選擇等下上臺的代表)

老師請幼兒代表上來將分好類的垃圾圖片貼在展示板上,請每組代表說說這麼分的理由(其他組內小朋友可以在代表說完後補充)

老師公佈正確答案,看那組小朋友最會扔垃圾,進行表揚。

三、整理對可回收和不可會收垃圾的經驗,幼兒在進行扔垃圾練習。

請小朋友說說可回收和不可會收垃圾都有哪些特點以及他們是怎麼區分的。

老師根據小朋友的討論總結:

(可回收垃圾可分爲廢紙類,廢玻璃、廢塑料、廢金屬:不可會收垃圾可分爲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老師出示圖片,幼兒回答這是什麼垃圾。

四、還有那些垃圾分類的標誌(簡單介紹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的標誌)

小朋友們除了可回收和不可會收垃圾兩個垃圾分類的標誌外你們知道哪些垃圾分類的標誌?

還有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的標誌

五、幼兒討論:說說爲什麼要垃圾分類。

垃圾亂丟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經過分類的垃圾可以節約資源

垃圾分類可以保護環境

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可以爲環境做一份貢獻。將垃圾分類,舉手之勞。

幼兒園中班環保教案《垃圾分類和回收》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爲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願意爲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錄像內容:美麗乾淨的辦公樓。又髒有亂的小區)

2.佈置乾淨的白色玩具區域和髒亂的蘭色玩具區域。

3.事先準備收集一些廢舊品材料。(各類實物垃圾,如舊報紙、果皮、廢紙盒、礦泉水瓶、清潔精瓶、衣拉罐、廢電池等。)

4.準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活動過程實錄

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像(錄像內容:美麗乾淨的辦公樓。又髒有亂的小區)提問討論。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觀看錄像,老師提問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麼了?你們喜歡是哪個地方?爲什麼?

2、說說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麼樣?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呢?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

二、幼兒參與評選“玩具區域”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參觀玩具區域,好好觀察,看看哪個小朋友觀察的好?

1.教師帶幼兒參觀玩具區域,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環境,啓發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你喜歡哪個區域?爲什麼喜歡這個區域?

2.請幼兒思考後,用貼笑臉紅蘋果的形式評選出“乾淨區域”。

3.引導幼兒互相討論:爲什麼你們不選蘭色玩具區域?如果你住在那裏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4.教師小結:蘭色區域滿地垃圾,又髒又臭,大家都不喜歡。而白色區域整潔有序,受人歡迎。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慾望。

5.教師介紹垃圾箱,讓幼兒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幼兒分類情況,在操作中引導幫助幼兒正確的分類。

6.給幼兒說明什麼叫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品。

可回收的垃圾有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布料等等

不可回收的垃圾有菸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築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三、遊戲:看誰做得越快越正確。

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0”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四、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蘭色區域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欣賞變得乾淨美麗的“玩具區域”,並告訴幼兒垃圾一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並付諸實踐。

1、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並能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絕大多數幼兒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幼兒初步的瞭解。

幼兒參與積極,本班幼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應該有更深的瞭解。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區域引導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能適度的給幼兒以幫助並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幼兒園分類教案2

活動目的:

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並進行歸類,促進小朋友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紅黃白的花朵若干,花籃若干,紅黃白蝴蝶頭飾若干,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小朋友隨着輕柔的音樂,進入事先準備好的情景環境——春天的花園中,引導小朋友觀察說出花園中的花朵有哪些顏色的,初步感知紅黃白三種顏色。

2、小朋友仔細傾聽老師講述的故事,並且說出故事中蝴蝶的顏色有哪些,進一步加深對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認識。

3、出示花朵,引導小朋友通過觀察按照花朵的顏色進行分類,並且小朋友們之間要相互的檢查,初步感知按照物體的同一種顏色進行分類的認識。

4、小朋友佩戴蝴蝶頭飾,在老師的口令下,根據自己佩戴的頭飾的顏色找到對應顏色的位置,進一步鞏固加深小朋友對物體按照顏色進行分類。

幼兒園分類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品的兩個特徵分類。

2.嘗試自己制定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的和小的紅、黃、藍、綠色圓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塊。

2.小籃子。

3.分類提示標誌。

活動過程:

1. 出示形狀卡片,請幼兒描述它們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2. 老師先將兩個分類提示標誌貼在一個小籃子上,請幼兒按照標誌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卡片放入籃子。

3. 將其他的分類標誌兩兩貼在每個小籃子上,請幼兒按照形狀、顏色、大小其中的兩個標準進行分類。

4. 請幼兒嘗試自己制定包含兩個特徵的分類標準,並把相應的分類提示標誌貼在小籃子上,對卡片進行分類。

活動評價:

1.能按物品的兩個特徵來分類。

2.能按自己制定的兩種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分類教案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能排除物體顏色和大小的影響,能真確的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形狀進行分類。

2:複習5以內數數。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的發展。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很容易受圖形大小、顏色的影響

活動準備:

給每個幼兒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塑料片各5個,每種圖形的顏色要不同。其中2個大的,3個小的。

活動過程:

1:觀察

老師在課前發給每個幼兒四種形狀塑料片各5個,上課時讓幼兒先擺弄和觀察,說說自己的塑料片都有些什麼形狀。

2:引導幼兒按形狀分類

先讓幼兒把圓形找出來把他們放在一起。

在依次把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分別找出來各放一堆。

老師進行檢查對分類有錯的孩子給予啓發幫助。

3:引導幼兒數數

先讓幼兒數一數把塑料片都分成了幾堆。

再讓幼兒數一數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

最後讓幼兒數一數每種塑料片各有幾個大的,有幾個小的。

4:拼擺遊戲

讓幼兒拿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和兩個圓形任意擺出一種東西來(如可以拼成一輛汽車)。老師巡視,對拼擺的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讓幼兒說一說是用那些形狀的塑料邊擺的,一共用了幾個。再把擺的好的粘貼在黑板上讓孩子說提說擺的是什麼叫什麼名字,可以用來幹什麼。

5:小結

對認真學習的幼兒和有進步的幼兒進行表揚。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數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幼兒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去解決日常生活和遊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同時它又具有邏輯性和嚴謹性,我們要注重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手腦結合,才能讓他們更易理解和接受。

幼兒園分類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顏色、大小的信號進行分類遊戲。

2、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樹葉(黃色、綠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動過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大小

1、今天我做樹媽媽,你們做樹葉寶寶,一起來玩遊戲,好嗎?

2、樹葉寶寶們好,(幼:樹媽媽好),我的樹葉寶寶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綠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綠色)樹媽媽叫它綠樹葉;(出示一片黃色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叫它什麼呀?(黃樹葉)

3、綠色的叫綠樹葉,黃色的叫黃樹葉,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麼樹葉寶寶呀?(輪流介紹:我是黃(綠)樹葉)

小結:嗯,我的樹葉寶寶顏色不一樣。

4、看看,(出示大、小樹葉)樹葉寶寶還有哪裏不一樣?(大、小)大的樹媽媽叫它大樹葉,小的呢?(小樹葉)

5、你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呢?請和旁邊的樹葉寶寶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樹葉還是小樹葉了嗎?請大樹葉舉起手來和媽媽招招手;請小樹葉站起來和媽媽抱一抱。

小結:我的樹葉寶寶大小也不一樣。

二、樹葉寶寶找朋友,示範分類。

1、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黃樹葉找黃樹葉做朋友,綠樹葉找綠樹葉做朋友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3、樹葉寶寶喜歡找朋友,大樹葉找大樹葉做朋友,小樹葉找小樹葉做朋友

4、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

三、打扮樹媽媽,嘗試分類。

1、(出示兩棵樹),請樹葉寶寶來打扮樹媽媽,黃樹葉和黃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綠樹葉和綠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2、幼兒操作、講評

3、(出示兩棵大、小樹),請小朋友們來打扮樹媽媽,大樹葉和大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小樹葉和小樹葉一起打扮樹媽媽。

4、幼兒操作、講評

分類作爲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學活動以遊戲情境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第一環節以情境談話導入活動,“我是樹媽媽,小朋友做樹葉寶寶,我們一起玩遊戲,讓孩子在感知顏色的基礎上,進行自我介紹“我是綠(黃)樹葉”;再從大小不同,將樹葉寶寶分成大樹葉、小樹葉兩類,初步感知顏色和大小,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這個環節中孩子語言表達清楚、完整。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初步嘗試,能根據大小或顏色找朋友,並體驗遊戲的快樂。不過由於幼兒以樹葉寶寶的角色去找朋友,成爲對應的找到相同的顏色或大小,有點偏離分類的主題。經同事們的評析,將這一環節改成大家一起打扮樹媽媽,突出分類概念。

第三環節是操作分類,自主選擇分類方法(大小或顏色),讓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分類。

由於自己對分類的感念不夠清晰,導致第二環節偏離主義,我想上好一堂課不但要充分的準備,而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細揣摩。課堂上不但要達成教學目標,還有一定的教學機智,才能讓幼兒真正的學到更多,課堂效果纔會更好。我非常珍惜這次嘗試和鍛鍊的機會,希望自己能儘快適應數學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找到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分類教案6

一、目標:

1、學會按照形狀,顏色,大小進行分類。

2、學習根據縱向與橫向標記給物體定位,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二、準備:

PPT課件,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三、過程:

1、送圖形寶寶回家,瞭解圖形的基本特徵。

(1)師:今天我們教室裏來了許多圖形寶寶,看看有哪些圖形寶寶呢?它有哪些特徵(顏色、形狀、大小),然後請你根據它的特徵,輕輕地走到桌子旁把它送回家好嗎?

(2)請個別幼兒說說他拿到的是什麼圖形,說說特徵,送回了哪個家裏。

2、出示圖一,讓幼兒觀察,示範講解雙形雙維排列的.規則 ,教師講解按形狀、顏色分。

(1)師:老師這來了幾個圖形寶寶,它們是誰呀,(一一出示圖形講出圖形的特徵)它們告訴我它們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麼辦?(幫它們找家)

(2)出示圖形屋,這個圖形屋就是圖形寶寶的家,我們來看看上面有上面呀?(顏色標記、形狀標記)這說明我們要根據它的顏色標記和形狀標記來幫圖形寶寶們找到它們的家。

(3)我們先來看看橫排,我們也叫它行,第一個前面的顏色標記是紅色,那它整行都是紅色圖形的家,那第二個是什麼顏色標記?(藍色)又是誰的家呢?(藍色圖形的家)

(4)橫排看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豎排,我們叫它列,第一列是什麼標記?(正方形標記)說明這一列都是正方形的家,那第二列呢?(三角形、三角形的家)

(5)認識了圖形屋,現在我們就一個一個來幫助圖形寶寶找家,我們先看第一行是紅色,第一列是正方形,(邊說邊用手示範)那他們的交接點就是紅色正方形的家,依次類推找出其它幾個圖形的家。

總結:我們小朋友真聰明,雖然它們的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但是我們都能幫它們找到了家。

3、出示圖二,讓幼兒觀察,示範講解雙形雙維排列的規則 ,教師講解按形狀、大小分。

(1)老師這還有幾個圖形寶寶沒有找到它們的家呢,我們看看它們是誰?(兩個兩個圖形出示)它們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2)出示圖二,請幼兒觀察上面有什麼標記,我們應該怎樣送圖形寶寶回家呢?(請小朋友上來找家,並說說自己爲什麼要這樣找)總結: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個圖形雖然它的形狀一樣、顏色一樣但是它們大小不一樣,我們小朋友很聰明還是幫助圖形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家,它們可高興啦都說要謝謝你們!

4、幼兒動手操作

(1)今天我們教室裏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找不到自己的家呢,小朋友你們想幫助他們嗎?請你們輕輕地搬椅子到座位上幫助他們吧!

(2)幼兒操作,教室巡迴指導。

5、張貼幼兒操作紙,請錯的幼兒改正,給做的對的幼兒給予小紅花獎勵。

幼兒園分類教案7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比較、辨別能力的發展。

2.學習從多種顏色的不同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並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2.紅黃綠色的門票若干,紅黃綠拱形門各一個。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遊戲入場,感知顏色的對應。

幼兒自由選擇門票一張,通過相應顏色的拱形門。

教師:請下朋友看一看自己的門票是什麼顏色的,你就從哪種顏色的門進入。

二、展開

1.動畫片: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尋找相應的顏色。

教師:小朋友看看海里有什麼?小魚是什麼顏色的?

讓幼兒講一講小朋友穿的什麼顏色的衣服吊到什麼顏色的魚

2.初步學習按顏色分類。

趣味練習:找相同的顏色

教師:請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東西是紅顏色的?哪些東西是綠顏色的?哪些東西是黃顏色的?

3.排除干擾,按顏色分類。

(1)有一顆神奇樹,上面結滿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果子,看一看都有什麼顏色的?

(2)不受形狀的干擾進行分類。

教師:請小朋友把水果放進和水果顏色相同的筐子裏。

三、結束

總結評價。表揚愛動腦筋的幼兒。

幼兒園分類教案8

活動目標:

能夠按照動物的特徵對動物分類,並說出分類標準。

能從多角度分析、思考問題,願意動腦思考問題。

活動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蒐集動物卡片。人手幾張動物卡片,卡片上的動物各不相同。

活動過程:

按教師的要求給動物卡片分類。

引導幼兒按動物的食物特徵如食草或食肉,說出自己知道的動物名稱,如小兔是吃草的,老虎是吃肉的。

將動物卡片發給幼兒,請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爲動物卡片進行分類,如請幼兒舉起吃草、吃肉或雜食動物的卡片,請舉起會飛、不會飛或生活在水裏、陸地上的動物卡片。

給動物卡片分類,並說出分類標準。

引導幼兒自己操作,給動物卡片分類。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分類的結果,並說出分類標準,如按長羽毛和不長羽毛、冬眠和不冬眠等特徵分類。

繪畫活動,進一步按一定的標準給動物分類。

請幼兒畫出幾隻同一種類的動物,

引導幼兒之間交流自己畫的動物是什麼?有什麼共同特徵?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分兩組數一數”。

(2)遊戲“爲小動物找朋友”,幼兒爲自己畫的小動物找朋友,並說出理由,如小鳥和蜻蜓是朋友,因爲它們都會飛。

日常生活滲透引導幼兒整理物品櫃,將各種物品分類擺放。

幼兒園分類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觀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徵。

2.嘗試按兩種以上的特徵將物體分類。

3.有一定的觀察和比較能力,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分類方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顏色不同的積木若干;大小、顏色不同的各種水果玩具若干。動物小狗、小雞、小貓、小鴨的頭飾。

2、學具:操作卡、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小貓、小狗、小鴨、小雞的頭飾。

師:小動物在森林裏蓋房子,讓我們看看這些房子漂亮嗎?(出示四座小房子,讓小朋友觀察。)

2.引導小朋友觀察,並說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徵,如房頂的形狀、顏色;有沒有窗戶;門的形狀、顏色等,鼓勵小朋友大膽的說出這些房子的各種特徵。

3.小動物找家:教師以小動物的口吻說出這些房子的各種特徵,請小朋友爲小動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紅色的圓頂房子",那麼請小朋友根據這兩個特徵,爲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據教師的指令,按兩個特徵爲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個小朋友分別戴上小狗、小雞、小貓、小鴨頭飾,任選一個房子,說出兩個特徵。如:"我的房子是沒有窗戶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動

1.分積木。

(1)每個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狀、顏色的積木,自己先練習按兩種特徵分類。

如:"紅色的大積木在一邊,其他形狀的放另一邊。"

(2)教師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積木舉起來。

如:"黃色的圓積木"。小朋友就把符合這兩個特徵的積木舉起來。

2.幼兒遊戲(按幼兒的特徵分類)如:"請穿紅衣服的女孩子起立。""請扎辮子、穿藍衣服的小朋友站起來。"……

3.操作卡練習--給餅餅塗顏色。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練習操作。

2、日常滲透:和幼兒一起玩"找不同"的遊戲。

3、家園共育:在家中和爸爸媽媽按照兩種或三種特徵分類。

教學反思:

一節課的活動下來,總體上的還是不錯的。老師的建議是:應該多加幼兒部常見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加大了難度,拓展了幼兒的認知面,如果僅限於幼兒常見的物品的話,拓展的部分就無法顯現。

幼兒園分類教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並能進行垃圾分類。

2、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分類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視頻、課件、幼兒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對比照片,瞭解垃圾是哪裏來的

二、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1、幼兒討論:如何清理公園的垃圾

2、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3、播放視頻,瞭解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

4、幼兒討論,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師小結,垃圾分類擺放的好處

三、電腦遊戲、操作活動,進行垃圾分類

1、電腦遊戲,幼兒判斷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兒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師生一起檢查講評幼兒垃圾分類情況

四、談話小結,進行教育

鼓勵幼兒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進行垃圾分類

延伸活動:可回收垃圾經過人們處理還是有用的,人們怎麼處理這些可回收垃圾,請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告訴大家。

幼兒園分類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爲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垃圾可以分爲不同的種類,認識不同功能的垃圾桶。

活動難點:能根據垃圾的特點進行正確分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有關垃圾的分類。

物質準備:各種垃圾圖片、藍色、綠色、紅色、黃色垃圾桶四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剛剛喝了酸奶,那酸奶的盒就變成了什麼呀?我們一個班就這麼多垃圾,那全幼兒園小朋友都喝酸奶會製造多少垃圾?那全世界呢?

我們現在來看一個小短片,看完之後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二、過程

1.播放宣傳片?

師:(1)你從視頻中看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

(2)如果我們幼兒園也這樣,你喜歡嗎?爲什麼?

(3)那我們班現在這麼多酸奶盒垃圾應該怎麼辦呢?

2.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有不同的功能。

(1)你們見過什麼顏色的垃圾桶?在哪裏見過?依次出示。

(2)爲什麼顏色不同呢?想告訴我們什麼。請小朋友說一說除了顏色不同你還發現有什麼不同?(標誌)

(3)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呢?(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材質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

(4)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廚餘垃圾桶呢?(剩菜剩飯、瓜皮果核、肉、蛋)

(5)什麼樣的垃圾放在有害垃圾桶呢?(含汞類,電池類、廢水銀溫度計、油漆、殺蟲劑)

(6)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其他垃圾桶呢?(不能歸於以上三類的垃圾,危害較小,無法再次利用。包括一次性餐具、菸蒂、毛髮、瓷器碎片)

3.通過操作,幫助幼兒將垃圾正確分類。

(1)今天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老師準備了一些物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正確分類。

(2)驗證是否正確。

4.那小朋友知道這些垃圾收回垃圾站後去哪裏了,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了解一下。

三、結束

1.爲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小朋友可以做些什麼呢?

2.今天我們這麼多的收穫,回家可以當一個小小考官,考考爸爸媽媽,它們的垃圾是怎麼分類的。

活動總結

活動由播放宣傳片導入,幼兒觀看後,能夠切實胡感受到,垃圾對地球生物胡危害程度,激發了幼兒保護地球的慾望。活動中通過材料的操作,便於幼兒更清楚的瞭解垃圾分類的標準,滿足了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過程中採用動靜結合和可視性材料的呈現,更有利於幼兒的理解和學習,效果很好。

幼兒園分類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表達出蘋果的特徵,並能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2、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情景佈置:蘋果園。大的紅蘋果50個,小的紅蘋果50個,大的綠蘋果50個,小的綠蘋果50個。

活動過程:

1、感知活動:以“小刺蝟和小朋友做遊戲”引入主題,組織幼兒參觀果園,初步感知蘋果的大小、顏色。

導語設計:今天小刺蝟和小朋友一起到果園裏去玩一玩,看一看,果園裏有什麼果子?

2、體驗活動:師幼一起摘蘋果,共同感知蘋果的大小、顏色。

導語設計:“這些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說顏色和形狀不一樣)

3、操作活動:幼兒操作,老師組織幼兒區分蘋果的種類並分類擺放。

導語設計:“紅色的房間可以用來擺放什麼顏色的蘋果?綠色的房間可以用來擺放什麼顏色的蘋果?大大的紅蘋果屋可以用來擺放什麼形狀的蘋果……”

指導重點: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4、結束活動:以歌曲結束活動,體驗參與遊戲的快樂。

導語設計:“有了這麼多的蘋果,小刺蝟不愁冬天沒得吃了,他真開心,他說:‘我們一起唱歌吧!”

研討記錄:

優點:

1、以遊戲“幫小刺蝟分蘋果”貫穿整個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環節過渡自然,層次分明。

2、教具比較新穎,能讓幼兒有單獨操作的機會,避免了幼兒分類時“跟風”的現象。

3、音樂加上蘋果園情景的設置,幼兒真實地投入遊戲之中。

4、教師注重幼兒完整句的培養,能很好地促進小班幼兒語言的發展。

不足及建議:

1、目標定位偏高,小班幼兒較難完成,建議兩種特徵的分類要分開進行。

2、教師導語的設計應精煉。

3、幼兒分類前,教師應提清楚操作要求,避免幼兒盲目操作。

4、幼兒表述蘋果的不同時,教師應及時小結,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5、儘量減少干擾幼兒的因素,如框框、蘋果園標記的設計。

幼兒園分類教案13

設計意圖:

數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枯燥的活動。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幼兒已漸漸不滿足於以傳授爲主的教學模式、不滿足於教具與學具的操作、不滿足於學習10以內的數、不滿足於有章有節地學習數學、不滿足於在活動室內學習數學等等,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老調動不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與遊戲中輕輕鬆鬆地學習數學;如何變“傳授爲主”爲“以幼兒爲主”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於是,我嘗試設計並實施了以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並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複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於教師瞭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繫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麼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裏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麼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後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並分類統計幼兒園裏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後操場——樹有幾棵?前、後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於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髮幾個?短頭髮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髮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瞭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彙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彙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麼?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麼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佈置作業——課後實踐:

請幼兒回家後,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並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後,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幼兒園分類教案14

學習目標

1、瞭解分類垃圾箱的分類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

3、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分類垃圾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自制兩個垃圾筐一個可回收一個不可回收、蒐集廢紙,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廣告宣傳單、衛生紙紙筒

活動過程

1播放有關垃圾分類的視頻短片

師;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嗎?(廢紙、塑料瓶、金屬)

你們家裏有把垃圾也分類嗎?

2,播放幼兒電子書師生討論,

圖上有4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麼不同?

你們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裏分貝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嗎?

寫着“廚餘垃圾”的垃圾箱裏應該放什麼養的垃圾?

3,出示兩個一樣的垃圾箱,上面貼着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標誌,在桌子上擺放各類廢紙、塑料瓶、飲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廣告宣傳單、衛生紙紙筒。請幼兒說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告訴幼兒,塑料、金屬和廢紙都可以回收再製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製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於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方法之一。

5遊戲,請幼兒上來逐一將垃圾分類,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並說說可回收那這樣東西還可用來做什麼?

反思:

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基本達到,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說出可回收用來做什麼,如衛生紙筒可以用來做手工,廣告宣傳單可以帶來幼兒園剪紙等,最後建議幼兒回家以後,家裏也準備兩個垃圾箱或袋子將廢舊物品可以進行分類裝,以便更好處理。

幼兒園分類教案15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準備: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籤(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

活動與指導:

1.提議: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裏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後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籤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係: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後將分類籤貼於桶上。

3.考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裏。 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