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後的情緒變化。

2、簡單瞭解蝴蝶蛻變的過程,知道美麗可以慢慢創造。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

1、(出示小青蟲哭泣的圖片)瞧,這是誰呀?它怎麼啦?

2、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爲什麼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解。

二、分段欣賞故事

(觀看圖片一)

1、師:夏天可真熱鬧啊,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幹什麼?

2、重點是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說說小青蟲爲什麼要躲在草底下。

(觀看圖片二)

1、聽着優美的音樂,你覺得小青蟲會說什麼?

2、學學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觀看圖片三)

1、可是蟋蟀發現了小青蟲,你覺得蟋蟀喜歡小青蟲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引導幼兒猜想蟋蟀會對小青蟲說什麼,小青蟲又會怎麼說?(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

3、這時小青蟲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觀看圖片四)師:小青蟲這麼傷心,我們來安慰安慰它吧。你會對小青蟲說什麼?

(觀看圖片五)聽了小朋友的安慰,小青蟲心裏舒服多了,他爬到一棵沒人知道的樹上遠遠的、靜靜的聽着優美的音樂。

(觀看圖片六)聽着聽着,小青蟲做了一件事情,它做了什麼?

(觀看圖片七)它把自己藏在繭裏面靜靜的聽着音樂,慢慢地睡着了,它還做了一個夢。它會夢到什麼呢?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觀看圖片八)幼兒說說小青蟲夢見了什麼?

(觀看圖片九—圖片十一)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的變化,並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播放音樂,教師完整地把故事說一遍,並問:"說說聽了故事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說說小青蟲是如何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的?

3、醜醜的小青蟲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於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造出來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爲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四、延伸活動

讓我們跟着美麗的蝴蝶,聽着優美的音樂,一起到外面去玩玩吧!

教學反思: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複述故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不斷提問下,他們終於還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複述完了。課上,根據時間及孩子的課堂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互動環節,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及讓幼兒體驗小青蟲夢中揮着翅膀跳舞的感覺這兩個環節省略了。孩子能通過故事的內容理解小青蟲長大了會變成蝴蝶,已經突破的重難點。最後能理解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因爲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的道理,我的情感目標達成了。這些過於形式的表演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重要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動物的雨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它是我自行創編而成的。詩歌運用質樸的語言,分別描繪了燕子、螞蟻、青蛙、小雞、瓢蟲、烏龜、松鼠這些小動物在遇到下雨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和生機,這樣的內容無疑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在自行創編詩歌過程中我汲取了有豐富經驗的老師的建議,使自編的詩歌表現出句式整齊、生動淺顯,音韻和諧的特點。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爲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因此詩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的進行交流,並根據詩歌的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並使幼兒體驗其中快樂、趣味的感受,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主動、快樂的學習上。

附:自編詩歌――《動物的雨傘》

嘩啦,嘩啦,下雨了;

燕子飛到樹枝上,大樹傘!

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青蛙舉起了荷葉,荷葉傘!

小雞鑽進媽媽的翅膀,媽媽傘!

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

烏龜和松鼠找不到雨傘,真着急!

嘿!小甲殼、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傘嗎!

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有趣的情感;並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理解並學做動詞:爬、飛、舉、鑽。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遇到問題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燕子、大樹、螞蟻、蘑菇、青蛙、荷葉等小圖片。

2、flash課件一份。

三、活動預定過程

(一)、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flash課件的片頭)

*請幼兒說說這是什麼地方?有誰?忽然怎麼了?他們該怎麼躲雨呢?(幼兒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之後播放這一段課件。)

*動畫片裏的燕子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是怎麼做的?(通過共同探討,選定動詞飛,師生邊唸詩句邊學一學飛的動作)

*燕子飛到大樹上,大樹成了什麼呢?(在師生一起表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給燕子的雨傘起個名―大樹傘)

*教師貼上小圖片,並請幼兒想一想、試一試這句話可以怎麼說呢?(引導幼兒編一編:燕子飛到大樹上,大樹傘)

2、螞蟻和青蛙想了什麼辦法是怎麼做的呢?(引導幼兒通過共同探討選定動詞:爬、舉,師生共同表演,並引導幼兒用詩歌的句式來編一編。)

3、引導幼兒想一想:這幾個小動物的雨傘相互交換一下行不行?爲什麼?(引導幼兒相互討論,發現動物各自的特點和本領)

4、*你們看誰又來了?(小雞和瓢蟲)

*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雞或瓢蟲你會怎麼辦?

*播放課件後,請幼兒嘗試用句式編,並在表演的過程中共同討論給動物的雨傘起個有趣的名字。

5、*你們看還有誰?(烏龜和松鼠)

*師:他們找不到雨傘真着急,忽然他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不用靠別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辦法嗎?(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家是什麼》,並嘗試創編兒歌。

2、感受家庭的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3、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4、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的形式:講講我的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導幼兒說說誰接送自己上幼兒園的,家裏都有誰。

二、展開

1、出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問:這是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是什麼樣的?

從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紹。

2、遊戲: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1)請幼兒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紙盒裏。

教師或幼兒先後抽出照片,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請該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拍照時發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

激發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幹什麼?媽媽呢?自己在家幹什麼?

(2)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

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一兩件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爲家忙碌着,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爸媽媽?想想自己應該爲家人做些什麼呢?

4、欣賞散文詩《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溫暖,並嘗試創編兒歌。

聯繫生活體驗,請幼兒說說家是什麼,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附兒歌:家是什麼

家是什麼?

家是一間房,一盞燈,一張柔軟的牀。

有了房,不再擔心風吹和雨打。有了燈,不再害怕夜晚沒有星星和月亮。有了牀,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覺,做個美美的夢。

家是什麼?

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溫暖的陽光。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自制墨跡圖,發展動手能力。

2、根據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

3、藉助組合起來的墨跡圖自編小故事,發展編講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墨跡圖一幅。

2、白紙、墨汁(或鋼筆墨水、顏色水)、滴管、剪刀和用來鋪墊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您們帶來了一幅很有趣的畫,你們想看嗎?(想)

師:(出示畫面)看,這是一幅墨跡圖,你們想不想自己也製作一幅?(想,乾脆有力)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自制墨跡圖

1、提供白紙、墨汁、滴管,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2、教師小結:對於富有創造性的幼兒給予肯定,對於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輔導,引導其正確製作方法。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想像墨跡圖

1、啓發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或他人的墨跡圖像什麼,並說出想像的依據。例如,如果說墨跡圖像鳥,就要指一指、說一說什麼部位像鳥頭,什麼部位像鳥翼等。

2、轉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麼,鼓勵幼兒儘量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組合墨跡圖編故事

1、請幼兒把自制的墨跡圖沿輪廓剪下來擺在展示板上,自由議論這些墨跡圖像什麼。

2、啓發幼兒根據想像選取展示板上的墨跡圖,並以它們爲角色或景物組合起來,編講一個與衆不同的小故事。可以個人編講,也可以兩個人合作編講。例如,將一張青蛙的圖和一張像馬的圖組合起來,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青蛙和馬是朋友。一天,青蛙對馬說:"你可以自由自在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多好呀!"馬說:"你跳到我的背上,我帶你去旅遊。"青蛙就跳上馬背,馬飛跑起來,青蛙高興得又叫又跳。馬說:"別跳!別跳!"可青蛙不聽,結果"撲通"一聲,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五、幼兒第四次嘗試:添畫墨跡圖

引導幼兒依據想像在墨跡圖上添畫,使畫面更完整、豐滿。例如,如果墨跡圖像蝴蝶,就將該蝴蝶添畫完整,並添畫一些相關景物。

活動延伸:

將幼兒製作的墨跡圖佈置在語言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想像、編講。

附:

幾種墨跡圖的製作方法

1、將墨汁滴在紙的不同部位,撫展後可以同時形成幾幅墨跡圖。

2、將墨汁滴在宣紙等軟紙上自然化開成圖。

3、可用多種顏色水製作彩色墨跡圖。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會觀察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知道做事要認真,不要圖省力。

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角色手偶,故事情節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故事主要角色。

1.幽示角色手偶。

引導語:這是豬媽媽。它有三個可愛的兒子。它們長什麼模樣?

幼答:一隻是白的,一隻是黑的,還有一隻身上的皮毛是花花的。

教師:是的,所以豬媽媽給這三隻小豬分別取名叫小白豬、小黑豬和小花豬。

2.引入故事。

引導語:這一天,豬媽媽讓三隻小豬分別去蓋房子。三隻小豬用什麼材料蓋房子?結果怎麼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欣賞圖片,猜想故事情節。

1.組織幼兒觀看三隻小豬蓋房子的圖片。

(l)幼兒自由觀看,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語:看一看,三種小豬分別用什麼材料蓋房子:想一想,用這種材料蓋成的房子牢固嗎。

(2)幼兒交流。

提問:你看到三隻小豬分別蓋了座什麼樣的房子?

幼答1:我看到小白豬用稻草蓋了一間草房,草房歪歪斜斜的。

幼答2:我看到小黑豬用木頭蓋了一間木頭房子,好像還不錯。

幼答3:小花豬用磚頭蓋房子,我覺得它蓋的房子最漂亮、最牢固。

2.組織幼兒觀看大灰狼抓小豬的圖片。

(1)幼兒自由觀看,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語:大灰狼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哪種房子經受住了大灰狼的破壞?這說明了什麼?

提問:面對大灰狼的破壞,三隻小豬的房子怎麼樣了?

幼答1:小白豬的草房被大灰狼一吹就吹倒了。

幼答2:小黑豬的木房被大灰狼撞了兩次也撞倒了。

幼答3:小花豬的磚房最牢固,不管大灰狼怎幺破壞,它都一動也不動。

(3)猜想:故事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呢?

幼答1:大灰狼被三隻小豬打敗了。

幼答2:以後大家都會學小花豬蓋磚房。

教師:大家真棒!學會了自己看圖片理解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三、完整傾聽故事,分享交流。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要求:安靜地傾聽,比比和自己剛纔看圖片猜想是不是一樣;想一想,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分享交流。

教師:你最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幼答1:我最喜歡小花豬,因爲它蓋房子很認真,最牢固。

幼答2:我也最喜歡小花豬,因爲它不怕苦,不怕花力氣。

問題2:如果你將來成爲了建築師,你要怎樣蓋房子呢?

幼答:要不怕苦,不圖省力氣,要動腦筋,蓋牢固的房子。

小結:小朋友以後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小花豬學習,認真動腦筋,不怕苦不怕累,不圖省力氣,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活動延伸

1.把三隻小豬和大灰狼的圖片、子偶,建築材料投放到語言區,讓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2.開展《三隻小豬》的故事表演遊戲。

活動評價活動通過角色手偶、部分情節圖片的呈現,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討論,逐步領會故事的主要內容,從而激發幼兒觀察和表達的興趣,深化對故事的理解,達到活動效果。活動材料雖樸實、簡單,卻實用、富有典型性。

小百科: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爲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爲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爲主要形體特徵。毛髮較粗硬,根據品種不同,分爲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