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七篇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七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

2.鍛鍊手眼協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螞蟻去旅行

2.各種飲料瓶(裏面裝有沙粒),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紙棍人手一根。

3.塑料筐4個,分別放在場地的四角,當作“停車場”。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帶領幼兒手持紙棍隨音樂做律動。

二、練習持棍推車

1.教師示範持棍推瓶,邊推邊念:

手拿一根小紙棍,推着小車向前行,慢慢走慢慢推,小車穩穩向前進。

2.幼兒練習持棍推大號可樂瓶

啓發幼兒探索如何讓紙棍和“小車”不分開。

3.教師演示

請幼兒說說紙棍頂在“小車”的什麼地方最容易推動。

4.幼兒再次練習,感受紙棍頂在“小車”的什麼地方推行最平穩。

5.幼兒持棍推着“小車”從起點到終點,反覆兩次,要求紙棍和“小車”不分開。

6.遊戲:推小車。

幼兒扮演“小司機”,把“小車”開到 “停車場”去。

三、放鬆活動

幼兒扛着紙棍繞操場隨音樂慢走。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紙棒,體驗遊戲的樂趣,練習鑽、翻。

2、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手、紙棒、眼、頭、手臂的關係,提高機體的協調能力,鍛鍊手眼協調的能力和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長約50釐米的紙製彩棒。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自己找一個夥伴,兩人組成一組。

2、小朋友二人一組,手拿紙棒的兩端,兩根紙棒成平行狀;

3、遊戲開始,兩個小朋友一起念兒歌:“炸,炸,炸果子,咱倆一起炸果子,你開,我開,嘩啦過來”。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念“炸,炸,炸果子,咱倆一起炸果子”時,兩隻手臂有節奏的左右擺動,念“你開,我開”時,兩個小朋友同時舉起同側的一根小棒,念嘩啦時,兩人的頭同時從舉起的紙棒下面鑽過去,這時兩人背對背站立。小朋友再念第二遍兒歌,用同樣的方法再翻回來,這時兩人面對面站立。

3過河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鍛鍊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遊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隻。

2.活動前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小蝌蚪變變變

1.我們一起把繩子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圓的池塘,來做“小蝌蚪變變變”的遊戲吧。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這一熱身運動的動作,幼兒觀察並跟隨教師模仿練習。動作如下:(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2)蝌蚪長出兩條後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並扭動身體前進;(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4)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現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麼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大家一起來學學青蛙跳田埂。

2.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塊一塊間隔、兩塊兩塊間隔等),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難度。幼兒可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教師指導要點如下:

(1)要求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也可根據情況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給幼兒增加難度。注意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3)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時間。(通過本環節,全體幼兒熟練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巡迴觀察,通過增加難度和語言指導(如“看看別人是怎麼跳的”“怎樣跳才正確”“現在步道變寬了,你怎樣跳過去”等),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地由立定跳遠轉變爲助跑跨跳。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和安全保護知識,在重點部分示範動作並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三、青蛙過小河

1.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對面田裏有許多害蟲,現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裏跳過去。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

2.教師將繩子在地上對摺圍成一條寬窄不等的小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跳過小河,鞏固前面遊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並利用所學動作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鍛鍊體能。

第一次活動:幼兒自由跳過小河,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是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衝撞。

第二次活動:教師通過增設下雨、河面變寬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難度。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做鱷魚,雙膝微屈仰臥河中,幼兒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到指定的筐裏。

3.幼兒依次遊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通過改變自己膝蓋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難度。

四、青蛙回池塘

1. 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幹,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大家累了吧,我們再把繩子圍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樂伴奏下在池塘裏遊一遊,用繩子模擬水波晃動,並相互拍腿放鬆,休息嬉戲。

3.簡單點評活動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

4.師幼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體能是體育的重要任務。根據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活動中創設了“免寶寶和兔姐姐幫助兔奶奶”這個童話情節,使單調枯燥的動作練習充滿童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發展幼兒動作協調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雙腳向前行進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助人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免姐姐、兔寶寶頭飾若干,錄音機、音樂磁帶。

2、遊戲場地佈置:三塊菜地(青菜、蘿蔔、蘑菇),兔奶奶家。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教師扮演兔姐姐,幼兒扮演兔寶寶。

1、在音樂伴奏下,練習基本動作。引導幼兒隨音樂的節奏邊跳邊說:甩甩耳一伸伸臂一彎彎腰一擡擡腿一蹦蹦跳。(評:教師以姐姐的身份出現,融入孩子中間,營造了一種平等、自由、親切的氛圍,形象化的言語激發了幼兒活動興趣。)

2、情景導入:“兔姐姐剛纔接到一個電話,是兔奶奶打來的,兔奶奶年紀大了,走不動路,可家裏的糧食吃完了,怎麼辦呢?”幼兒討論回答,“我們一起去幫助兔奶奶吧。”

(二)複習雙腳原地向上跳。

教師引導語:寶寶有了本領才能幫助奶奶,我們會什麼本領(跳)練習一下吧。

(三)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教師引導語:兔奶奶家很遠,寶寶怎麼去呢?真聰明,寶寶要跳着去,我們來試一試吧。

1、學習動作:請個別幼兒示範典型動作,集體學習,強調動作要領。(評: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啓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

2、按不同情節引導幼兒練習向前行進跳:拔蘿蔔一拔青菜一中途休息(席地而坐,隨柔和的樂曲做一些放鬆動作)一採蘑菇一去兔奶奶家。練習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動作,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幼兒。(評:鮮明、歡快的樂曲貫穿始終,趣味化的情節使幼兒身臨其境,幼兒學習積極性高。)

3、教師小結。

(四)情感體驗。

1、教師引導語:我們幫助了兔奶奶,心裏感到怎麼樣?

2、表演:我快樂。(評:適時的情感體驗,促進了幼兒生動活潑地發展。)

(五)放鬆活動。

隨音樂做輕柔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鑽、跨的動作完成遊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2.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經初步學會看示意圖。

2.材料準備:大泡沫板(兩人一塊)、示意圖、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什麼?

2.師:請小朋友將兩人擡着一塊地墊,跟着老師一起去郊遊吧!

3.師與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嘗試泡沫墊的各種玩法:

(1)兩人把泡沫墊擡起來當山洞,玩鑽山洞遊戲。

(2)把泡沫墊放在地板當作小船,玩搖小船遊戲。

(3)兩人擡着泡沫墊一蹲一站當作蹺蹺板。

(4)把泡沫墊放在地板當小河,玩過小河遊戲。

二、基本部分:

(一)嘗試探索鑽和跨的動作,完成遊戲“烤香腸。”

1.師出示遊戲示意圖引導幼兒觀察:你看到了誰?遊戲要幾個角色?

2.結合示意圖,介紹遊戲的玩法。

3.交代遊戲的注意事項:

(1)雙手護胸進行自我保護。

(2)要注意安全,不單腳跳,別踢到別人的肚子。

(3)兩人合作共同完成遊戲。

4.幼兒結伴兩人一起遊戲,師指導。

5.交流分享,請能默契合作的幼兒來做示範。

6.幼兒再次練習。

(二)遊戲競賽“烤香腸大賽”。

1.出示示意圖,引導幼兒觀察遊戲的玩法並嘗試。

2. 烤香腸大賽

(1)介紹遊戲規則:

A.第二個“廚師”在與第一個“廚師”拍手前不能提前越線。

B.能團結協作,率先烤好“香腸”的“廚師”組獲勝。

3.幼兒競賽。

4.結合對幼兒進行意志品質教育。

(1)請配合較好的一組來示範。

(2)討論:爲什麼他們會烤得快?

5.互換角色,再次比賽。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扮演“香腸”,躺在泡沫墊上,教師拿一按摩球隨音樂在幼兒的身體的某個部位滾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5

目的:

1、利用器具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積極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兒克服困難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準備:

長短不一的竹編佈道人手各一,木樁若干,竹梯,舊輪胎,果子,籃子等。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在身體發育上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潛能,動作的協調性增強,體力明顯增強,活潑好動,喜歡嘗試一些新奇、富有挑戰性的動作、玩法的活動。與同伴也開始出現一些合作關係,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跳躍是中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助跑跨跳過一定障礙物能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展的自信心等。爲孩子們制定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的活動內容,通過嘗試、模仿、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鬆、自然、協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

利用竹編佈道不同的長短,讓幼兒對自己的動作發展有自主的調節,有了讓孩子自己設計一些挑戰自己的機會,也可在活動中讓發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得到各自最大的助跑跨跳的能力發展。同時,也符合本園科研課題“利用農村自然材料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應用的研究”的精神,大量利用具有自然風格的器具,讓幼兒在玩中學。

流程:

準備活動(律動)——幼兒主動探索(探索與練習助跑跨跳)——遊戲:運果子——放鬆運動(簡單律動)

重點:助跑跨跳的能力

過程:

1、(師生開小車進場)讓我們一起做運動(律動)音樂《誰的小車最最快》2—3分鐘。

2、今天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跨過大石頭的本領。

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竹編佈道,嘗試、模仿、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分散練習)(教師啓發並參與:鼓勵敢於嘗試難度大的幼兒,並且讓幼兒可以小小組進行模仿,以便啓發更多更好的可以發展他們動作的玩法;幫助膽小的幼兒能跳過20釐米的距離)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活動的過程,在其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適度地幫助,促使幼兒對自己選擇的難度能堅持完成。幫助幼兒對竹編佈道更熟悉,能探索出更多的練習方法。

提問:怎樣使自己跳得更遠?

3、“你們的本領練得怎樣了?”集中魚貫練習,一個跟着一個。(可分成三組進行)

4、遊戲:運果子

對面有許多果子,我們一起把果子運回來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內容的路徑運果子)遊戲分兩遍(第一遍自由練習,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礎上調整難度以及強調規則,幼兒在進行第二遍時還可再選擇路徑)

想一想,你能用什麼方法運果子?

場地佈置:第一組:輪胎架起竹梯平放一個佈道一堆果子

第二組:走木樁平放兩個小布道一堆果子

第三組:輪胎堆成的小山豎放小布道一堆果子

5、結束:放鬆運動,音樂(聽)

今天,你們的本領真正大,能跨過很大的石頭把那麼多的果子搬了過來,我真爲你們高興。聽——,你聽到了什麼?(舒緩動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鬆自己。教師簡單總結,表揚孩子的表現。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想出多種玩繩方法,嘗試團隊合作。

2.通過玩繩進行多種跑、跳練習,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協調能力。

3.在玩繩中體驗新年熱烈的氣氛及感受同伴間合作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觀看新年放禮炮、舞龍燈等場景的錄像。

2.幼兒每人一根稻草短繩,兩根稻草長繩,兩根5米長繩懸掛在空中,一面鼓,一枚龍珠。

3.《過新年》音樂、勁舞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過新年》音樂響起,教師帶領幼兒口喊“過新年”自由跑人活動場地成散點站立。

師:小朋友們,《過新年》的音樂響起來了,20xx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讓我們一起運動起來吧。

2.放勁舞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操。

3.幼兒自由玩繩,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玩稻草繩的方法。

4.玩“放鞭炮”遊戲。教師指導幼兒將繩子揉成團,用力往天空中拋,並大喊“啪”。規則:必須在教師點火後才能一齊放。

5.接力賽。教師將幼兒排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左右各兩隊面對面站立,一邊兩組,左面兩隊第一名幼兒將空中高掛繩抓住跑去交給對面第一名幼兒後再站到隊尾,兩隊幼兒依次跑出,直至全部幼兒跑完。(第一遍練習,第二遍兩隊比賽,教師擊鼓助威。)

6.請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休息並一起小結“接力賽”情況。

7.遊戲“雙龍戲珠”。師:我們中國人喜歡舞龍燈來慶祝自己的節日,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舞龍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吧!教師出示長繩,帶領幼兒分兩組,每組幼兒右手同抓一根長繩成“龍”,在“龍珠”的指引下或蹲、或走、或跑、或揮舞長繩。教師合理運用鼓聲指揮幼兒團隊合作舞龍。

8.組織兩隊“龍”踢踢腿、揮揮手,放鬆着舞出活動室。

安全教育: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是否將繩子用於繞頸等不安全玩法,並及時制止,教育幼兒不要與同伴相撞。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自從幼兒園的.養殖區裏來了兩個小客人小白兔之後,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小班體育教案:小白兔蹦蹦跳。每天都有很多幼兒圍着小白兔看看、說說,還有很多幼兒從家裏拿來菜葉喂小白兔。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看看、講講小白兔,從中瞭解小白兔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小班幼兒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爲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蹦、跳、爬等”讓幼兒喜歡小白兔,願意親近小白兔,在模仿的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雙腳跳能力,發展了幼兒的大肌肉,使幼兒從中體會到集體遊戲的快樂。整個活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擴展幼兒的經驗。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白兔的外形特徵,瞭解小白兔的生活習性。

2、喜歡小白兔,願意親近小白兔。

【活動準備】

1、一對小白兔及小白兔愛吃的食物。

2、小白兔頭飾每人一個、竹籃一個、木頭一塊、玩具小白兔一隻。

3、兔寶寶的圖片。

4、呼啦圈做的山洞。

5、音樂《拔蘿蔔》。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講講小白兔的外形特徵。

出示玩具小白兔,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歡迎它出來吧——它是誰啊?(出示玩具小白兔)你們喜歡小白兔嗎?那你們見過真的小白兔嗎?誰能告訴老師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子?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小白兔的外形特徵,教案《小班體育教案:小白兔蹦蹦跳》。

2.出示真的小白兔,讓幼兒觀察它的外形特徵並講講它的生活習性。

師:寶貝們說了這麼多,想不想看看真的小白兔長的什麼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分別介紹小白兔白白的絨毛、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四條腿。

師:爲什麼小白兔跑的那麼快?(幼兒根據想象自由回答)

小結:因爲小白兔的兩條前腿短,兩條後腿長,它的後腿肌肉發達,所以跑起來特別快。

師:(兔籠裏有一塊木頭)小朋友猜一猜老師爲什麼在兔籠裏放了一塊木頭?(幼兒根據想象自由回答)

小結:木頭是給小白兔磨牙用的,因爲小白兔的門牙長的特別快,需要經常磨牙,如果不磨就會長的很長很長,把小白兔的嘴給封住了,就不能吃東西,慢慢的就會被餓死了,只有經常磨牙,它的牙齒纔不會長長,這樣吃起東西來纔會香香的。 3.簡單介紹小白兔的生長過程,請幼兒說說小白兔愛吃哪些食物。 師:兔媽媽生了一窩可愛的兔寶寶,你們見過剛出生的兔寶寶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兔寶寶的樣子)。 放圖片(兔寶寶的照片)讓幼兒觀察兔寶寶的外形特徵,老師講解。 師:兔寶寶長大了,它喜歡吃什麼食物啊?(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二、請幼兒喂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的動作。 師:老師準備了很多小白兔愛吃的食物,誰想來喂一喂小白兔啊?(請幼兒喂喂小白兔)小白兔吃的真香啊!可是老師準備的食物都讓小白兔吃完了,到明天小白兔沒有東西吃該餓肚子了,怎麼辦啊?(幼兒想辦法)老師這兒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去菜地拔蘿蔔給小白兔吃好不好?現在老師扮兔媽媽,你們扮兔寶寶,我們一起去菜地拔蘿蔔了!(和幼兒一起學小白兔跳)一邊跳着一邊說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設障礙物山洞)寶寶們,要過山洞了。跟着媽媽一起爬過山洞吧。菜地到了,寶貝們,去拔蘿蔔吧!(孩子們拔蘿蔔時,放音樂《拔蘿蔔》) 師:寶寶們真厲害,拔了這麼多蘿蔔,讓我們回家把蘿蔔洗乾淨,明天再來喂小白兔吧。寶貝們,跟着媽媽回家嘍!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圍繞目標,層層遞進,特別關注活動中細節的把握,致使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熱情高漲。在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孩子們模仿小白兔去菜地拔蘿蔔的過程中,有幾名幼兒在活動室來回跑,“孩子們,外面危險,快到媽媽身邊來”老師的一句話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過來,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我覺得,教學細節的把握就決定着教學活動的成敗,願我們做幼兒教師的都來關注教學、把握細節,孩子們將會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