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錦6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按指令迅速且正確地調整自己的行爲。

2、發展思維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上畫有紅色綠色的兩個圈。

2、幼兒每人貼一個紅色或綠色的標記。

活動重點:根據指令進入對應的圈中。

活動難點:聽指令能迅速調整自己的行爲。

活動過程:

1、遊戲——請朋友進圈。

按指令調整行爲。

師:“請男孩進入紅色的圈中,請女孩進入綠色的圈中。”

“請貼有紅標記的小朋友進入紅色圈中,請貼有綠色標記的小朋友進入綠色的圈中。

“請貼有紅標記的幼兒進入綠色圈中,請帖有綠色標記的幼兒進入紅色圈中。”

遊戲反覆進行幾次。

2、遊戲——躲貓貓

3、分配角色,全體幼兒扮演“老鼠”,教師扮演“貓”。

4、和幼兒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在圈外隨意走動,當兒歌唸完後,“老鼠”趕緊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或自己的性別躲進相應的圈中。沒有被“貓”逮住者爲勝利。

5、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躲得對不對。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知道對着別人打噴嚏是一件不衛生、不禮貌的事情。

2、學習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餐巾紙、手帕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起興趣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看看他們是誰?請跟他們打個招呼吧------過渡:小狗、河馬,還有大象說,小朋友們你們真有禮貌。

二、分段引出,理解兒歌

(一)小狗打噴嚏

1、小狗在幹什麼?它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

2、可是小狗鼻子癢癢的,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追問:小狗是怎麼打噴嚏的?小鴨、小雞怎麼啦?爲什麼被嚇跑了?)小結:小狗打噴嚏,對準朋友"阿---嚏",小雞、小鴨嚇跑,因爲噴嚏裏有口水,很髒……。

(二)河馬打噴嚏

1、河馬生活在哪裏?它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

2、可是河馬鼻子癢癢的,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追問:河馬是怎麼打噴嚏的?烏龜、小魚爲什麼被嚇跑了?)小結:河馬打噴嚏,張大了嘴巴"阿---嚏",烏龜、小魚嚇跑,因爲噴嚏的聲音很響,沒有禮貌……

(三)大象打噴嚏

1、大象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爲什麼?

2、大象的鼻子也癢癢的,它是怎麼打噴嚏的?山羊、小馬爲啥被嚇跑?

小結:大象打噴嚏,伸長鼻子"阿---嚏",山羊、小馬被嚇跑,因爲噴嚏裏有細菌,很不衛生……

(四)寶寶打噴嚏

1、寶寶的鼻子也癢癢的,寶寶應該怎樣打噴嚏?(引導捂鼻和嘴、輕聲)

2、寶寶爲啥要捂住鼻和嘴呢?

小結: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朋友誇。

(五)完整聽賞兒歌剛纔老師把小動物和寶寶打噴嚏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打噴嚏》……小結與過渡:我們要學兒歌中的誰?是呀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朋友誇。朋友會誇我們什麼呢?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講衛生、有禮貌的好寶寶吧!

三、操作運用,掌握方法請幼兒取手帕或餐巾紙,邊聽兒歌(最後一句),邊學做捂鼻的動作。教師觀察與糾正捂鼻姿勢。

小結:剛纔,我們學會了一樣很有用的本領,以後碰到要打噴嚏的時候要學着使用哦!

附:兒歌《打噴嚏》(改編)

小狗打噴嚏,對準朋友"阿--嚏",小雞、小鴨嚇跑了。

河馬打噴嚏,張大嘴巴"阿--嚏",烏龜、小魚嚇跑了。

大象打噴嚏,伸長鼻子"阿--嚏",山羊、小馬嚇跑了。

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朋友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2、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遵守遊戲規則,在開汽車的過程中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難點:能根據指令變化調節自己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簡單的交通標誌若干,如左右轉彎、限速、禁止停車等

2、紅綠燈、斑馬線,停車場(標上1—6的停車號);標有左轉、右轉、限速20、限速60的交通標誌佈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

教師組織幼兒背好紙箱車,做遊戲前準備動作。

二、遊戲

我是快樂的小汽車

1、認識交通標誌,進行單項練習

2、組織幼兒遊戲

3、幼兒遊戲數次,表揚安全行車的幼兒

三、進停車場休息

活動反思

體育遊戲是幼兒在平時的課程中最喜歡的遊戲。因爲在體育遊戲中,不用受椅子是束縛,坐在椅子上上課。而是,在熱鬧的氛圍中游戲着上課。本次活動由於在教具方面準備的多樣化,吸引着幼兒的眼球。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就連平時上課時長長會開小差的幼兒,玩的也特別高興。但還是存在着些缺點,在組織方面,本人還是需要較強練習。在幼兒常規上還是要多抓一下。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願意遵守正確的作息時間,在愉快的情緒中安靜入睡。

學習正確的睡眠姿勢。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按時睡覺》動畫視頻;“睡眠姿勢”組圖;“晚安,寶貝”組圖。

材料準備:家長將幼兒睡覺時的姿勢拍下來讓幼兒帶到班級。

活動過程

談話激趣,引出活動主題。

——你昨晚幾點睡的?

——有沒有晚睡?

——晚睡第二天起牀後是什麼樣的感覺?

播放動畫視頻《按時睡覺》,引導幼兒瞭解晚睡的危害,願意遵守正確的作息時間。

——小猴子點點特別喜歡晚睡,這樣做好不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睡着的時候,點點在做什麼?(看電視、玩積木)

——晚睡的點點第二天怎麼了?(有黑眼圈、走路撞到頭、精神不佳)

——我們應該向誰學習?爲什麼?

小結:晚睡晚起對我們的健康不利,影響我們身體的成長,嚴重的還可能生病。所以我們要早睡早起,這樣一天才會有精神,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我們要遵守正確的作息時間,養成準時睡覺,準時起牀的好習慣。

出示組圖“睡眠姿勢”,請幼兒拿出自備照片,引導幼兒知道正確的睡眠姿勢。

1.出示組圖“睡眠姿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判斷正誤。

——圖片上的小朋友們是怎樣睡覺的?

——你們覺得誰的睡姿好?誰的睡姿不好?爲什麼?

2.出示照片,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睡覺的姿勢。

——你睡覺時的姿勢像哪位小朋友?

——你睡覺的姿勢對嗎?

——正確的睡姿是什麼樣的?

小結:我們要養成正確的睡姿:不矇頭睡、不趴着睡、不身體蜷縮着睡。可以平躺着睡或者側着身子睡,要放鬆舒展自己的身體。

出示組圖“晚安,寶貝”,鞏固幼兒對正確睡眠姿勢和作息習慣的認識。

——觀察圖片,當老師指到正確的圖片時,小朋友們可以拍手。當老師指到錯誤的圖片時,小朋友們雙手在胸前畫叉。

溫馨提示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用攝像機拍攝一段班上幼兒午睡時的情景,讓幼兒直觀地瞭解自己的睡姿。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午睡時,教師可以觀察幼兒準備入睡的睡姿習慣,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睡姿。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3、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材料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小班第一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後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後、點心後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並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請客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利用兒歌的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流程:

活動導人——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學習漱口方法——嘗試漱口——比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嚐)"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麼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2、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3、教師總結:

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裏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裏。

7、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一、活動主題

《小手真乾淨》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幼兒養成飯前、便後、手髒時、勤洗手的衛生習慣

三、活動準備

肥皂毛巾水一張紙一把剪刀

四、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是幼兒洗手環節的練習,難點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五、活動過程

1.一個魔術作爲課程導入。(小兔子的耳朵動動動…..)

2.教師提問,引入課題。

1教師: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雙手,看看如果手髒了怎樣辦?(引導幼兒說出手髒了該去洗手)

2教師:誰能說說我就應怎樣樣洗手?(請個別幼兒講講,也能夠讓幼兒小組討論後再回答,同時也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

3教師小結:適時的鼓勵幼兒。

3.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

(1)用水把手打溼了。

(2)手心手背都要搓肥皂,並要搓到有泡沫。

(3)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水龍頭,輕輕甩三下,一、二、三。

(4)幼兒在座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4.教師組織幼兒在水管邊實地洗手一次;幼兒洗手時,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洗手的正確方法,提醒個別幼兒,不要玩水,節約用水,最後表揚正確洗手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