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體驗歌曲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2、初步嘗試用連貫、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3、通過圖譜提示理解記憶歌詞,體驗探索學習帶來的快樂。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歌曲的旋律節奏。

2、圖譜一幅,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練聲:向風兒問好]

“美麗的春天來了,風兒輕輕地吹着,小朋友,讓我們來向風兒問個好吧。”

2、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歌曲。

(1)完整欣賞音樂。

“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猜一猜,風兒在唱些什麼?”

“它會唱些春天的哪些變化?”

“風兒唱的這首歌曲《小籬笆》真好聽,讓老師也來爲你們唱一唱。”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聽到了什麼?”

(3)教師隨音樂範唱歌曲。

“歌裏還唱了些什麼?”[請幼兒用歌詞來回答。]

3、看圖譜學說歌詞。

(1)出示不完整圖譜一張。

“圖譜上有什麼?”

“每一張小圖片代表歌曲裏的哪一句歌詞?”[幼兒學說]

“這張圖譜完整嗎?“

(2)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請幼兒填補圖譜。

出示小圖片四張,將幼兒分成四組,每一組負責一張圖片,將它填在圖譜上相應的地方,並說出相應的歌詞。

(3)有節奏的集體朗誦歌詞。

4、幼兒學唱歌曲。

(1)輕聲學唱。

(2)好聽的聲音學唱。

(3)學習不同風格的演唱。

“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

“微風吹進小籬笆給人的感覺很連貫、很優美,當小籬笆上的積雪融化成小水滴往下滴時,應該怎麼唱呢?”

[個別幼兒學唱,集體學唱一遍。]

(4)個別幼兒做小指揮帶領大家演唱。

(5)集體表演唱。

5、延伸活動。

“春風除了給小籬笆的周圍帶來了許多變化,還會給我們的周圍帶來什麼變化?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把它們也編到這首歌曲裏來,一定也很好聽的。”

【活動反思】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豔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活動後的幾點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踊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後,我便讓孩子們來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着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衝與支持,爲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後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着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爲以後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新歌《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熱烈情感。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根據圖片的暗示掌握歌詞並主動匹配旋律,填詞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聲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呼喚人們關心愛護大自然。

活動準備:

1.2幅圖片(小兔、小鳥、小魚、熊貓的大自然家園被污染後的樣子。第二幅:環境恢復以後的樣子)2.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1.律動活動。

師:聽,森林裏快樂的音樂會開始了,小動物們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快樂地舞動吧。

師:天黑了,森林裏慢慢地安靜了下來,小動物們回到家,一個個進入了夢鄉。

2.複習兒歌《夢》。

第一遍,一幼兒朗誦,其餘幼兒隨鋼琴伴奏哼鳴。

第二遍,衆幼兒集體朗誦。"小兔的夢是綠綠的,蝴蝶的夢是紅紅的,小鳥的夢是藍藍的,小魚的夢是青青的,大家的夢是甜甜的。"3.新授歌曲師:本來小動物的夢都是這樣甜美啊、溫馨的,可是昨天晚上,它們做的夢都是很不開心的。

(1)教師出示掛圖1描述圖片中環境被污染的情況,以及小動物們傷心地樣子。

(2)教師提問:小朋友,夢裏的情景你喜歡嗎?爲了不讓我們周圍的環境變成這樣,平時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呢?

(3)教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是啊,我們應該留一片綠草給小兔,留一片藍天給小鳥,留一片清泉給小魚,留一片森林給熊貓。

(4)教師針對提問:剛纔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嗎?

(5)朗誦歌詞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小動物們聽見了,讓我謝謝你們,他們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小朋友說的和小動物們說的和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看着圖來說一說好不好?

師:讓我們跟隨熟悉的旋律一起來說一說。

師:最後兩句小動物們說得時候是怎樣的心情呢?聲音要怎麼樣呢?

(6)幼兒嘗試自己填詞演唱。

①幼兒自由隨歌曲旋律填詞演唱1-2遍。

②教師帶幼兒一起演唱。

③針對幼兒歌唱的情況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發現什麼地方沒有和音樂很好地配合?

④重點:清泉,(節奏的變化)森林(低音)⑤請幼兒集體隨鋼琴伴奏集體演唱。

4.歌曲爲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副美麗的圖畫,如果我們平時能很好的保護環境,這幅圖畫就能變成現實的優美環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爲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兒童劇表演教案:馬蘭花

幼兒園兒童劇表演教案:馬蘭花

一、遊戲綜述

中國民間故事《馬蘭花》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和花草不同的個性,讓勤勞和善良戰勝懶惰和邪惡。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馬郎、小蘭、小鳥,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蘭、老貓、狼,兩組形象具有強烈的對比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同情小蘭的悲慘遭遇,憎恨大蘭的懶惰和老貓與狼的貪婪,特別是對“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這句經典的臺詞不僅是朗朗上口,而且對其中所表達的勇敢、善良、勤勞等內涵銘記在心。

幼兒經過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學習,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對錶演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幼兒聽過《馬蘭花》這個故事以後,立刻被故事內容和情節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躍躍欲試,產生了表演的衝動,於是我們排演了兒童劇《馬蘭花》。

二、遊戲網絡

三、遊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幼兒會複述故事《馬蘭花》,瞭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

2.幼兒會唱黃梅戲《對花》和表演舞蹈《歡慶》、《美麗的家園》,爲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3.瞭解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徵,學習通過特定的動作來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二)遊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林。

(2)道具:馬蘭花、竹簍1個、樹枝若干。

2.選配音樂。

(1)《美麗的家園>(選自小天鵝幼兒園大型歌舞劇《綠色家園》):用於第一、五場“花”和“草”上場。

(2)“兇狠、狡猾”的重金屬音樂:用於老貓等第二、四、六場上場。

(3)黃梅戲《對花》:用於第三場小蘭和馬郎的對唱。

(4)《歡慶》中國風格的民樂):用於第六場結束。

(三)家庭與社區

1.家長爲幼兒提供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書,幫助幼兒瞭解相關知識,豐富直觀經驗。

2.家長爲幼兒的表演遊戲提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並與幼兒共同設計和製作道具。

四、遊戲提示

1、到了大班,由於表演情節的增加,表演劇情之間的銜接變成了重點,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表演的氛圍。因此,在場與場的銜接環節,教師都會根據劇情播放相應的音樂,一方面提示相關的幼兒上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師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因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其表現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幼兒表演的慾望和表現力都比較強,但個別膽小的幼兒卻缺乏單獨表演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讓膽小的幼兒進行羣體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羣小鳥,讓他們在羣體表演中大膽地說出臺詞,做出動作,這樣在滿足幼兒表演慾望的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已了3

3、在遊戲中出現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兒不願嘗試,總認爲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對大膽表演艟赫篇瞄;兒童劇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讓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談自己的感受,並介紹一些我國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優秀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同時請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幼兒逐漸在心理上得到認同和接受,願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聲與伴奏音樂、同伴歌聲的協調統一。

2.學習並理解休止符;體會說唱歌曲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3.積極參與活動,充分享受歌唱活動的快樂。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節奏圖(下面有馬路和小樹);畫有背景的圖片;鴨子小圖片若干;數字;移動小鴨子一隻;紅綠燈;紅圈一個(貼在手掌心)。

活動過程:

1.節奏激趣。

(1)出示紅綠燈:這是什麼?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小鴨子走在馬路上看到紅綠燈會怎麼走?

(2)出示節奏圖,學習並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師:我走在馬路上,心裏真高興,看到綠燈走走走,看到紅燈停下來。

鴨子邊走邊叫,怎麼叫的?我們看着紅綠燈來試試。

(3)學習用鴨子的叫聲表現節奏∣●●●●●●∣。

這裏還有一組紅綠燈,我們用小鴨的叫聲把節奏表現出來。

創編鴨子的不同叫聲,表現節奏。(咕嘎)

2.“數鴨子”遊戲。

(1)出示圖片:今天不光來了一隻鴨子,還來了許多鴨子。我們現在來玩“數鴨子”遊戲。我們先來看圖上有什麼?

教師: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羣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問完教師迅速在圖上貼上兩隻鴨子。幼兒答:一共有2只;

教師繼續問: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羣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問完教師迅速在圖上貼上兩隻鴨子。幼兒答:一共有4只;

教師邊問邊依此貼上2只、1只、1只鴨子,幼兒快速作出反應。

(2)提煉歸納:老師是怎麼問的?數到了幾隻鴨子?

3.結合節奏圖學習說白,提醒幼兒注意休止附。

4.隨琴聲學習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繼續“數鴨子”遊戲。

(1)教師:又有小鴨子游來了,數數有多少?教師快速在圖上貼上鴨子,問:現在有幾隻?

(2)教師輕聲哼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3)幼兒跟唱歌曲後半部分。

6.完整學習演唱歌曲。

7.師幼共同小結歌曲的特點。

8.師幼共同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1.學習二聲部演唱,體驗和聲之美。在演唱部分的樂句末加上“嘎嘎”,分組演唱。

2.學習歌曲的第二段。

3.欣賞其他的說唱歌曲。

活動反思:

教具設計巧妙,在節奏練習中創設了小鴨過馬路走紅綠燈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紅燈來表示,淺顯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張背景圖,簡單的圖片實用性強,尤其是教師迅速在圖上貼上鴨子,讓幼兒快速反應出鴨子數量,在遊戲中幼兒輕鬆理解了歌詞。貼在教師掌心裏的.紅圈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別提醒的地方,教師就及時把紅圈亮出來,便於幼兒對停頓的掌握。

活動的難點是休止符的掌握與表現。教師通過紅綠燈、掌心的紅圈來突出休止符,通過紅燈停來表現休止符,所以難點基本得到解決。活動中還注意到了個別指導,對個別幼兒加強關注和提醒,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課以遊戲貫穿,以小鴨的角色串聯一個個遊戲,難度也逐步加深,幼兒學得既輕鬆又愉快。

活動需改進的地方:課前沒與幼兒接觸,所以幼兒有一些拘謹;積極性還要調動的更強一些;對於停頓和說唱歌曲的特點,幼兒平時接觸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兒的練習多了一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 活動目標

1、 在多種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瞭解樂曲的性質(歡快、抒情、歡快)及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2、 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及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3、 在感受過程中,啓發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 活動準備

1、 律動《可愛的小精靈》

(1)“今天楊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教師穿着魔法師的衣服出場)

(2)“哈哈,親愛的小朋友們,我是一位魔法師,今天,我帶來了有魔力的糖送給你們每一位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張開嘴巴。”(教師分糖)

(3)“現在你們吃下了我的魔糖,就變成了我的精靈,只要聽到我的琴聲,魔糖就會在你們的身體裏滾動起來。聽到低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腳上。聽到高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手上。聽到中音時,魔糖就會滾到你的全身。聽到‘叮’一聲魔糖就停了下來。我的精靈,我要開始彈琴了!”

(4)“魔糖、魔糖,滾起來,精靈、精靈,變變變!”

(5)教師彈奏高音、低音和中音,幼兒按照不同的音高創編動作。

2、音樂欣賞《鐘錶店》

(1)“可是,有一天,魔法師和精靈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們來聽聽音樂。”

(2)完整地欣賞音樂,提問:你覺得他們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音樂,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4)“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音樂,然後告訴我音樂的前面、中間、後面一樣嗎?啓發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的表現手段,感知音樂的性質(前面很歡快,有點快;中間的音樂很像在跳舞,有點慢;後面和前面是一樣的。)

(5)分段欣賞

l 第一樂段

A、 小精靈們趁魔法師不在家,偷偷地溜了出去,每一個小精靈走路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B、 聽第一樂段幼兒做動作。老師及時評價有創造性的並符合節奏的幼兒的動作。

l 第二樂段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奏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也來和大家一起做遊戲了?(出示丁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麼了?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麼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後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麼?畫得怎麼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纔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蔡老師你好)

2,節奏練習

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耳朵能幫助我們聽辯各種不同的聲音,現在我就要來考一考你們的耳朵能不能準確地聽辯出我拍的節奏,而且還要把我拍的節奏一模一樣的拍出來。你們能行嗎?好,請小朋友仔細聽。

a,學生聽辨老師拍的節奏並拍出。

(1)×× ×× │×× ×│

(2)×·× ×× │×× ×│

a,提問:剛纔我們拍的節奏一樣嗎?我們一起來拍一下。

b,出示兩條節奏的卡片,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c,老師講解節奏的不同點。

d,幼兒唱一遍兩條節奏,並拍一下節奏。

b,幼兒做節奏的遊戲:把節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詞下面,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是哪一條節奏,如果是符點的就站起來拍手。

3、欣賞歌曲(教師範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麼樣?

4、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着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三、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討論後起名字)

剛纔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麼後果?(會被別人笑,還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對了,那麼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表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表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麼?爲什麼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後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後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后,你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個好朋友,去幫助丁丁修改圖畫。(找朋友音樂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課的靈感來自於孩子在平時的一個小動作,再結合我們平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爲了使節奏練習不枯燥,單一,所以我選擇了孩子很感興趣的這樣一種形式。

活動目標:

1. 熟悉樂曲,練習哼唱。探索合適的節奏爲樂曲伴唱。

2. 初步學習看指揮演唱,在合作伴唱中體驗表演的快樂。

3.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 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視頻、幼兒看過超級瑪麗的遊戲視頻、會簡單的節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導入師:請小朋友先聽一段音樂,聽聽是什麼音樂。

師:你們知道這首曲子是怎麼演奏出來的嗎?

揭曉答案:看視頻,一人分飾六角用嘴巴演唱樂曲師:看出來了嗎?樂曲是用什麼演奏出來的?

師:這種演唱方法叫做無樂器伴唱。

二、初步學習伴哼唱師:這個叔叔用嘴巴發出聲音模仿了樂曲,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

師:你們的嘴巴可以發出什麼聲音?

選取幼兒發出的一個合適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適的節奏和聲音練習樂曲師:我們的嘴巴還能發出什麼聲音?

選取一個聲音練習,但發現問題。引導幼兒變換出其它節奏。

師:剛纔的聲音我們還用剛纔得方法唱出來還合適麼?怎麼辦?

在練習節奏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演唱。

師:你們剛纔是怎麼唱準節奏的?

換另一個節奏和聲音再次進行練習。

四、合作伴唱是:現在我們來試試把兩種聲音合到一起去試試,我們唱過類似的歌曲嗎?

分組進行練習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時提醒幼兒繼續注意看手勢。

五、結束: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通過聽音樂、看指揮和小夥伴們一起練習了伴唱。下次我們再來換其他的聲音和節奏來爲這首曲子再來伴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爲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打擊樂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將一首結構比較複雜的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音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纔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幼兒回憶剛纔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幼兒討論,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繮繩"籲——"(全曲結束)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範隨音樂用筷子敲奏。

①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爲什麼?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

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

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

手持木偶馬飾:剛纔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欣賞課《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感受頗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三年級的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爲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爲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開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爲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在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聆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着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聆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絃三種演奏方法爲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地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地更爲深刻。在聆聽A1樂段時,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衝刺環節,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爲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着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在課堂結尾讓學生們欣賞了視頻版本的《賽馬》、笛子演奏的《賽馬》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加深了學生們對於二胡及樂曲的認識和理解,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情緒。

本節課還有一些問題,如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爲深刻地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

課堂上,我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對每個樂段的處理,讓每個學生思考並說一說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和意境,再用肢體語言或者樂器加以表現,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從中受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小百科:馬在動物分類學中分類爲: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馬科(Equidae)、馬屬(Equus)、馬(Equus caballus)。是一種草食性動物。現存家馬和普氏野馬兩個亞種。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大班優秀音樂教案《水之樂》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理解水杯內置材料影響其音色,感受演奏自制打擊樂器(水杯)帶來的快樂,能看懂圖譜(另附)並進行演奏,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音樂《水之樂》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演奏自制打擊樂器(水杯)帶來的快樂。

2、理解水杯內置材料影響其音色。

3、能看懂圖譜(另附)並進行演奏。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1雙筷子、6只水杯、1桶水;4張分譜、1張總譜課件;

幼兒探究材料(紙盒、石頭、木頭、塑料積木、布、黃豆等)。

活動過程:

1、探究與八音盒近似的音色。

教師出示八音盒,讓幼兒傾聽八音盒的音色。

幼兒用筷子敲擊各種材料(紙盒、塑料積木、石頭、木頭、玻璃杯等),尋找與八音盒最接近的音色。

幼兒表達自己的探究結果:玻璃杯的音色最接近。

2、探究如何改變玻璃杯的音色。

可敲擊玻璃杯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變化。

可在玻璃杯內放人物品(紙盒、石頭、木頭、塑料積木等)。

3、探究當玻璃杯內放置不等量的水時產生的效果。

教師鼓勵幼兒在6只杯子裏倒入不等量的水,通過筷子敲擊傾聽效果。

幼兒表述自己的探究結果:每個杯子產生的音色、音高均不同。

4、請幼兒將6只杯子(水量不等)按序排隊。找找水最多的杯子、水最少的杯子敲一敲,聽一聽。

5、教師依次出示分譜,幼兒嘗試理解圖譜並演奏。引導提問:X像什麼?(小朋友手上的筷子)像什麼?(桌子上的水杯)

(水杯從高到低,表示在6只杯子上滑奏)

(水杯從低敲到高,同上)

6、演奏總譜(4張分譜合起來)第一次,幼兒單純敲擊水杯,無教師伴奏。第二次,加入教師伴奏。

7、教師小結:往杯子里加點水,用筷子一敲就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我們身邊的許多東西其實都能成爲動聽的樂器,希望小朋友能找到更多天然樂器。

延伸活動:

幼兒尋找身邊哪些材料通過簡單的改變、加工便能成爲動聽的音樂。

教師伴奏譜。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百科:水,化學式爲H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一、遊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遊戲的最後包剪錘遊戲中,根據輸贏,分爲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爲兩個角色進行互動遊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遊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遊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

3、在遊戲“包剪錘”和“拾豆子”遊戲中體驗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複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遊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遊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遊戲。

(1)觀看示範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麼知道的?

妞妞是什麼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麼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遊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纔第一段完了一個什麼輸贏遊戲?贏的人?輸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麼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遊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換。

指導語:猜拳遊戲結束後,誰到裏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麪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遊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遊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遊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麼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