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蛋寶寶的故事

活動名稱:蛋寶寶的故事

重點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1、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8個物體,能說出總數。

2、讓幼兒知道7 添上1是8,8比7少1 ,7比8多1。

3、發展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驚喜蛋7個,小雞貼絨教具8只,小蟲若干、盆子

活動過程:

1、 複習7的形成。

教師:雞媽媽生了許多蛋,我們來數看看有幾個?(6個)聽“咚”的一聲響雞媽媽又生了一個蛋,看看現在是幾個蛋?(7個)是怎樣變成7個蛋的?(複習6添上1是7)

2、 學習8的形成

教師:

>

(1) 雞媽媽今天來孵蛋,看看它孵出了幾隻小雞?(7只)這時,雞哥哥跑來看它的小弟弟,看看現在有幾隻小雞?(8只)是怎樣變成8只小雞?(7只小雞添上1只小雞是8只小雞)8只小雞用什麼表示?你覺得8象什麼?

(2) 我們來看看,蛋殼和小雞是不是一樣多?哪個多?哪個少?(知道小雞比蛋殼多,由此得出7比8少1,8比7多1)

3、餵雞寶寶

每個幼兒一個小盆子,到籃子裏找8條小蟲子,一一餵給小雞吃。

4、 禮物給雞寶寶

教師:雞媽媽有了許多寶寶,它的寶寶肯定需要禮物,我們給它送禮物吧!每樣禮物一定要有8份,請幼兒從卡片中找出是數量是8的禮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想象生活中各種像繩子的事物。

2、體驗形體表演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兒歌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兒歌:《繩子象什麼》【附】;各式粗細長短不一的繩子。

活動過程:

老師邊念“兒歌《繩子象什麼》”,邊做出兒歌內容的大致形體的動作,如:

——“繩子細長長”:雙手向上,雙腳墊高,將身體往上拉。

——“像小蛇”:扭動身體左右晃動。

——“粗短短”:慢慢將身體左右縮至最小。

——“Q又軟”:前後搖動身體。

——“圍圈圈”:趴在地板上雙手繞成圓圈狀。

——“開進大花園”:匍匐前進。

和幼兒討論繩子擺盪、抖動時像什麼?繞成圓圈、三角形、正方形又像什麼?

用繩子配合形體動作做出各種可能的聯想物,如:洗澡的毛毛蟲、游泳的鴨子、跳舞的小丑、軟綿綿的棉花糖、粘粘的口香糖。

記錄幼兒對繩子產生的聯想物,進行“繩子變身”的遊戲。

請幼兒假裝自己是繩子試試看,變成聯想物的樣,如:

——老師:“繩子變身了。”

——幼兒:“變什麼?”

——老師:“變成會轉動的電風扇”

老師示範動作,帶動幼兒參與。

幼兒配合口令做動作的同時,可用節奏輕快的音樂作爲開始結束動作的號令。

將幼兒聯想的內容在海報紙上,張貼在語言區,供有興趣的幼兒繼續“變身”。

活動評價:

能用繩子配合形體表現聯想的東西。

能配合口令做動作。

【附】兒歌《繩子像什麼》

繩子細長長,像小蛇兒在路中央,像麪條兒Q又軟,繩子圍圈圈,像一列火車開進大花園!

活動反思:

不足:整個活動我缺少幼兒爲主體

建議: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愉悅氛圍中掌握了活動重難點,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1、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直接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是幼兒語言發展的一個最好時機。

3、體驗法:幼兒在運用動作來體驗兒歌所表達的情感中無形中增加了對這首兒歌更好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掌握8、9的分合法,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係。

2.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遷移能力,對數的組成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分解和組合(2-78),9的分解和組合(2-79)。

2.鉛筆,本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複習7以內數的組成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6有幾種份合法?6能分成1和幾?

依次複習6、7的組成。

二、展開

1.複習6、7的組成式

讓幼兒觀察分析分合號兩邊數的變化規律和互換規律

2.課件 --學習8、9的組成

(1)提問:8有幾種分合法?9有幾種分合法?

(2)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寫出8、9的組成式。

(3)課件展示8的組成式,請幼兒驗證自己的答案。

(4)同樣方法學習9的組成。

3.將8、9的組成一同出示,給幼兒完整概念

(1)引導幼兒完整朗讀8、9的組成,

(2)引導觀察部分數的互換、互補規律。

三、講評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腦筋的幼兒,教師頒發小獎品,引起幼兒下次學習的慾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要“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根據《指南》精神,結合我園正在開展的“音樂教學遊戲化”課題,我設計了這一歌唱活動。它是以大班愛家鄉主題活動“美麗漳州我的家”中的二級主題“家鄉的特產”爲背景的。漳州是著名的花果之鄉,水仙花是“漳州三寶”之一,是漳州的市花,享譽海內外。在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根據教學需要創作了多首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歌唱家鄉的幼兒歌曲,《問水仙》和練聲曲《百花村裏百花開》(“百花村”是漳州一個非常有名的村莊,村民以種花爲生)就來源於此。其中歌曲《問水仙》旋律優美,歌詞淺顯易懂,富有鄉土氣息。此歌唱活動是在幼兒對水仙花和百花村有初步瞭解的基礎上開展的,以“遊百花村”的情境把四個環節串連起來,層層遞進,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歌曲,進一步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提高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體驗合作演唱問答歌的樂趣。

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意境,有表情地合作演唱問答歌。

2.積極主動地參與遊戲,大方勇敢地與教師和同伴交流、互動。

3.在歌唱中進一步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準備:

1.材料準備:PPT課件,水仙花實物或圖片,歌曲《問水仙》的錄音,碰鈴,眼罩。

2.經驗準備:初步瞭解漳州的百花村和水仙花,會演唱練聲曲《百花村裏百花開》。

過程:

一、做律動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百花村玩,出發嘍!

(播放歌曲《問水仙》,師幼一起隨音樂做律動。)

(析:此環節是活動的導入部分。百花村在漳州是個很有名的村莊,很多幼兒都去遊玩過,以此引入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幼兒和教師一起在《問水仙》的音樂聲中做律動,能形成對歌曲旋律的初步感受,爲後面學習演唱歌曲做好鋪墊。)

二、練聲《百花村裏百花開》

師:哇,百花村裏的花兒都來歡迎我們了!快看看,都有什麼花呀?

(教師根據練聲曲內容依次播放蘭花、菊花、玫瑰花的PPT課件。音樂響起,幼兒開始練聲,每一段都比前一段高半度。)

(析:練聲曲《百花村裏百花開》切合遊戲情境,既能達到讓幼兒練聲的目的,又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三、在遊戲中學習歌曲《問水仙》

1.教師播放水仙花PPT課件,引出水仙花。

師:快看,還有什麼花也來歡迎我們了?(水仙花。)

師:關於水仙花你們都知道些什麼呢?(水仙花是漳州的市花……)

師:你們說得真好!今天水仙花仙子要跟我們一起玩遊戲,掌聲歡迎!

(教師自然引出水仙花並調動幼兒關於水仙花的已有經驗。)

2.幼兒玩遊戲“聽音變花朵”,初步感受歌曲《問水仙》。

(1)教師邊朗讀《問水仙》歌詞邊引導幼兒玩遊戲“聽音變花朵”,讓幼兒在遊戲中初步感知和學習歌詞,並嘗試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花朵的形狀。

師:我們玩的第一個遊戲叫“聽音變花朵”。請你們圍成一個大圓圈,老師繞着圓圈邊拍手走邊念兒歌《問水仙》,老師唸到最後一個字時停在誰跟前,誰就做一個花朵的動作,表示自己變成了一朵花。我們來看看哪朵花開得最漂亮。

師:哇,花兒們都開得這麼漂亮呀!還有誰能變出跟別人不一樣的花朵呢?

師:請你們跟着老師一起邊念兒歌《問水仙》邊玩遊戲,看看誰有新的變化。

(2)教師邊唱歌曲《問水仙》邊引導幼兒玩遊戲“聽音變花朵”,幼兒在遊戲中完整感受歌曲。(玩法同上,玩兩遍。)

師:請注意,我們的遊戲要升級了,請你們邊玩遊戲邊注意聽兒歌有什麼變化。(教師邊唱歌邊與幼兒玩遊戲,引導幼兒發現兒歌變成歌曲了。)

師:你們都發現遊戲中的兒歌變成歌曲了,真棒!現在就請你們聽歌曲來變花朵,再來看看誰變的花朵最漂亮。

3.幼兒玩遊戲“聽歌聲找水仙花仙子”,嘗試演唱歌曲《問水仙》中的回答部分。

師:水仙花仙子就藏在我們中間,想把她找出來嗎?

師:請男孩女孩各推選一名代表上來比賽,誰找到水仙花仙子,誰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看看誰得到的水仙花最多。

(1)男孩代表“聽歌聲找水仙花仙子”。

玩法:請男孩代表戴上眼罩站在圓圈中間,教師邊唱“我問水仙花,哪兒是你家?水仙花兒告訴我”,邊按節奏輕輕點每個孩子的頭,最後一拍點到誰,誰就唱“九龍江邊圓山腳下”。男孩代表取下眼罩去找剛纔唱歌的人,並問他:“你是水仙花仙子嗎?”如果找對,這個孩子就答:“我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可以得到一枝水仙花;如果找錯,這個孩子就答:“我不是水仙花仙子。”男孩代表就不能得到水仙花。(完整遊戲兩遍,看男孩隊能得到幾朵水仙花。)

(2)女孩代表“聽歌聲找水仙花仙子”。(玩法與規則同上。)

(3)男孩女孩玩接龍唱歌遊戲。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數數哪隊得到的水仙花多。

師:好,接下來我們要玩接龍遊戲了,請得花多的隊唱問的部分,得花少的隊唱答的部分。大家要注意接好,接不上的就輸了哦。

師:哇,你們合作得真好!如果交換一下,得花少的隊唱問的部分,得花多的隊唱答的部分,是不是也能唱得一樣好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4.師幼以問答形式演唱歌曲。

師:好,現在老師唱問的部分,你們都當水仙花仙子一起唱答的部分。

師:水仙花仙子們唱得真棒!老師也好想當水仙花仙子呀!你們唱問的部分,老師當水仙花仙子唱答的部分,行嗎?

5.幼兒瞭解歌曲名稱,跟隨琴聲完整演唱歌曲。

師:今天我們唱的歌曲《問水仙》,唱的就是我們漳州的市花——美麗的水仙花,它表達了我們對家鄉水仙花的熱愛。現在我們一起跟着琴聲用優美的聲音來完整演唱歌曲。

6.幼兒邊隨着伴奏演唱歌曲邊自由表演,並在歌曲結束時自由做花的造型動作。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種小樂器,大家看看是什麼呀?(碰鈴。)

師:現在,老師用碰鈴來伴奏,你們用動作來表演,我們一起把這首歌變得更美。好嗎?

師:請大家都扮演水仙花仙子,邊唱《問水仙》邊自由表演,唱完時做一個好看的造型動作來表現美麗的水仙花,可以自己一個人做,也可以跟朋友合作。我們來看看哪朵水仙花最漂亮,好嗎?

(析:此環節是歌唱活動的主要環節。幼兒通過“聽音變花朵”“聽歌聲找水仙花仙子”、問答對唱、合作表演等多種遊戲形式,從單純感知歌詞、完整感受歌曲、用歌問答到聽伴奏完整演唱,再到邊唱邊自由表演,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碰鈴的引入則爲幼兒在音樂區探索用各種樂器爲歌曲伴奏埋下了伏筆。)

四、做律動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不僅跟美麗的水仙花仙子玩了許多好玩的遊戲,還學會了唱一首好聽的歌《問水仙》,大家高興嗎?跟水仙花仙子說“再見”,我們繼續去遊百花村吧!

(析:結束部分與引入部分前後呼應,幼兒很自然地隨着熟悉的《問水仙》旋律邊唱邊舞,這對於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和表現這首歌曲起到了強化作用。)

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在音樂區探索用不同樂器爲歌曲伴奏,並製作各種道具裝扮“水仙花仙子”,合作表演這首歌曲。

2.建議幼兒回家後給家人演唱這首歌曲,並教家人學唱。

附: 問水仙

注:九龍江是漳州的母親河,圓山腳下是水仙花產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2)仔細觀察畫面,聯繫故事內容進行思考,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帶音頻)、《幸福的大桌子》的PPT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觀察畫面中奶奶的家裏有些什麼——談論奶奶有個舒適的家,現在只有她一個人生活在這幢房子裏。

第二環節:結合畫面瞭解兔奶奶的家人——原來奶奶家有誰,現在他們一個個離開了家。

第三環節:從奶奶的回憶中,發現兔奶奶一家在一起的快樂——體會兔奶奶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們能回家來。

第四環節:孩子們回來了——觀察全家團聚的熱鬧場面,並運用畫面的對比,進一步體驗全家團聚的幸福感。

今天的活動《幸福的大桌子》說的是如何關愛老人的一個話題。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孩子們理所當然的接受着成人的愛,其中祖輩濃濃的愛,他們接受了,卻一點感覺都沒有,所以這些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多,可是對自己的祖輩和家裏的老人真的是缺乏關注的.。針對這樣的活動我們老師如何去幫助幼兒詮釋:“幸福的大桌子”的涵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聽辯信號的反應能力,並在遊戲中體驗到模仿紙人的快樂。

2、發展幼兒走、跑及音樂的感受力,並能在愉快的遊戲中得到鍛鍊。

活動重點:聽信號做不同的動作反應

活動難點:活動中準確根據信號做出反應,並能進行顏色的匹配

材料準備:紙做的面具、地面貼上紅、黃、藍、綠顏色並寫有數字的紙。

設計思路:二期課改提倡整合的理念,本次活動就是體現了運動活動與音樂、美術鄰域的整合,幼兒在一種充滿色彩,富有的環境中得到鍛鍊。另外,活動以遊戲方式開展,能有效引起幼兒的興趣,也達到很好的鍛鍊效果。

活動流程:運動身心——自由探索——集體遊戲——放鬆整理

一、運動身心

1、放音樂,幼兒聽音樂模仿教師動作。

2、啓發幼兒隨音樂節奏自編動作。

二、自由探索

佈置好活動場地,幼兒探索遊戲玩法。引導幼兒想象顏色方塊可以怎麼玩。

三、集體遊戲

1、師介紹遊戲玩法,幼兒熟悉遊戲規則後,頭戴面具扮紙人玩分散、集合的遊戲。

2、幼兒戴上紅、黃、藍、綠四種色牌,進行顏色匹配活動玩法:幼兒聽分散的口令,四散走動放鬆,聽到集合口令,快速走到各自的顏色方塊隊形。

3、熟悉幼兒規則與玩法後,相互交換色牌繼續遊戲。

4、紙人們聽音樂跳舞

四、放鬆整理

“紙人們玩了一天累了,現在請你們收拾好東西,下次再來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一起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裏》

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

1、 拍手遊戲:教師採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爲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 師: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爲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隻羊羊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

1、數字7裁判爲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後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並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麼?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後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3、 幼兒彙報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隊:我們組按桃子的種類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於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3、 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4、 數字7裁判評出優勝獎,給予鼓勵。

三、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裏》,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 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 彙報。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有着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爲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覆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纔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爲了鍛鍊幼兒的獨立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廢棄的材料中尋找探索的激情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難點: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製作的過程,使幼兒初步認識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動準備】

1、果凍盒,一次性筷子,碗,瓶蓋,剪刀,繪畫紙,粘紙,雙面膠等

2、製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小烏龜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小烏龜有四隻腳,一個殼,一個頭,一個尾巴,殼上還有花紋。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製作一隻小烏龜?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小烏龜的哪一部分?

幼兒1:泡沫盒可以做小烏龜的殼.

幼兒2:果凍盒可以做小烏龜的頭。

幼兒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烏龜的腳

3、教師出示製作流程圖,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小烏龜,現在老師這裏有幾張製作小烏龜的圖,請你們看着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製作,好嗎?

4、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後,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製作的小烏龜並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幼兒玩具“做中學”爲幼兒的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中學要滿足幼兒求知慾,需要積極爲幼兒的教學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創設豐富寬鬆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在觀察、瞭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與幼兒一起去發現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問題,在這次的《製作小烏龜》的活動中,因爲提供的一次性飯盒,碗,果凍盒等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見到的, 所以對此幼兒非常非常感興趣,他們先探索這些材料可以製作小烏龜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後才找出了自己認爲最合適的材料,在製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製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製作中遇到問題,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就非常重要,教師的鼓勵會讓幼兒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兒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裏永遠沒有失敗,關鍵是老師如何對待孩子的失敗,如何將孩子的失敗變爲成功,讓孩子敢於在失敗中繼續探究。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裏、班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爲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着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爲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覆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纔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現着“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着自然的奧祕、科學的神奇,建構着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麼,作爲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慾望,引發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讚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主題活動的選擇——源自幼兒的生活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主題的選擇上,我充分尊重幼兒,貼近幼兒的生活,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選擇適宜的活動。

國慶節長假引發了旅遊的熱潮,作爲家住北京的孩子們,更是利用這個假期逛了逛老北京的景、品了品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對節日的各種見聞也成了孩子們滔滔不絕的談論話題。孩子們在班裏交流着各自去過的景點,說起品嚐的烤鴨、艾窩窩、糖葫蘆、驢打滾等美食更是垂涎欲滴。基於幼兒生活的經驗和他們近期的熱議話題,我爲幼兒創設了貼近大班幼兒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孩子們興致高昂的呼聲中,班級的主題活動“我愛北京我的家”誕生了!

主題目標的確立——關注幼兒的發展需要

1、鼓勵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關於北京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並將這些資料收集整理後進行了初步分類,形成了若干方面的主題內容。

2、結合幼兒興趣點與幼兒共同選取了北京版圖、北京的風景名勝、北京小吃、京腔京味唱北京、做文明北京人等五個小主題,並依據《指南》大班幼兒各領域的教育目標,確立了班級各分支主題目標,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圍繞主題目標開展活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主題活動的實施——以幼兒爲主體

在《我愛北京我的家》這一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將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作爲主題活動的主線,創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和需要,讓幼兒和家長都能夠充分的參與到班級主題開展及環境創設中來,充分體現以幼兒爲主體,提升幼兒已有經驗。

從主題活動的名稱到班級活動區的名稱均是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由幼兒發起並通過討論決定的,如:主題名稱《我愛北京我的家》,孩子們表示“我認爲北京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就是我們的家。”從而誕生出我們的主題名稱,又如區域名稱:北京氣象臺,大興影劇院、798藝術工廠、大北照相館等,均由幼兒討論、制定,創設了與北京這一主題息息相關的環境氛圍。

(一)北京版圖

在北京版圖的小主題中,我首先結合益智區創設了互動牆面,利用題卡,幼兒把文字當成圖片一樣進行比對,再通過每個區縣的形狀輪廓進行分辨,尋找各個區縣所在的位置,以及景點所在的區縣位置,提高了幼兒的讀圖理解能力,滲透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知。

國慶節長假引發了旅遊的熱潮,孩子們在欣賞着家庭出遊的照片和交流着各自去過的景點這一過程中,出行方式的選擇也是孩子們的熱議話題之一,孩子們在討論中更多的話題是路上的交通擁堵,有的說爸爸都生氣啦!在馬路上下車等很久!也有的說馬路上看到了撞車等等,因此從幼兒的話題中,我們開展了“北京的交通古今對比”活動,讓幼兒通過圖片直觀的對比感受科技發展交通發達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與困擾。

另外還開展了“出行方式大調查”的活動,發現私家車在調查表中佔據很大的比例,也是交通擁堵的原因所在,在“你認爲哪種出行方式最便捷”的調查活動中,孩子們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不會堵車的地鐵出行贏得了幼兒的認可。

(二)北京的風景名勝

在假期過後,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在假期出遊的照片到班級中分享,因此開展了“假日新聞播報”活動,幼兒講述自己所去過的景點,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連貫語言表述出來,並通過小記者採訪的方式,使小聽衆們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拋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幼兒對北京的瞭解,活動後統計出“小朋友去過最多的景點”,並結合班級主題牆對這些景點進行推薦,推選出“小朋友最嚮往的景點”,感興趣的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去遊玩兒,最終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北京景點”,在一系列活動中,幼兒利用柱形統計表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初步體驗統計,使幼兒感受到數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三)北京小吃

幼兒把在假期品嚐到的北京美食照片也帶到了班級中,孩子們對這些美食垂涎欲滴,沒吃過、有的甚至沒見過,孩子們在小班、中班曾參與過幼兒園的美食節、遊園會等活動,有過一些動手製作食品的經驗,因此孩子們就想可不可以我們在班裏也做這些北京小吃,區域遊戲“護國寺小吃”由此產生了,孩子們首先開始收集各種小吃的製作方法,選擇孩子們自己可以動手製作的活動,如:小窩頭、糖葫蘆、驢打滾、艾窩窩等,最終由孩子們自己商討並投票決定我們想要製作的北京小吃。

在孩子們掌握製作方法後,便不滿足於按照流程圖製作了,而是想到了創新,創新小窩頭的形狀、創新驢打滾艾窩窩的餡料,尤其是艾窩窩,孩子們對它的餡料創新屢出奇招,巧克力、山楂片、餅乾碎等等都成了孩子們想要嘗試的食材,到底加入什麼才能更好吃呢?孩子們便開始有了評價,因此,便開展了一輪艾窩窩的評比,幼兒記錄自己所用的食材,請品嚐過的小朋友投票,可是孩子們又不會寫漢字,怎麼記錄食材呢,結合指南大班語言領域的目標“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幼兒嘗試設計每一種食材所代表的符號,方便幼兒記錄,幼兒體驗到了文字與符號的作用,產生了初步的書面表達的願望。

(四)京腔京味唱北京

京腔京味唱北京這一小主題的開展,使幼兒的表演區遊戲活動變得豐富,孩子們自主收集描寫北京的歌曲、北京童謠等,投放到表演區進行演出活動,孩子喜歡在這個區域裏選擇角色、自主地進行展示與演出,和其他孩子相互交流、合作,時常還會加入一些自己創造的語言、動作,在共同表演中感受着成功的喜悅。

孩子們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對於京劇人物產生了興趣,尤其是京劇人物誇張的臉譜,深深地把他們吸住了。京劇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看到幼兒對臉譜的興趣便引導孩子接觸京劇,瞭解京劇臉譜。這對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兒童從小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大有益處的。孩子們開始注意多收集一些資料,通過歌曲《唱臉譜》孩子們知道了臉譜的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地進行設計,每個人設計的臉譜都非常有個性,把京劇人物表現得生動、漂亮。

(五)做文明北京人

幼兒在出行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不文明的行爲,如:隨地亂扔垃圾、車窗拋物、名勝古蹟亂寫亂畫等,在這裏,我們將“文明旅遊”這一倡議活動通過自制圖書的方式呈現出來。另外做文明北京人這一小主題更多的是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的發展起來的,體現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隨機教育與滲透,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規範。

主題活動的運用——幼兒區域遊戲間的互動

在開展班級主題創設過程中,結合指南大班社會領域的目標以及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我們在班級區域遊戲的過程中開展了互動的遊戲模式,使班級成爲一個小小的社會環境的濃縮景象,幼兒通過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不僅學會了如何與人友好相處,更是學會了如何看待問題,對待他人,發展了幼兒適應社會的能力,爲幼兒的後繼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

爲了更好的將情境性區域遊戲與現實形成對接,同時爲了更好的增加區域間的聯動性,我們在護國寺小吃、大北照相館、大興影劇院等區域遊戲開展過程中中,投入了不同面值的“遊戲幣”,逐步滲透了買賣關係換算的遊戲內容的同時,使各個區域間有效的互動。在這種互動區域遊戲活動初始階段,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與困惑,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對1元的遊戲幣情有獨鍾,他們寧願攥着大把大把的一元錢,也不想要5元、10元的遊戲幣,通過觀察我瞭解幼兒雖然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但對於錢幣的等值兌換並不理解,在他們眼裏認爲1個5元換走5個1元自己的錢就變少了,發現這一現象後,我首先在益智區加入了10以內的錢幣換算遊戲操作材料,幫助幼兒通過遊戲掌握10以內錢幣的等值兌換,當幼兒基本掌握後,再通過提供北京小吃的買賣遊戲操作材料,讓幼兒嘗試進行實際運用。

最後創設了“北京銀行”,幼兒可以在自主活動的時間裏,去取“工資”或是自由的兌換錢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開展,幼兒逐步掌握了遊戲幣的使用方法,能夠較熟練的進行錢幣兌換和小面額找贖,輔助班級區域間遊戲幣的順利使用。

主題活動的成效——幼兒的收穫與成長

1、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利用更多的渠道獲得信息。

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去尋找相關的信息,如:上網查找,看報紙,看電視等等。通過參觀、記錄、收集、調查、遊戲、製作活動,使孩子們成爲活動的主人。孩子積極主動參與,家長們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學會了利用更多的渠道獲得信息。

2、提高了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們在積極參與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促進了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讓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自主解決了在主題活動、區域活動中的出現的問題,孩子們在愉快的主題活動中快樂地收穫着經驗、成功與喜悅。

3、通過主題使幼兒體驗生活,喚起幼兒對北京的熱愛。

通過主題開展及班級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活動中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激發了幼兒對北京的熱愛,爲自己是北京人、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主題活動的選擇與目標的制定是在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瞭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及年齡特點上開展的,使主題活動與幼兒真實生活緊密相連,爲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與條件,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敢說會說,從身邊最親近的人出發,鍛鍊幼兒的膽量和表達能力。在活動中,老師充分運用鼓勵表揚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說得很清楚等,來激發幼兒講的慾望,讓幼兒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講得很好,從而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滿足感。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達到了預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動的過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達得相當的清楚,有些幼兒在說到自己父母的時候還會表現出一種幸福感。但是有個別幼兒還是比較膽小,上來的時候很忸怩,怕說。今後我覺得我還是要多學習,多請教,以更好的引導各樣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從不同角度說》這一活動是以培養幼兒求異創新精神,通過不同的物品,啓發幼兒觀察、嘗試從不同角度說出物品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驗創新設計的樂趣。教材本身內容來源於生活,激發幼兒多留意、關注並觀察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本活動由幼兒對物品的不同角度的看法,使孩子感受到物品的不同的用途。在此基礎上注重了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求異思維能辯論能力相互滲透和培養。

[幼兒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意識的關注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而且,對於身邊發生的問題有一定的主見,能夠善於觀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並進行創新。因此,注重他們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很重要的。讓孩子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充分表現自己。通過觀察、交流、操作、嘗試,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大膽想象,勇於創新。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體驗參與集體遊戲的樂趣

2、激發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培養求異思維的習慣及初步的創新意識。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辯論能力。

[活動準備]

物品各種若干、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若干、課件、製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手偶小熊:小朋友,看這是誰?今天呀小熊過生日,要請好多的小動物一起來慶祝呢。看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二)出示課件,欣賞故事《小熊過生日》

1、結合課件講故事:

第一幅:畫面上的小動物在幹什麼?幼兒1:在共同舉杯祝小熊生日快樂。幼兒2:在喝飲料。

第二幅:小兔和小狗怎麼了,它們在爭論什麼呢?小狗說:易拉罐喝完就沒用了,扔到垃圾桶就好了。小兔說:不是的,易拉罐還可以做筆筒。

第三幅:他們吃完飯又做了些什麼?面發對一堆鉛筆屑他們又在討論什麼呢?

第四幅:哦,原來小狗說:鉛筆屑是垃圾,丟在地上是不衛生的,而小兔說:鉛筆屑可以做裝飾畫。

2、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原來任何一件物品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說法。

(三)遊戲:從不同角度說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物品?它們的優點有多少?缺點有多少呢?請小朋友也來玩玩這個“從不同角度說”的遊戲,好嗎?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物品,並請倆個幼兒分別說出他們不同的觀點,從不同角度說出該物品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說得越多越好,觀點越新穎越好。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習慣。

教師小結:

小朋友,任何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作用,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去想。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你們喜歡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物品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