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7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手指點畫。

2、知道愛護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瞭解點畫的特點和簡單技巧。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兩幅表情相反的大樹每組一盤綠色顏料,抹布,幼兒人手一份畫好樹幹的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過程

1、談話導入師:春天來了,許多樹媽都很高興,因爲她們的樹葉寶寶都回來了,看,樹葉寶寶在風中跳舞,因此,這個樹媽媽很開心。

出示:"難過的"大樹媽媽圖片,說:這是我們幼兒園的一棵樹媽媽,她不開心,爲什麼呀?

幼1:她沒有樹葉寶寶幼2:她的孩子不見了,怎麼辦呢?

幼a:告訴警察叔叔幼b:我幫她找幼c:我給她畫上樹葉師:小食指聽到忙跑過來對大樹說:樹媽媽,我幫你找寶寶。

小食指:站起來,蘸上綠色送一片圖一隻的寶寶,小食指躺下來送給樹媽媽長一點的寶寶,小食指這一片、那一片給大樹媽媽送了許多寶寶。

大樹媽媽開心的笑了(換表情)說:謝謝你!小食指說不用謝,小食指脫下綠衣裳(在抹布上擦乾淨食指)回家了。

師:大樹媽媽有了寶寶開心極了,你們誰也想來給樹媽媽送寶寶的?(幼兒踊躍舉手)師請一位幼兒操作師:你真了不起,大樹媽媽得到那麼多寶寶,她謝謝你,這兒還有許多媽媽等着大家幫忙呢?你們願意嗎(幼願意。)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幫這些大樹媽媽。

二、幼兒操作在輕柔的音樂中幼兒認真操作,有的幼兒還對大樹媽媽說些安慰的活,師在巡視時鼓勵幼兒你的小手指真能幹,畫的樹葉寶寶真多,樹媽媽會非常開心的。

三、展示作品師:我們寶寶幫助了樹媽媽,她們非常開心說:謝謝小一班的小朋友。

幼:不用謝。

師:我們和樹葉寶寶一起跳個舞吧!

結束:隨觀快的旋律,師生共同跳舞!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幼兒用手指進行點畫,幼兒在實際的操作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使用點擡的方法進行點畫;他們在色彩的搭配上,很隨性,都是按他們自己的喜好來的。我班的幼兒很喜歡玩顏料,每次上顏料課,他們都很喜歡,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在換顏色時,有的幼兒沒有擦手,把顏色弄混了。如果我再上這堂課,我要邀請那些這方面能力較弱的幼兒到範畫上來練習,給予他們機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帽子。

今天,小朋友帶來了自己的帽子。

請你說一說你的帽子是什麼樣子的?

二、引導幼兒欣賞帽子的形狀和圖案排列方法。

1、這些帽子有哪些形狀?

2、帽子上有哪些花紋和圖案?

3、這些花紋和圖案是怎樣排列的?

三、引導幼兒欣賞相似色。

1、這頂帽子上有什麼顏色?他們都是×顏色的一家。

2、我們找一找蠟筆盒有哪些顏色的一家?他們叫相似色。

四、教師示範塗色帽子。

要求:1、選用同一色系的兩種顏色塗色。

2、以橫條或豎條形式塗色。

五、幼兒作畫。

六、評價作品。

誰的帽子最漂亮。

活動目標:1、欣賞帽子的色彩和形狀等特點,能大膽地進行表述。2、學習使用相似色以彩條形式進行裝飾。3、對美術欣賞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自帶各種帽子若干、印有帽子的畫紙、油畫棒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進行橫豎線的塗鴉;

2、瞭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愛吃的食物,願意爲小貓送去它愛吃的魚。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辨別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畫橫線和豎線。

教學難點: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並且與邊緣封閉。

活動準備:

1、小貓的生日PPT一套,小貓留言錄音;

2、佈置織網區和捕魚區,捕魚區設置三個架子,架子上鋪上漁網,並懸掛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魚備幼兒捕撈;

3、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魚每人若干;

4、深藍、深紫色馬克筆、淡藍、淡紫色卡紙製的空白的“漁網”若干(可設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示範的漁網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小貓的生日禮物(出示PPT)

1、聽聽、猜猜誰來了?(是小貓)引出今天小貓過生日。

2、說說小動物們會送給小貓哪些好吃的作爲生日禮物呢?(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小猴送愛吃的桃子,小兔送她愛吃的胡蘿蔔,小狗送她愛吃的肉骨頭。)

3、想想小貓最想吃什麼?(播放小貓的留言)引發爲小貓去捕魚的願望。

二、討論織漁網、捕魚的辦法

1、討論用什麼工具可以捕到許多魚?(漁網)

2、出示漁網:漁網是什麼樣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線編織出來的,中間的空格子叫網眼)。

3、展示PPT,說說PPT中的漁網能捕到魚嗎?爲什麼?改進後的漁網能網到魚嗎?

小結:原來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才能網到小魚。

4、教師示範“編”漁網。(強調,從網的邊緣從前往後、從上往下編,線條要直直的,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不然小魚就從網眼裏溜走了。)

5、捕魚:貼上小魚,數數小貓捕到幾條小魚?

三、一起爲小貓捕魚

1、檢查漁網的邊緣是否封閉。

2、檢查漁網是否編織緊密,小魚會逃走嗎?

3、引導幼兒說說你捕了幾條魚,給誰吃?

四、欣賞分享

1、給小貓送禮物。

2、一起爲小貓唱生日歌。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按壓、包裹的技巧來製作棒棒糖。

2、用搓圓、搓長條的技能嘗試裝飾棒棒糖。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遊戲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棒棒糖、插好小棒的泡沫圓球、橡皮泥、小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教師:看,老師手裏有一個小球和一根小棒。變變變,變成了什麼?(教師把小棒插入小球中)(棒棒糖)

2、幼兒猜測,如沒能猜出是棒棒糖,教師做“啊仫,啊仫,真好吃”。

3、教師:你們吃過棒棒糖嗎?它是什麼味道的?(請1-2位幼兒說一說)

3、教師:老師也帶來了很多棒棒糖,我們看一看。(出示圖片)

4、教師:這些棒棒糖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可是老師的這根棒棒糖沒有漂亮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給它做一件新衣服。

二、學習製作棒棒糖。

1、教師:那新衣服到底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

2、教師:你看到了什麼?這件新衣服是怎麼做出來的?

3、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捏一捏,搓一搓,壓扁,用力壓的扁扁的(邊重複幼兒的話,邊與幼兒徒手做動作)此時切換到投影儀,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說一說,做一做。

三、學習裝飾棒棒糖。

1、教師:(切換投影儀)老師在小框框裏準備了每人一團橡皮泥,捏一捏,搓一搓,壓扁,用力壓的扁扁的,一件新衣服做好啦。開始穿衣服咯。小帽子,蓋一蓋,往下按,戴戴牢,捏一捏,要把下面包住。

2、教師:哇,新衣服穿好了。老師這裏有小朋友搓的小圓點和麪條,我們幫它們裝飾的更漂亮吧。

3、教師:小麪條,繞一繞。請小朋友來用小圓點裝飾棒棒糖(請幼兒裝飾)

四、幼兒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1、教師:做好了嗎?做好的小朋友給周老師,老師幫你插在盒子上。

2、教師:好看嗎?其實啊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幫幫糖,我們來看一下吧。(螺旋形的、小動物形狀的…)

3、教師:剛剛我們用橡皮泥做的棒棒糖是不能吃的,老師這裏有好吃的棒棒糖,老師來把它變出來,小朋友一起來幫忙,等會我們就一起去分享這美味的棒棒糖,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選材上,美術活動是藝術教育的主現代教育,重視要形式之一,對培養幼兒創造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小班幼兒處於認知發展初級階段,通過美術教育所完成的並不應該僅僅是表面繪畫、手工水平的提高,確切的是要以視覺性的知覺掌握來培養幼兒的一種綜合能力,創造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實施過程中,由於心裏沒底,然而我進行了一次磨課,在活動幼兒學習包裹、壓扁等技能的.時候存在着一些難度,但後來慢慢發現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的知道一步一步的完成包裹技能,增強其他們的動手能力。幼兒小朋友還製作成一個雞腿,非常有想象力。第一次的磨課使我的緊張逐漸的減少,在師徒彙報中,幼兒的表現讓教師非常滿意,但唯一欠缺的就是幼兒的常規還需有待提高。在活動結束部分,以安全教育和品嚐棒棒糖相結合,使整個課堂氛圍推向一個**,幼兒的積極性提高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顏料製作“花花布”。

2、感受兩種顏色交疊產生的不一樣的美,發張想象力。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多種顏料、溼巾或手帕紙、圍裙、抹布、輕音樂、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白白手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手帕,趕快跟手帕打聲招呼吧!(你好,手帕!)

師:好,小朋友們看看手帕是什麼樣子的?(方方的,白白的。)

(二)引出顏色寶寶,讓幼兒認識顏色寶寶

1、師:你們覺得怎樣讓自己的手帕變得更漂亮呢?

幼兒自由說說方法。

師:你快看這塊漂亮的手帕上有什麼?(顏色寶寶)你認識這些顏色寶寶嗎?(孩子們自由說)

師:(請一個孩子)你來總結一下。(紅的、黃的、藍的)

師:給朋友一點掌聲,你們同意嗎?(同意)

2、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這些顏色寶寶把白白的手帕打扮得可真漂亮。

師:聽,是誰在說話?(故作神祕,並模仿手帕的聲音)我也要變漂亮,我也要變漂亮。(拿出手帕)原來是手帕啊!

師:請幾個小朋友來打扮一下手帕,什麼方法都可以。(請幾個孩子上來裝飾)其他小朋友要認識看哦!

(三)教師示範

師:老師也想來打扮一下它,我先把白白的手帕疊成正方形,將對摺好的手帕紙的四角分別去親親顏色寶寶,要注意哦,在蘸的時候不要讓顏色寶寶跳到你的身上和地上。快看,顏色寶寶跳到了手帕紙上了,然後讓手帕跟顏色分開一下,稍停一會,再將四角上的顏色寶寶去跟另一種顏色寶寶手牽手,親親手帕,兩種不同的顏色寶寶手牽手會變成另一種不一樣的顏色寶寶,一會,你們也可以嘗試一下。

(四)幼兒嘗試作畫,教師指導

1、師:我看到有的小朋友等不及了,好的,孩子們,現在帶着你的想法一人去找一個方方的手帕,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輕音樂起)

2、鼓勵幼兒大膽印染。

3、給能力弱的幼兒適宜的幫助。

4、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堅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1、將幼兒作品用夾子夾起。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並說說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本身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小班孩子對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維還處在啓蒙階段,缺乏相應的表現能力,若任憑孩子自由發揮,而沒有正確的示範、引導,那麼就會出現空有過程而沒有結果的局面,從而使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於孩子美術表現力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藉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於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小貓圖片若干 紙 油畫棒 毛線團

三、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小貓今天自己在家玩,它在家裏找啊找,突然它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是一團毛線。小貓開心地玩着毛線,一會,它把毛線扯了一大堆出來。毛線就亂成了一團,小貓沒辦法把毛線繞回去了,小貓可着急了,但它想不到好辦法,於是很不開心。

師:我們一起來想想好辦法,幫幫小貓吧。

幼兒:好的,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貓。

幼兒:我們把這些毛線收起來。

幼兒:我們把這些毛線繞起來吧。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那你們會怎麼繞毛線嗎?

2、幼兒嘗試。

(1)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貓的忙,把這裏的毛線繞回去吧。

——教師把毛線繞回去,幼兒跟着教師的動作用小手學習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邊繞毛線邊念兒歌“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哦,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

讓幼兒打練習幾遍在進行實物操作繞毛線

(2)幼兒用筆自己嘗試從裏到外繞圈的方法進行繪畫。

師:剛剛我們幫小貓繞了一些毛線團我們能不能再多幫小貓繞幾個呢?我們在紙上幫小貓繞幾個毛線團好嗎?

用筆在紙上找到一點,從裏向外畫螺旋線一圈一圈往外面畫越來越大,在畫毛線時要花的均勻一點,不要把毛線弄亂了。

——我們一起來繞毛線。看看誰把毛線繞得最好。

——引導幼兒邊繞毛線邊念兒歌。增加趣味性。

四、作品欣賞。

我們一起來看看寶貝們繞的毛線吧。你們都很棒,來看看我們畫的毛線團像什麼?

(棒棒糖、太陽、餅乾……)看看誰畫的毛線團最好看?哪個毛線團又被弄亂了?

五、結束部分

我們幫小貓繞了這麼多毛線團,小貓真高興,他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和他一起玩遊戲,我們一起到樓下和小貓做遊戲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及繪畫技巧。

2、能積極作畫、大膽想象,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色彩的美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教學用具:塑料玩具蛇、彈簧小兔等玩具;各種曲線條。

2、繪畫材料:油畫棒人手一盒,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體驗油畫棒的繪畫技巧。

活動難點:學習畫不同方向的曲線。

活動過程:

1.魔術"變變變"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⑴出示魔術箱,講述魔術箱可神奇了,它能變出好多東西,小朋友猜一猜能變什麼呢?

⑵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說:變變變,看老師變出什麼了(小花蛇),我們和小花蛇打個招呼吧:"小花蛇好", 小朋友好⑶你們知道小花蛇是怎麼跳舞的呢?

幼:扭來扭去跳的。

師:它跳舞的時候身體是怎麼動的?(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師:原來它在跳扭扭舞呢!我們也來學一學!(用身體模仿)⑷師:小花蛇是怎麼跳扭扭舞的?它一會兒怎麼樣扭,一會兒又怎麼樣扭?我們用小手也來橫着豎着扭扭看。我們的小手指也來跳一跳。 (老師明確的提出了要求:從手臂的模仿--手指的模仿,從橫着扭動--豎着扭動,使幼兒從不同方向感受了不同的曲線,加深了他們對曲線的認識,爲進入下一個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2.曲線。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聽!(老師做傾聽狀)誰在講話,原來是這裏的油畫棒,它們也想跳扭扭舞!我們歡迎油畫棒給大家跳一個!(拍手歡迎)(2)教師拿起綠色的油畫棒在紙上畫豎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豎着扭一扭"。

師:綠油畫棒也來跳扭扭舞了,它是怎樣跳的?

幼:豎着跳扭扭舞的。

師:它豎着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幼:像高山、像小草等 。(幼兒邊回答)師拿起藍色的油畫棒(3) 在紙上畫橫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橫着扭一扭"。

師:什麼顏色的油畫棒來跳舞了?

幼:藍色的。

師:它是怎麼跳扭扭舞的?

幼:橫着跳扭扭舞的。

師:它橫着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幼:像藍天,像水等。 (幼兒回答)3.展思維: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曲線?(彈簧小兔、綵帶……)4.出要求,幼兒繪畫,教師巡視。

(1)師:這些油畫棒跳得真漂亮,後面還有許多油畫棒也想來跳一跳了,我們請它們也來跳吧。

(2)看!這裏有白紙,有油畫棒。等會兒,你想請哪個油畫棒跳舞就拿着紙去找它,讓它在你的紙上跳,好嗎?跳的時候想一想,它是怎麼跳的?它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示幼兒作品,交流點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將三條直線交叉畫出六角形,並用短線、點、圓等裝飾表現六角形的雪花。

2、學習用排水的方法表現七彩的雪花現象。

3、通過語言、音樂、美術三種藝術方法,綜合表現七彩的雪花。

教學準備:

雪花範畫一張、雪花實物一個、蠟筆、白紙、黑顏料、刷子及報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雪花。

1、師:(音樂:小雪花、灑雪花)小雪花輕輕的從天空中飄下來,飄到了我們教室裏,一片一片又一片,你們看雪花是什麼樣子的?(出示雪花實物)

2、小雪花有幾個花瓣?我們一起數一數,每個花瓣都一樣嗎?

二、講故事《小熊的心願》

有一隻小熊今年四歲了。雪一直都沒有下。寶寶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讓小熊看到下雪嗎?

(我們把美麗的雪花畫下來寄給小熊吧)

三、欣賞範畫,感知排水畫

1、小雪花,六個瓣兒,飄到這兒,飄到這兒,飄到我的畫紙上。我的雪花美嗎?你最喜歡那朵雪花,爲什麼?

小結:這些雪花哪裏是一樣的?(他們都有六個花瓣)。小雪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五顏六色的,還有大的有小的,各種各樣的,滿滿的鋪在了我的畫紙上。

2、你們會畫小雪花嗎?跟着老師來畫一畫,先畫一個“X”,在中間畫一橫,數一數有幾個花瓣?在每個花瓣上裝上好看的圖案。

3、你們猜猜雪花旁邊黑黑的底色是怎麼畫上去的?

(拿起小刷子,添添小盆子,從上刷到底,刷完往旁邊挪)

四、幼兒作畫。

師:雪了這麼多心本領想不想動動我們的小手把雪花畫下來寄給小熊?

要求:(1)、每個桌子上兩個小朋友,畫好地到前面來刷顏料。

(2)、刷好顏料的寶寶將紙放在前面的空地上,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畫的是什麼圖形的雪花。

五、個別幼兒介紹

1、表揚畫得好的幼兒。

2、結束:把雪花寄給小熊。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學習用粉紅色和綠色給荷花和荷葉塗色。

嘗試在給荷花與荷葉的塗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平塗方向。

體會對比顏色搭配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與荷葉的顏色。

教師出示在黑板上已經勾好荷花與荷葉邊線的畫紙,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呢?

二、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的平塗方向。

1,個別幼兒示範塗色

教師:你知道荷花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嗎?怎樣給它穿衣服呢?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另一個幼兒示範給荷葉塗色。

2,討論塗色的方向

教師:他們是怎樣給荷花和荷葉穿衣服的?他們是順着什麼方向塗色的呢?我們可以按照什麼方向塗色呢?讓幼兒遷移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嘗試平塗

1、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給荷花與荷葉穿衣服。如果你用橫向平塗的方法給荷花穿衣服,那麼就可以用縱向平塗的方法給荷葉穿衣服。如果你想反過來穿也可以。

2、在塗色穿衣服時候,儘量順着一個方向塗色,注意不要塗到邊的外面。

四、幼兒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荷花娃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甘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彩陶最發達的地區。奔騰不息的黃河、雄厚肥沃的黃土高原、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爲了讓幼兒認識彩陶,感受、體驗彩陶的美,我們設計了系列活動“輝煌燦爛的甘肅彩陶”,在活動中幫助幼兒構建和獲取有關彩陶的知識,感受並喜歡本土文化,萌發愛家鄉的情感。小班幼兒對彩陶藝術已有了初步的瞭解,本次活動的內容富有兒童情趣,與他們的年齡和生活經驗相符。通過簡單的捏塑活動能給他們的創作提供廣泛的空間,讓他們更直接地參與藝術活動,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爲中、大班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目標

1.瞭解小陶碗的造型特徵,並嘗試捏製小陶碗。

2.樂意向別人展示並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瞭解彩陶的知識和簡單的泥工技巧。

2.教師製作的陶碗實物與圖片、陶泥、泥工板。

活動重點:掌握用團、捏的技巧捏製小陶碗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獨立捏製出不同造型的小陶碗。

活動過程

1.觀察小陶碗,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

(1)自由欣賞各式各樣的陶碗實物,觀察陶碗的色彩及外形特徵,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提問:你們看到的是什麼?(小泥碗)

這些漂亮的泥碗上有哪些你認識的圖案和顏色?(有各種線條、花紋圖案,有紅色、黑色、棕色等)

它們的外形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這些都是用陶泥捏成的小泥碗,再畫上圖案就成了美麗的小陶碗。

(2)請幼兒用手摸摸泥碗,說說觸摸的感覺。

提問:摸摸這些小陶碗有什麼感覺?

激發幼兒製作的願望:“我們一起來製作美麗的小陶碗吧!”

2.教師示範,幼兒嘗試捏泥碗。

(1)示範步驟。

①選泥、分泥:選擇適當的陶泥,並將泥塊分爲適合捏製的大小。

②團泥、捏泥:用團的方法將泥塊團圓,然後將團好的泥團放在泥工板中間,用手掌將泥團中部壓扁,兩手配合捏出碗邊,並轉動泥工板將泥碗捏圓成型。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①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製作泥碗;

② 製作時大拇指要放在泥團的中間,儘量將泥碗捏圓;

③注意用泥衛生,知道將散落的泥團收拾起來。

3.欣賞作品,相互交流。

積極鼓勵幼兒向同伴和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談談製作的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時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陶碗。

2.將捏製好的小陶碗上色,感受在泥上着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園《甘肅民間美術在幼兒園的開發與運用》課題組在小班進行彩陶主題活動實踐的一次嘗試。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彩陶形象直觀的外部特徵,我們讓孩子們通過看、摸、捏的過程慢慢走近彩陶。

活動中,教師首先用直觀、有趣的方式讓幼兒對彩陶有個初步的瞭解。孩子們邊看邊說:“老師,這個彩陶像個葫蘆。”“老師,這個大碗是怎麼做的?”產生了強烈的製作慾望。於是,我們運用小班幼兒已經掌握的團、捏等基本捏製技巧的經驗,選擇了最簡單的陶碗讓他們嘗試。在捏泥碗時,孩子們既興奮又小心翼翼,每個孩子都專注地投入活動。由於小班幼兒手部動作還不是特別靈敏和協調,有個別孩子對轉動泥工板將泥碗捏圓感到有些困難,而且陶泥的粘性較大,又沒有橡皮泥柔軟,較易乾裂,因此捏製的過程對小班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孩子們基本都能獨立完成泥碗的製作。同時,我們也鼓勵個別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捏好泥碗後進行裝飾,還捏了圓點、樹葉等小造型,有規律地粘在碗邊,使小陶碗有了特別的造型。孩子們捏出的小陶碗大大小小、圓圓扁扁,各有特色,他們對自己的作品都十分喜愛,爲下個活動“畫畫小陶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