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打擊樂演奏《啤酒桶波爾卡》,掌握XX|XXX|節奏型,能聽出ABA段式。

2、藉助圖譜及"小老鼠與啤酒桶"的故事情節,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掌握相應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PPT、打擊樂器(鈴鼓、碰鈴、沙錘)

活動過程:

一、藉助圖譜理解"小老鼠與啤酒桶"的故事情節

1、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一幅奇怪的圖譜,你們這是什麼?(啤酒桶)

2、這幅圖裏藏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對照圖譜,教師講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首好聽的音樂,也是講的這個故事,一起聽一下音樂(邊欣賞音樂,邊講故事)

4、完整欣賞後提問音樂共分爲幾段?哪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二、看圖譜,在老師的指揮下聽音樂做節奏訓練

1、故事中小老鼠是怎樣數啤酒桶的?小老鼠是怎樣來跳舞的呢?教師引導學打XX|XXX|

2、看圖譜拍身體部位並一起做節奏練習

3、隨音樂分組練習拍打音樂節奏

三、感受打擊樂加入後樂曲的音響效果

1、講解演奏方式以及樂器的用法,數啤酒瓶的時候用鈴鼓,小老鼠跳舞的時候用沙錘和碰鈴,小老鼠聽到腳步聲集體合奏,分組進行聯繫

2、集體合奏並講解注意事項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辨別音的高低

2、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按音的高低送信,送信時靈活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3、可啓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七個音的高低。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信件,音樂磁帶,七個音

遊戲過程:

1、幼兒可按意願選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扮不同音高的幼兒站在圈上,隨音樂拍節奏;扮"小小郵遞員"的幼兒聽音樂邊唱邊做騎車的動作,在圈內跑動。

2、當音樂出現其它發音(do,si任選),立即帶la的幼兒去送信,幼兒說一句:"(叔叔,阿姨)您家來信了",接信的幼兒說:謝謝,您辛苦了"。郵遞員說:"不用謝,再見!"

3、遊戲結束,郵遞員與圈上的幼兒互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活動反思:

《綱要》明確的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平衡感的發展對於我班幼兒還處於走輪胎、自轉、走積木等形式上,平衡訓練的形式上還比較單一,基於幼兒平衡感的發展需要和遊戲的有趣形式,結合本主題,我設計了此次活動,通過活動主要發展幼兒的平衡感和團隊的合作意識。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1、通過遊戲發展幼兒平衡能力;2、鍛鍊幼兒團隊合作意識。

首先進行的是自編郵遞員操,活動包括(上肢、下肢、手腕、腳腕,重點練習單腳、旋轉平衡),通過前期的趣味活動活動上下肢,爲下面活動做準備。集體活動是騎小車,幼兒拍成四排,騎小車到達二十米終點,然後返回,看哪隊最先到達。第二個活動是幼兒排成四排,每隊第一個幼兒頭頂郵包跑到終點,然後返回交給下一位幼兒,最先送完的隊伍獲勝。老師親自示範,頭頂郵包,跑到輪胎那兒,然後跑回來,交給下一位郵遞員,最先送完的隊伍獲得第一名。然後幼兒排成四排,每隊第一位幼兒騎小車,手拿郵包送到終點再返回交給下一位孩子。

本次活動的過程首先是熱身集體遊戲活動體現了遊戲的難度上層次性,幼兒在遊戲過程中變換方式的送信,在距離上也逐漸增加難度。始終保持活動的趣味性和對孩子的吸引力。合作需要互相鼓勵,需要幼兒相互間的默切配合,才能穩當順利。

這節課下來,我也有幾個點思考:

首先,我的創設缺乏趣味性,缺乏情境。我在活動準備階段,通過表演郵遞馬車,作爲導入。但是缺少音樂,情境性不夠。孩子一到戶外,很容易被外界的環境分散注意力。如果增加音樂,能夠很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在活動中缺少兒童化的語言,一會有情境,一會又從情境中跳出。很難喚起幼兒的興趣。在導入階段,我可以增加一些小馬踢踏的聲音,多些動作表演,穩定混亂的秩序。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儘量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作爲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他們不會完全明白一個人結束送信,才能輪到下一個的道理,所以我沒有必要硬讓幼兒等待,可以讓他們一個跟着一個去送信,只要兩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好了,可見,我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實在欠缺,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一點一滴地積累。

活動中,我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遊戲活動中,我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遊戲夥伴。對於膽小、不愛動的孩子,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自己也加入了遊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

本課我還有些不足之處,由於在跑道轉彎處,不容易轉彎,孩子們的郵遞小車總是撞在一起,這樣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還有就是2個遊戲混在一起,目標不明確,建議課程教案設計的時候還是要改一下,到底是要發展幼兒的什麼目標,我覺得應該是腿部肌肉,騎小車拼速度,又快又穩,頭頂郵報也和現在的送信方式不符合,脫離了實際,可以在以後的課程中逐步修改完善。

小百科:郵遞,通過郵政發送,是傳送貨物的一種形式,屬於中國郵政的業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聽聽、做做、玩玩中,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

2、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鼓、圖片四幅(太陽、花、鳥、小朋友)。

2、歌曲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敲鼓遊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

1、教師敲鼓,引導幼兒探索節奏。

師:小朋友,今天,趙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這種東西會發出奇妙的聲音,你們猜猜是什麼?

幼兒:小鼓

師:小鼓說:“很高興認識大二班的小朋友,我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歌曲。小朋友,你們想聽嗎?”趙老師要來做小鼓手,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小鼓是怎樣唱歌的?

師敲節奏:××/×××/

師:小鼓是怎樣唱歌的?

幼兒:咚咚的唱歌。

師:我們可以用小嘴,和小鼓一起唱歌。節奏:×××/×××/(師邊敲邊演示一遍)

師:你們還想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和小鼓一起唱歌?(教師選擇兩至三位幼兒的意見進行以下節奏的練習)

××××/×××/××××/×××/;

××××/×××/××××/×××/;

×××/××/×××/××/(此部分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靈活增減)

2、個別幼兒敲鼓,集體模仿不同的鼓聲節奏。

師:誰也想來做個小鼓手,有節奏地敲出好聽的歌曲?(教師請兩名幼兒表演)

師:剛纔××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用嘴巴來學學看!

(此環節主要運用了探索法和遊戲法,通過敲鼓遊戲,引導幼兒探索節奏,在遊戲中,讓幼兒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爲下一環節作鋪墊。)

二、學習副歌部分。

1、傾聽並練習副歌的鼓聲節奏

師:趙老師還想來做小鼓手,仔細聽,這次小鼓唱歌跟剛纔有什麼不一樣?××××/××××/××××/××××/(由弱到強)

師:請小朋友用小嘴巴學一學小鼓唱歌,先是輕輕地唱,然後響亮地唱。

師:再用小手來試試。小鼓輕,你們也輕;小鼓響,你們也響。

師:小鼓還想唱歌,聽聽這次小鼓又是怎樣唱歌的?××○/××○/××××/×○/(引導幼兒敲出休止符)。

師:小鼓又要來唱了,這次要唱得更長一點了。

××××/××××/××××/××××/××○/××○/××××/×○/

師:小鼓這次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興了。跟着小鼓一起試着唱一唱。(重點練習最後部分,反覆練習至少三遍)

2、邊敲,邊說副歌歌詞,並嘗試由弱到強的變化。

師:邊唱邊想,小鼓越敲越高興聲音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越來越響

(此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難點,讓幼兒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和小鼓唱歌這種方式掌握副歌歌詞,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完整地學唱歌曲

1、熟悉旋律。

師:今天,小鼓唱歌又好聽又開心,小鼓唱得有快有慢、有強有弱,真有趣。鋼琴聽了也要來唱歌了。請小朋友聽一聽,鋼琴和小鼓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樣的?聽伴奏。

師:聽出來了嗎?再聽一遍。

2、出示四幅圖片,先欣賞歌曲,熟悉並記憶歌詞。

師:小鼓、鋼琴唱的歌真好聽,許多朋友都來聽他們唱了。請小朋友一起聽聽,還有誰也來聽小鼓唱歌了。師範唱。

師:誰先來聽小鼓唱歌?然後呢?再仔細聽一聽。師範唱。

師:我們來幫他們排排隊。

3、遮擋部分圖片,討論記憶歌詞的不同方法,隨琴聲學唱歌曲。

師:這些小卡片要跟小朋友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看看誰藏起來了?(小花)聽着鋼琴來唱,把小花唱出來。你們唱好聽了,小花又會出來的。

幼兒學唱歌曲。

師:再閉上眼睛,看看這次是誰藏起來了。遮掉小鳥。

師:這次有兩個朋友藏起來了。太陽和小朋友。

4、邊自由表演,邊演唱歌曲。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新的歌曲,歌名就叫《小鼓手》。小朋友喜歡這首歌嗎?你最喜歡哪一句歌詞?一起來做做動作。(教師請兩至三名幼兒發言)

師:最後,讓我們一起邊唱邊把好看的動作做出來。

(此環節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緒。並在幼兒熟悉歌詞的情況下,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散文詩,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學會用象聲詞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滴》,並通過歌唱、遊戲等活動體驗創編的快樂,發展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發熱愛大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樹葉、荷花、等圖畫若干,字卡"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各一套:幼兒人手一份胸飾樹葉、荷花、小屋、窗戶等圖案

三、活動過程:

一、音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聆聽下雨,觀看畫面師:"小朋友門聽,這是什麼聲音?""下雨天,小朋友們會做些什麼?""有一隻小蝴蝶卻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樣,讓我們去瞧瞧!"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瞭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 欣賞課件片段。

設疑小蝴蝶在做什麼?他聽到小雨點發出了哪些聲音?

引導幼兒思考並回答。

2、 完整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及用動作表現

3、 (1):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引導幼兒爲象聲詞創編動作

(2)尋找雨滴落下的地點。師:"小雨點分別落到哪兒才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的呢?幼兒思考並總結:樹葉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點落下時的狀態。"師: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麼呢?

幼兒總結討論:是和樹葉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頭、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學會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並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兒歌的內容。

四、音樂遊戲:小雨點的旅行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及玩法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遊戲。

3、 師生共同遊戲

五、結束部分師:多可愛的小雨點啊!落下的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自然裏還有許多比小雨點還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

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2、通過多種形式(看圖書、上網)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在遊戲情境中學唱歌曲"小貓去釣魚"

2.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3.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 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小貓的頭飾、釣魚竿、小魚、水桶、PPT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看看、說說小貓去幹嘛(觀看PPT)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來了?(出示小貓拿魚竿PPT)

----是小貓,我們一起來跟小貓打聲招呼。

仔細看看,小貓手裏拿着什麼呀?它要去幹什麼呀,誰來猜一猜?

二、欣賞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瞭解歌詞內容。

1.教師邊唱邊表演"小貓去釣魚"●師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啊,原來小貓去釣魚了,小貓呀一邊釣魚一邊唱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貓唱了什麼。

2.幫助幼兒回憶理解歌詞。

你們聽到小貓去幹什麼了?(釣魚)

小貓去釣魚!歌裏怎麼唱的?我們一起來試試唱一唱!(唱:小貓去釣魚,小貓去釣魚)小貓有沒有釣到魚啊?

那它釣到的魚多嗎?歌曲是怎麼唱的?(唱:釣呀,釣呀,釣了許多魚!)

我們再來聽一聽!(師唱:小貓去釣魚、小貓去釣魚、釣呀,釣呀,釣了許多魚)

3、教師再次邊唱邊表演。

小貓釣了真麼多的魚,真開心!我們一起來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錯!小貓釣了許多魚,那到底釣了多少呢?

三、欣賞歌曲後半段,學習說唱部分小貓釣了許多魚,到底釣了幾條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啊?真的嗎?我們再來數一數。(重複說唱部分)

-原來小貓一共釣了5條魚,那小貓每一次釣都只釣上來一條魚嗎?

哦,小貓有一次釣上來了兩條魚呢!我們一起來念一念!(指着課件一起念"三條四條釣上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貓釣了這麼多魚,真開心!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唱一唱,好嗎?(圖譜)小貓的本領可真大,釣了這麼多的魚,我們一起來學小貓釣魚好不好?聰明的小貓找一個空一點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魚竿,準備好了嗎?(師幼一同表演唱)-小貓們唱的真好,釣了這麼多魚,我們回家吧!(請幼兒回座位)五、音樂遊戲。(鞏固歌曲,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1.講解遊戲玩法老師來當小貓,誰來做小魚呢?哦,你們都來做小魚。

等會兒我要來釣魚的,我的釣魚竿掉到哪條魚,你就跑到我的後面來,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來釣第一條魚,試試看!三條四條釣上來,哦,你們都喜歡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條魚釣上來。

2.第一遍遊戲----我要出發羅!小魚們一起唱歌哦!聲音要甜甜的。

小魚釣上來了,我們站站好!

----我們看看是不是釣上來了5條魚。第一條是哪條魚,第二條?(請幼兒按順序排好隊)一起來數數是不是5條魚!下面的小魚誰幫忙數得好一會也請他來做遊戲。(數數)是不是5條魚都釣上來了?(是)好,小魚小魚快快回家,和你們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遊戲。

小貓的肚子又餓了,我要出發釣魚了,這一次,我要釣的唱歌好聽的魚寶寶,哪條小魚嘴巴張得圓圓的,聲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準備好了啊。

4.第三遍遊戲:再請名幼兒做小貓。

還有誰想來試試?(請一名幼兒)這一次,我們把所有的小魚都釣上來行不行?

我們一起去釣魚啦!(釣至五條魚時,所有的小魚釣上來)都釣到魚啦!小魚們跟着小貓回家去吧!(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由於幼兒中班的孩子無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學中設計了中場遊戲讓學生恢復體力和精神。

從整節課來說,教學中我儘量採用多元化的激勵式評價,如通過表情(如微笑)、手勢、肢體接觸、小獎品等多種形式表揚或提醒學生,控制課堂,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