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5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隨着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着自己喜歡的花,瞭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參觀了花市、花園後,幼兒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態深深吸引。幼兒試着用各種材料製作花,欣賞關於花的各種歌曲,還在班級裏開起了自己的花店…

爲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嚮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活動中融入了流行音樂與經典的音樂段落,藉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活動目標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裏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來。因爲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着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裏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着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裏聽到花種子怎麼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後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並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着美麗,象徵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福快樂。

提示:

1.這首歌曲的音域只有八度,適合幼兒園大、中、小班各年齡段的幼兒學唱。教師在教唱這首歌曲時,要注意前三句的第一小節附點音符的表達,還要注意每個樂句的結尾都有一個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快。

2.爲了更好地表達“秋”的意境,可以引導幼兒分析歌詞:除了麥穗黃了,楓葉紅了,小草穿黃衣,樹葉隨風飄以外,還有什麼現象能代表秋?(比如,秋是豐收的季節,它帶給人們的是喜悅,等等。)

3.幼兒音樂活動的最好形式是裁歌載舞。這首歌是很好的歌舞表演材料,可以編成音樂劇,引導小朋友自己表演,讓“麥穗…‘楓葉…‘小草…‘樹葉…‘爺爺”“我”“小花狗”“小花貓”在活潑輕快的旋律中靈動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繪本《咔嚓咔嚓剪鬍子》的故事內容和樂譜提供的線索,理解音樂aba的結構,感受樂曲歡快活潑、輕鬆詼諧的音樂形象。

2.探索用各種創造性的身體動作合拍地表現梳、剪鬍子以及各種情緒體驗的動作。

3.感受創造的樂趣,享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單簧管波爾卡》

2.樂譜一張、鬍子造型單

3.繪本課件

4.在進行了第一課時《咔嚓咔嚓剪鬍子》的繪本閱讀活動之後,幼兒對繪本內容基本熟悉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課時活動。

活動流程:

回憶故事——欣賞音樂——創造動作——合作表演。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理解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

●剛纔,我們一起看了一本有趣的繪本,出示封面《咔嚓咔嚓剪鬍子》。

是誰在咔嚓咔嚓剪鬍子呢?

●第一天,喬波奇咔嚓咔嚓剪鬍子,剪了一個細長卷卷胡,他是怎麼剪的呢?

出示節奏型:咔 嚓 ︱咔 嚓 ︱ 咔咔 咔 ︱嚓嚓 嚓︱

●第二天,喬波奇又咔嚓咔嚓剪鬍子,剪了一個小帥胡,他又是怎麼剪的呢?

出示節奏型:咔 — ︱嚓 — ︱咔 嚓 ︱嚓嚓嚓嚓 嚓︱

●正當他忙得不可開交時,店裏來了一個徒弟,他很認真地學習,但是,經常把客人的鬍子剪壞,客人們怎麼樣呢?

●喬波奇很耐心地教,徒弟很認真地學習,漸漸地,徒弟的水平越來越高,他要自己回家開店了,是《喬波奇剪鬍子店二號店》。這裏生意怎麼樣?

●小熊徒弟的手法很靈活,手藝也很了不起,就和師傅剪的一樣棒。

2.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結構和形象。

●欣賞第一遍,初步感受音樂歡快、輕鬆、詼諧的形象。

出示樂譜,在樂譜上指示音樂的進行。聽後提問:這首樂曲聽上去怎麼樣?

●欣賞第二遍,在繪本故事的線索中理解音樂aba的結構。

圖譜中的標記表示什麼意思?樂曲可以分成幾段?

重點理解第二段:圖譜中的波浪線表示什麼意思?嘗試表演小熊發抖、緊張的樣子,客人的各種表情。

●欣賞第三遍

第1遍,教師指示圖譜,幼兒自由表演。

第2遍,加上梳、撣的動作跟隨老師表演。

3.創造動作,能跟着音樂合拍地表現各種剪鬍子動作。

●欣賞老師的表演

老師很喜歡這首樂曲,並且請我的好朋友鈕老師一起來表演。

看完後簡單提問:表演得好在哪裏?(一起學一學表情的互相交流)

●爲a段創編動作。

出示圖片,喬波奇還有很多漂亮瀟灑的剪鬍子動作,能剪出很多的鬍子造型,看,他是怎麼剪的?

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示範表演自己的創造動作。

跟着音樂自由創造、表演。

4.合作表演,感受和表現音樂,體驗快樂。

●現在,我們也來開一個剪鬍子店吧,我們的喬波奇剪鬍子店3號店正式開張了,請跟你旁邊的朋友商量一下,誰剪鬍子,誰做顧客。

●相互交換一次。

●結束:你們的手藝真是了不起,都剪出了漂亮的鬍子,一起來秀一秀自己的鬍子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嘗試理解歌詞的含義,體驗歌曲和諧、溫馨的氛圍。

2.通過傾聽音樂,感受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教育幼兒懂得感恩。

重難點分析:

重點: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難點:嘗試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讓愛住我家課件、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裏都有誰呢?你們愛自己的家嗎?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爲家做了些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我們小朋友非常愛自己的家,今天老師就爲小朋友帶來一首歌叫:《讓愛住我家》,咱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配幻燈片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提問: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讓愛住我家》)歌曲中都有誰啊?(爸爸、媽媽、姐姐、弟弟)聽完這首歌,你們覺得這首歌怎麼樣?好聽嗎?(舒緩優美的)聽完這首歌,老師也覺得這首歌很好聽,並且感到很溫馨、很幸福。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在這首歌曲中哪些人唱歌了?他們唱到的愛是什麼?

三、欣賞歌曲一遍,提問:

小朋友,在這首歌曲裏哪些人唱歌了?(姐姐、媽媽、爸爸)他們唱到的愛是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

四、分句欣賞。

(1)提問:"姐姐認爲愛是什麼呢?(愛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後老師進行清唱。

那你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嗎?玩!是呀!一家人相親相愛不吵架,還有媽媽爸爸陪我玩,真是太幸福了!"

(2)欣賞第二句提問:"那媽媽認爲愛是什麼呢?(愛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煩雜)。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後老師進行清唱。

家裏的事情特別多,媽媽每天都在忙家務活,這就是煩雜,可是媽媽從來不嫌煩,總是耐心的把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給我們做可口的飯菜,這就是媽媽的愛,讓我們覺得更舒服。"

(3)欣賞第三句提問:"那爸爸的愛是什麼呢?(爸爸的愛就是付出讓家裏什麼都不缺。)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後老師進行清唱。

爸爸每天都爲這個家拼命工作、賺錢,他雖然陪伴我們的少,但是隻爲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爸爸就是我們的依靠,有了爸爸的保護,我們的家會更加地平安、幸福。"(教師放最後一部分音樂)

(4)欣賞第四句。

:瞧,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己的愛,享受着別人的愛;愛就在你的家,愛就在我的家,愛就在我們的家。

五、完整欣賞歌曲,教育幼兒懂得感恩。

現在我們就用自己的雙手爲我們的家奉獻一份愛心吧!

六、分組活動,放背景音樂。

美工組:

目標:通過剪、粘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忍耐力。

準備:花盆、手工紙、雙面膠。

過程:第一組,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花盆、紙和雙面膠、剪刀,你們可以爲自己的家做一盆花。

繪畫組:

目標:通過一家人的情景再現,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準備:紙、筆過程:第二組,老師爲你們準備了紙、筆,你們可以把和爸爸媽媽在一塊快樂的事情畫下來。

講述組:

目標:通過圖片的提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力。

準備:生日、生病等圖片過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一些圖片,需要小朋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出在這些時候,你是怎麼做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

七、作品展評一組:集體舉起自己做的花瓶,讓大家觀賞一下。

二組:用投影輪流放看一遍。

三組:叫兩到三個幼兒進行講述。

八、結束:

師:愛,不僅僅在我們的家裏,我們幼兒園也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在幼兒園裏,正是因爲有了愛,小朋友們才能快樂的成長、學習,現在就讓我們在唱着歌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遷移生活經驗,創編“遊公園”的律動。

2、在音樂的伴奏下,能較合拍地做滑滑梯,蹺蹺板,划船,賞花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地墊人手一塊,圖片若干,加伏特舞曲,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遊戲的口吻導入活動,幼兒手持地墊隨加伏特舞曲a段音樂做動作進場。

二、基本部分

1、分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啓發幼兒創編滑滑梯、蹺蹺板、划船、賞花的動作。

引導幼兒分別聽b段第一,第二樂段,啓發幼兒進行創編,並通過空間,方位的變化聽音樂練習動作。

2、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聽b段音樂完整的練習。

3、幼兒隨b段音樂完整用創編的動作完整表演,並啓發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三、結束部分

幼兒隨樂曲邊完整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根據歌曲情景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根據角色進行分工合作表演。

3、讓幼兒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1、請幼兒根據教師範唱歌曲句子找出相應的圖片,並按照歌曲的先後順序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用動作表示“你幫我、我幫你,世界真美麗!”

活動準備

1、圖譜

2、 小螞蟻和小蘑菇頭飾若干。

3、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打招呼,引出主題。

二、 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意。

1、教師向幼兒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它們在幹什麼?

2、 教師告訴幼兒老師把這個歌曲變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三、 教師範唱歌曲,請幼兒找到相應的圖片。

1、 教師範唱第一句:“一羣小螞蟻,長在搬東西。”請幼兒說一說唱了圖譜上的哪幅內容。

2、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後面的七句歌詞。並請幼兒將找出的圖片按照歌詞的先後順序擺放在黑板上。

四、 幼兒學唱歌曲。

1、 教師指圖,幼兒跟隨鋼琴的伴奏演唱歌曲二遍。

2、 教師不指圖,帶領幼兒跟隨音樂CD演唱歌曲一遍。

3、 教師請幼兒轉過身去演唱歌曲,如果幼兒不記得歌詞纔可以轉過身看一看黑板。

五、 請幼兒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1、 教師把幼兒分爲8個小組,每組拿一張圖片設計一個動作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圖片指示設計動作,教師巡迴指導幼兒。

3、 教師分別請每組幼兒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

4、 教師請其他組的幼兒學習那一組設計的動作,並一起表演。

5、 教師與幼兒跟隨音樂邊跳邊唱二遍。

六、 引導幼兒根據情景角色進行合作表演。

1、 教師告訴幼兒小螞蟻和小蘑菇聽到了你們的歌聲,很高興。想邀請大班的小朋友來表演。

2、 選擇頭飾,分角色合作表演。

3、 互換角色,合作表演。

七、 引導幼兒向小蘑菇學習,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 教師:小朋友們,小蘑菇幫助了小螞蟻避雨,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做個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八、結束部分。

1、請幼兒回家後把今天學的歌曲表演給家人看。

教學反思

在這節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對活動很感興趣。在教師出示圖譜的時候,因爲圖片有點小所以導致坐在後面的幼兒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師在與幼兒討論設計動作的時候應該多問問幼兒的意見,而不是一味的自導自演。我覺得通過這節活動幼兒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對這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有所把握。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去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並且多去發展幼兒的情感、知識技能和積極的個性。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爲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