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2.體驗用不同形式表現動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圖,引起幼兒對動物的回憶,並提問:

(1)看,這是在哪啊?在大森裏裏會有哪些動物呢?

(2)你喜歡什麼動物?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2.教師小結:這麼多的動物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

二、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1.師幼談話:一天,森林裏面要開音樂會,讓我們請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來參加吧。

教師引導幼兒談談自己想請誰來參加。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進行交流。

師:先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然後請你來跟大家說一說。

3.交代作畫材料。

師:現在請你們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操作材料,你想用什麼方法和材料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呢?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地說一說。

4.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三、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教師幫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看,這些都是我們小朋友自己製作的動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個別幼兒再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和小動物跳舞。

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和最喜歡的小動物一起跳舞吧。

活動反思:

動物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所以今天的活動孩子們非常投入,蘇皓陽、吳欣妤、翁馨等他們的作品有創意,表現出色,全班孩子總體的在繪畫的操作方面能力都有所進步,只是到最後的遊戲時間,有些孩子比較着急,所以塗色方面有些粗糙,我也進行了相關的講解指導。從這次的操作中,我發現兩大弱點:一是孩子們對於自主的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缺乏經驗和能力;二是材料不夠豐富,將在以後日常的區域活動中增加創作的內容,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材料,引導他們自由創作,增強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繪畫:騎自行車的人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側面騎自行車的人身體各部位的遮掩虛實關係。

2、學習恰當地勾畫出人與自行車的比例。

3、培養觀察力。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騎自行車的人的圖片,範畫,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觀察騎自行車的人的及自行車的結構。

出示圖片,討論:自行車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人騎在自行車上是什麼樣的?

2、教師範畫一遍,幼兒觀察。

出示範畫,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且範畫一遍:畫的時候先畫出自行車,接着畫出騎在自行車上的人,畫完後,還可以在馬路旁添畫些樹、樓房等。

3、幼兒作畫,教師輔導。

提醒幼兒注意,人與自行車的正確比例,根據自行車的不同,啓發幼兒畫出不同的人物。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討論:我們找找哪一輛自行車最好看,最穩,騎上去不會倒?

再看看哪一張畫上餓人騎車姿勢最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啓發幼兒用一次性紙餐具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形象。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獨立動手能力,使幼兒懂得什麼是想象心理。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碟、碗、杯若干。

2、輔助材料:彩色墨水、蠟筆、蠟光紙、小棍子、毛線、膠水、剪刀等。

3、泡沫製成的展覽欄。

活動過程:

1、出示貼在黑板上的紙碟、碗、杯,讓幼兒觀察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

2、幼兒自由討論;你能把這些紙碟、碗、杯設計成什麼?怎樣做?

3、請一些幼兒把自己設計的名稱及想象操作的過程說出來,鼓勵幼兒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設計方案。(如豬、貓、向日葵、時鐘、瓢蟲等)

4、教師選擇其中一個幼兒的設計進行示範,採用幼兒說,教師動手的方法。

5、幼兒開始動手設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指導幼兒通過運用輔助材料把紙碟、碗、杯設計成各種形象,看誰設計得又多、又象,幼兒每設計完一幅作品,就把它送到展覽欄裏展覽。

6、組織幼兒參觀、欣賞作品,互相向小朋友介紹自己作品的名稱、做法。

活動反思:

紙盒是兒童身邊常見又熟悉的物體,利用奶盒、餐巾紙盒等這種廢棄材料,變廢爲寶。紙盒是一種具有可變性的材料,正因爲它有這樣的特點,所以給了幼兒很大的探索、想象空間。在玩紙盒的活動中鼓勵幼兒親自嘗試,並提出多種玩紙盒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信心。中班幼兒又經歷了託班和小班的學習,在體育活動中積累了不少運動的經驗,爲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創造力,提高幼兒綜合運動能力,因此設計了這堂健康活動《有趣的紙盒》。本次活動着利於充分挖掘和利用奶盒來讓幼兒積累多方面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創新多種玩法,鼓勵幼兒一物多用、妙用和一用到底,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由此,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團結合作意識也隨之大增。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我們班幼兒的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一、引導幼兒利用紙盒玩遊戲,發展幼兒身體運動能力。二、利用廢舊物品啓發幼兒一物多玩,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三、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我把整個活動分爲四個環節,分別是熱身活動、基礎部分、遊戲及放鬆活動。熱身活動是利用紙盒引導幼兒做簡單的器械操,培養幼兒做操的興趣。也從一開始就引入紙盒,讓幼兒清楚的明白我們今天上的內容離不開紙盒。整堂課的重點在基礎部分,讓幼兒在自由探索及結伴探索中,認識到紙盒的多種玩法,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達到我的第二個目標。遊戲的進行是爲基礎部分服務。最後一個環節是放鬆活動,尤其注重腿部的放鬆。也讓幼兒學着幫老師一起整理物品。這個環節在健康活動中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

我覺得整堂課上下來,有成功之處,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成功之處是:選材挺適合中班的幼兒,紙盒是一種常見的廢舊物品,它輕巧、安全,讓幼兒有很多空間去研究、探索它的玩法。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整個環節比較清晰,三個目標基本達到。不足之處是:在熱身活動中,熱身的力度還不夠,沒有很好的活動開,尤其是頸部、手部及腿部,紙盒操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沒有達到很好的熱身效果。當幼兒自主探索紙盒的玩法的時候,對部分幼兒的關注不夠,未能及時有效的與孩子進行很好的互動,教師的參與性不夠,一些幼兒想出的玩法,我未能及時給予肯定及鼓勵,對於比較的好的玩法也沒有很好的引導。在這個環節當中,我覺得時間還可以適當的縮短。當大部分的幼兒出現扔紙盒的行爲時,我沒有很好的調動,我覺得這個行爲不是很好,但沒有及時的指正及引導。在遊戲環節中,我穿插了平衡木、輪胎座位道具,紙盒只出現了兩個環節,沒有充分利用紙盒,突出“有趣的紙盒”這個主題中心。我覺得可以把輪胎或者平衡木拿掉,用紙盒替代,儘量讓整個遊戲圍繞着紙盒轉。遊戲的時間太短,我之前因爲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所以把重點放在探索紙盒的玩法上,遊戲只進行了一遍。但是孩子們對遊戲似乎非常感興趣,還想再玩,我覺得可以把遊戲的時間適當延長,可以讓孩子們玩兩遍。讓孩子充分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目標制定的不夠明確,不夠符合健康活動的要求,沒有進行很好的技能鍛鍊,更類似於體育遊戲。要求幼兒掌握的技能不夠明確。在進行遊戲示範的時候,我由於考慮到其他幼兒的安全問題,所以我選擇讓能力較強的幼兒來示範,但我覺得教師自己示範比較好,因爲正確性比較高,動作規範,讓幼兒有個更直觀的演練。

我覺得這節彙報課讓我收穫很大,儘管自己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通過這堂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成長了很多,讓我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更有信心。我會珍惜這樣的機會,爭取讓自己在最快的時間內成長。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魚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動物,不光通過電視、圖片或者去動物園,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吃的食物中也有魚類,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各種各樣的魚》。收集大量的廢舊材料,也讓他們瞭解到廢物利用,不浪費。平時都是以畫畫爲主,今天讓孩子動作操作這些廢舊材料,使得它們變成一條條美麗的魚,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設計製作自己喜歡的小魚,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樂於大膽嘗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廢舊材料、魚的圖片、操作工具。

2.幼兒在活動前觀看魚的視頻和魚的實物。

活動過程:

環節一,出示圖片,讓幼兒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並讓幼兒着重觀察魚的外形特徵,每條魚都是不一樣的,要仔細觀察,從魚的頭部、身體、身體兩側、尾巴等來觀察魚。

反思:幼兒看到魚後都很興奮,在講解時也表達的很清楚,正對自己喜歡的魚在那不停的說,我在看的過程中也加以講解魚的不同點,和他們的形狀,讓幼兒更好的記住自己喜歡的魚。

環節二,觀看好圖片後,出示廢舊材料,直接主題,用廢舊材料製作各種各樣的魚,教師用兩個不同形狀的盒子問小朋友可以做什麼魚,幼兒說出了很多種類,根據盒子的形狀差異,教師做出了兩條不一樣的魚,再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手上的材料是什麼形狀的,能做什麼魚,瞭解後再請幼兒動手做。

反思:這一環節,我在製作上還是講解的比較仔細的,但在讓幼兒發言時,請的幼兒不是很多,而且幼兒說出來的種類並不是很多,我就這樣一帶而過了。

環節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完成自己的作品。

反思:此環節,幼兒操作很認真,教師在一旁自己觀察,讓孩子做的更好。

最後的環節是幫幼兒的作品進行修改,使得作品更美觀,最後上牆進行展示。

反思:幼兒對於自己的作品展示表示的非常興奮,也更努力的讓自己的作品製作的更好。

活動反思:

幼兒對於美工活動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在操作中每個孩子都很認真,沒有以往的吵鬧,在操作中,部分幼兒的能力很強,製作的很漂亮,個別幼兒要繼續努力。我在操作講解上還是比較仔細的,也讓幼兒和我一樣來說一說自己的材料根據形狀可以做什麼魚,通過欣賞,誇大幼兒的知識面,做出更多漂亮的魚,在作品展示的時候,幼兒更是興奮,它們也時不時的改動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製作出更漂亮的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馬蒂斯剪貼畫作品簡潔、誇張的造型藝術風格,大膽地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知。

2.嘗試用概括、誇張的剪影方式表現海底世界。

3.體驗創作剪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組織幼兒欣賞有關海底世界的圖片。

2.物質準備:課件、作業紙、剪刀、膠棒、各色彩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瞭解剪影的藝術特徵,引發聯想

1.出示PPT(喜洋洋),通過觀察圖片,瞭解剪影的特點。

——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張有趣的圖片,你們看看,它是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小結:噢!雖然圖片上沒有畫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圖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捲曲的羊毛、可愛的大鞋,只要找出這些,我們就可以推測出他就是喜洋洋,這種圖片叫做剪影。

2.通過對剪影的認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藝術形式。

——我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種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動物,大家看看它的樣子,想一想,可能是什麼呢?

——剛纔的兩個剪影從外形上看,有什麼不同?

小結:喜洋洋的剪影看起來比較複雜,第二個剪影看起來很簡單,是由幾何形狀組成的,從上看像是半圓的頭部和半圓的肚子,我們推測可能是海馬、海龍;從彎彎曲曲的長條形狀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們推測可能是海草、海帶,或者是正在遊動的海龍。

二、欣賞馬蒂斯的剪貼畫《海底世界》,感受作品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認識

1.出示畫家照片,介紹畫家及作品名稱。

——我今天帶來的這幅作品,是一幅剪貼畫,他是法國赫赫有名的畫家馬蒂斯剪貼的。馬蒂斯爺爺年輕的時候,畫了好多漂亮的畫,他在80多歲的時候,拿不動畫筆了,就在紙上塗上好多漂亮的顏色,然後把彩紙剪成有趣的圖案,貼成一幅幅大的剪貼畫。

——這幅作品的名字叫《海底世界》,剛纔那個剪影就是作品裏的一部分,這裏有美麗的海底景色和一些有趣的生物,請小朋友們來欣賞一下,看看他們的樣子,想想,它們可能是誰?

2.幼兒分組欣賞、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你找到了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

3.集體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①從形象上欣賞作品的藝術特徵。

——這幅畫裏你找到了什麼海底生物?你爲什麼覺得它是××?

——它和你見到的××影子很像嗎?比如(邊指邊說):這條魚尾巴和我們平時見到的魚尾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像什麼形狀的?

——畫家把他們的剪影都變化了,和平時我們見到的不一樣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認出它,這種方法很誇張。

②引導幼兒欣賞、感受畫家運用色彩表現海底五光十色的手法。

——你喜歡這幅畫嗎?爲什麼?

——畫面有這麼多的顏色,畫家想要告訴我們海底世界是個什麼樣子的呀?

③引導幼兒從構圖上欣賞,感受畫面熱鬧的海底景象。

——有這麼多的的海洋生物在一起,這個海底世界看起來是怎麼樣的?

小結:這幅畫裏有許多有趣的海洋生物,他們的樣子很簡單,有三角形和半圓形樣子的動物,底色用了許多色塊拼貼起來,就像是陽光照在海底,海水五光十色,色彩看起來很豐富、很美。海洋生物在海底生活得多麼快樂、多麼熱鬧啊!

三、幼兒分組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欣賞海底世界的視頻,豐富幼兒的素材。

——馬蒂斯爺爺在剪海底世界的時候,仔細地觀察了海洋生物,所以才剪得那麼好。小朋友也要好好觀察海洋生物,記住它們身體的形狀,剪出來的一定和馬蒂斯爺爺一樣好!

2.引導幼兒分組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向,滲透剪紙要求。

——海底世界多麼美麗呀!你想剪一剪海底的小動物嗎?想剪什麼呢?

——怎樣才能讓海底世界變得五光十色呢?

——剛纔小朋友說的海底生物有很多,怎樣讓你們組的海底世界熱鬧起來呢?

小結:每個小組要先用彩紙把五光十色的海底粘貼出來,然後開始剪海底生物;剪的生物又要簡單又要像,爲了讓你們組的海底生物多一些,你要多剪一些!

四、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體驗創作的樂趣

看同伴的“畫展”,鼓勵肯定幼兒的大膽創新的造型設計,分享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什麼食品有營養是大班幼兒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雖然對營養成分不甚瞭解,但要吃綠色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識逐漸增強。在談論蔬菜水果糧食等對人體健康的好處時,我們利用餐桌上常見的各類菌菇開展了蒐集、觀察與談論。此時,一張《蘑菇娃娃的舞蹈》影像進入我們的視線,影像中一羣形態各異的蘑菇,猶如戴着大帽子的小娃娃,在胡桃夾子音樂的襯托下翩翩起舞,尤其是其中一隻小白蘑菇靈活的身影在隊伍中穿行更爲有趣。我們也被這極富藝術想象的優美情景驚果了,於是產生引導幼兒畫蘑菇的設想,將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豐富的想象聯繫起來。

在該活動中,我們不但引導幼兒再現對蘑菇的認知經驗,而且將該影像爲主線,引導幼兒關注畫面隊形的不斷變換,體會畫面變化的無限情趣。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分辨菌菇的不同品種,瞭解它們的性質,愛吃蘑菇。

2、再現已有經驗,把握表現重疊的簡單方法,爲蘑菇排列各種隊形。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各種菌菇的圖片和實樣。

2、藝術影像欣賞:《蘑菇娃娃的舞蹈》。

3、比較糾錯圖片兩張——(1)騰空的蘑菇;(2)分散的蘑菇。

活動過程:

一、再現經驗

1、介紹蘑菇的品種。

謎語:一物生來像小傘,林中樹下把家安,小傘撐開收不攏,做湯做菜味道鮮。它是誰?(觀察照片)蘑菇長的什麼樣?除了蘑菇,還認識哪些菌菇?

2、觀察菌菇的圖片,談論各自對菌菇的認識,爲什麼大家都喜歡吃?

3、瞭解菌菇鮮香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具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冬天,人們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點哦!

二、藝術欣賞

1、蘑菇娃娃來到我們幼兒園做客,它們要爲我們表演一個節目。完整欣賞影片:《蘑菇娃娃的舞蹈》。

2、蘑菇娃娃說:“我們跳得好不好?你們喜歡嗎?再表演一遍好嗎?”

3、定格畫面:看誰數得快,交流數得快的理由。

畫面(一):有幾種不同的蘑菇?(如大小和顏色)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是不同的品種?

畫面(二):蘑菇娃娃的舞步什麼樣的?蘑菇娃娃擠成一堆,能數清楚嗎?怎樣數纔不會遺漏。哪個蘑菇最不容易找到。

三、觀察嘗試

1、糾錯

蘑菇娃娃們說:“今天跳得真開心呀!”我們都想請你們來採蘑菇,看誰採的又大又多又 新鮮。

(1)騰空飛起來的蘑菇——根被拔出來,不新鮮。

(2)無重疊——東採一個,西採一個,多費時問啊。

2、共同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蘑菇娃娃跳舞的隊形,體會採得越多,本領就越大。

四、操作表現

1.從畫一個蘑菇入手,在改變局部特徵中逐步增添。

2.邊畫邊思考蘑菇之間的上下左右位置,避免採到壞蘑菇。

3.注意蘑菇們在畫面上的位置,在添加蘑菇時排列優美的隊形。

4.用兩種顏色接色的方法塗蘑菇的頂部,表現出蘑菇新鮮的顏色。

五、交流分辨

展示同組幼兒作品,共同目測數羣,找出採蘑菇高手,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確。

活動延伸:

運用幼兒作品,開展采蘑菇的玩牌遊戲:

(1)將蘑菇畫面鋪在桌上,模擬蘑菇地。

(2)一人當發令者,其他人(二到三人)參加採蘑菇。

(3)參加者按指令目測數羣,迅速拿牌,數得又快又準表示採到蘑菇。

(4)最後誰的手中牌最多爲勝,輪換當發令人。

活動反思:

在構圖中跟着感覺走

畫面的安排即構圖,在平衡中求變化是構圖的共同規律,由此,又有一些具體的規律可循,但是由於這些規律十分抽象,無法被幼兒理解和接受。過去,我曾採用在欣賞中討論的方法,發現很多幼兒會誤解爲固定的模式,反而限制幼兒的創造,並認識到對幼兒來說對構圖的理解只能通過直觀的感受。

雖然畫面安排是本次活動的關鍵,但是我們只是從採蘑菇的特點出發,和幼兒共同討論了怎樣區分新鮮的蘑菇和怎樣可以多采幾個等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沒有進行太多有關構圖的討論。可是,從幼兒的畫面效果可以看出,他們十分關注整體畫面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首先,影像中反覆出現的優羨畫面,給了幼兒很多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啓示。由此,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引導幼兒跟着感覺走會比跟着規律走更有成效。

其次,分解了難點,十分簡單的.蘑菇造型,使幼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構圖的變化,這也是本次活動成功的關鍵所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用印章畫印花紋,裝飾物品。

2、不亂抹顏色。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教學準備】

1、各種款式服裝的紙質圖樣,如:上衣、褲子、裙子等,裝入自制的"汽車",請一名教師扮演服裝廠的阿姨,在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適時介入。

2、用不同材料製作的印章,如藕塊、土豆、胡蘿蔔塑料模具等。

3、調好的水粉顏料。

4、事先請一名大班幼兒穿上一件已制好的印章衣服,躲在隱蔽的地方,在教學過程的第二個環節適時介入。

【教學過程】

(一)阿姨送服裝。

1、"嘀--嘀--,嘀--嘀--",汽車響,誰來了?(來了一位阿姨,引導幼兒向阿姨問好。)"我是服裝廠的阿姨,我的衣服賣不出去了,想請小朋友幫幫忙,讓小朋友把衣服裝飾的漂亮一點。"

2、引導幼兒觀察服裝廠的衣服和我們的衣服有什麼不同。教師小結:我們的衣服有漂亮的顏色、漂亮的圖案,服裝廠的衣服什麼都沒有。

(二)觀賞小姐姐的衣服。

1、我們怎樣來裝飾這些衣服呢?正在發愁時,"篤、篤、篤"有人敲門,來了一位小姐姐,她穿着印章花紋衣服,老師引導小朋友觀察她的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姐姐,你能告訴弟弟、妹妹們,你的衣服是怎樣裝飾的嗎?(小姐姐示範,幼兒觀賞。)

3、教師小結:"哦,我看到小姐姐怎樣裝飾了,拿一塊印章,蘸一點顏料,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再換一塊印章,再蘸一點顏料,再印一個花紋。"教師邊說邊示範印兩個花紋。

(三)幼兒裝飾衣服,教師巡迴指導

(四)進行作品展示。

根據幼兒的作品,評價誰的作品好,好在哪裏。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衣服裝飾好了,讓我們一起去告訴服裝廠的阿姨,讓她拿走吧!

【活動延伸】

幼兒可在區角活動中裝飾其它物品,如:圍巾、手帕等。

【活動反思】

本次培訓班的活動主題是寫生畫《漂亮的衣服》,因爲是夏季,孩子們帶來的衣服普遍都是單薄的,無論是女孩子的裙子還是男孩子的短袖還是襯衫,這些都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動的目標是通過觀察衣服的特點以及衣服上的圖案並用線描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的過程是:

一、出示衣服引出主題1.小朋友們這些衣服漂亮嗎?2.這些衣服都是什麼款式?誰來說一說?小結:原來這裏的衣服有漂亮的禮服裙子、吊帶裙子、有男孩子的套裝短袖,還有長袖襯衫。

二、觀察衣服外形特徵1.你最喜歡哪一件衣服,爲什麼?2.衣服上都有哪些裝飾圖案呢?3.如果請你繪畫這件衣服,你會怎麼畫呢?小結:這些衣服的圖案都不一樣,有的是衣服前面只有一個大圖案;有的是有小碎花的,有玫瑰花,有蜘蛛俠,有的是有不同色塊的。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作畫。2.先畫衣服的什麼地方,後畫什麼?3.如果要讓衣服更漂亮一些,需要怎樣裝飾?

四、作品展示並欣賞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繩子上,幼兒相互欣賞。2.相互說說你最喜歡哪件衣服?爲什麼?

當我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時,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幼兒在觀察的時候都是很認真的,基本都能說出衣服的特點。但是由於幼兒平時生活經驗的鋪墊不足,他們對“款式”一詞不是很理解,而是在我引導之後才說出了衣服是裙子還是襯衫。在第三個環節引導幼兒進行寫生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很清楚的說出簡單圖形結構。在引導幼兒裝飾漂亮的衣服時,孩子們都能用自己的裝飾方法來進行描述,在孩子們講解完裝飾的方法之後我又出示了圖譜,這個環節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而是應該直接說出繪畫要求,讓幼兒觀察衣服上的圖案進行寫生就好。另外我的語言表達不夠精煉,提問時過於着急,沒有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回答問題。

本次活動,孩子們通過看看、畫畫,對衣服的特點認識又增進了一步,於我而言也是一種鍛鍊,希望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一次比一次進步,加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一些幾何圖形進行組合拼貼,能大膽表現城市中的高樓建築。

2、能夠比較合理的安排畫面,使其看起來有序,層次豐富。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PPT、彩紙、報紙、描線筆、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上海的高樓(通過回顧前期經驗,瞭解大部分高樓是由一些幾何圖形組成的)

導入語:我們都知道上海有許許多多的高樓大廈,前段時間我們一起觀看過一些高樓的照片,這些房子像什麼形狀?這麼多高樓設計師是怎樣安排它們的位置的?

小結:上海是一個國際性大都市,有許多高樓大廈,它們由不同的圖形組成,有的是三角形和長方形,也有的是由圓形和方形組成的……不同的形狀組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幢幢摩天大樓,組成了美麗的大上海!

二、動一動:大家一起造高樓(嘗試利用一些幾何圖形進行組合拼貼,能大膽表現城市中的高樓建築;能夠比較合理的安排畫面,使其看起來有序,層次豐富。)

過渡語:今天我們也來做一次建築師,來爲大上海造更美的高樓。

1、教師示範——造高樓

(教師現場示範:根據幼兒現場的要求進行剪裁拼貼)

(1)示範重點講說:從左邊開始造起,高樓可以有前有後的造,這樣就會比較有層次感,先造出一幢完整的大樓,接着再在它的上面或者一小部分的地方造一幢不一樣的大樓,這樣就可以表現出前後了哦;還有高樓們一定要有高有底錯落有致這樣才漂亮。

(2)數數老師造了幾幢高樓?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過渡語:小小建築師們,現在你們可以開始造高樓咯!

注意:﹒剪紙時要小心剪到手。

﹒剪形狀時要仔細點,考慮清楚要剪什麼了再動手。

要求:﹒能夠比較合理的安排畫面,使其看起來有序,層次豐富。

﹒用喜歡的各種線條花紋裝飾高樓。

三、我的高樓(能夠找到拼貼的樂趣,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1、說說你造了幾幢高樓?它們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2、評評誰造的高樓最美,爲什麼?

結束語:你們喜歡上海嗎?上海也因爲有你們這羣可愛的建築師變得更加美麗了,謝謝你們給我們的上海又造了這麼多美麗的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