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集錦7篇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能隨音樂簡單地打出節拍。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幼兒園》、《小動物叫》。

2、律動《生活模仿動作》、《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剛纔小朋友有好習慣,唱歌時不會大喊大叫,我們大家做的好!老師現在就唱支《我們大家做得好》的歌曲個你們聽,好嗎?教師彈奏曲子,幼兒欣賞。

2、歌曲子好聽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們大家做得好》。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說說。我們再仔細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3、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曲裏唱了什麼?我們大家是怎樣做的?

4、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5、幼兒隨節奏拍手學唱歌曲。

6、幼兒初步學習歌曲動作。

7、幼兒跟隨音樂 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部分。

《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歌曲選自我國傳統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音樂也再現了這一故事。通過音樂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說說、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增強孩子們對故事的瞭解,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當遇到意外的時候要冷靜、機智、勇敢。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理解歌詞內容。

2.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嘗試根據不同的角色,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感受音樂遊戲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情緒。

活動難點: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能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司馬光砸缸》完整的音樂、自制大石頭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欣賞前奏,引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來讀書,司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夥伴一樣也很早就起來讀書,讀書讀累的時候,他們還會做遊戲呢!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在做什麼遊戲?

二、分段分析和欣賞音樂,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音樂情境

情節一:快樂遊戲

1. 圍着水缸嘗試玩遊戲。小椅子來當我們的大水缸。

2.我們一起捉迷藏。看誰又輕又快藏得好。

3.一起表演。

情節二:夥伴落水

1.不好了,有人掉到大水缸裏了,夥伴們快出來吧。

2.他該怎麼辦呀?

3.其他的小朋友都嚇壞了,嚇壞了是什麼樣子?

情節三:砸缸救人

1.司馬光是怎麼救小朋友的?

2.你是司馬光你會怎麼砸缸?

3.剛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點鑽出來吧。

4.小朋友得救了,真開心!看來和好朋友玩遊戲,可不能做危險的事,你們記住了嗎?

情節四:向司馬光學習

司馬光可真聰明,我們要向司馬光學習。遇事不慌張動腦筋。

三、完整欣賞表演歌曲,並表演遊戲

1.完整欣賞歌曲,集體表演

師:我們來完整地聽一聽歌曲,想一想剛纔我們是怎麼玩遊戲的。

2.集體完整表演遊戲

請把椅子移到教室旁邊,和好朋友找個空地方圍成圈,做一個結實的大水缸。請兩個小朋友當落水的小朋友,老師當司馬光,玩遊戲。

教師:玩了這麼久我們也該休息了,回去後,可以把這個遊戲帶給你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本節課以幼兒自己感受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爲主,通過遊戲的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再分段欣賞歌曲,讓幼兒充分理解歌曲內容,表現自己的情緒體驗,最後以遊戲結束。幼兒能在遊戲中表現故事情節,也能增強對故事的理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能通過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整節課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動時我的一些語言引導不夠明確,還有上升的空間。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早晨的餐點吃餅乾、喝牛奶是幼兒在園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觀察幼兒在這段時間中的表現,發現他們特別喜歡吃我園點心師傅做的不同形狀的餅乾。偶爾提供一些動物形狀、水果形狀的餅乾時,幼兒就會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和幼兒聊起了有關餅乾的話題,發現他們對於各種餅乾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熟悉和經驗,也喜歡品嚐不同類型、不同口味的餅乾,但當問到是否自己親自做過餅乾時,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這就促使我開展了一節音樂律動活動——《做餅乾舞》。將如何製作餅乾的過程編成一套簡單的舞蹈,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瞭解製作餅乾的過程,體驗製作餅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做餅乾的過程,並說一說,做一做。

2.能跟着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做餅乾舞》。

2.做餅乾的視頻及流程圖。

3.各種形狀和口味的餅乾。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到餅乾王國去參觀,你們準備好了嗎寧出發嘍! (隨音樂進場。)

師:餅乾王國到了! (創設情境。)

師:瞧,餅乾王國有這麼多好吃的餅乾!快讓我們坐下來看一看都有哪些餅乾。(有心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字母、花朵、免子、小熊等等。)

師:小朋友,你喜歡吃餅乾嗎?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

師:你有跟爸爸媽媽一起做過餅乾嗎?餅乾是怎麼做成的呢?

分析:這一環節通過創設勤餅乾王國參觀的情境,並運用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調動了幼兒B有的關於餅乾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2.欣賞視頻,瞭解做餅乾的過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餅乾王國的點心師是怎樣做餅乾的!

(1)欣賞製作餅乾的視頻。

(2)幫助幼兒疏理製作餅乾的流程。(見下方步驟圖。)

(3)談話總結

師:好吃的餅乾是怎麼做出來的?

師:首先,要幹什麼?(學一學篩麪粉的動作。)

師:篩好麪粉以後做什麼?(學一學加水的動作。)

師:水加好了,點心師又做什麼了?(學一學揉麪的動作。)

師:這張圖片中點心師傅在幹什麼呢?(學一學壓扁的動作。)

師:壓完後要把它放進烤箱烤一烤。(學一學烤一烤的動作。)

師:嘀嘀嘀,時間到!餅乾做好了。

師:餅乾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說一說。

分析:通過欣賞製作餅乾的視頻以及教師梳理出的流程圖,讓幼兒直觀地瞭解製作餅乾的全過程,爲後面的學習舞蹈動作做鋪墊。

3.學跳《做餅乾舞》,感受學習的樂趣

(1)完整範跳,熟悉音樂旋律。

師:哇,做餅乾真有趣,老師還會跳《做餅乾舞》呢!

教師示範:跟着音樂旋律邊說兒歌邊表演《做餅乾舞》。

分析:教師通過示範表演,激發幼兒想表演的慾望,爲學習《做餅乾舞》作好鋪墊。

(2)分動作學習

師:剛纔你們看清楚我是怎麼做的嗎?誰來說說看。(幼兒自由回答。)

遊戲一:小篩子篩麪粉

雙手胸前合抱做成小篩子狀,假裝將麪粉放進去,然後一起扭動身體篩麪粉。左邊篩一篩,右邊篩一篩,上面篩一篩,下面篩一篩,慢慢篩,屁股扭一扭下蹲,再慢慢地扭着站直。

遊戲二:小茶壺加加水

一手插腰,一手向上託舉,做成茶壺樣,側彎腰加水,邊加水嘴巴還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遊戲三:捏一捏小麪糰

雙手胸前學做捏一捏的動作。

遊戲四:壓扁扁小麪糰

雙手交替上下擠壓,做壓麪糰的動作。

遊戲五:烤一烤小餅乾

雙手上舉並跟着旋律跳起,正面烤一烤;轉過身,雙手上舉並跟着旋律跳起,反面烤一烤,表現餅乾在烤箱中翻烤的景象。

分析: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通過說一說、學一學、動一動、做一做,體驗到了做餅乾的樂趣。教師運用形象的語言、誇張的動作將做餅乾的過程編成幼兒喜歡的舞蹈動作,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其學習的特點。

(3)幼兒完整表演

①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餅乾吧! (師幼跟隨音樂邊說兒歌邊跳《做餅乾舞》。)

師:聞一聞我們做的餅乾(做聞的動作),好香哦!讓我們來嘗一口,啊嗚! (吃餅乾的動作)餅乾香不香?嗯,又香又脆。啊嗚啊嗚啊嗚(吃餅乾的動作。)

②師:小朋友真能幹,讓我們多做些餅乾吧i開始嘍。跟我一起邊說邊做,聲音要響亮哦! (師幼再次跟隨音樂邊說兒歌邊跳《做餅乾舞》。)

③師:這次我們要做更多的餅乾。記住我們跟着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 (師幼跟着音樂的旋律做動作,讓幼兒學會傾聽旋律。)

分析:這一環節是完整表演,從讓幼兒跟着音樂旋律邊說邊完整表演《做餅乾舞》,勤提出要求要用響亮的聲音邊說邊表演,到最後不發出聲音只跟着旋律做動作,所提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4.嘗試造型,拓展經驗

師:咦,你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是動物餅乾呀,是什麼小動物餅乾?

師:這次我們跟着音樂做一做動物餅乾吧!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就擺出它的造型,我們開始吧! (造型亮相。)

師:動物餅乾在哪裏呀?你做的是什麼動物餅乾?(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幼兒嘗試造型,學做動物餅乾,將自己變成小餅乾,擺出各種小動物的.樣子,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拓展了經驗.學會了本領。

5.活動延伸

師:哇,今天的餅乾王國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們做了這麼多好吃又有趣的餅乾,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想送給誰呀?(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通過拓展延伸這一環節,讓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做餅乾舞》這節小班音樂活動,經過反覆的實踐和修改,最終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孩子們在動一動、玩一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本領,收穫了知識,拓展了經驗。活動時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高,課堂的氣氛很活躍。幼兒在這種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獲得了經驗和提高。當然我也從一次次的修改過程中收穫了經驗和反思。

1.充分挖掘“趣”的元素,讓幼兒“樂”學。

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所以說興趣是快樂學習的種子,有了興趣幼兒纔會“樂”學。活動一開始,通過創設情境(到餅乾王國去參觀),運用探究式提問,激發了幼兒主動探究和積極學習做餅乾的興趣,從激趣——導趣——延趣過程中尋找切入點。如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用雙手做成小篩子,然後設置將麪粉倒進去的情境,孩子們不停地扭動身體篩麪粉,左篩篩,右篩篩,上下篩篩,玩得不亦樂乎,爭先恐後地大膽嘗試和表演,不僅激發了幼兒主動參與和表演,還提高了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讓幼兒的學習成爲一種快樂學習。

2.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會”學。

本次活動把遊戲化、情景化融入教學過程,幼兒在學學、玩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興趣比較高。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常常因爲高興地做動作而忘記了傾聽音樂。作爲教師,在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敢動、能動、會動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所以,當孩子們的活動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以後,教師適時地提出了“我們跟着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爲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適時引起情感共鳴,讓幼兒“享”學。

幼兒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享受的過程,在《做餅乾舞》音樂活動中,孩子們能跟着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乾的過程。當幼兒嘗試動物餅乾造型時,整個活動達到高潮,每一個孩子都融入了情境之中,全情投入表演。在那一刻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孩子與音樂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幼兒全身心地享受着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讓幼兒愉快地參加玩音樂遊戲。

培養幼兒迅速反應能力及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小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帶小朋友們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顏六色的魚,綠綠的水草和美麗的珊瑚,你們看多漂亮

二、幼兒扮演小魚

師:小朋友們看過小魚是怎麼游泳的嗎?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的樣子(任選2-3個小朋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時放音樂。

三、詢問

哪位小朋友過去觀察過小魚如何吃東西,並請小朋友模仿。模仿時表揚模仿能力強的,並糾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動作。

四、利用故事

(講故事同時播放音樂)介紹遊戲的玩法,引起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五、學習歌曲《捉小魚》

六、配合手勢整體學習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着濃厚的興趣,圓滑滑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圓圓的蛋還能孵出小雞,小雞是小朋友都喜歡的小動物,而小雞又是怎麼來,從哪裏出來的,小朋友都覺得很奇怪,更從來沒見過小雞出殼的樣子,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是一首節奏非常輕快,又富有童趣的曲子,小朋友非常喜歡,利用敲門的情景引出課題,通過演唱這首歌曲,感受歌曲歡樂、好奇的情感,並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目標: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學唱歌曲。

2、嘗試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歡樂和好奇的情緒演唱歌曲。

難點: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準備:音樂。小雞出殼的圖譜。小雞頭飾若干。

活 動 過

一、學習歌曲

1、“篤、篤、篤嘰嘰 嘰嘰 嘰嘰。”,咦!誰在敲門呢?(教師做傾聽狀)幼兒回答:小雞。教師:小雞要出來了,小小蛋兒把門開了!教師邊出示雞蛋教具,邊演示出來的樣子。

2、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3、引導幼兒討論:小雞從蛋殼裏出來,心情怎樣啊?

4、教師彈琴,以歡快的情緒唱歌曲一遍。

5、出示圖片,請幼兒看着圖片說一說老師歌裏唱了什麼?聽着旋律,按節奏說歌詞,

6、學唱歌曲。

二、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的動作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2、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嘗試創編動作。

3、教師和幼兒聽着音樂邊唱邊表演。

三、複習歌曲《三隻雞》

1、幼兒集體歌曲一遍。

2、幼兒分成小雞、母雞、公雞三組表演唱一遍。

四、學小雞走路出活動室。

程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引出課題。開始部分小雞的叫聲嘰嘰 嘰嘰 嘰嘰。,是爲後面學唱歌曲做鋪墊。

通過圖譜,讓幼兒能對歌詞有一個形象的記憶,並更好地掌握歌曲,從而能表現出快樂、好奇的情緒。

讓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編動作,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反覆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2.嘗試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點難點:

反覆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教學電子資源:《大公雞》。

2.歌曲:《大公雞》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清唱歌曲兩遍,請幼兒仔細傾聽,並說一說歌曲的主要內容。

歌曲裏面唱了誰在洗澡?它是怎麼洗澡的?

三、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歌曲,請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請幼兒討論用什麼動作表現歌詞內容。(如果有個別幼兒創編的動作很好,可以請個別幼兒示範;如果幼兒沒有更好的想法,教師可以示範。)

2.請幼兒嘗試伴隨歌曲做動作。(提醒幼兒關注歌曲的節奏,要隨音樂一下一下地做動作。)

四、教師鋼琴伴奏,請幼兒學唱歌曲。

五、播放音樂,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六、分組表演。

七、小結。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小腳的特徵,喜歡自己的小腳。

2、理解兒歌內容,根據兒歌內容作出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兒歌《撓腳丫》、泡沫墊。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泡泡糖",導入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非常有趣的"泡泡糖"遊戲。我們伸出小手來,變顆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髮上,一粘粘到膝蓋上,一粘粘到鞋子上。(教師說到哪兒,幼兒小手摸到哪兒。)

2、師:泡泡糖粘到小腳丫上,怎麼辦呢?

幼:把鞋子脫掉。(引導幼兒脫下鞋子、襪子,露出小腳丫)教師和孩子一起脫襪,邊脫邊說兒歌:縮起長脖子,拉下長鼻子,彎彎小身子,住進小房子。)

二、認識小腳丫。

1、師:現在我們的小腳丫都露出來了,泡泡糖一粘黏在腳丫上(教師指導幼兒將小手放在小腳上。

2、師:朋友們摸一摸,看一看你們的小腳上都有什麼呀?

幼:有腳趾頭師:數一數有幾根腳趾頭。

幼:5根。

師:是不是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真棒,觀察的真仔細。

你們有幾隻小腳丫呀?總共有幾根腳趾頭呢?

幼:有十根腳趾頭。

幼:有兩隻小腳丫。

3、教師小結:兩隻小腳丫,十個腳指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三、兒歌:撓腳丫。

1、師:伸出你的小腳丫和朋友打打招呼。看一看,比一比,腳趾頭都一樣嗎?

幼:不一樣,有的胖有的瘦。

師:大胖子在哪兒,小不點呢?用手指一指。

(指導幼兒用手指出大拇腳指、和小腳趾)師:小腳還有很多地方很好玩兒,有一首好聽得兒歌專門講了小腳好玩的地方,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念兒歌:撓腳丫師:兒歌中,你聽到了什麼?

幼:我聽到了十根腳趾。

幼:我聽到了大腳趾。

師:老師聽到兒歌裏面說我們的小腳本領很大的,可以腳尖點地、腳跟點地。

你們知道哪裏是腳尖、哪裏是腳跟嗎?誰來說一說,指一指。

幼:腳尖是腳趾這裏。

師:腳尖就是我們小腳最前面的地方,在我們的腳趾這裏。我們一起來試試看腳尖點地。(指導幼兒用腳尖點地)(教師提醒幼兒:腳尖師小腳最前面的地方,那腳跟呢?)幼:腳跟是最後面那裏。

師小結:小腳的最前面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腳尖。小腳的最後面是我們的腳跟。

我們一起來腳尖點一下地,腳跟點一下地。(指導幼兒感受腳尖、腳跟點地)

3、教師再念一遍兒歌師:老師再念一遍兒歌,請我們的小朋友跟着老師一邊一起念兒歌一邊動動你們的小腳丫。

教師拿出泡沫墊,將腳放在泡沫墊上,在念一遍兒歌。邊念邊根據兒歌做動作。

4、請個別幼兒示範師:我看到很多朋友都找到小腳好玩的地方了,老師請他們上來表演一下。

教師請幼兒上來示範。

延伸活動:

師:我們的小腳丫還有其他地方也很好玩的,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說一說哪裏好玩,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