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彙編6篇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彙編6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2、通過遊戲產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爲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進行部分

1、 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高人和矮人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裏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現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們這裏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 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師爲小朋友發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三、結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別高興他們想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跳健康操,你們願不願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自評

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的語言不夠嚴禁,在音樂的選擇上應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樂曲選擇過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應選一些高低音區別較明顯的樂曲,效果會更好。由於準備的不充分,使用鈴鼓時,老師應強調如何使用鈴鼓。在動作創編上,如果老師能進一步引導幼兒,幼兒會更投入於活動中。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多愉快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多愉快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及曲調,會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2.學習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節奏型,並能按節拍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3.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學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4.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動作,並鞏固節奏感。

準備:

課前帶幼兒練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活動與指導:

1.聽音樂《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組合合拍的步入音樂室,要求動作優美,腳步輕快。

2.節奏練習,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節奏。

Х ХХ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鮮花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鮮花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用歡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2.感受音的厚與薄,發展聽音能力。

準備:

各種節奏樂器、磁帶、手偶燕子。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小聲輕步》,用前腳掌練習輕步走,愉快地進入教室。

2.聽音練習:要求幼兒注意力集中,反應準確。

(1)教師在鋼琴上彈單音、合弦讓幼兒聽,比較哪個音薄,哪個音厚,感知單音與合弦的不同,反覆聽練習。

(2)用動作表現單音:輕拍(弱),合弦音厚強。

3.歌曲:鮮花開

“花園裏的花開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別的可愛,像我們小朋友漂亮的臉蛋,咱們快來用最好聽的歌聲來唱鮮花開吧!”

(1)爲了幫助幼兒記住歌詞,按內容畫一幅《鮮花開》的圖片。

(2)集體聽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兒要接好前奏、間奏。分清蜜蜂採花蜜、蝴蝶採花粉。

(3)教師用清唱的方法輔導幼兒唱準音調和吐字。

4.複習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兩句請一名幼兒領唱,後兩句集體接唱,接唱要銜接緊湊,唱準,唱齊。一字兩音要唱清歌詞。

(2)幼兒利用手偶邊唱邊表演,還可以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5.節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獅子

(1)老師編故事,幼兒用樂器打節奏,講到獅子得意的時候停下,讓幼兒繼續編故事,打節奏。

輔導幼兒選擇樂器要符合模擬的聲音。

如:大鼓(雷聲)x x─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慶六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慶六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2.學習唱十六分音符及間奏,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準備:

走與跑錄音帶、《小鴨子的舞》錄音帶、小鴨頭飾。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走着去,跑回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知道走的音樂慢,跑的音樂快一些。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來練習走與跑的動作,音樂反覆的變化,加強幼兒對快慢的感受與辨別能力。

3.歌曲:“慶祝六一兒童節”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個個都是美美的。”

(2)幼兒欣賞老師範唱《六一的歌》。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間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4.複習《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聲音由弱到強,表現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領唱,齊唱練習。

(2)《大雨小雨》

幼兒分組,一組唱大雨,―組唱小雨,分組唱時注意銜接的要緊湊、自然,節奏準確合拍。

5.欣賞:《小鴨的舞》

(1)幼兒安靜的欣賞《小鴨的舞》

提問,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哪一種小動物的事?對是小鴨子的故事。你們仔細聽聽小鴨子在幹什麼?

(2)分段聽:⑴─⑾要求幼兒集中精力聽音樂,從歡快活潑的音樂聲中聽出小鴨子在高興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啓發幼兒從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聽出小鴨子很高興的游泳,速度較慢。

(21)─(25)小鴨子們游泳後又繼續愉快的跳起舞來,速度稍快。

結束部分:幼兒戴上小鴨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做動作,感知音樂的快慢與表達的內容關係。幼兒自然地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石頭在我們農村隨處可見,在小河邊、馬路旁、山坡上,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卻對人們的生活起着巨大的影響。在開展的《石頭樂》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在玩一玩、畫一畫、講一講中發現石頭還能發出好聽的聲音,順着孩子們的興趣、思路,我設計了此次活動,旨在提高他們音樂節奏的敏感性及表現力,體驗音樂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圖譜學習用石頭打擊歌曲的節奏。

2.感受石頭敲擊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3.喜歡音樂活動,體驗石頭敲擊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兩塊鵝卵石,人手一件金屬物品(如小勺)。

2.音樂磁帶《加油幹》,大圖譜一幅,反覆標記。

3.在音樂伴奏下學習用石頭敲擊簡單的節奏。

活動過程:

一.運用已有經驗,感受表現歌曲。

1.引入:師:"小朋友,今天的音樂時間又到了。"2.複習歌曲《加油幹》

師 :"上次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加油幹》,今天,我們再來唱一遍。""這首歌很好聽,我們除了唱出來,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現這首歌呢?(樂器)"二.藉助圖譜,學習用石頭爲音樂配節奏。

1.提問:"我們在什麼時候唱這首歌?"(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2.出示圖譜,感受歌曲的力度。

(1)師:" 果園裏的蘋果成熟了,農民伯伯要把它們運到市場上去賣,你看看這幾筐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大筐小筐)農民伯伯搬大筐的蘋果時因爲蘋果重,所以要慢一點,搬小筐的就?(快一點)爲什麼?(小的輕)我們用拍手來爲他們加油,一筐蘋果拍一下手,我們一起來唱一遍。"(2)完整的聽音樂拍節奏。到大筐時要拍大力一點,小筐時輕一點,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3.石頭碰碰響(1)看,誰來了?調皮的小石頭也要來爲他們加油了。

(2)師:"小朋友,老師在你們椅子下面的籮筐裏準備了小石頭和小勺子,請你們來玩一玩,待會兒請你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4)請個別講述小石頭與不同物體碰撞的聲音是否一樣,各是怎樣的聲音。

(5)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聲音來表現歌曲內容。

4.石頭打擊樂(1)幼兒分聲部練習(2)出示反覆標記,引導幼兒理解其含義。

(3)教師指揮,幼兒分組演奏。

(4)幼兒指揮,集體練習演奏樂器。

三.總結評價,鼓勵幼兒用樂器繼續表現樂曲。

師:"今天,我們用石頭與勺子爲這首樂曲配上了好聽的聲音,那老師這裏還有什麼呢?"(出示各種樂器)師:"老師把這些樂器放到區角里,下課後,請小朋友去玩一玩,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今天的音樂時間就到這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新年到》,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的節奏與情趣,並能創編身體動作。

2、根據節奏提示,嘗試用襯詞爲歌曲伴唱。

3、在合作中,注意相互合作,協調演唱,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歡快的樂曲磁帶。

2、背景圖畫。

三、活動過程:

(一) 師生隨歡快的樂曲入室。

教師在前面領舞,引導幼兒做一些敲鑼打鼓過新年的動作。

(二)師生圍坐,談話導入活動主題。

1、出示四幅圖片,自然引出歌詞內容。

師:你看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新年到了我們最喜歡做些什麼呢?

2、看圖片有節奏地念歌詞:

“新年到,新年到,唱唱跳跳真熱鬧,

敲敲鑼,打打鼓,敲鑼打鼓放鞭炮。”

(三)學習歌曲《新年到》.

1、教師完整範唱一遍。

2、師生共同試着唱一遍。(無伴奏唱)

3、嘗試多種方法學唱歌曲。(小組唱、分男女唱、獨唱、齊唱……)

4、跟着琴聲表演唱,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身體動作。

(四)學習分聲部合作演唱。

1、教師示範用襯詞伴唱:

師: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用不同的方法合唱這首歌,你們還象剛 才一樣唱,但同時要聽一聽我唱了些什麼?(師生分聲部唱)。

師:誰聽到我唱的是什麼?(幼兒討論)

2、幼兒嘗試分聲部合唱。

3、引導幼兒創編襯詞。

師:我們剛剛用“唱唱跳跳、打打敲敲”爲歌曲伴唱,這種方法叫襯詞,想想看!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襯詞來伴唱?(

幼兒討論並試唱)。

(五)創編遊戲《放鞭炮》。

師生討論:根據“新年到”的音樂創編有趣的情節並開展音樂遊戲活動。

活動反思:

新年快到了,我和孩子們一同佈置活動室環境,張燈結綵,掛燈籠,放鞭炮,貼福字,敲敲打打可熱鬧了。於是,在他們的啓發下,我們共同創編了貼近他們生活的歌曲《新年到》。

此次活動是在鐘樓區業務園長評優課上的公開活動,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很好,歌曲的內容較簡單,難點在分聲部合唱上,這需要幼兒既能聽清他人的演唱,又能自己演唱,合作中因爲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特別專心,練習的過程特別認真,多遍下來,孩子們唱得可真!與客人老師合作時,客人老師都比不過他們呢!

可見,幼兒對感興趣的課程特別容易接受,多聲部演唱又給幼兒有跳一跳纔有收穫的感覺,這種歌唱形式,既增強了孩子的興趣,又能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這種歌唱形式可多給幼兒接觸,鍛鍊耳、眼、口的協調功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唱歌曲,並學會正確地處理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

2、通過音樂體驗小馬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

活動準備:雙響筒、響板、手鈴人手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拍手點頭》、《這是小兵》、《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發聲練習:《小鳥醒來了》、《小雞叫、小貓叫、小鴨叫》。

二、複習歌曲《小馬》。

1、老師彈奏音樂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老師彈奏歌曲旋律,請幼兒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和表情進行演唱,注意提醒幼兒與他人速度協調一致地演唱。

4、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用手拍出均勻的節奏,以此感受以四分音符爲一拍的均勻節奏。

5、帶領幼兒邊唱歌邊用響板、手鈴按四分音符爲一拍均勻節奏,用兩種不同速度分別跟隨兩段音樂演奏,教師提醒幼兒演奏時應與他人速度一致。

6、教師用雙響筒由弱漸強地敲奏,以示小馬由遠而近地跑來了。彈完前奏後,全體幼兒用樂器邊歌唱邊伴奏,歌曲結束後,仍由教師演奏雙響筒由強漸弱地敲奏,以示小馬由近及遠地離開了。

三、複習歌曲《閃爍的小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各種刷子,簡單瞭解它的特徵和用途。

2.願意隨着歌曲的音樂節奏,用動作表現使用刷子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粉刷匠PPT、圖譜(節奏卡)、粉刷匠音樂

2.各種刷子的圖片與使用功能。

經驗準備:基本認識各種刷子。

活動過程:

一、沒有粉刷的房子(PPT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

1、“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

2、“幫小豬想想辦法怎麼辦呢?可以和小夥伴一起想想,一起猜猜準備好了就舉手。”

小結:小豬的房子沒有顏色不好看,它聽了你們的好辦法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刷子商店。

二、刷子商店(出示各種刷子的圖片)

1、“第一把刷子叫什麼名字呢,它能幹些什麼呢?小豬能用它刷房子嗎?”

2、“第二把刷子叫什麼名字,怎麼用?小豬會選它嗎?”

3、“第三把刷子和第四把刷子是幹什麼的呢?能用它們來刷牆嗎?” 小結:小豬找到了適合的牆刷高興回到了家。

三、小豬高興的唱起歌

第一遍:傾聽歌曲

1、“小豬一回到家裏,就開始準備刷牆了。它會怎麼刷呢?”

2、“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我是一個粉刷匠,每天工作忙。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了屋頂又刷牆,刷門又刷窗,你看我那新房子,全都變了樣。”

第二遍:有節奏說歌詞

1、“小豬唱了些什麼呀?”

2、幼兒複述歌詞。“你們聽得真仔細,那小豬是怎麼刷的呢?有誰願意刷給我們看一看”

小結:這個小豬做的真好,我們一起跟着小豬邊哼歌詞邊按順序來刷一刷吧。(按幼兒的動作來刷牆。)刷的真好,還有小豬有不同的刷法嗎?讓我們換個方向來試一試吧要跟上音樂節奏哦。(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刷牆。)

第三遍:加上旋律

小豬們,有沒有信心唱起來。我們一起邊刷邊唱一唱吧。

四、手偶表演:粉刷匠

1、你們唱得真好,許多房子的主人聽到你們的歌聲都把沒刷好的房子帶來了,請你們幫幫它們,願意嗎?

2、請你們左手套上房子,右手準備好刷子跟好音樂的節奏,邊唱邊爲房子刷一刷。可以用你們剛剛刷牆的方法,音樂開始咯!

小結:真好,粉刷匠們。你們的房子刷的很漂亮,房子的主人讓我好好謝謝你們。下次歡迎你們去小舞臺爲別的房子也粉刷一下,可以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CD。

活動過程:

1.話題導入。“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幼兒學說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你是怎麼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麼樣?小貓的聲音又怎麼樣?

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這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

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麼樣?

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後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遊戲“找小貓”。

遊戲規則:大家跟着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貓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束後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