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9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9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紫色,並能用油畫棒爲葡萄均勻的塗色。

2、知道葡萄是哪個季節成熟的。

【活動重點】知道葡萄是哪個季節成熟的,並給葡萄塗色。

【活動難點】用油畫棒爲葡萄均勻的塗色,不出邊,不留白。

【活動準備】

葡萄圖片(一面有顏色一面沒顏色),畫好葡萄的紙,油畫棒(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呀,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2、教師出示葡萄的圖片(沒塗顏色的一面),並引導幼兒說出是什麼水果。?師:這是什麼啊?小朋友認識嗎?幼:認識,是葡萄。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請幼兒看一看沒有顏色的葡萄,引起幼兒對葡萄的顏色的興趣。

設計意圖:本環節直接用沒有顏色的葡萄導入,然後又變出有顏色的葡萄,加深幼兒對葡萄顏色的認識。

3、師:仔細看看,它們有顏色嗎?幼:沒有。師:我現在變魔術了(翻開有顏色的一面)小眼睛看好了。

4、師:老師讓葡萄變的有顏色了,是什麼顏色的?幼:紫色。

師:噢,它現在變成了甜甜的紫葡萄了。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看一看葡萄變魔術,認識葡萄的顏色:紫色。

設計意圖:通過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瞭解葡萄生長的季節。

師:我們在什麼是時候吃甜甜的葡萄,小朋友知道嗎?幼:夏天,秋天(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我們在夏天的時候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葡萄了。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葡萄的的成熟季節,瞭解到葡萄在夏天成熟。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了解葡萄成熟的季節,葡萄實在夏天成熟的,知道基本的科學知識。

(三)操作部分:爲葡萄塗色。

1、師:(出示畫好的葡萄)老師這裏有很多葡萄都沒有穿漂亮的衣服,現在秋天到了它們很冷,小朋友想個辦法,該怎麼辦?幼:給它穿上衣服,用油畫棒給他塗色。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是幼兒瞭解作畫

要求,進行塗色。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教師示範,並交代作畫要求,幼兒進行作畫。

2、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那現在老師先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它就不冷了。

3、教師示範,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四)教師點評,結束活動。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說說喜歡的作品,爲什麼?

設計意圖:很環節主要是評價活動,表揚塗的好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畫氣球

【教學目標】

1、輔導孩子採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畫圓,應着重鼓勵孩子設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採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教學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教師範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逢年過節,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彷彿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範。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係,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雲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後在雲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雲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

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圖。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塗上漂亮的顏色。繼續學習水粉顏料塗色的技能。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徵。

活動準備: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西紅柿)

2.這些蔬菜都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蘿蔔穿着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着大紅色的衣服3、遊戲:“什麼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蔔、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

二、提出活動要求

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麼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着一個方向塗不留小白點。

2.給大白菜塗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塗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範塗色。)

3.胡蘿蔔的葉子也不能塗橘黃色。(老師示範塗色)

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塗上大紅色。(老師示範塗色)

5.茄子的蓋子要塗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範塗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塗。

二、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按壓、包裹的技巧來製作棒棒糖。

2、用搓圓、搓長條的技能嘗試裝飾棒棒糖。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遊戲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棒棒糖、插好小棒的泡沫圓球、橡皮泥、小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教師:看,老師手裏有一個小球和一根小棒。變變變,變成了什麼?(教師把小棒插入小球中)(棒棒糖)

2、幼兒猜測,如沒能猜出是棒棒糖,教師做“啊仫,啊仫,真好吃”。

3、教師:你們吃過棒棒糖嗎?它是什麼味道的?(請1-2位幼兒說一說)

3、教師:老師也帶來了很多棒棒糖,我們看一看。(出示圖片)

4、教師:這些棒棒糖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可是老師的這根棒棒糖沒有漂亮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給它做一件新衣服。

二、學習製作棒棒糖。

1、教師:那新衣服到底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

2、教師:你看到了什麼?這件新衣服是怎麼做出來的?

3、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捏一捏,搓一搓,壓扁,用力壓的扁扁的(邊重複幼兒的話,邊與幼兒徒手做動作)此時切換到投影儀,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說一說,做一做。

三、學習裝飾棒棒糖。

1、教師:(切換投影儀)老師在小框框裏準備了每人一團橡皮泥,捏一捏,搓一搓,壓扁,用力壓的扁扁的,一件新衣服做好啦。開始穿衣服咯。小帽子,蓋一蓋,往下按,戴戴牢,捏一捏,要把下面包住。

2、教師:哇,新衣服穿好了。老師這裏有小朋友搓的小圓點和麪條,我們幫它們裝飾的更漂亮吧。

3、教師:小麪條,繞一繞。請小朋友來用小圓點裝飾棒棒糖(請幼兒裝飾)

四、幼兒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1、教師:做好了嗎?做好的小朋友給周老師,老師幫你插在盒子上。

2、教師:好看嗎?其實啊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幫幫糖,我們來看一下吧。(螺旋形的、小動物形狀的…)

3、教師:剛剛我們用橡皮泥做的棒棒糖是不能吃的,老師這裏有好吃的棒棒糖,老師來把它變出來,小朋友一起來幫忙,等會我們就一起去分享這美味的棒棒糖,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選材上,美術活動是藝術教育的主現代教育,重視要形式之一,對培養幼兒創造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小班幼兒處於認知發展初級階段,通過美術教育所完成的並不應該僅僅是表面繪畫、手工水平的提高,確切的是要以視覺性的知覺掌握來培養幼兒的一種綜合能力,創造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實施過程中,由於心裏沒底,然而我進行了一次磨課,在活動幼兒學習包裹、壓扁等技能的時候存在着一些難度,但後來慢慢發現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的知道一步一步的完成包裹技能,增強其他們的動手能力。幼兒小朋友還製作成一個雞腿,非常有想象力。第一次的磨課使我的緊張逐漸的減少,在師徒彙報中,幼兒的表現讓教師非常滿意,但唯一欠缺的就是幼兒的常規還需有待提高。在活動結束部分,以安全教育和品嚐棒棒糖相結合,使整個課堂氛圍推向一個**,幼兒的積極性提高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天天刷牙好

活動形式:分組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嘗試沿着一條線段自上而下地畫短線,初步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資源:牙刷一把、畫紙、蠟筆。

活動流程:

一、引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劉老師這裏有好多沒有刷毛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爲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引導評價

1、互相欣賞作品

2、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愛刷牙》的音樂律動。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

張開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裏外刷,

牙齒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

沒有蛀牙人人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用若干顏色合理佈局畫面,感受色彩搭配的和諧之美。

2、嘗試用兩種顏色驚醒搭配,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製作各種煙火,激發幼兒樂意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美術創作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色彩搭配圖畫2張(一張顏色間隔開的搭配,一張是同種顏色擠在一起)

2、煙火範畫2張(一張是各種顏色隨意搭配,一張是同種煙火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的),黑色卡是每人一份,各種顏色,廢舊的茶葉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色彩的搭配出示兩幅色彩搭配的畫。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兩幅畫,我們來欣賞一下,你覺得這兩幅畫有什麼不同?

(幼兒說一說理由2)

2、教師:那小朋友來猜一猜這兩幅畫誰完成的時間更快一點呢?

(出示兩幅空白的畫)

教師:請兩名幼兒一起來比一比賽,看看哪一副完成更快一些呢?

3、幼兒嘗試塗色,教師講評兩名幼兒塗色的方法。

(若兩名幼兒塗色不好或者是一名幼兒好,一名幼兒不是很好)

(1)那有什麼辦法讓這兩幅畫同時完成呢?

(2)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畫的都很好,老師這裏有一種新方法們可以讓小朋友畫的又快又好,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顏色在需要的地方圖上顏色,塗好後再換另外一種顏色塗,這樣就會又快又好。

二、介紹煙火的製作的方法

1、教師:學好這些本領,我們就可以我們今天的創作了。

2、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煙火嗎?你見過的煙火是什麼樣子的?

(五彩繽紛的,很漂亮的,很多種顏色向四面散開來)

出示煙火範畫2副(一副是單色散亂排列,一副是兩種顏色搭配一起的)

3、教師:老師這裏的兩幅煙火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哪一副更加好看呢?”

4、教師:你知道老師這裏的煙火是怎麼變出來的嗎?

(幼兒大膽想象)

三、介紹製作煙火的材料

1、教師:這美麗的煙火就是用這茶葉包變出來的,看,我們在夜中放煙火啦!

(茶葉包)

2、教師示範:

(1)用茶葉包蘸上顏料,在盆子邊上刮一刮,然後舉起來,手要舉得高一些,這樣煙火開的纔會更漂亮注意:

在需要畫上“紅色”煙火的地方用茶葉包蘸上顏料畫出煙火,然後再換一種顏色畫上你需要的顏色的煙火,如果你想讓煙火更漂亮一些,你可以換一種顏色在剛纔畫的煙火處在畫一次,要對準一些,注意顏色搭配一下。

(2)教師:讓我們的煙火放射光芒吧!(在煙火上撒上閃粉)

3、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燃放煙火呢?但是老師有四點要求:

(1)注意色彩搭配要間隔開來.

(2)茶葉包從顏料盆裏拿出來要在邊上刮一刮,不能讓顏料滴下來,用完後還是放到原來的盆子裏。

(3)畫煙火時手要舉得高一些,這樣煙火開的纔會更漂亮.

四、作品展示

1、教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拿着你的作品到前面來?小朋友看一看水的煙火更漂亮呀,爲什麼?

2、教師小結:不管單獨散亂的煙花,還是兩種顏色搭配的都很漂亮,但是我們覺得兩種顏色搭配起來的煙火更加漂亮,效果更加好看。

3、煙火晚會就要開始了,我們現在就請周圍的小朋友一起來參加煙火晚會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瞭解一串紅的.外形特點,探索一串紅的製作方法。

2.學習用小長方形的皺紋紙擰成小蝴蝶形狀做一串紅的花瓣。

3.體驗軟紙粘貼的特性。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一串紅。

2.糨糊每組兩盒,抹布兩塊。

3.用紅色皺紋紙剪好的小長方形若干張,用綠色皺紋紙剪好的小長方形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出示一串紅圖片,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1)教師:今天小熊的花店要開業了,讓我們去看看它家的花店有些什麼花?

(2)教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花嗎?一串紅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欣賞一串紅的莖、葉、花的位置)

2.介紹材料並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1)教師:小熊給我們準備了一些皺紋紙,請你們嘗試用這些皺紋紙製作一串紅的花。

(2)幼兒根據觀察嘗試製作一串紅的花,教師觀察幼兒的製作方法。

3.教師出示範畫,並進行講解示範。

教師:這是我用皺紋紙做的一串紅的花。請你們注意觀察老師的手指是怎樣擰皺紋紙的。 (幼兒跟隨教師徒手練習擰的動作)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製作順序:先貼莖,再貼葉子,最後貼花。

(2)儘可能將一張紙貼滿,豐寓畫面。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將幼兒製作好的一串紅作品組合在班級的大牆飾中,布黃成“一串紅”展覽共同欣賞。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2、通過觀察,讓幼兒學會比較長、較長、最長及最長產生的原因。3、培養幼兒做事認真、仔細,有堅持性。活動準備:白紙彩色手工紙剪刀托盤活動過程:幼兒坐在地毯上,圍成一個大圓圈,每人前面放一個盤子,盤子裏有剪刀、一張長方形白紙、一張正方形彩色手工紙。

一、引起幼兒興趣,做手指遊戲教師說:“我們和小手做個遊戲好嗎?”一起和幼兒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大胖子睡了,二哥哥睡了,高個子睡了,二胖子睡了,小點子睡了,大家都睡了。”

教師意圖:活動小手,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

 二、請幼兒想象白紙象什麼?

教師從盤中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提問:“小朋友睜開眼睛,看一看,你覺的它像什麼呢。”幼兒想了一會,說像白雲、棉花糖、棉花、白糖、鹽、白雪、白牆、白頭髮,形狀像黑板、地板磚、空調、車身、桌子、電視、門、窗戶、牀、玩具櫃……

 教師意圖:擴散幼兒思維、想象。

三、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1、老師想把這張白紙剪成長短不同的紙條,可以怎樣剪呢

2、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大家都來剪一剪。教師小結:剛纔大家的辦法都不錯,找出了多種方法。從短邊剪短的,從長邊剪長的;也可以從一個角開始剪不一樣的紙條;還可以拐彎一次剪、拐彎兩次剪出較長的紙條。教師意圖:充分讓幼兒操作,感知剪的方法,爲下一環節打基礎。

四、現在我們來個比賽,用一張一樣大的紙,看誰剪的紙條最長。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給予恰當的引導。幼兒表現:幼兒投入安靜,有的在看別人,有的在把剪的一段一段的紙條接起來,多數幼兒在拐彎剪,有的剪的細,有的剪的粗。有的在玩紙條,有的在和別人比較。教師意圖:操作中發現問題,尋找不同方法,解決問題。2、巡迴中給孩子提出問題:大家的紙一樣大,爲什麼有的紙條剪的長,有的紙條剪的短呢?幼兒有的說:“紙大剪的就大。”有的說“剪斷了就變短了。”剪成的幼兒通過在展示臺上比較,發現剪的越細,紙條越長。教師意圖:通過觀察比較,學會思考問題。3、在集體面前、或好朋友之間交談自己剪的方法。

說一說是怎麼剪的,爲什麼長短不同,長的紙條又像什麼?教師意圖:充分給孩子交流、表現的機會,使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效果分析:孩子的想象很豐富,玩的花樣也很多。有的孩子說:“我剪的紙條像長蛇。”有的孩子說:“我剪的紙條像綵帶。”有的孩子說:“我剪的紙條像條小河。”還有的孩子說:“我剪的紙條像美麗的長髮。”大家的紙條整齊地掛在黑板上,都高興地叫起來。延伸活動:除了沿着一個方向拐彎剪出最長的紙條,還有什麼方法能剪出最長的紙條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多種方法好嗎?

 整體效果: 小班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充滿濃趣,探索創新應從孩子最貼近的自身開始。紙是幼兒在活動中經常接觸的,喜歡撕一撕、剪一剪、畫一畫。選擇本次活動,既貼近孩子的實際,又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同時還能在活動中將以往的經驗進行整合,有利於幫助幼兒掌握學習的方法。整個活動對孩子來講是件既神祕又充滿情趣的樂事,全體孩子始終情趣昂然地投入活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這是一幅小班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景物圖片——藍色的天空,伸展着枝條的大樹。再仔細看,景物中似乎缺少了點什麼。原來,大樹上沒有葉子,光禿禿的,顯得有些冷清。現在是冬天,我們北方的孩子就置身於這樣一個場景,熟悉的生活經驗加上畫家用色彩營造的氛圍,很容易喚起幼兒的情感以及想要動手做一做的創作願望。

對於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小班幼兒,有底圖的作品更能喚起他們創作的熱情。在這樣一幅底圖上,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塗塗、畫畫、粘貼、撕貼、團紙貼……就可以創作出一幅很漂亮的作品,他們也會在成功的喜悅中建立起對美工活動更爲持久的興趣,並樂此不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這樣描述幼兒藝術教育的價值:“每個幼兒的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和創造美。”可以這樣說,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相對於其他領域,藝術以其更加優美、自然、和諧的美感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得到了幾乎每一個孩子的喜歡。一個具有良好理念的幼兒教師在設計藝術活動時,應尊重幼兒獨有的審美並予以支持,注重提供適當、多樣的材料並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

結合小班幼兒美術學習的特點,在設計此活動時,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聯結,並支持幼兒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大樹。這樣一個過程,能夠很好地挖掘材料所蘊含的教育元素,並滿足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的個性化發展。

活動目標

1.欣賞冬季的自然美:湛藍的天空、伸展有力的大樹枝幹、枯黃的落葉。

2.積極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大樹。

3.瞭解老師提供的多種材料,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使用。

4.欣賞自己及同伴裝飾的大樹。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在體育活動或日常戶外活動(如散步)時間帶幼兒欣賞冬天的自然美,感受湛藍的天空,觀察掉光葉子的大樹有力伸展的枝幹,撿拾落葉等,讓幼兒感受到不同季節的大自然都有獨特的美。

2.場地準備:四個操作區,分別放四種操作材料;一個幼兒作品展示區。

3.物質準備:第一組廣告紙(五釐米見方)、膠棒;第二組皺紋紙(五釐米見方)、膠棒;第三組水粉、棉籤、抹布;第四組油畫棒。幼兒每人系一個圍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共同分享冬天的美。

師:我們散步時觀察了冬天,你們喜歡冬天嗎?

師:說一說冬天哪些地方很美?

師:你們撿到落葉了嗎?落葉是什麼顏色的?

二、欣賞圖片,激發創作願望。

師:圖片上有什麼?這是什麼季節的大樹?

師:這些大樹的枝條和我們在外面看到的一樣嗎?

師:大樹上的樹葉哪兒去了?

三、瞭解材料,掌握創作基本技能。

師:我們一起來把大樹裝扮得更美麗、更暖和吧。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材料。

教師分別出示四組材料,請幼兒談一談這些材料可以怎麼用,還可以請個別幼兒先嚐試,集體觀察並總結操作經驗。考慮到幼兒可能是首次接觸撕紙和團皺紋紙的方式,教師可着重示範:撕紙時,用兩隻手的食指、拇指捏住紙,一點一點撕開;團皺紋紙時,把皺紋紙放在兩手手心,合掌壓住,順着一個方向團。

四、自主創作,用不同的方式裝飾大樹。

師: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裝飾大樹,每個小朋友的大樹都會是很特別、很漂亮的。

此環節重點是支持幼兒的創作,請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區域活動,並允許幼兒更換操作材料。教師應欣賞每一位幼兒的創作思路,不要打斷幼兒的創作。

五、作品欣賞,分享各自的感受。

教師將所有的幼兒作品懸掛在展示區,和幼兒一起欣賞作品。可以請三至四名幼兒講一講自己喜歡的大樹。

師:你喜歡哪一棵大樹?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

師:今天我們一起裝飾出了多種多樣的大樹,每一棵都很漂亮,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棒!

活動延伸

1.將幼兒創作的大樹裝飾在教室裏。可以用麻繩懸掛,還可以沿輪廓剪下來組成森林。

2.在美工區繼續提供多種材料以及大樹圖片,供幼兒進行再創意。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