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豆製品主要是黃豆加工製成的,是價廉但很有營養的食品

2、認識豆製品,樂意吃各種豆製品。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認識。

4、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1—2種豆製品,並簡單介紹其名稱及吃法。

2、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實物:豆腐、黃豆一把。豆漿機,電炒鍋等。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幼兒猜謎)

2、教師出示豆腐,討論豆腐是什麼做成的。出示黃豆,讓幼兒知道黃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製品。

(二)引導幼兒看課件:《黃豆爺爺找寶寶》。

1、教師:課件裏的這些豆製品你見過嗎?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2、教師:怎樣吃豆製品才更有營養。(舉例)

(三)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認識多種豆製品。

1、教師戴上“黃豆爺爺”頭飾,引起幼兒討論。

教師:我的寶寶在那裏?

2、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知道的豆製品名字,並說說那些是自己吃過的?

(四)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教師:豆製品雖然不是用肉做成的,但他的營養卻和動物的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請幼兒現場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請幼兒現場觀察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五)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的吃法並嘗試豆製品。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到的豆製品是怎樣燒的?爲什麼這樣燒?教師小結: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會更豐富、更全面,味道會更鮮美。

品嚐菜餚:脆豆腐炒肉末。

教師現場炒制脆豆腐炒肉末,簡單介紹其加工方法,幼兒用牙籤品嚐,引起幼兒愛吃豆製品的興趣和願望,讓幼兒知道經常吃豆製品,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菜場”、“小吃店”等遊戲中提供各種材料製作的豆製品(海綿做的回滷幹、豆腐以及紙剪得乾絲等)讓幼兒認認,玩玩。

活動目標:

1、認識黃豆及豆製品,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

2、樂意吃各種豆製品,知道豆製品是價廉物美、營養豐富的食品。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認識黃豆,瞭解黃豆的特徵,並能講述。

2、實物:豆腐一塊,(豆漿、豆腐、腐竹、百葉結、千張、豆腐乾、乾絲、豆腐乳、豆腐果)各若干。黃豆一把(事先浸泡好一部分)。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豆漿機一臺,紙巾,幼兒品嚐的豆製品。

4、各種豆製品燒法的PPT。其他豆製品的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豆爺爺,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看看它是誰?和黃豆爺爺打個招呼。你覺得黃豆爺爺的寶寶是什麼樣的呢?(幼兒猜測)

(二)引導幼兒認識豆製品。

1、老師介紹各種豆製品,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教師:看看黃豆爺爺的寶寶是不是和它長得一樣的呢?(不是)那你認識它們嗎?誰來說說?

2、教師演示製作豆漿的過程。

3、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鞏固認識豆製品。

(三)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1、幼兒選擇品嚐豆製品。

2、教師:誰來說說你剛纔吃到了什麼豆製品?是什麼味道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的吃法。

1、你們知道豆製品哪些吃法?

2、幼兒觀看課件,老師介紹名稱。

3、教師小結: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就更豐富、更全面了。

(五)拓展幼兒對豆製品的理解。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豆製品還有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定時的睡覺、按時吃飯是人體的一種需要,常吃零食會影響身體不利。

2、初步的瞭解人體生物鐘,能夠說出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

3、願意按時的進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活動準備】

1、鬧鐘一個

2、熊寶寶大圖片或長毛絨玩具一個,熊寶寶的肚子上有一個可以撥動時針的鐘。

3、幼兒用書:《腸胃小鬧鐘》。

【活動過程】

一、出示鬧鐘,表演熊寶寶的一天生活教師:早上鬧鐘響了,熊寶寶起牀了,該吃飯了。

師:中午鬧鐘響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午飯了,吃完午飯該吃午覺了。

師:晚上的時間到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晚飯了,吃完晚飯看一會電視熊寶寶就瞌睡了,該睡覺了。

二、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要定時間睡覺、按時吃飯、讓幼兒初步理解人體生物鐘的含義。

師:熊寶寶爲什麼這些時候要做這些事情?

討論:你有過到時候就想吃飯、就像睡覺的感覺嗎?

三、讓幼兒看小熊表演,並瞭解常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慾。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亂吃零食,老師撥動小熊肚子上的鐘提示生物鐘的蓄亂,到吃飯時間就不想吃。

師:小熊這樣亂吃零食,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討論:如果我們不遵守人生生物規律會怎麼樣?

四、引導幼兒討論:如果爸爸媽媽飯菜還沒有做好,自己肚子餓了怎麼辦?

師:可以先吃一兩塊餅乾,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許下先吃菜,或者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爭取大家能夠快一點吃到飯菜。

五、讓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這是該做什麼”加深對人體生物鐘的瞭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騎羊角球跳過障礙物,發展走、鑽、跳等動作。

2、能聽清指令,將信件送到指定信箱,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重點難點:

嘗試騎羊角球跳過不同難度的障礙物,將信件送到指定信箱。

活動準備:

1、紙箱做的“信箱“三個,放在三張桌子上,三條起點線(上面貼有三種小動物的標誌)

2、鐵圈三個、梅花樁十五個、平衡木兩條(塑料的、木質的)、小椅子兩張、桌子一張(鐵圈、梅花樁、椅子、羊角球、桌子)

3、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羊角球、信件(每封信上貼有一種動物圖案,代表收信人,並用穿有絲帶的塑料夾夾好)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幼兒以“郵遞員”角色在教師的帶領下,一個人滾一個羊角球進入場地。

引導語:小小郵遞員們,我們滾着羊角球出發吧,在圈圈上找個空位置停下,坐在羊角球上。

2、熱身活動:在教師的帶領下隨機進行熱身。

引導語:我們先來鍛鍊下身體(坐在羊角球上按節奏活動頭、手、腰、手持球壓腿)

二、騎羊角球跳過障礙物

1、熟悉羊角球,探索騎着羊角球怎麼樣跳得又高又遠?

引導語:羊角球我們都玩過,我想問下,騎着羊角球怎麼樣才能跳得高?試試看(小腳跳得高,羊角球跳的高)騎着羊角球怎麼樣才能向前跳得遠呢?

2、初次挑戰(騎羊角球跳過寬爲15釐米的木質平衡木)

引導語:郵遞員的身體鍛鍊好了,要騎着羊角球出發咯,前面有一條小河,你們覺得騎着羊角球怎麼過小河?你來試試看?一定要跳過小河,不能跳在小河上,第一位小朋友練習好回來後第二個小朋友再出發。

3、再次挑戰(騎羊角球跳過高爲10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

引導語:現在小河變成小山了,你們敢挑戰騎羊角球跳過它嗎?

4、自由挑戰:(一座小山爲高爲15裏面的木質平衡木,另一座爲高12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

引導語:現在只有兩座小山了,塑料小山矮,木質小山高,請你自由選擇一座小山進行挑戰。

三、遊戲:送信

引導語:郵遞員的本領練好了,可以開始送信了,(幼兒取信)今天我們要給兔子、猴子、小豬這三位小動物送信,請你根據自己手裏信封上的動物標誌在三條起點線後排隊,送信的線路是這樣的:鑽過山洞(鐵圈)、走過梅花樁(塑料高蹺)、騎羊角球跳過小河(高度爲10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把信放入凳子上的信箱裏,手裏拿着羊角球從邊上回到隊伍的最後,第二位郵遞員再出發,開始行動吧!

四、放鬆活動

引導語:謝謝小小郵遞員幫忙送信,現在我們要跟自己手上羊角球一起玩“口香糖粘又粘“的遊戲咯!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知道備課居然還有這麼多以前根本沒有願意去思考過的備課方式。如怎樣備好課,備學生等等。我們一定要通過不斷的再學習和再思考,才能夠提高自己教學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實幼兒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是不以言表的,我們只有融入到他們當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的!幼兒教師們,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按時睡覺、按時起牀的良好生活習慣。

2、幼兒懂得關心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早睡早起身體好”(一)、(二)、(三)、(四)。

2、水彩筆人手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重點】

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學會關心自己的身體,懂得要早睡早起,養成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一)、(二)。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是一個晚上,小剛已經上牀睡覺了,小紅還在看電視、玩玩具。

2、幼兒辨別說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要求幼兒完整講述並說出理由。)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三)、(四)。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是一個早晨,小剛已經起牀了,小紅還在睡覺。

2、幼兒辨別說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要求幼兒完整講述並說出理由。)

3、請幼兒說說自己每天是否按時睡覺、按時起牀,應該向哪位小朋友學習。

4、老師表揚按時睡覺、按時起牀的幼兒,並對幼兒提出要求:小朋友年齡還小,正在長身體,晚上要早睡,早晨要按時起牀上幼兒園,這樣才能長得又高又壯,身體健康。

三、請幼兒爲操作材料(一)、(三)畫面塗色。

1、幼兒知道小剛的表現好,能做到早睡早起,爲小剛的畫面塗上漂亮的顏色。

2、幼兒塗好色後,用剪刀把畫面輪廓剪下來,貼於主題牆展覽,讓幼兒相互交流、督促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揀菜、洗菜、切菜等活動,初步培養幼兒分工、合作的意識。

2、增強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把需要加工的菜分成三份,分給中班三個班級備用。

2、預備好水果刀、剪刀、臉盆、菜籃若干。

3、教師和班級家委會成員協商分工作好活動前的預備工作。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讓幼兒參觀各組擺放的蔬菜和水果,鞏固熟悉菜名。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學做小廚師來揀菜、洗菜、切菜。

 二、組織討論

1、討論如何進行揀菜、洗菜、切菜呢?

2、幼兒商量分工明確自己的任務。

 三、能幹的小廚師

1、幼兒自主進行揀菜、洗菜、切菜的活動。

2、教師和家長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適時介入幼兒的活動。

3、指導和鼓勵個別幼兒揀菜、洗菜、切菜,使他們增強信心積極參與活動。

 四、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菜送去食堂,讓食堂的叔叔阿姨燒熟。

2、幼兒和老師及家長一起清理、打掃活動室。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玩球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項戶外活動。有時他們不僅僅侷限於拍球、滾來滾去,而且還玩出很多花樣來(頂球、夾球像陀螺轉一轉等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經過小班一年多的拍球訓練(左右手),培養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體驗遊戲的合作精神。爲了拓展孩子探究更多球的玩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需求,引導孩子多人合作的玩法,鍛鍊了孩子的發散思維。我設計了皮球這節課。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各種玩法。

2、通過遊戲,讓孩子體驗玩球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輔助材料(紙箱,紙棒)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做準備活動。(健康歌)

二、出示球,嘗試探索球的各種玩法。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好多的球(出示球),讓我們來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教師參與其中)。

2、讓幼兒說出各種玩法,一起來玩玩。師問:你是怎麼玩球的?讓幼兒來示範一下,再來一起學一學。(拍球、轉球、頂球、拋球接球等)

3、引導啓發幼兒玩出和平時不一樣的玩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怎麼玩)幼兒合作玩出新花樣。

兩人傳球(在地上滾着對傳;從胯下傳球;兩人對拋;轉身拋球;)三人傳球(相互滾地傳球;相互胯下傳球;相互拋球。)

小結:

球可以拍(左右手拍;慢拍、快拍),頂球(跑、跳),夾球(跳),背球(走、跑),踢球,轉球(快、慢);滾球,坐球(轉),趴球(轉)。兩人傳球(在地上滾着對傳;從胯下傳球;兩人對拋;轉身拋球)。三人傳球(相互滾地傳球;相互胯下傳球;相互拋球。三人以上合作都可以玩。

3、教師啓發幼兒皮球變變變,能變成什麼?(變陀螺、變西瓜、變西瓜等)小結:

我的皮球變變變:變成小兔蹦一蹦,變成陀螺轉一轉,變成西瓜滾一滾,變成小車推一推。

三、通過遊戲活動《皮球變變變》,感受遊戲快樂。

活動經驗:

知道多人頭上傳球、胸前傳球、胯下傳球、棍棒趕球。

活動材料:

大紙箱四個、紙棍若干。

遊戲規則:

師問:皮球皮球變變變。

幼兒問:變什麼?

師答:變成蘿蔔傳一傳。(師與幼兒互換,幼兒問,幼兒答,看誰說的多。)(變成果子傳一傳;

1、頭上傳球(果子)。

2、胸前傳球(蘿蔔)。

3、胯下傳球(西瓜)。

4、棍棒趕球(小豬)。

四、隨音樂放鬆活動。

五、活動延伸:

與家長探索更多球的玩法。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1、黃瓜若干。

2、瓜知識相關圖片。

活動目標

1、瞭解黃瓜秧的結構。

2、我們食用黃瓜的功效。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讓幼兒瞭解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於身體建康成長。

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瓜

——看這盤裏裝的蔬菜,你們都認識黃瓜吧!

——你們知道黃瓜的知識多少那?我們來一起學一學吧。

1、黃瓜長在瓜秧上,通過圖片可以看到黃瓜秧和葉的外形,身上有白色柔毛。

2、黃瓜的生長過程中都是綠色的,只有開花時,花是黃色的。

3、黃瓜成熟時,身上有白色的小刺。(教學時出示相關圖片)

二、食用黃瓜的功效

——小朋友們在家和幼兒園都吃過炒或涼拌得黃瓜,那你們知道爲什麼吃黃瓜嗎?

1、黃瓜有健腦安神、減肥強體……

2、黃瓜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預防疾病。

——小朋友們多吃黃瓜能讓我們睡得好,少生病。

——我們來一起來吃黃瓜吧。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能說出感冒的一些症狀,瞭解感冒給身體帶來的不適。

2、學會預防感冒的方法。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1.看這是什麼?(口罩)

你們見誰帶過口罩?(醫生、護士、清潔工)你知道爲什麼要帶口罩?(口罩可以抵擋細菌)

2.今天呀,小河馬也用到了大口罩,我們來猜猜它爲什麼要用大口罩呢 ?(幼兒猜猜、想想、說說)生病了,嘴巴太大

3.分段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課件第一段,說說小河馬怎麼了?

小河馬得了什麼病?醫生給它戴什麼了?爲什麼要帶口罩?

(2)欣賞課件第二段,猜猜"口罩不見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結果…..(把大口罩打的不見了)小朋友們這個噴嚏怎麼樣?(很大)那他會是怎麼打的呢?誰想學一學?我們來一起學一下吧!你們的噴嚏可真厲害啊!(不過打噴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能對着食物和人來打,那樣會傳染細菌,而且是不禮貌的。)

想想誰會撿到這個病菌的大口罩?會用他來幹嘛?

想想誰會撿到小河馬的大口罩?他們又會用口罩做什麼事呢?

(3)欣賞課件,說說"口罩不見了"後發生的事情。

小河馬把大口罩打飛了,口罩會飛哪裏呢?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這個帶着病菌的口罩飛到過哪裏?見過誰呢?他們把口罩當成什麼了?

最後小動物們怎麼了?爲什麼會感冒?小路和小羊沒碰過口罩爲什麼也生病了?(總結:原來小動物們都是被小河馬的大口罩傳染的,因爲小河馬得了重感冒,大口罩上帶了很多細菌,很多小動物都用過大口罩,小鹿和小羊還吃過用大口罩來裝的蘑菇,所以他們都感冒了,感冒原來是會傳染的。)

帶細菌的口罩到過這麼多地方,是誰讓口罩沾上病毒的?(小河馬)

帶完口罩能亂放嗎?應該放在哪裏呢?我們可以隨便撿地上的東西來用嗎?爲什麼啊?

四、瞭解感冒的症狀。

小朋友們你們感冒過嗎?怎樣得的感冒?感冒後會怎麼樣呀?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說一說

五、說一說治療感冒的方法。

如果你是熊醫生,你怎樣爲小動物治療感冒。

六、說一說預防感冒的方法。

1.感冒了,你覺得難受嗎?那請你們想想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少生病?(多喝開水、適當穿衣、多吃蔬菜、鍛鍊身體、空氣流通,注意衛生)。

2.爲了我們的身體不容易生病感冒,不和小河馬一樣得重感冒,想不想把我們的身體也鍛鍊的棒棒的啊!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鍛鍊一下身體。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不能隨地吐痰及其原因。

2、幼兒能夠明白在不同情況下,要吐痰時應該怎麼做,養成不隨地吐痰的好慣。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孩子們,當我們在美麗的花店或者在美麗的展覽廳裏,突然發現在地上有一堆濃痰,那麼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怎麼樣呢?老師,父母們也經常告訴我們不要隨地吐痰,那麼你們知道爲什麼不能隨地吐痰嗎?吐痰又有些什麼害處呢?幼兒討論。

二、爲什麼不能隨地吐痰?

①因爲痰裏很多細菌和病毒,能傳播白喉、腦膜炎、麻疹、感冒、肺結核等多種疾病,所以不因該隨地吐痰。

②而且隨地吐痰會弄髒環境,是一種不衛生、不文明、違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爲。

A.不衛生 B.不文明 C.違反公德

有細菌、病毒 影響市容 自私自利

傳播疾病 影響形象 損人不利己

2.那麼我們有了痰怎麼辦?

A.嚥到肚子裏去。

B.吐到痰盂裏。

C.吐到牆角里。

D.吐到地上,用腳踏掉。

E.吐到廢紙裏,扔進垃圾筒。

原因:痰裏有細菌和病毒,嚥到肚子裏,對人體不利。

吐到牆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環境。

吐到地上用腳踏掉,不但沒有把細菌病毒殺死,反而會把細菌和病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鞏固新知:

1、討論感冒有痰要怎麼辦?/打噴嚏的正確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2、組織幼兒表演,吐痰給人們帶來的不便。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一) 活動目標:

1.對玩皮球感興趣,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2.學習基本的拍皮球方法,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基本拍皮球的方法。

難點:做到手眼協調。

(三)活動準備:

皮球人手1個。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皮球,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1)請會拍皮球的幼兒爲大家展示,激發幼兒玩皮球的興趣。

(2)遊戲“大皮球”

教師邊拍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兒低,一會兒高。”唸到“跳跳跳”時,幼兒就變成“皮球”隨意蹦跳。

(3)幼兒每人拿一個皮球,在活動場地上自由活動,可以滾球、拋球、踢球,也可以拍球等等。

2.教幼兒學習拍球。

(1)請會拍球的幼兒爲大家示範如何拍一下球抱住,教師根據幼兒動作講解拍球方法: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

(2)指導已經學會拍球的幼兒練習連續拍球。

(3)幼兒自由練習拍球,教師注意對個別幼兒的輔導。

3.教師表演花樣玩球,如:自拋自接、拍球轉身等,吸引幼兒,使幼兒對玩皮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評價:

幼兒在拍球遊戲中逐步掌握了拍球方法,提高了手眼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