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事情。

2、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記錄的表達方式來表現各種表情。

二、活動準備:

小鈴一對;圖片一張(一面是笑臉,一面是沒有五官的臉);自制大魔方一個(六塊大正方形牆塑板拼搭而成的正方體,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貼有不同的表情圖);數碼相機一部和電腦一臺。

三、活動重難點:

讓小朋友們嘗試表現高興與生氣的不同表情,懂得要笑臉對待朋友。

四、活動過程:

1、有節奏的敲幾下小鈴,“丁丁,丁丁,快過來畫畫。”教師邊說邊做出呼喚動作。

“丁丁真是個粗心的小畫家,沒畫完,他就走了。”

2、“那我們一看他畫了什麼?”出示沒有五官的臉的圖片。“這張畫丁丁少畫了什麼呀?”幼兒回答的同時教師當場添畫上五官,教師要故意添畫一個生氣的五官。“這個小朋友怎麼了?”請小朋友觀察生氣臉的圖片,回答問題“從哪裏看出他很生氣?”“平時,你碰到什麼事也會生氣不開心?”

引出幼兒生氣的事件。

:經常生氣是不好的,生氣的時候,小臉也特別難看。生氣對人的身體也不好。別人生氣的時候,你也會覺得不開心。

3、“張老師有個好辦法讓它高興起來。”這時,故做在與生氣臉說悄悄話。

翻圖片,出示笑臉圖。“瞧,現在怎麼了?”請小朋友觀察高興臉的圖片,回答問題“從哪裏看出他很高興?”“平時,你在什麼時候也會很開心呢?” 引出幼兒高興的事件。

4、做“變臉”遊戲。

出示大魔方。“讓我們一看,這是一個大魔方。魔方上有什麼呀?”引導幼兒去觀察魔方上六個不同的表情,並嘗試着去表現。“魔方的本領可大了,它能讓你一會兒笑,一會兒哭,我們和魔方一起來遊戲吧!”(當魔方最上面一個表情是笑臉,幼兒們就表現出開心的樣子。)第一次,請個別幼兒先來嘗試。第二次,分成男女兩隊,依次進行嘗試。在與魔方遊戲的同時,請一位老師協助,將遊戲中小朋友表現出的不同表情用數碼相機記錄下來。

5、欣賞不同的表情。“剛纔老師把我們小朋友各種不同的表情,用照相機拍下來了,我們一看。”教師把照相機連接到電腦上,把記錄了孩子們自己的表情一一呈現給幼兒看。“笑臉好看,還是生氣的臉好看?”

:小朋友們也喜歡笑臉,笑臉最漂亮了,所以我們對待好朋友應該笑臉來面對。希望我們小朋友來幼兒園也要高高興興的,這樣,我們的身體會更健康。

6、“小朋友都喜歡高興的臉,那我們把好朋友高興的臉畫下來。”讓小朋友找好朋友面對面坐,互相觀察好朋友的笑臉,在紙上記錄,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手,都不僅可以做許多事情,還可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能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並能注意保護自己的小手。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有釦子的衣服。

2、口袋箱子一個,裏面裝有熱、冷、軟、硬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3、關於手受傷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欣賞手印畫。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教師拿一張印有手掌的紙,先把指紋印遮起來)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畫上有什麼?(手掌)

教師:對了,這是一幅用小手沾上顏料印在紙上面的畫,叫手印畫。你們再觀察一下這兩隻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

教師:原來啊他們的大小不同,現在請小朋友們把小手拿出來,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看看你們的手,長得一樣嗎?(不一樣)(由小遊戲引出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

教師:再來看看這張畫上有什麼?大的是什麼印出來的(大拇指),小的是什麼印出來的(小拇指)?

教師:小朋友的小眼睛真是厲害!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的手指吧。

二、通過遊戲和操作了解手的各種功能。

1、遊戲“奇妙的口袋”

教師:我們的小手除了可以製作手印畫之外,還能做什麼事呢?

教師: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裏面有好多東西,誰來用小手摸摸裏面是什麼?(請個別幼兒用手升入箱子裏摸一摸,並說說摸到的東西的感覺,猜猜摸到的是什麼?)

教師:我們的小手真厲害!我們只要用手摸摸就知道這個東西是冷的還是熱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2、幼兒動手操作實驗,發現有的事情可以一隻手完成,有的事情就需要兩隻手合作才能完成。

實驗:只用大拇指來解鈕釦。

教師:原來桌上的遊戲都是小朋友用兩隻小手玩的。那我們的小手這麼厲害,能不能就用一隻手來做事情呢?老師這裏有一件衣服,我們來試試上面的扣子能不能用一隻手扣起來。(教師先師範,在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總結:原來扣鈕釦要兩隻手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三、結合實際,思考並討論如何來保護小手。

1.通過上述操作,認識到小手的重要性。

教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這麼能幹的小手重不重要?

教師:老師這裏準備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在圖上你們看到了什麼?小手受傷了那我們還能不能玩遊戲了?那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護我們的小手呢?(請個別幼兒回答表述)

四、教師總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好多保護小手的方法,那我們班的其他小朋友還不知道呢,現在讓我們回教室去教教他們吧!

活動反思:

亮相課我選的是一節社會課《我的小手》。活動一開始我準備了一張手印畫,就是印有手掌印和指紋的畫,讓幼兒認識到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每隻手的手指都是不同長短的。還準備了一個神祕的小箱子,裏面放了有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物品,讓幼兒觸摸感受物體的屬性。但是我在總結這個環節的時候沒有把幼兒感受到的屬性都描述出來。然後通過問“小手除了能製作手印畫以外還能做什麼?”引出下一個環節,我準備了剪刀、各種顏色的紙。蠟筆等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力。但是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根本不用操作就都能夠回答出來了,這一環節完全可以一句帶過。在前面幾個環節當中已經讓幼兒瞭解到小手的重要性,在最後一個環節裏讓幼兒自由討論講述如何來保護小手。但是幼兒的回答和我的總結跟保護小手的內容不符。整個活動的氣氛由於內容的過於簡單而顯得點沉悶,幼兒只有在一開始的摸神祕的小箱子的時候氛圍很好。我在上課的時候由於緊張也沒能關注到所有幼兒,在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上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希望在以後更多上課過程中慢慢進步。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爲了改善幼兒的偏食、挑食的現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飲食特點以及食物特點展開幼兒飲食營養教育。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

2.能根據顏色特徵給蔬菜分類。

3.喜歡並願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及願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活動準備

1.胡蘿蔔、芹菜、大蒜寶寶的手偶。

2.蔬菜百寶箱(裏面裝有:西紅柿、土豆、黃瓜、蘿蔔、辣椒、青菜等實物),幼兒人手一個蔬菜卡片。

3.蔬菜寶寶給幼兒們的一封信。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猜謎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

1.教師:圓圓的臉兒像蘋果,又酸又甜營養多,既能當菜吃,又能當水果。(謎底:西紅柿)

2.教師:紫色的樹,開紫花,紫色的果果裏盛芝麻。(謎底:茄子)

(二)出示蔬菜百寶箱,教師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

1.教師:平時你吃過什麼蔬菜?請幼兒上來說說。

2.教師:請大家想一想,紅色、綠色、紫色、黃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3.幼兒互相討論,發言,根據幼兒發言從蔬菜百寶箱裏出示相應的蔬菜。

4.教師:請小朋友把這些蔬菜寶寶送回家,想想能把幾種蔬菜送回一個家?

5.利用各種蔬菜,幼兒人手一個蔬菜卡片,讓幼兒根據蔬菜顏色、特徵進行分類。(如把青菜、菠菜送回一個"家",因爲它們都是綠色的)

(三)根據各種蔬菜事物,引導幼兒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你們喜歡吃哪些蔬菜?爲什麼?

2.幼兒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3.教師:我們聽聽蔬菜寶寶是怎麼說的。

(四)欣賞手偶表演。

胡蘿蔔精靈:我長得紅紅的,身體裏有豐富的維生素A,小朋友吃了我,眼睛更明亮。

大蒜精靈:我的本領可真大,小朋友和我做朋友,我可以幫你殺滅細菌,保護你身體的健康。

芹菜精靈:我長得綠綠的,身體裏有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通暢。

所有的蔬菜精靈:我們所有的蔬菜都有着很高的營養成分,其中,顏色越深的蔬菜營養價值就越高,尤其是深綠色的蔬菜營養價值更高。所以,希望中二班的小朋友以後多吃綠葉蔬菜。遇到其它顏色的蔬菜也不能挑食,因爲各色蔬菜要搭配食用,這樣纔可以使蔬菜中的營養素起到互補作用。使吃了這些蔬菜的小朋友變得更加聰明、健康。

幼兒和蔬菜寶寶做朋友,說說悄悄話。

(五)聆聽蔬菜寶寶給幼兒寫的一封信,改善幼兒的偏食、挑食現象。

小朋友你們好!你們聽,廚房的蔬菜在講着悄悄話呢!只聽蘿蔔說:現在的小朋友,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其實,不論做湯、做菜還是熱炒、涼拌,我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這時,豆腐接上了茬兒:我被稱爲營養之王,可小朋友也不喜歡我,我可怎麼辦呀?說着說着就在一旁哭泣起來。這時只聽見盤子裏的幾塊雞骨頭插話了:現在的人最喜歡我們,你們看看那麼大一隻雞,一頓飯工夫,就剩下我們幾塊骨頭了!說完,又洋洋得意地笑起來。蔬菜們正七嘴八舌地議論着,忽聽菜案上的白菜站起來大聲說:看這樓上的大壯,才5歲,體重就70多斤了,都是因爲總吃魚、肉,不吃蔬菜造成的。如果小朋友多吃蔬菜,就不會像大壯那樣,連上一個臺階都氣喘吁吁的!這時,老成持重、最有主見的韭菜站出來說:其實偏食的毛病都是小朋友無意中養成的,韭菜的話得到蔬菜們的一致贊同。接着大家分頭討論總結說:親愛的小朋友們,請記住我們的勸告吧,爲了你們的健康,少吃一點肉,多吃點兒蔬菜吧!親愛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哦!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制蔬菜沙拉、涼拌西紅柿或涼拌黃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是先讓幼兒猜謎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結合蔬菜實物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做遊戲給送蔬菜寶寶回家激發瞭解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環節組織幼兒欣賞手偶表演和聆聽蔬菜寶寶的信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爲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引起肚子疼的幾種原因和預防疾病的一些常識。

2、願意參與科學觀察活動,會發現問題。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事先將幼兒洗過手的髒水和乾淨的水放在兩隻瓶子裏。

2、蛔蟲標本。掛圖

活動流程:

1、和幼兒一起聽《我愛洗澡》這首歌進入活動室

提問:我們在歌曲裏聽到了什麼?(洗澡)爲什麼要常洗澡?(常洗澡很舒服,講衛生,不生病,身體健康。

2、情境表演:一個小朋友扮演毛毛,毛毛肚子疼,他兩隻手捂着肚子,彎着腰進入活動室,老師問孩子們:毛毛怎麼了?(肚子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你肚子疼過嗎?你肚子疼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談談自己肚子疼時的感覺和原因?如果生病了,該怎麼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引導幼兒想一想。

(1)爲什麼會肚子疼?(幼兒討論)

小結:不洗手那東西吃,吃了沒有洗乾淨的水果,吃了過多的冷飲,吃食物過量,吃了腐爛變質的實物,允手指,吃了腐爛的實物,肚子裏有蛔蟲等。

(2)小朋友怎麼做就不肚子疼了呢?引導幼兒想想、說說

小結:小朋友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能吃腐爛變質的實物,不能吃過多的冷飲就不會肚子疼了。

4、出示教具:一杯清水、一杯髒水

引導幼兒觀察兩杯水有什麼不一樣?(知道不洗手就吃食物,細菌就會到肚子裏,會引起肚子疼。)觀察蛔蟲標本。

5、出示圖片:教師講解肚子疼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知道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6、教育幼兒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都應該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做到玩完玩具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肚子裏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和減少疾病,身體纔會健康。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樂意吃芹菜。

2.體驗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

活動準備:

1.帶根的芹菜一根,貼上鼻子、眼鏡、嘴巴,製作成芹菜寶寶。

2.麻油、鹽、糖、肉末、餃子皮、勺子、水、切菜刀、砧板。

3.錄像片(或圖片):幼兒大便時很痛苦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產生觀察芹菜的興趣。

出示芹菜寶寶。這是誰啊?它的頭髮、身體、裙子分別是哪一部分?幫助幼兒以遊戲口吻認識芹菜的根、莖、葉。

二、瞭解吃芹菜的好處。

你們喜歡吃芹菜嗎?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根據幼兒所說,教師將芹菜的根、葉去掉)芹菜吃在嘴裏有什麼感覺?

看錄像(或圖片)。瞭解芹菜能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順利排便。

請幼兒在芹菜莖中尋找幫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纖維,知道其對人體的好處。

三、瞭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這麼好的芹菜,你們平時是怎麼吃的?

教師邊說邊操作包芹菜餃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葉--洗淨--用開水燙一下(亦可不燙,用鹽稍加醃漬)--切碎--放少許鹽、糖、蔥、姜--與肉末一起拌勻--包餃子。

幼兒自己動手包芹菜餃子。

教後反思:

平日針對不少幼兒不愛吃芹菜的現象,以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做法來誘發他們吃芹菜的慾望,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操作過程(特別是在集體中)能使幼兒愉快。如果本活動加上當天午餐可以讓幼兒吃自己包的芹菜餃子,更能體驗包餃子,吃餃子的樂趣。活動過後,應該多鼓勵幼兒在家中也能和父母一起動手包芹菜餃子。

小百科:芹菜,屬傘形科植物,品種繁多,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大範圍的種植面積,是中國人常吃的蔬菜之一。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目標:

1.感受和理解故事中小兔快樂和憂傷的情感。

2.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

準備:

1.多媒體課件。憂傷和快樂的音樂各一段。

2.籬笆、藤條、彩色紙花若干。

過程:

一、體驗快樂

師(播放課件):春天到了,小兔家的花園裏開滿了各種各樣美麗的鮮花,有紅紅的玫瑰、粉紅的桃花、金黃的迎春花……蝴蝶、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如果你是小兔,你的心情會怎樣?

幼:很高興/很快樂/一定很開心。

師(播放課件):是啊,在這麼美麗的花園裏,小兔高興極了,眼睛都笑彎了。

師:那小兔高興的時候可以在花園裏做哪些事情呢?

幼:小兔可以和朋友唱歌跳舞/可以捉蝴蝶玩/可以看漂亮的花/可以和朋友在花園裏踢球。

師:原來高興的時候可以做這麼多有趣的事情。那誰會用好看的動作表示一下高興的心情呢?

(幼兒做出各種樣子。)

師:讓我拍下你們精彩的造型吧。

師:現在讓我們和小兔一起跳個快樂的舞吧。

(師幼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二、體驗憂傷

師:漸漸地,冬天悄悄地來了。小兔現在的心情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

(播放《憂傷小夜曲》。)

師:你覺得小兔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了?

幼:傷心/很難過/不高興。

師(播放課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兔現在的心情到底怎麼樣呢?

幼:小兔很傷心/在流眼淚/心裏很難過。

師:小兔爲什麼這麼傷心呢?我們一起去小兔家看看吧。

師(播放課件):冬天來了,小兔家花園裏的花都枯萎了,小兔很傷心。我們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下小兔傷心的心情吧!

(幼兒做出各種樣子。)

師:誰會來安慰傷心的小兔呢?

幼:好朋友/她的媽媽。

師(播放課件):媽媽安慰小兔說:“不要傷心,也不要難過,冬天會過去的。等春天來了,小花還會再開放的。”晚上回到家,小兔看着窗外的雪說:“春天快來吧!”

三、幫助他人

師: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兔開心起來嗎?

幼:讓小兔到花店買點花放在家裏,心情就會好的。

幼:把花種在花盆裏,搬到室內。

幼:在花園裏種冬天開放的花。

師:我想小兔採用了你們的方法,就又能看到美麗的花了,小兔一定會開心起來的。

師(出示花園模型圖和藤條、籬笆、紙花等):看看老師準備了什麼?我們可以怎麼來幫助小兔?

幼:做一個花園送給小兔。

師:我們可以合作將藤條纏在籬笆上,將花朵貼在籬笆上,一起爲小兔建一個美麗的花園。

(幼兒合作裝飾花園。)

師:花園裝扮好了,真漂亮!小兔得到你們的幫助真開心,你們開心嗎?

幼(齊):開心。

師:幫助別人真是件開心的事。不但能讓別人得到好處,變得開心,而且自己也學到了本領,變得越來越能幹,心情也更愉快了!我們每位小朋友都要做個樂於助入的好孩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雙腳向前跳躍,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歡參與跳躍活動,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袋若干、筐一個、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熱身運動:今天袋鼠們要去參加森林運動會,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比賽?好,現在我就把你們全變成小袋鼠。爲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熱身運動吧。音樂聲音大,你們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樂聲小時你們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點活動下肢的各個關節。)準備好了嗎?

2.幼兒練習跳躍。

二、基本部分

1.導入: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本領,學好了纔可以去參加比賽。大家一定要好好學哦。"

2.教師用動作示範表現袋鼠跳。,幼兒探索嘗試跳跳跳。

你們知道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嗎?誒,是跳着走的。那你們學一學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麼跳的。

雙腳併攏,膝蓋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準備要跳的時候,要雙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時,前面的腳掌先碰到地面,動作要輕點。

3.讓幼兒練習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連續向前跳動作要求:每次準備要跳時要先站穩後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兒嘗試用跳袋練習袋鼠跳。

袋鼠寶寶們學得可真棒!我有禮物要獎勵給們,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這是什麼?可以怎麼玩呢?

雙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隻腳踩進來,另一隻腳再踩進來,然後拉緊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對其表現加以肯定並給予指導。

(2)提問:"剛纔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會站在跳袋裏雙腳向前行進跳了,可是還有些小朋友不大會跳,有的還差點摔倒。到底我們怎樣做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

小結:我們先將雙腳站在布袋中,再用雙手緊緊抓住袋口兩邊的把手,將布袋拉直,雙腳併攏,腿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這樣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那你們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提醒幼兒在跳的過程中膝蓋要稍微彎曲,身體前傾但不能傾得太厲害,避免摔倒。

階段放鬆:針對腿部進行捶、拍等放鬆。

三、宣佈遊戲規則

分4人一組進行競賽遊戲聽,這是什麼聲音?森林運動會要開始啦!你們跟着媽媽一起跳着去參加比賽吧。

四、放鬆整理

1.教師小結,並帶領幼兒坐下,將跳袋收到筐中。

2.師幼一起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蛔回病的症狀;

(2)瞭解飲食衛生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以及病從口入的簡單道理;

(3)引起對蛔蟲病的關注。

活動準備:有關蛔蟲的幻燈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Ⅰ導入

(1)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蛔蟲病的關注。

向幼兒介紹某位小朋友突然肚子疼得厲害,父母帶他去檢查,發現肚子裏有蛔蟲的事例,引起幼兒對蛔蟲病的關注。

提問:"小朋友得了什麼病?"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小組討論:蛔回病的症狀、得病的痛苦及其危害。

提問:①"蛔蟲病有什麼症狀?"②"得病後會怎樣?"重點指導幼兒說出蛔蟲病的症狀。

Ⅲ分享經驗

(3)出示幻燈片或圖片,介紹蛔蟲生長變化的過程。

提問:"蛔蟲是怎樣生長的?"重點指導幼兒瞭解蛔蟲的生長變化過程。

Ⅳ幼兒再次操作

(4)請保健醫生講講爲什麼會得蛔蟲病,瞭解飲食衛生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以及病從口入的簡單道理。

重點指導幼兒瞭解飲食衛生,預防蛔蟲病。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不用髒手拿東西吃,生的瓜果要洗乾淨後再吃……

延伸活動:

把幼兒討論的結果寫出來,配上畫,貼在本班的宣傳欄內,向其他班幼兒和家長進行宣傳,並請家長協助。自編或選擇一首有關的兒歌教給幼兒,以鞏固認識並轉變爲行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一定的距離間相互滾球、接球。

2。會與同伴合作完成胯下傳球的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1。每兩人一個球。

2。貼有小狗、熊貓、小猴、小兔頭像的皮球四個。

3。歡快、活潑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去郊遊》進入活動場地。

二、聽音樂《健康快樂動起來》做熱身活動

播放音樂,練習走、跑、跳等動作,活動身體的各部分關節,爲遊戲做好準備。

三、兩人一組,學習滾球、接球。

(1)教師用遊戲的口吻,引起幼兒玩球的興趣。

師:我們中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熱愛運動,所以,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皮球,一會兒,就讓我們和皮球一起運動起來吧。

(2)教師示意幼兒安靜,做聽聲音的樣子,引出四位動物寶寶。

師:小朋友,老師聽到有說話的聲音,讓我來聽聽是誰?原來是小狗、熊貓、小猴、小兔四位動物球寶寶,它們聽說小朋友要和球一起來運動,所以它們也起來要和我們一起來玩了。

(3)啓發幼兒嘗試練習滾球、接球。

師:剛纔四位動物球寶寶對老師說,它們最喜歡玩滾來滾去的遊戲了,今天,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遊戲呢。

啓發幼兒嘗試練習,在幼兒練習的基礎上,老師與一名幼兒示範。

(4)兩人一組,練習相互將球滾向對方,教師隨時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擴大滾球間距。

四、遊戲:接送寶寶。

(1)師:四位動物球寶寶上幼兒園的時間到了,小朋友們來給它們做爸爸媽媽來送它們上幼兒園吧。暗示小朋友送寶寶時動作要輕柔準確,體會媽媽愛護寶寶的情感。

(2)啓發幼兒探索“爸爸媽媽”們怎樣有秩序地排隊送寶寶上“幼兒園”,並探索出送寶寶的方法。

引導幼兒分成四組,排成四隊,間距合適。聽到口令後,幼兒雙腿分開,由排頭開始,依次將球從雙腿間滾向下一位幼兒,比比哪隊動物寶寶最先安全到達“幼兒園”。

(3)以“球寶寶放學回家”再次玩遊戲。

五、隨音樂《我愛你》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

六、帶領動物球寶寶參觀幼兒園

七、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遊戲《接送寶寶》是主題《了不起的我》中的一個教學內容,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習在一定的距離間相互滾球、接球,會與同伴合作完成胯下傳球的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在本次活動中,爲了引起幼兒的興趣,我用四個“動物球寶寶”貫穿了活動的整個過程,從“動物球寶寶”喜歡玩“滾來滾去”的遊戲,到接送“寶寶”上幼兒園,由於“動物球寶寶”的貫穿,也提高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在滾球、接球這一環節中,幼兒對基本的動作掌握較快,但是在擴大了幼兒的間距之後,有個別幼兒在用力及準確度方面掌握的不好,不是用力過小,球沒滾到對面小朋友的手中,用力過大,球跑到了別的地方去,所以,在這裏,就讓小朋友們暫時停止了活動,先來討論:球怎麼樣才能又安全又準確地到達對面小朋友的手裏。討論之後總結出:滾球時用力要適當,要看準對面小朋友的位置,球才能安全、準確地到達小朋友的手裏。幼兒在掌握了方法之後,在滾球、接球時就容易了許多。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可能會出現碰撞的現象,所以,在遊戲之前,提醒幼兒要注意安全。在探索如何送“寶寶”去幼兒園時,有個別幼兒提出從身體的一側滾到下一個小朋友那裏,因爲我要急於強調“胯下傳球”,所以否定了孩子的建議,這樣會打消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幼兒在提出建議後,應先給予鼓勵,然後再進行引導。在“接送寶寶上幼兒園”這一環節中,我忽視了後面的小細節,沒有交待球滾到最後一名小朋友那兒時,這各小朋友要把“球寶寶”負責送到“幼兒園”裏,導致球傳到最後四處亂跑。所以,在“送寶寶回家”這一環節中,注意到了細節中的問題,並及時給予了引導。

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更加地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發展和教學細節的問題,要關注到每一個幼兒,每一個細節,上好每一堂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講述小兔的花園在春、冬季的不同景色,感知在春、冬季遊園時產生開心和難過的情緒。

2.在遊戲中,勇於在同伴面前做出難過和快樂的表情,喜歡開心的情緒

3.願意幫助小兔消除不開心的情緒,獲得消除自己難過的辦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會難過的感覺,喜歡快樂的情緒

難點:獲得趕走難過的`方法

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春天》、《二泉映月》;Ppt;幾瓣甌柑和橘子,混在一起;深色和淺色水彩筆,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春天的時候,你最喜歡去哪裏?我也很喜歡去有一個地方,我想邀請你們一起去,好嗎?

一、觀察、講述"小兔的花園",感知不同場景小白兔的情緒

1.觀察春天的花園圖,想象花園裏的故事。

師:(播放ppt1)你們猜猜看,我帶你們來到了哪裏?

師:這是小兔的公園,你們在他的公園裏看到了什麼,來說說看。(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地,美麗的花朵,還有蝴蝶,蜜蜂,小鳥。)動物們在幹嘛?

師:那你覺得小兔子現在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我們來學學小兔子開心的樣子好不好?哦,你們覺得她爲什麼會開心呢?

小結:原來小兔家有一個又大又美麗的花園,春天來了,草地上盛開着五顏六色的花,藍藍的天空下,小鳥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美麗的蝴蝶圍着花朵跳舞,勤勞的蜜蜂正在採蜜,看這美麗的花園,還有那麼多的好朋友,小兔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背景音樂《春天》)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感受小兔子開心的感覺2.觀察冬天的花園圖,講述圖片內容。

師:冬天悄悄地來了,小兔子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ppt2)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眉毛,嘴巴)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師:小兔子爲什麼會這麼難過呢?

師: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ppt2點擊)小結:原來,是因爲冬天到了,花園裏的花都枯萎了,樹葉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小鳥、蜜蜂、蝴蝶都飛走了,小兔子沒有朋友了。(背景音樂《二泉映月》

過渡:剛纔我們去了小兔子家的花園,和小兔子一起感受了開心和難過的感覺。接下來,我想請小朋友們嘗一嘗,開心和快樂。

二、通過遊戲,用表情體現開心和難過

1.每位幼兒嘗一嘗師:(拿出混在一起並且一瓣一瓣的甌柑和橘子)你們看,我帶來了什麼?

師:其實這裏面有兩種水果,一種叫甌柑,一種叫橘子,雖然他們長的非常像,但是他們的味道可不一樣。橘子是酸酸甜甜的,而甌柑吃完後會有一點苦,但是它有降火的作用,所以小朋友們可以放心吃。你們覺得,甜甜的橘子可以用什麼開心來表達還是用難過來表達?開心的表情是怎樣的?那吃完後會有點苦的甌柑呢?難過呢?

師: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你來吃我來猜的遊戲。我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和我一起來猜,其他的小朋友來吃。我會把水果分給你們,你們拿到就可以吃了,吃完記住這個味道,如果你吃到橘子要做開心的表情,吃到甌柑要做難過的表情。我們三個的任務就是一起猜出你們吃的是甌柑還是橘子。被猜中的小朋友可以點點頭,沒有被猜中的可以直接告訴我們答案。

(遊戲結束)師:哇,小朋友們真不錯,你們的表情做對了,我們猜的小朋友猜對了,你們都很棒。能夠嚐出開心和難過。

2.比較開心和難過的表情

師:接下來,我請三位吃到甌柑的小朋友站在左邊,請三位吃到橘子的站在右邊師:請你們做出剛纔遊戲中的表情。其他的小朋友來看一看,比一比,你們喜歡哪種表情?你們都喜歡笑着的表情嗎?(請幼兒下來)爲什麼?(笑能讓別人心情變好,笑起來很帥很漂亮。。)過渡:我們小朋友們都說了,笑起來更加漂亮,而且讓別人會快樂起來自己也會快樂起來。可是,小兔子,它還在難過呢。

三、討論消除不開心情緒的辦法,體驗快樂的美好與重要

1.討論幫助小兔開心起來的辦法。

師:冬天,小兔的朋友們都走了,心裏很難過。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小兔開心起來呢?(幼兒想出合適的辦法後,教師讓小兔重露笑顏向小朋友表示感謝。(ppt3)

2.討論幫助小男孩心情不好的辦法。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位小男孩他今天不開心了,我們看看發生什麼了?(ppt4)你們能用什麼辦法幫助他?他還有一件難過的事需要我們來解決呢,(ppt5),發生了什麼?你有什麼話要跟他說,幫助他趕走難過。

(ppt4:小男孩不小心用網球打破了玻璃,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很難過ppt5:小男孩還想再看一會兒最喜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可是媽媽說睡覺的時間到了,不能再看了。)小結:其實,難過和快樂,高興一樣,都是一種情緒,我們可以用方法趕走難過,

3.回憶自己難過的時候,讓大家來想想辦法,以後碰到同樣的事就能趕走難過了。

師:你們有沒有什麼難過的事情?你們會跟他一樣因爲這樣的事難過嗎?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大概請兩到四位幼兒)

小結:我們不僅幫助了小兔子趕走不開心,我們自己也有了好多趕走難過的辦法。以後要是又有難過住到我們身體裏了,我們就可以用各種辦法趕走難過。

教學反思: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大人對他們百般呵護,生怕照顧不周,而大人要求孩子幫助的卻很少,甚至沒有,孩子被大人的愛包圍着,反而感覺不到這種愛了,認爲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讓幼兒感知到別人的愛,從而萌發愛他人的意識,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通過感受故事中小兔子高興和傷心的情感,引發幼兒關愛他人,並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活動中,形象的教育手段,不斷強化着幼兒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思想意識。通過啓發引導,孩子們有了愛他人的意識,萌發了要爲別人做事的願望。但是,中班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對較差,往往有了好的動機,卻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有目的地向幼兒講解、傳授正確的行爲方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技能。從而感到關心別人、愛護別人恩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爲幼兒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提供動力,以此來不斷強化幼兒愛他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