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主題名稱:冬天的故事

次主題名稱:冬景

活動名稱:鈴兒響叮噹

主要教學領域:藝術領域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讓小朋友們瞭解聖誕老人、聖誕樹的由來,感受聖誕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聖誕節。瞭解聖誕節的吉祥物,知道聖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與中國的節日“春節”進行對比,感受中西節日的不同。通過欣賞歌曲《聖誕快樂》感受“四三拍”歡快的節奏,嘗試進行打擊樂配器。通過嘗試製作裝飾聖誕樹、聖誕老人,畫心中的聖誕,折聖誕帽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喜悅。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聖誕節日的嚮往,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

2、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感受愉悅的節日氣

3、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重難點分析: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flash動畫、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1、 欣賞flash動畫,聽音樂,讓幼兒感受濃重的節日氛圍。

2、 欣賞後,提問:

a:這是一首關於什麼節日的歌曲?聽到歌曲有什麼感受?

b:聖誕節裏聖誕老人是怎樣送禮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 感受歌曲的節奏。播放音樂,請幼兒邊拍手邊聽歌曲。

聽完後,提問:

a: 這首歌是幾拍子的?

b: 4/4是什麼特點?

c:歌曲裏唱了些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如幼兒說不出,可再欣賞音樂。在引導中教師加入簡單的動作。)

2、教師彈唱歌曲,請幼兒欣賞。

3、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用語言引導幼兒)師:這首歌這麼好聽,如果我們再給它加上好看的動作就更好了,是不是?

播放樂曲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動作。(在聽音樂做動作中逐漸熟悉音樂,可引導幼兒在做動作的同時輕聲唱)“小朋友,你的動作要跟歌曲裏唱的一樣。”

4、 進行歌曲表演二、 結束部分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知道聖誕節送聖誕禮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

師:過聖誕節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因爲他們收到了聖誕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聖誕禮物。

 活動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要爲孩子創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環境,讓孩子之間進行互動,本活動中我創設了遊戲的環節,讓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玩,一個朋友模仿某一物體動作,嘴裏說嘀鈴鈴,另一個朋友聽到嘀鈴鈴就趕快做聽到鈴聲以後該做的事,如:一個孩子模仿打電話嘴裏說嘀鈴鈴,另一個孩子模仿起牀的動作。一個孩子做騎車的動作,嘴裏嘀鈴鈴,另一個孩子就讓路。孩子們之間的互動,給孩子增加學習的興趣,但是我也發現有的孩子不會去找朋友玩,有的孩子人家請他玩,而他一動都不動,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

多注意培養他們的合作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⒈知道並用繪圖的形式,表現幼兒園到自己家的線路圖和顯著標志。

⒉學會看線路圖,基本能正確辨別空間方位。

⒊願意邀請同伴和老師到自己家做客。

活動準備:

⒈向家長了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⒉熟悉幼兒園到自己家的路線和顯著建築物。

⒊白紙、繪畫筆。

活動過程:

㈠與幼兒交談引起興趣。

⒈看幼兒園園徽。

教師:你們知道老師畫的是什麼?它表示什麼意思?

⒉出示幼兒園電話號碼

教師:這是什麼?是哪裏的電話號碼?你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㈡介紹自己家的線路圖

⒈教師:從幼兒園到你家的路你認識嗎?路上要經過哪些地方?你可以用什麼標誌來表示?

教師:王老師家你們認識嗎?那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家在那裏?那今天王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畫一張線路圖,看看從幼兒園到我家是怎麼走的?

⒉教師示範畫線路圖。

㈢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都認識餘老師家,那你們想不想讓餘老師和你的好朋友去你家做客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張線路圖送給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㈣教師講評

活動延伸:

把作好的線路圖送給老師和好朋友,邀請他們到家裏做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材與幼兒發展分析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感受力傳遞的探索活動。多米諾骨牌理論,指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繫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客觀上,它是由點到面的一種運動過程,動作是一個接着一個的接力着,直到完成最後的終點動作。在操作、體驗中感知、瞭解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小的變化,但是卻能所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嘗試探索、發現骨牌的玩法,在排排、玩玩中掌握骨牌距離,在玩的過程中體驗玩多米諾骨牌的樂趣。

幼兒發展分析:

大班幼兒喜歡操作類活動,思維活躍有想法。對於"好玩的多米諾骨牌"遊戲有一些接觸,但是孩子們缺乏骨牌排練、組合的經驗和體驗,對於如何推倒第一塊骨牌使之發生連鎖反應還不能很好的理解。對於骨牌之間的排列形狀、距離等問題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中來尋找解決問題方法,從而激發孩子們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不怕困難、耐心操作的科學品質。

提升點:

1.耐心操作多米諾骨牌。

2.探索排列的距離和角度,感知力的傳遞。

教學目標

1.能大膽探索多米諾骨牌的`玩法,講述自己的發現。

2.通過玩多米諾骨牌,感知力的傳遞現象

重點難點重點:知道多米諾骨牌的排列距離,喜歡玩骨牌。

難點:理解力的傳遞原理,在遊戲中大膽探索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學具:

八小框多米諾骨牌;座位:椅子半圓形,後面四張桌子;教具:大記錄紙、筆;"多米諾骨牌"視頻。

活動內容與呈現方式(出示觀察多米諾骨牌圖片)提問:今天我帶來一些多米諾骨牌,你們玩過嗎?(玩過、沒有玩過。)怎麼玩?(排一排、搭一搭)大家去玩一玩,看看你們有什麼樣的玩法。

1.第一次操作:幼兒自由玩多米諾骨牌,教師關注幼兒的玩法。

交流:你們是怎麼玩的?教師記錄幼兒的玩法。

預設:幼兒排列骨牌豎排、橫排、堆疊、重合;有的推倒骨牌,有的推不掉。

師:輕輕點一點第一張骨牌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1)一下子全倒下了,保持間距,直線玩法。

2)後面的沒有接着倒下,轉彎角度、排列方式。

3)一塊接着一塊倒下間距太大,轉彎角度太大。

4)缺乏細心,骨牌容易倒掉,沒有連起來。

2.交流、解決問題提問:那你們在玩的過程中還有什麼新發現?

預設:1)骨牌與骨牌均勻、穩定的排列,輕輕一點可以倒下。

2)相同數量的骨牌、不同的間距。

3)間距拉的很開,後面的骨牌不能跟隨倒下。

簡單的方法:倒了幾張牌?爲什麼後面的不倒?(解決牌之間的間距)同樣的方法:對比爲什麼有的倒的多,有的少呢?(解決擺的橫豎位置、間距)小結:在玩多米諾骨牌時,牌與牌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輕輕點第一張牌時,後面的會一個接着一個倒下,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有趣的地方。

3.第二次操作提問: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怎樣能讓更多的牌倒下?

觀察、交流:

1.你是怎樣讓更多的牌倒下的?

2.爲什麼點倒第一張牌後,後面的都會跟着倒下呢?

幼兒嘗試操作,瞭解骨牌連鎖反應,形成力的傳遞,PPT,感受多米諾骨牌原理。

小結:骨牌豎着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在倒下過程中,把重力倒在第二、第三張一張接着一張的骨牌上,形成一種力的傳遞,所有的連鎖反應,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其實,多米諾骨牌還可以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小結:我們也發現原來玩骨牌需要細心,而且排的時候需要注意骨牌與骨牌之間的距離,保持均勻、穩定就一定能成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烏鴉喝水的活動後,孩子們做起了“使水上升”的小實驗,當他們往有水的瓶子裏放小石子等東西時,發現水真的會慢慢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這時,有一個孩子說:“水這麼髒,烏鴉怎麼能喝呢?”“對呀,烏鴉喝了髒水會生病的。”也有孩子持不同意見,說:“烏鴉又不是人,人喝了纔會生病,烏鴉是不會生病的。”,孩子們的情感中,有的把動物當人類一樣看待,也有的還是有區別地對待我們的動物朋友,我覺得這個話題對於孩子們的情感,知識經驗的提升都有着一定的價值,既貼近孩子的生活,又能使孩子及時梳理、提升原有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關心、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於是,我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創設環境,提供幫助,引導孩子們開始關注這一現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孩子們的很多經驗得到了拓展,我覺得有必要把孩子個體的、零星的經驗轉化爲集體的、共有的經驗,於是預設了這次集體活動,引導孩子結合已有經驗,猜測表述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從中瞭解水與動物、人類的關係,從而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爲。本次活動採用多媒體故事聽賞的形式,在激發孩子興趣的基礎上,以提問的形式調動孩子已有經驗,大膽猜測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再從孩子情感出發,幫助小動物想辦法,表達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孩子們在交流中分享經驗,然後,將孩子想的辦法編進故事裏,最終故事有了完美的結局,使孩子有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最後,通過創設情景,使孩子們自然地在遊戲中模擬保護水資源的行爲,激發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相關的垃圾分類的探討,進一步提升孩子們有關環境保護的經驗。

一、活動內容與要求:

1、在聽聽議議中,結合已有經驗,用連貫的語言說說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從中瞭解水與動物、人類的關係。

2、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爲。

二、重難點:

重點:結合已有經驗,猜測想象小鯉魚生病的原因,瞭解水污染的危害。

難點:設想並清楚表述各種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三、材料準備:

前期經驗積累:調查報告“河水爲什麼變髒了。”垃圾籃三個

多媒體課件、各種垃圾、髒水、手偶、背景圖、各種水生動物圖片

四、活動流程:

(一)、情景導入:

操作手偶:小朋友好,我是猴醫生,這幾天,可把我忙壞了,森林裏的很多小動物都生病了,好了,不跟你們多說了,我得趕去醫院給小動物看病,再見。

過渡:小動物們爲什麼會生病呢?我們一起去醫院看看吧。

(二)、聽聽議議:

1、多媒體欣賞,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穿插提問:

(1)、小鯉魚爲什麼會生病呢?我們一起幫老虎警長想想可能會是什麼原因呢?(幼兒猜測、想象)

過渡:老虎警長覺得小朋友講的都有道理,不過,它還是決定弄個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小鯉魚生病了。

(2)、繼續欣賞:晚上————老虎警長想了想,點點頭說:“我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

問:小朋友,你們明白了嗎?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小鯉魚生病了呢?(幼兒說原因,教師小結:原來是有的小動物不講衛生,往河裏亂扔垃圾,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水,小鯉魚纔會生病的)。

你們覺得這樣的行爲好不好?爲什麼?

(3)、討論:如果河水污染了,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麼樣呢?

(你們喜歡住在被污染的小河邊嗎?爲什麼?)

我們能做些什麼事情讓這個地方和原來一樣美呢?

(4)、小動物們都知道自己做錯了,可他們不知道怎樣使河水變乾淨?你們有什麼辦法使河水變乾淨呢?(幼兒大膽設想、表述使河水變乾淨的方法。)

2、我們想的辦法真多,森林裏的這條小河最後會變乾淨嗎?仔細聽。(完整欣賞故事)

(三)、操作遷移:

1、我們這裏也有一條小河,看看這是一條什麼樣的小河?我們該怎麼做呢?

2、我們打撈的垃圾該放在哪兒呢?(引導孩子觀察垃圾箱的不同標誌。)

3、我們划着小船出發嘍,打撈起來的垃圾不要走錯家哦。(聽音樂,幼兒模仿划船在小河裏打撈垃圾,並分類放。)

4、小船靠岸了,我們來看看垃圾有沒有走錯家。(一起觀察、討論,幫助孩子提升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觀察葉子的特徵,知道葉子的構成(葉肉、葉柄、葉脈),知道葉子有葉綠素。

2.學會由整體到部分以及對比的觀察方法。

3、通過枯葉的綠葉的不同,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能相互交流探索的過程。

【活動重點】

觀察葉子,感知葉子的特徵。

【活動難點】

知道葉子的構成。

【活動準備】

實物葉子、葉子小精靈、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遊戲情景導入--------情景表演,激發興趣。

1.老師扮演葉子小仙子和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律動帶入教室,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讓幼兒從葉子小仙子身上取下葉子進行觀察,揭題。

師:葉子小仙子爲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樹葉,請小朋友們每人摘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看一看葉子有什麼小祕密。

幼:(認真觀察樹葉,相互交流。)

二、遊戲活動準備--------藉助課件視頻,感知葉子的結構。

1.感知葉子的結構

(1)教師出示課件,帶領幼兒一起觀看,幼兒以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2)教師結合視頻的實物樹葉展示葉子的各部分結構。

小結:葉子是由葉肉、葉柄、葉脈組成的。

2、感知不同的葉子都有相同的結構。

(1)你們還見過哪些葉子,它們都有葉肉、葉脈、葉柄嗎?它們的葉肉、葉脈、葉柄在哪裏?

(2)引導幼兒發現每一種不同的葉子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小結:樹葉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形狀,但都有葉肉、葉脈、葉柄。

3. 感知葉子都有相同,還有不同

(1)讓幼兒相互走動找找夥伴的樹葉與自己的樹葉不同之處。

(2)出示課件圖片,幼兒相互交流,找出不同。

小結:樹葉結構雖然相同,但它們的顏色、形狀、名稱卻又不相同,,小朋友回家還可以去收集許多不一樣的葉子看看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三、遊戲活動過程------音樂遊戲“小樹葉找媽媽”。

1.師:許多小樹葉生病了,它們都有離開了媽媽,我們一起來幫樹葉治治病,然後再幫樹葉寶寶找到大樹媽媽好不好?

2.幼:快速找到樹葉,添加葉脈、葉柄,準備音樂遊戲。

遊戲規則:每一個小朋友手拿一片樹葉,把畫正確的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等所有的樹葉貼好後,看誰用時少。

3.在音樂伴奏聲中,幼兒來畫樹葉貼在樹媽媽身上,進行比賽。

4. 在比賽結束後,因爲樹媽媽的孩子回家了,所以她和所有小朋友開心的跳舞,把遊戲達到高潮。

四、遊戲活動拓展--------樹葉秀秀秀。

1.師: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葉子寶寶也是很熱情的,它們還想給大家在來表演節目,現在請小朋友們回到自己的坐位上,讓我們來欣賞葉子的表演吧!

2.出示課件葉子的藝術品,幼兒欣賞。

教師小結(德育教育):

葉子寶寶的表演可真精彩,樹葉藝術品雖然很漂亮,但我們不能爲了作畫而隨意去折樹枝摘樹葉,我們應愛護大樹媽媽,保護環境!

3. 葉子寶寶還要表演,讓我們再來看看。

(老師把樹葉掰開,在白紙上畫畫,讓幼兒來觀察)

4.告訴幼兒這是葉綠素,它有什麼作用?爲什麼會有枯葉和四季長青的葉子?小朋友們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發現葉子的其他祕密。

5.結束語:小朋友們,外面還有好多葉子寶寶在等着我們去玩,讓我們去外面玩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吹泡工具的形狀,並體驗從活動中帶來的樂趣。

2. 指導幼兒能真實記錄活動結果。

3.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和動手的能力。

4. 使幼兒在操作探索中獲取新知識,培養感情。

5. 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6.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製作吹泡工具,觀察泡泡吹出來的形狀並記錄結果。

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鐵絲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肥皂水,紙杯

活動過程

1. 導入

放着輕快愉快的音樂,吹着泡泡走進教室,引起幼兒注意力

老師:小朋友們快看,多麼漂亮的泡泡啊!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吹泡泡?

幼兒:喜歡

2. 認識實驗材料

老師:既然小朋友們都喜歡吹泡泡,那麼我們來認識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吧,小朋友們看看這裏有鐵絲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拿起來逐一展示給小朋友看)小朋友想想如果老師用這些形狀來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會不會是三角形、正方形、星星形、菱形呢?

老師發問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幼兒: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星星形、是菱形、是圓形,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在探討着。

3. 動手做一做

老師:小朋友們動手做一做,我們來從中尋找答案好嗎?(好)在動手做之前,老師會給你們一小杯肥皂水和一些細鐵絲,小朋友們把鐵絲做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老師巡視,幼兒發揮想象製作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以保證每位幼兒製作成功。

4. 動腦想一想

老師:每個小朋友製造出不同形狀的吹泡工具,那麼我們把製作好的吹泡工具放入肥皂水裏,拿出來看看你的肥皂膜(鐵絲圈的形狀)是什麼形狀? (三角形、正方形等)

5. 得出結論

老師引導小朋友觀察自己製作吹泡工具的形狀並真實記錄實驗結果。

老師:小朋友們現在可以吹吹,看看自己製作的吹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形狀呀?

幼兒:圓形。

請幼兒示範,並做好實驗記錄

最後得出結論:無論用什麼形狀的吹泡工具,吹出來的肥皂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幼兒相互交換工具,看看不同形狀吹出來的肥皂泡泡是不是圓形。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學會了如何製作吹泡工具,但是還有不足的地方,如安全措施,幼兒使用鐵絲時應該小心注意安全,防止鐵絲劃破手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