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合集十篇

關於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合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合集十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活動準備:flash《小鴨找朋友》,小鴨、小兔、小鳥、烏龜等動物掛飾若干。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一隻在哭的小鴨子,問:小鴨子怎麼了?他爲什麼哭呀?(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小鴨子一個人玩,真沒勁,它想找好朋友和它一起玩。

問:它會找誰和它一起玩呢?(幼兒猜測)

二、完整欣賞

觀看flash《小鴨找朋友》,並提問:

1、小鴨子找誰和它一起玩了?小動物和它一起玩嗎?爲什麼?

小結:原來,小鳥和小兔子不會游泳,所以不能到水裏和鴨子一起玩,小烏龜會游泳能到水裏和小鴨子一起玩。

三、分段欣賞flash並交流故事內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學說小鴨子找朋友,並認字。

(2)一天,一隻小鴨在池塘裏游泳,這時,一隻小鳥飛來了,小鴨對它說什麼?小鳥是怎樣回答的?小鳥很禮貌的拒絕了它,爲什麼不能和它一起游泳呢?

(3)一隻兔子走過來了,小鴨說什麼了?小兔子是怎麼回答的?

(4)一隻烏龜爬過來了,小鴨說什麼了?小烏龜是怎麼回答的?

四、表演“小鴨找朋友”

老師扮演小鴨,請幼兒扮演小鳥、小兔子、小烏龜,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點數10以內物體的數量和準確認讀10以內的數字。

2.能將物體的數量和相應的數字進行配對。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準備:

1、五顏六色的花朵許多。

2、貼有數字的筐子人手一個。

3、磁帶《多愉快》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小蜜蜂要過生日了,它想邀請我們去參加生日晚會,你們想去嗎?(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送小蜜蜂什麼生日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

師:我們大家一起去採花,送給小蜜蜂好不好?(幼兒回答)

二、認讀數字。

1.師: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小筐子,大家仔細看一看,小筐子有什麼不一樣?你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給於肯定。

2.幼兒讀自己筐子上的數字。

3.互讀朋友筐子上的數字。

提問:你看到了哪些數字,都是什麼?

三、幼兒開始遊戲(採花)

導語:小朋友們看,花園裏開了這麼多的花,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花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自由說)

提出要求:在採花時小朋友們要讓花的數量與筐子的數字一樣。

1.第一次採花。採花結束後,讓幼兒說一說:"你採了幾朵花?和筐子上的數字一樣嗎?自己數一數。"

2.幼兒互相檢查一下看是否正確。

3.幼兒互換筐子再次採花並驗證。

四、遊戲:找朋友

1.我們採了這麼多的花,小蜜蜂一定非常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但在跳舞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音樂停了之後,你們要聽老師的口令,按照老師說出的數字找朋友。

2.幼兒再次遊戲。

3.先找朋友(人數夠可邀請老師)再跳舞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今天我對我園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節數學《數字找朋友》的活動,重點是:認識1——10的數字。體驗操作遊戲帶來的樂趣。在活動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給每位幼兒準備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活動中也採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如:直觀教學法、演示法……就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效果來看,我本人認爲這節活動還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綱要》中說: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活動一開始就可以先出示一個數字1——10的數字,然後請10個小朋友來排隊,一開始可能由於習慣的孩子們可能會出現排成一排的現象,這是可以讓幼兒變換隊形,改成讓孩子們不按順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們就叫這個數字。然後再引導幼兒以圖片的數量對對,即,有一個沒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與這個數字相應。如此一來就很直觀的讓幼兒認識了數字,本環節中,主要是回憶起數字。

什麼是數字,什麼是物體的數量。接着,再讓幼兒來操作,進一步用操作材料來感知什麼是數字和數量,並與周圍的.同伴說說。所以一節好的教育活動,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已有的知識儲備。

數學教育主要是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進行探索,運用各種感官、親子動手操作解決問題。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也遇到了困難,作爲老師的我們不是幫孩子來擺弄,而是要教會孩子們自我點數檢查、互相檢查是否正確,並對孩子們進行鼓舞與肯定,這樣他們才更會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遊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準備:

1、小貓、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蔔,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 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麼食物呢?小狗呢……

3、 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蔔跳跳跳。

4、 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 活動反覆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瞭解。

6、 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託班社會教案:小椅子的表情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緻觀察,發現小白兔之間的異同。

2、學習和使用細緻、有序的觀察方法爲小白兔找朋友,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細緻觀察,發現小白兔之間的細微差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準備

教師操作材料:小白兔卡片、找朋友的遊戲大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幼兒操作材料:找朋友的遊戲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活動過程

導入。

出示卡片小白兔,可可:今天我要出去玩“找朋友的遊戲,小朋友們要加入嗎?

教師出示遊戲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身邊的“影子”。可可:這裏有很多小白兔,每個小白兔都有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好朋友,我們來幫這些小白兔找到它們的好朋友吧!教師出示12張小白兔卡片。

給小白兔找朋友

請小朋友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教師在歌聲中爲一個小白兔找朋友。教師貼一個錯誤的小白兔,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好朋友,爲什麼?哪裏是不一樣?

第一次,貼錯一個圍巾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手套、鈕釦都一樣,圍巾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二次,貼錯一個鈕釦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圍巾、手套都一樣,鈕釦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三次時,給小白兔找到一個一模一樣的好朋友。

每次遊戲中,教師都引導幼兒在對比兩個小白兔時,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先看帽子,再看圍巾、手套和鈕釦。在觀察圍巾時,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念出顏色。讓幼兒在對錯的判斷中明確什麼是一模一樣的好朋友。

發放幼兒操作材料,請幼兒給小白兔找朋友。

活動延伸

1、在教室裏找相同,到戶外找相同。

2、在家裏玩電腦操作“找相同”。

教學反思

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豔、誇張的小白兔作爲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並讓孩子們積極的去看、說、做。本活動以小白兔找朋友的遊戲作爲目標,讓幼兒快樂的玩,從玩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爲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爲深度時,可稱之爲知己。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自主的探索活動認識高矮、高矮的相對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形、時空和空間等現象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1、 高矮不一的:木棒、積木、瓶子、杯子、盒子、筆等等。

2、 長頸鹿、小猴子的圖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長頸鹿高些)

3、 紅、黃、藍三塊積木。

4、 氣球2個、音樂《找朋友》、錄音機。

指導要點:

1、 遊戲《拍氣球》引入高矮話題

請一高一矮2名幼兒拍氣球,提問“他們都拍到氣球了嗎?爲什麼?”

2、 遊戲《找朋友》

音樂《找朋友》幼兒兩兩找朋友進行比高矮,引導幼兒學會比較高、矮、一樣高。

3、 探究活動

① 師: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爲什麼你跟 x x 小朋友比高了跟 x x 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討論一下爲什麼?

② 幼兒自主探究

教師重點就高矮的相對性、高矮的排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並啓發幼兒解決問題。

4、 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① 利用紅、黃、藍三塊大積木的演示引導幼兒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② 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高矮的排序。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能初步分辨出so ,mi這兩個音。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塊、紅黃圓點若干、紅黃籃子四隻

重點與難點:能初步分辨出so,mi兩個音。

設計思路:

由於前段時間幼兒已經對這兩個音塊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興趣非常高,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繼續訓練幼兒的聽音能力,在遊戲的過程中能初步分辨出so、mi這兩個音。在本次活動中,還蘊涵了科常方面的知識(如:鞏固對紅黃兩種顏色的認識等)以及數方面的知識(如數的配對、歸類等),符合二期課改的整合性精神。

活動流程:複習歌曲——聽音遊戲——結束部分

一、 複習歌曲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去果園採點水果給客人老師吃吧!

1、 集體表演唱《大蘋果》

師提醒幼兒唱的時候要注意嘴圓,聲音輕。

2、 創編歌曲

師:還有什麼水果是長在樹上的?(幼兒自由回答)

把這些水果唱到歌曲裏去。

二、 聽音遊戲

師:你們好聽的聲音引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是誰來了?(so,mi)

1、 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師邊敲音塊邊以so的語氣唱)

幼:so so so 你

好!(要求幼兒唱準音)

師:小朋友,你們好!(同上)

幼:mi mi mi 你 好!

2、 唱節奏

師:這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唱歌了,你們聽它們唱了什麼?

師敲音塊,幼兒跟唱。

55 5 33 3 33 5 33 5 5 3 55 3

3、 聽音遊戲 師: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不過音塊寶寶還想考考你們,so寶寶和 mi寶寶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和什麼水果寶寶的顏色是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朋友們這麼聰明,音塊寶寶想和你們做個遊戲,想不想玩?

(1) 師講解玩法

音塊寶寶帶來了許多so寶寶和mi寶寶(師邊說邊撒紅黃點子),當聽到

最後哪個音塊寶寶在唱歌,就去把和它顏色一樣的寶寶撿起來。

(2) 幼兒遊戲,師敲音塊

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範遊戲——集體遊戲

提醒幼兒要注意聽

(3)找好朋友

師:有許多小朋友發現這些寶寶身上還有字,是什麼?(1和2)

音塊寶寶說要找身上有相同數字的寶寶做好朋友。

師指導幼兒遊戲,幫助個別幼兒找朋友。

三、 結束部分

師:so寶寶和mi寶寶要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不過要看清楚它們衣服的顏色和身上的數字。 幼兒按照顏色、數字送寶寶回家。師觀察、幫助個別幼兒。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徵。

2、能在比較活動中用語言表述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徵。

3、喜歡參加比較活動。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難點:

能在比較活動中用語言表述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徵。

不受不同水果外形特徵的干擾,聽從單一指令完成比較活動。

活動準備:

籃子、蘋果、梨子、桔子、香蕉、櫻桃、草莓等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今天來了一些水果娃娃和我們做朋友,看看它們是誰?(認知各種水果,說說名稱、形狀、顏色,像什麼)

二、比較任意兩種水果

1、教師手拿一個桔子:誰來找一個比它小的水果和它做朋友?(個別幼兒上前自選一個水果,和教師手中的桔子比較,並說一說哪個水果大,哪個水果小。)——此環節要起到隱性示範的作用。

2、介紹比較遊戲玩法:聽指揮比較兩種水果的顏色、大小、形狀。

3、各小組桌子中間擺放籃子,中間裝有不同外形特徵的水果圖片,提示幼兒聽指令拿水果圖片。

(1)找兩個顏色一樣的水果互相做朋友。幼兒找到後教師提問:你找的是什麼?(幼兒互相說說。個別到前臺展示。)教師小結:這兩個水果比較的是顏色;還有哪些水果顏色是一樣的?

(2)找兩個圓圓的水果做朋友。幼兒找到後教師提問:你找到的是什麼?(幼兒相互說說。個別幼兒到前臺展示。)教師小結:這兩個水果比較的是形狀;還有哪些水果的形狀是一樣的?

(3)找兩個不一樣的水果做朋友。幼兒找到後教師提問:你手中的兩個水果朋友哪裏不一樣?(顏色、大小、形狀。)

(4)籃子裏還有誰沒有找到朋友?它是誰?是什麼樣子的?你想讓它和誰做朋友?爲什麼?(小朋友和組內的同伴說一說,教師小組詢問、傾聽)

延伸活動:

1、今天的水果顏色、形狀、大小不一樣,味道是不是也不一樣呢?我們品嚐一些。(香蕉、蘋果、桔子)

2、大區域活動:給不同的水果塗色。

活動反思:

部分幼兒能較快的根據指令拿取水果進行比較,但是語言表述能力較弱,大多需要教師引導才能拼湊出完整的話。部分幼兒活動較被動,不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少數幼兒積極。通過互動和觀察,發現大部分幼兒能找到顏色一樣的水果、形狀一樣的水果、大小不一樣的水果。幼兒對吃水果感興趣;大多能完成塗色任務。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夏天這個主題中,幼兒對夏天的天氣特徵和動植物的生長變化特別感興趣。一次,我帶孩子們在校園裏散步,走過一棵高高的茂密的香樟樹時,胡星雲小朋友指着樹、擡着頭說:“哇,樹葉長得這麼高,只有長頸鹿才能吃得到!”其他孩子聞言,也議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興趣盎然地議論起了長頸鹿。在孩子的心中,長頸鹿的形象就是高個子,現實中的長頸鹿見得也不多。爲此,我根據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這個繪畫活動——《長頸鹿找朋友》。

活動目標:

1、用繪畫的的方式表現長頸鹿的基本特徵,並嘗試表現它的頭部動態。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能主動地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活動準備:

記號筆,16開紙,粉筆,黑板。小螞蟻、雲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引導觀察。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位小客人,

看看是誰呀?(橢圓形寶寶)

這兩個橢圓形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大、小)

2、橢圓形寶寶變魔術。

·兩個寶寶要做遊戲了,可是他們離得太遠了,說話也聽不清了,怎麼辦?(打電話)。

·用電話線把兩個寶寶連起來,有了電話他們可高興了,小橢圓高興地變呀變,變出了大眼睛、大嘴巴、長長的角、小耳朵。大橢圓也高興地變出了一條長尾巴、細細的腿。呀、快看看兩個寶寶變呀變,變成了一隻什麼?(長頸鹿)

3、長頸鹿找朋友。

·今天長頸鹿是來找朋友的,看它找到了誰?(出示白雲寶寶)

白雲在哪?長頸鹿應該怎樣和他打招呼?(讓幼兒自己用動作來嘗試,明白長頸鹿必須擡頭才能與白雲講話。)

·這時又有一個聲音在喊了:“長頸鹿,長頸鹿。”(出示小螞蟻)

長頸鹿該怎麼辦呢?(請幼兒來畫長頸鹿低頭的樣子。)

讓幼兒明白長頸鹿必須把頭低下來才能與小螞蟻講話。

4、“長頸鹿、長頸鹿”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天上的、地上的,水裏的、樹上的,要來找長頸鹿做朋友。小朋友,你們願意幫長頸鹿找更多的朋友嗎?

5、幼兒作畫。

教師根據情況給幼兒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主動將自己的“長頸鹿找朋友”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6、評價:你爲長頸鹿找到了哪些朋友?它們在幹嘛?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9

遊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

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遊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看能找到哪些可以被磁鐵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裏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通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遊戲價值

1、在遊戲中培養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通過探索瞭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通過遊戲與實驗的方法瞭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探索磁力現象的興趣,培養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展溝通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時科學《磁鐵找朋友》,磁鐵對於幼兒來說並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今天的科學活動主要讓幼兒對磁鐵的想象感興趣,並初步瞭解不同形狀的磁鐵都能吸鐵和鐵製品的特性。讓幼兒藉助對磁鐵的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幼兒用磁鐵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鐵的性質,幼兒再通過自己的觀察結果,會生成很多有關磁鐵的問題。充分讓幼兒自己探究並在探究中發現問題。特別是我在問他們爲什麼不能吸布條時,有幾個小朋友告訴我說,我能吸住布條,從而使讓我能爲下一步隔着物體吸鐵有了明確的指引。

在實驗操作時,小朋友能認真參與到實驗中,但是出現過於關注實驗,等實驗結束後,才發現忘記記錄了。說明小朋友還不太習慣記錄,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記錄這種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後要讓小朋友多記錄。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0

活動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平時小朋友們之間談論得最多的也都是“我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裏面講的……”.“我家裏有動畫片,裏面講的……”。在這樣的談論過程中.孩子們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遊戲活動中,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講述自己學會或者是創編想象的故事。在今年的“母子讀書”故事會的比賽活動中,我們班先後開展了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共同表演故事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找朋友”是其中之一。這個活動讓小朋友過足了故事大王癮同時也讓幼兒在與家長、與同件的相互合作中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增強了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系列活動:

1、“小小”故事會。

2、“親子”讀書賽。

3、給圖片塗色。

活動目標:

1、找出有因果關係的圖片進行講述,根據圖片編故事,發展創編能力。

2、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相關領域:語言、藝術

適用對象:中班幼兒

教學方法:看圖片、討論、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圖片。(上次活動請幼兒塗色) 。(圖片內容爲A、B、c三組每兩張一組。)

2、頭飾若干、皺紋紙、剪刀、回形針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

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每人一張圖片,幼兒自由講述(家長坐在幼兒身後)。師:今天,老師將上次活動時小朋友塗色的圖片發給大家。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講一講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們相互之間可以隨意地講講說說,也可以跟你們爸爸、媽媽商量着講。教師啓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講清圖意,理解內容。

評議一:該教師沒有套用傳統模式一一指定圖片講述或提出問題講述,而是一開始就讓幼兒人手一張圖片講述,這樣做有好處。其一,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幼兒控制能力差,難以做到一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定的圖片上,而讓幼兒看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讓幼兒隨意與別的小朋友交流,自己支配注意力,很適合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其二、有利於激發幼兒興趣、圖片是幼兒親手勞動的成果,幼兒講起來必然會積極、主動。其三.爲下一步講述做鋪墊,幼兒的講述需要有一個觀察理解的過程,自由講述有利於這個過程的完成。

二、找朋友

師:小朋友手中的這些圖片還有一個小祕密呢,每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們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圖片去找好朋友,你手中的圖片必須與你好朋友手中的圖片講的是同一件事情。1、幼兒找朋友,換座位。找到朋友的小朋友將座位換到一塊兒。(家長同樣調換座位)2、提問: “你爲什麼找他做好朋友?” “你們誰應該排在前面?誰應該排在後面?”啓發幼兒對每組兩張圖片的排列先後進行討論,明白因果關係。

評議二:老師指出了圖片的祕密,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由於幼兒是人手一張圖片,這樣呢,每兩個幼兒也就成了一對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在幼兒找朋友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向幼兒進行詢問,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能調整思路,瞭解幼兒的不同想法和做法。

三、創編小故事表演講述

1、師:每一對好朋友都可以編成一個很有趣、很動聽的小故事。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故事大王”,好朋友之間相互合作,用自己的小圖片,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編、講、表演故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頭飾、皺紋紙、回形針等一些物品,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故事的道具,呆會兒表演時可以用,可以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表演。

2、家長與幼兒共同創編想象,老師巡迴指導。

3、幼兒與家長各種同邊講故事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