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錦集5篇

有關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常吃零食會影響正餐進食量,妨礙身體吸收全部的營養,影響成長。

2.進一步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讓幼兒懂得吃零食會影響身體成長和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錄像帶,幼兒操作材料"我不吃零食"(一)、(二)。

活動過程

一、幼兒看錄像,回答問題。

1.文文在家裏喜歡吃什麼?(零食:蝦條、餅、圈)

2.文文到了吃飯時間想不想吃飯?爲什麼?(肚子不餓、不想吃;零食吃得太多)

3.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文文怎麼了?(餓了,但過了吃飯的時間,只好有吃零食)

4.文文長得高不高?結不結實?(不高、不結實)

5.醫生要文文多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多吃飯和菜,不要吃零食)

二、讓幼兒看操作材料,連貫地講述2-3遍。

三、對幼兒的回答和講述進行總結。

有些孩子喜歡吃零食,到了吃飯的時候,肚子卻不餓,有營養的飯和菜吃不下去。等過了吃飯的時間,肚子幼兒餓了,只好再吃零食。經常這樣,身體就不能很好的吸收營養,長不高,長不結實,還很容易生病。

商店裏賣的那些小包裝食品,價錢很貴,但不一定有營養。小朋友們正在長身體,最需要的是由營養的飯和菜。如果我們每頓都能好好吃,一定長得結實,變得聰明、少生病,所以最後不要吃零食。

四、幼兒討論:如果爸爸媽媽還沒做好飯菜,小朋友肚子餓了,怎麼辦?(可先吃一兩塊餅乾,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允許下先吃某一樣菜;或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抹桌子、端飯菜、理筷子)。

教後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都深有體會:大膽地說自己吃零食過多的危害。陳薇羽還說吃零食她把牙齒給吃壞了;王鑫說吃了零食他飯都不想吃了;劉欣愉說他吃了零食晚上肚子痛;還有的孩子也大膽地說了一下自己吃零食帶來的危害。因此,活動下來,孩子們對吃零食有了新的認識,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飲食,多吃零食對健康有害,影響身體成長,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時間點之外的時間裏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稱爲正餐食物外,其餘的一律被稱爲零食。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幼兒對自己的身體都很有好奇心,這個沒什麼不好,但是很多幼兒年紀小,對肚臍眼很感興趣,總是喜歡去摳它,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這堂課就是爲了教會幼兒小心對待肚臍眼,好好保護它,不要去摳它。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摸摸的過程中,比較肚臍的不同,瞭解肚臍的來歷。

2、喜歡自己的身體,懂得要保護自己的肚臍眼。

重點:知道保護肚臍的簡單方法。

難點:瞭解肚臍的來歷。

【活動準備】

幼兒肚臍特寫圖片,幼兒不蓋好被子的圖片,摳肚臍、捅肚臍的圖片,不塞好內衣的圖片、黑板。

【活動流程】

意圖:激發幼兒的興趣:觀察肚臍的外形特徵。

主要提問:

1、你們的肚皮上有什麼?看看你們的肚臍長得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2、幼兒觀看照片

小結: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叫肚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淺,它們長得都是不一樣的。

過渡: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意圖:探究新知,瞭解肚臍的的來歷

播放PPT

主要提問:

1、這個肚臍到底是怎麼來的?

小結:原來這個洞洞是臍帶剪斷了變成肚臍

2、連接着媽媽和寶寶的這根管子叫什麼?(臍帶)臍帶有什麼作用呢?

小結: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還不會吃東西。就靠這根管子吸收媽媽身體上的營養。等我們長到九個多月的時候,我們就從媽媽肚子裏出來了,這時候,護士阿姨呢要把這根長長的管子從肚皮這剪刀,然後用線繩拴上,蓋上紗布,過了幾天啊,拿開紗布一看,線繩掉了,就變成我們肚皮上的肚臍啦!

意圖:瞭解肚臍的重要性,初步學習保護肚臍的方法

1、仔細地看一看,再輕輕地摸一摸,看看我們的小肚臍長什麼樣子啊?也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別的小朋友的肚臍啊!

2、老師認識一個小朋友,他也對肚臍很感興趣,他是怎麼做的,他的做法對肚臍好不好?說說理由

3、貼圖辨別對錯遊戲,將你認爲做的或不對的圖片進行分類,說說理由。

4、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他們的做法都不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肚臍呢?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大小便後、起牀後一定要把內衣塞好,晚上睡覺一定要把肚子蓋好,不要讓肚臍着涼。另外,不能挖肚臍,用別的東西捅肚臍,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了。回家以後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講給周圍的小朋友聽,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肚臍是怎麼來的,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肚臍。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對於幼兒來說,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幼兒的健康不能只靠父母和老師來守護,應該要讓幼兒自己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健康。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保護眼睛》

設計思路:

在之前檢查視力時,我們班有不少孩子的視力低於平均標準,而在平常與孩子的聊天與談話中也瞭解到,他們在家都喜歡看電視、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對保護眼睛十分不利。同時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許多小朋友喜歡用力揉眼睛,缺乏對眼睛重要性的瞭解以及保護視力的應有常識。而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參加各類用眼要求較高的活動的比率有所增加,時間也相應延長。因此,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保護視力的教育十分必要。

本次活動共分爲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遊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的同時帶領他們瞭解每個五官的具體位置;第二環節:說一說,請小朋友踊躍發言,說一說五官的用處以及如何保護五官,聽一聽他們對五官的瞭解有多少;第三環節:貼一貼,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讓幼兒加深瞭解。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保護視力的重要性。

2、瞭解學習-些保護視力的有關常識,逐步養成好習慣。

活動準備:

五官的圖片每人一套、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共同遊戲——引起幼兒興趣

1、“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指鼻子’的遊戲,好不好?”

2、討論五官的名稱位置

——“朋友們,你們的小臉上面都有什麼?”(請一名幼兒上前來讓其他幼兒觀察)

——“眼睛長在什麼地方,有幾隻?”

——“鼻子有幾個,長在什麼地方?”

——“嘴巴有幾張,長在什麼地方?”

——“耳朵有幾隻,長在什麼地方?”

小結:原來我們的臉上有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張嘴巴一個鼻子

二、說一說——說一說五官的作用以及保護五官

聽故事瞭解五官的作用。

——眼睛(看)耳朵(聽)嘴巴(嘗)鼻子(聞)

小結:他們的本領這麼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呢?

三、貼一貼——在操作中進一步加深瞭解

1、老師示範

2、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要求:按照正確的位置粘貼

小結:來看看大家貼的`五官位置對不對。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遊戲的快樂,培養合作意識。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園器材高蹺每人一副。

2.劃出足夠的場地,確保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1.講解玩法。

兩隻腳踩在高蹺上,兩手分別抓住固定在高蹺上的繩子,雙腳交替往前走。請個別走得穩的幼兒示範,引導其他幼兒發現並掌握動作要領: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

2.自由玩高蹺。

幼兒自由探索高蹺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幾個小朋友一塊玩,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創造出高蹺的多種玩法,教師還可以請個別幼兒演示,並鼓勵其他幼兒嘗試這種玩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偏食帶來的不良影響。

2、認識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教學圖卡組、VCD。

2、各類食物小圖卡。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只愛吃肉的球球》。

⑴教師提問,幼兒自由回答。

①教師:球球只愛吃什麼?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②教師:吃蔬菜水果有什麼好處?你最喜歡出什麼食物呢?

⑵師生進行"小廚師"活動。(幼兒圍成圓圈後坐下。教師依次拿出食物圖卡,如雞肉、青菜等,請幼兒說出食物的名稱。)

⑶教師:你們覺得這些食物好不好吃?誰喜歡吃這種食物?誰想要這張圖卡?(每位幼兒代表一種食物,並將食物圖卡交給該幼兒。)

2、戶外遊戲活動。

⑴選出一名幼兒擔任小廚師,繞着圓圈走,一邊走一邊說:"我今天要買菜。"其他幼兒說:"買什麼菜?"

小廚師:"我要買蘿蔔、雞肉。"(小廚師隨意念出剛纔幼兒所選擇代表的食物,被叫到的幼兒就跟着小廚師繞圈走。)

⑵小廚師說出"我買完了"的口令時,繞圈走的幼兒就要趕快找位子坐下最後一位沒位子坐的幼兒就要擔任小廚師,繼續遊戲。

3、師生共同設計營養大餐。

⑴教師將幼兒分組,請幼兒討論併合組食物圖卡,設計出一套營養均衡又美味的餐點。

⑵請幼兒將討論出來的餐點畫下來。

⑶教師要提醒幼兒在搭配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均衡。完成後再請幼兒進行分享。

效果分析:

幼兒都能專心聆聽故事,並且能夠大膽陳述,像是張瀚翔、麥修睿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舉例說出偏食對身體的壞處。像是石泳楓說:如果偏食就長不高的,而且很容易會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