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集合9篇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集合9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會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同伴的心情。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臉譜

【活動過程】

1、感受臉譜上的不同情緒反應。

出示臉譜,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表情,並討論每一種表情代表的意思。(快樂、傷心、煩惱、生氣、害怕等)

2、講述自己的經歷

請幼兒自選一個臉譜,並根據所示表情,說一說自己經歷的一件最(快樂、傷心、煩惱、生氣、害怕)的事情。

3、引導幼兒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經歷畫下來。

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老師幫助幼兒記錄下這件事的大概情節。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有各種表情,一種表情代表着一種心情,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緩解哭鬧的情緒,讓他們臉上畫上笑的表情。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感情。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想象,情感遷移,感受小老鼠漫長的不安心情。

2、瞭解一些幫助睡眠的好方法,並願意嘗試自己睡覺。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課件、畫筆、畫紙、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播放課件。師:現在是什麼時候?爲什麼?(有星星、有月亮)就在這麼安靜的夜晚,小老鼠要獨自一個人睡覺了,你們知道爲什麼嗎?(幼討論,回答)

師小結:小老鼠覺得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小牀,想自己睡覺了。

(二)故事欣賞

播放課件,聽故事。

師:小老鼠到底有沒有睡着呢?爲什麼?(沒睡着,因爲有聲音)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回小偵探來幫小老鼠找找到底是什麼聲音?(幼:想)

再次播放聲音,師一段一段播放,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再點擊出相應圖片。(如:風聲,教師點擊風聲圖片。請幼兒大聲對小老鼠說:別緊張、別害怕,這是風的聲音。一次類推)

(三)聯繫生活、討論

問:你睡覺的時候聽過什麼聲音?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小老鼠這回睡着了嗎?(沒)這又是爲什麼呢?

師:原來是房間的玩具在發出聲音,是衛生間裏在發出滴水聲,是櫥櫃裏的玩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啊。

問:你睡覺的時候聽過什麼聲音?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小老鼠這回睡着了嗎?(沒)這又是爲什麼呢?

師:原來是房間的玩具在發出聲音,是衛生間裏在發出滴水聲,是櫥櫃裏的玩具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啊。

提問:你有什麼好方法,讓這些聲音不影響到小老鼠呢?(幼討論、回答)

師小結:把玩具收好、鎖好,把水龍頭關掉;把櫃子裏的東西整理好。

(四)操作、討論。

現在來聽聽小老鼠睡着了嗎?(播放課件)他又說了什麼呢?

幼:沒睡着,它說“太黑了”。

師: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小老鼠解決黑的問題呢?請你把好方法畫在紙上。

幼操作,上前介紹。

(五)結束部分。

師:你們的方法真好,聽聽小老鼠的爸爸想的方法吧,有什麼和你們不一樣的方法?

播放小老鼠打呼的照片。師:現在我們再來問問小老鼠:小老鼠,你睡着了嗎?睡着了。

出示記錄表,師介紹記錄表。問:你們是怎麼睡覺的?你覺得能你能打幾分?請你來說一說。

離場:小老鼠睡着了,我悶酒輕輕地離開,不要打擾它了。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人體消化食品的進程。

2、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3、引導幼兒初步建立了解人體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花生米

活動過程

一、引發探索愛好:

師:我們天天都要吃東西,那麼吃下往的食品到哪裏往了呢?今天我們跟隨一顆小豆子一起去人體中旅行吧,看看吃下去的食物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講讀《小豆子的旅行》故事)發問:小豆子的旅行,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經過哪裏?

(第二次完全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豆子(食物)旅行的進程,並初步瞭解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的作用,進步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小豆子旅行的第一站是甚麼地方?

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甚麼變化?怎樣會的呀?

(引導幼兒在吃花生米的過程中,相互觀察感受)2、牙齒的作用真大,我們應當怎樣來保護牙齒?

3、經過口腔後,食品到哪裏往旅行了,它是通過甚麼到胃裏的?

(引導幼兒在喝水的過程中,感覺食管的作用和在人體的位置)

4、食品在胃裏,會發生什麼變化?怎樣會的呀?(豐富詞彙:蠕動):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爲了把口袋裏食品磨得更細, 更爛,便於人體消化。

5、小朋友想想,假如這個口袋裏裝的食品太多了,會有甚麼後果呢?你之前有無碰到過胃不舒服呀,怎樣會的?生活中我們要留意些甚麼?怎樣來保護胃?

:不要吃太燙的食品,吃飯要定時定量,飯前飯後都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食品的種類也要豐富,還不能吃太多的冷飲和零食等等。

6、剛纔小豆子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引導幼兒瞭解小腸的作用):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品的營養都吸收了。

7、最後食品要到哪裏往旅行呢?(引導幼兒瞭解大腸的作用):食品廢渣進進大腸,最後排出人體。

三、拓展:激起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欲看師:在我們人體,除食品的旅行,還有很多祕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祕密。

附《小豆子的旅行》:

我是一顆小小的豆瓣。我跟同伴們離開了豆芽筐子,先來到一口鍋裏,又來到一個盤子裏,接着我被一雙筷子夾起來,送進一個小孩的嘴裏。

那個小孩嘴裏長着兩排整齊的牙齒。許多同伴被牙齒嚼碎了,跟嘴裏的唾液攪和在一起。那個小孩吃得太快了,我還沒有被嚼碎,就跟大夥一起進了食道?

我順着食道往下溜,來到一個倒掛的葫蘆裏。這個葫蘆就是胃。胃不停地蠕動,分泌出胃液,嚼碎了的同伴都變成了粥一樣的糊糊。我在胃裏轉了幾個鐘頭,還是一顆好好的豆瓣。後來,我跟着粥糊到了小腸?

小腸就像一根彎彎曲曲的管子。它分泌出很多腸液,加上膽汁、胰液,攪拌着胃裏送來的糊糊。糊糊裏許多養料被腸壁吸收了,剩下一些渣滓。我在小腸裏轉了半天,還是一顆好好的豆瓣,又跟着渣滓滑進了大腸?

大腸是排泄渣滓的。我同渣滓一起,順着大腸從腚眼裏跑了出來。就這樣,我在那個小孩的身體裏白白旅行了一趟。

健康飲食歌

小朋友,長身體,飲食天天要合理。

一日三餐很重要,定時定量要記牢。

偏食挑食要不得,暴飲暴食最不好。

早餐必須吃得好,午餐一定要吃飽,晚餐別忘吃得少。從小養成好習慣。

身體健康壯又高!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以"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爲指導方針,營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

2、通過教學生增強安全防範意識,教給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會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緊急情況,學會自我保護。

3、讓學生從平時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等,會預防各種常見的傳染病的發生。

二、教學內容:

1、保障飲食安全,預防食物中毒及與鉛中毒

2、合理用藥,遠離不良嗜好

三、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不少衛生方面的知識,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飲食衛生方面的知識。

(一)教學飲食衛生。

1、學生表演小品(音樂)

剛纔他們表演精彩嗎?大家想一想,剛纔那位同學爲什麼肚子疼?

拿出塑料小熊演示什麼叫暴飲暴食。(教案來源:)如果這樣腸胃負擔過大,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說明"一日三餐"的重要性

找學生自由發言。

3、問答題

早晨時間緊,可以不吃早餐嗎?

4、。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纔會有健康的身體。

(二)保障飲食安全,鉛中毒。

如何防止鉛中毒?

防止鉛中毒應該在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下手。

首先在飲食上不能把報紙等印刷品用作食品包裝,用食品袋盛裝食物時,應避免袋上的字畫、商標直接與食物接觸,特別是與酸性食品接觸;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洗淨,能去皮的儘量去皮,以防殘留農藥中的鉛成分。

在居住方面,儘量不要採用含鉛油漆裝飾家中的牆壁、地板和傢俱等,否則,一旦漆屑剝落,油漆中的鉛極易造成居室鉛污染。儘量選用無鉛化妝品、染髮劑等。

此外,不要在汽車往來多的道路附近散步,因爲汽車尾氣和道路周邊的土壤中就有大量的鉛存在。

膳食中應包含足夠量的'優質蛋白質,如蛋類、瘦肉、家禽、魚蝦、黃豆和豆製品等應占1/2以上。在膳食調配時應選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c較爲重要。適量補充維生素c,不僅可補足鉛造成的維生素c耗損,減緩鉛中毒症狀,維生素c還可在腸道與鉛結合成溶解度較低的抗壞血酸鉛鹽,降低鉛的吸收,同時維生素c還直接或間接參與解毒過程,促進鉛的排出.

適當吃些驅鉛食物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鉛和驅鉛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可與鉛結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鈣可阻止鉛的吸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鉛形成可溶性複合物隨尿排出。海帶中的碘質和海藻酸能促進鉛的排出。大蒜和洋蔥頭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鉛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獼猴桃中富含維生素c,可阻止鉛吸收、降低鉛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無機陰離子或酸根如碘離子、磷酸根離子、鉬酸根離子等都能與鉛結合,促使其從大便中排出。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新鮮空氣對人們的重要性,瞭解抽菸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的危害。

2、增強幼兒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衛士。

3、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解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材料準備:

教師:棉花、香菸、瓶子;

幼兒:大型積木,剪刀,紙,食品包裝,記號筆,禁菸標誌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做實驗,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1、捏緊鼻子,閉緊嘴巴,說一說有什麼感覺?(不能呼吸感到非常的難受。)

2、深呼吸一次,現在感到怎麼樣?(感受空氣對人的重要性。)

二、感知香菸對人類的危害。

1、出示香菸這是什麼?你們家有人抽菸嗎?

2、如果把讓煙污染的空氣吸進後,我們的身體會變成怎麼樣?

3、做實驗:

先在瓶子裏放一團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後把一支點燃的香菸放進瓶子。

4、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請幼兒討論吸菸的危害。

三、教師介紹世界無煙日,並引導幼兒尋找戒菸的方法。

1、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提出要禁菸,並規定每年的5月31日爲世界無煙日,在許多地方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標誌(出示戒菸標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2、很多地方出現了無煙商場、無煙列車,處處禁菸,可是那些吸慣了煙的人,總是想吸菸怎麼辦呢?

3、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幫助吸菸的人戒菸。

四、遊戲:

禁菸小衛士,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1)既然生產香菸的廠一點兒也不好,乾脆我們來搭建一個戒菸工廠,這個工廠裏專門生產戒菸食品和禁菸標誌。

(2)分組遊戲:

A組:用大型積木搭建戒菸工廠。

B組:繪畫禁菸標誌。

C組:用各種材料製作各種戒菸食品。

(3)遊戲禁菸小衛士

(4)抽菸的危害這麼大,如果周圍有人吸菸,我們要怎麼辦呢?

(5)師生共同在園內把生產的禁菸標誌張貼在牆上,把禁菸產品放到娃娃商店裏去賣。師生一起出活動室。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知道吃了太多甜食物會影響身體健康。

2、知道愛吃什麼有助於健康。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不吃太多甜食》

內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糖果或甜食品後講述故事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老師手裏拿了一些什麼啊?(糖果、餅乾等)那小朋友們愛吃嗎?(愛)。

2、教師講述故事《不吃太多甜食》,幼兒傾聽。

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聽一聽到聽到了什麼?

3、教師出示掛圖《不吃太多甜食》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並回答教師問題。

(1)玲玲和強強愛吃什麼?(只愛吃甜食)不愛吃什麼?(不愛吃飯和菜)他們看見一座什麼樣的甜房子?他們兩個是怎麼做的?(用糖果、巧克力和奶油蛋糕做的房子,把房子吃了)

(2)玲玲和強強吃掉了甜房子,爲什麼哭了?(牙疼)4、教師小結並討論不能吃太多並說說吃多了會有什麼不好的反應。

師:如果老愛吃甜食物就會有好多不好問題出現。

(1)飯菜吃不下,蜜蜂會叮咬,螞蟻會爬到臉上等,

(2)會長成小胖子,會蛀牙等。

5、活動總結

小朋友們!那以後你們要不要只愛吃甜食物,不愛吃飯拉,如果還這樣的話,身體就會越來越差的!所以我們要每次要吃也只能吃一點點!

6、活動結束。

2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可不可以吃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東西。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飲食安全。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

2、各種糖果、小點心和飲料等。

3、和上述食物顏色、樣子差不多的東西,如藥片、藥丸、玻璃綵球、鈕釦、洗潔精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怎麼了

1、教師用小動物手偶表演小動物將藥片、玻璃綵球等誤當作糖果吃下去,或吃了其他不該吃的東西后肚子很痛、表情痛苦的樣子。

2、請幼兒猜一猜爲什麼會這樣,引導幼兒瞭解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二、看一看:可不可以吃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請幼兒觀察,並說說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2、教師出示實物,請幼兒辨別哪些可吃,哪些不可吃?

三、遊戲:火眼金睛

1、教師提供各種食物和物品的圖片或實物,請幼兒將能吃的和不能吃的物品進行分類。

2、幼兒互相檢查分得對不對,並說出原因。

四、延伸活動

進行其他安全教育,如:不能爲了好玩而將彈珠塞進鼻子、耳朵裏,以免造成呼吸困難、耳朵疼痛等後果。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託班的幼兒年齡都還很小,身體機能發育並不完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惹上病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教師們一定要好好的加強孩子在這方面的教育。 3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認識和感知五官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鼻子和耳朵的用處;

2、懂得愛護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活動準備

眼睛、鼻子、耳朵的圖片,熱牛奶一杯、小鳥聲音的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方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自己身上有些什麼?(幼兒自由發言)師:我們身上有很多東西,可是,有五樣是我們很重要的寶貝,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三樣,你們想知道是哪三樣嗎?(想)那我讓你們來猜猜謎語,猜猜看是哪三樣!

①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② 一座山,兩個洞,會吹氣來會吸氣(鼻子)③ 東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見(耳朵)師:我們剛剛猜出來是哪三樣啦?(眼睛、鼻子和耳朵)

2、教師逐樣講解各五官的名稱、作用,教育幼兒要保護好。

①眼睛師:你們知道眼睛是用來幹什麼的嗎?(看東西的)請小朋友來看看我們的課室,看看你看到了什麼?

師:現在請小朋友用手捂着眼睛,現在又看到了什麼?(什麼也看不到了)教師小結:我們用眼睛可以看到花、草、樹、木,看到藍天、白雲,看到老師、小朋友等等,可是捂上眼睛,就什麼也看不見了,眼睛有沒有用啊?(有)對了,眼睛真是個好寶貝,我們要好好愛護它,保護它,知道嗎?

②鼻子師:鼻子可以幹什麼?(用來聞東西和呼吸)師:現在請小朋友聞聞看,你聞到了什麼?(教師出示熱牛奶到幼兒面前)現在請小朋友捏着鼻子,你現在覺得怎麼樣?還聞得到東西嗎?(氣透不過來,很難受,也聞不到東西)教師小結:我們用鼻子來呼吸,聞東西,如果捏着鼻子,就會透不了氣,也聞不到氣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好它,愛護這個好寶貝)③耳朵教師播放小鳥的聲音師:小朋友,你們猜猜什麼聲音在響?(小鳥叫)你聽見聲音在什麼地方響啊?(讓幼兒找找看聲音的起源處)哇,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找到小鳥的聲音啊!

現在請小朋友把耳朵捂起來,你們還聽得到聲音嗎?(聽不到)教師小結:我們用耳朵來聽小鳥叫,老師唱歌等等,可是捂上耳朵,就什麼也聽不到了,沒有耳朵行不行?(不行)所以我們要保護耳朵,愛護耳朵,知道了嗎?

3、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

師:眼睛、鼻子、耳朵是我們的寶貝,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它們呢?(讓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眼睛不能用髒的手、髒的手帕去揉、去擦,鼻子、耳朵不能用手去摳、去挖。這樣,細菌、小蟲就不會進入我們的寶貝里去了。

4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寶寶講衛生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2.感知不同物品對皮膚的刺激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① 刷子、海綿、小籃子。

② 報紙鋪成的小路和觸覺板鋪成的路。

2、幼兒準備已學會兒歌《寶寶講衛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手小腳操幼兒能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將小手小腳動起來。

二、感知不同物品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一:過小路

1、請幼兒說一說這條路是用什麼鋪成的

2、用不同方式通過報紙路,感知報紙路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二:過小橋

1、提出過橋注意事項(安全問題)

2、用不同方式過小橋,感知觸覺板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三:小寶寶講衛生

1、念兒歌用小刷子刷自己的手和腳,嘗試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2、念兒歌用海綿擦自己的手和腳,嘗試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歌表演:洗澡歌活動結束師生共同到戶外尋找不同質地的小路,再次親身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

附:兒歌《寶寶講衛生》

小寶寶呀愛乾淨,今天我們來洗一洗。

洗洗手,洗洗手,刷刷刷。

換隻手,洗一洗,刷刷刷。

洗洗腳,洗洗腳,刷刷刷。

換隻腳,洗一洗,刷刷刷。

小手小腳真乾淨、真乾淨。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託班的幼兒年齡都還很小,身體機能發育並不完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惹上病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教師們一定要好好的加強孩子在這方面的教育。 5 幼兒園託班健康教育教案:不挑食的好寶寶

活動目標

1、在辨別小動物愛吃食物的基礎上,讓嬰幼兒學習使用勺給“小動物”餵食。

2、發展嬰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3、通過“餵食”遊戲,使嬰幼兒初步懂得樣樣都吃身體好。

活動準備

(一)圖片:小動物若干,食物圖:青菜、蘿蔔、魚肉等若干。

(二)餐巾紙盒上貼各種小動物頭飾,提供餵食投放材料。

活動過程

(一)複習鞏固-小動物愛吃什麼?

圖片配對並排列: 小雞愛吃米、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肉、小兔愛吃青菜和蘿蔔。

(二)歸類辨別:青菜、蘿蔔、魚、肉。小朋友樣樣吃身體好。

小結:小朋友,不挑食,樣樣都吃身體好,多吃青菜和蘿蔔,魚,肉也要多吃些。

(三)嬰幼兒動手操作並指導家長對櫻幼兒進行練習:

1、遊戲-餵食。配對-小動物愛吃什麼?

出示投放材料-餐巾紙盒製作的各種動物

①小雞愛吃米-用勺喂“米”。

②小貓愛吃魚-用勺喂“魚”。

③小狗愛吃肉-用勺喂“肉”。

④小兔愛吃青菜和蘿蔔-用勺喂“青菜和蘿蔔”。

⑤小朋友愛吃-用勺喂下各種食物:即青菜、蘿蔔、魚、肉。

活動提示:在櫻幼兒動手操作時可運用協助法:,即先可協助嬰幼兒取勺餵食,直至自己會使用勺餵食。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吃點心。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掉牙、換牙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現象,初步瞭解換牙期間牙齒的保護。

2、體會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懂得要保護牙齒。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提前調查班上幼兒的掉牙和換牙的情況;

2、乳牙圖片、恆牙圖片;

3、鏡子。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了一位新朋友,他呀最近身上發身了一件事情,因爲他的牙齒在動了,他有點着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看看他,看看能不能幫到他好嗎?講故事《樂樂換牙》

提問:樂樂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麼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後慢慢長出來的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新長出的牙叫恆牙。恆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乳牙脫掉長出恆牙,就叫換牙。恆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牙齒。

二、自由討論: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掉牙、換牙時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

師:咱們班的小朋友有很多已經掉了牙,並且長出新牙齒了,我們一起回憶一下,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牙齒要掉還沒掉下來時的感受。

小結:掉牙、換牙期間,我們會感覺有些不太舒服,牙齒鬆動、要掉沒掉的時候,我們會擔心掉牙的時候會流血、會疼痛;可是掉了牙,吃東西又不方便;長新牙的時候又總是覺得很癢癢……,但是,掉牙、換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我們不必過於緊張、擔心。要相信自己能很快走過換牙的不適應期。換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它標誌着我們長大了。這時我們要學會保護、愛惜新長出的恆牙。

三、經驗交流:結合自身經驗,掌握換牙的衛生知識。

1、互相觀察換牙情況,消除換牙帶來的恐懼心理。

2、瞭解換牙時的衛生。

小結:我們在換牙時不用着害怕,活動的牙齒只要我們不用手去搖晃、不用舌頭去舔剛長出的新牙,新牙就會整齊又漂亮。牙齒活動時也要及時告知爸爸媽媽,加以觀察,有時牙齒可能特別懶惰,很長時間不長出來,有時又會特別調皮,沒等到它的兄弟姐妹離開,就積極鑽出來看看,導致它的位置出錯,這時就要請醫生幫忙。

附故事:樂樂換牙

一天早上,樂樂醒過來,忽然發現自己的牙齒有點搖動了。

樂樂擔心地想:“壞了,一定是昨天晚上我偷偷吃了糖,又沒有刷牙。這牙齒是不是爛掉了?”

到了幼兒園,他也不敢大聲說話,就怕牙齒掉下來,他捂着嘴巴輕輕叫了聲:“老師早——”

中午吃飯的時候,樂樂也不敢張大嘴巴吃飯。那麼好吃的飯,他一口也不敢吃。

老師走過來問:“樂樂今天怎麼了?爲啥不吃飯?生病了嗎?

“唔……”樂樂趕緊搖搖頭。

午睡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樂樂睡不着,他覺得牙齒好痛,好像還有一點癢,就用手輕輕的碰碰牙齒。

這時老師看見了。老師就讓樂樂張開嘴巴,看了看,說:“樂樂別害怕,你在換牙。下面的牙齒慢慢長出來,頂着原來的牙齒,它就開始搖動了。新牙齒全部長出來,原來的牙齒就會掉下來。不過你要記住哦,自己不能用手扳它,不然新的牙齒就會長的歪歪扭扭!”

老師又接着說:“長新牙齒是好事!這說明你長大了。”“是這樣啊!原來長大了,要換牙呀!”樂樂這下再也不擔心了,他慢慢的閉上眼睛睡着了。

【活動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借兒童換牙期,對他們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瞭解牙齒保健的常識,並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幫助有牙病的孩子消除看牙的緊張心理。 這節課,我始終遵循“激趣引題—經驗交流—拓展延伸”這條主線,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的採用情境激趣、圖文結合、聯繫實際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了趣味性,生活性,實踐性,達到了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牙齒模具等資源,設計了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互相笑一笑”、“談換牙的感受”、“說換牙時的難忘事”等滿足了兒童的需要,並運用有關動畫片有機地切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快樂學習。同時,我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探究、討論和交流的時間。在看完動畫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辨析芳芳和奶奶換牙的區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牙齒,正確看待換牙現象,並初步弄清恆牙與乳牙的區別。 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重教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呈開放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重視學生親身體驗,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的生活化。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遊戲的快樂,培養合作意識。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園器材高蹺每人一副。

2.劃出足夠的場地,確保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1.講解玩法。

兩隻腳踩在高蹺上,兩手分別抓住固定在高蹺上的繩子,雙腳交替往前走。請個別走得穩的幼兒示範,引導其他幼兒發現並掌握動作要領: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

2.自由玩高蹺。

幼兒自由探索高蹺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幾個小朋友一塊玩,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創造出高蹺的多種玩法,教師還可以請個別幼兒演示,並鼓勵其他幼兒嘗試這種玩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懂得有關傳染病的常識和預防措施。

2、培養幼兒預防傳染病,增進健康的意識和行爲。

3、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關於傳染病的圖片。

3、紅眼咪咪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動。

師:今天鍾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請你們認真聽,聽完了故事,我還要你們來回答我的小問題呢?

1、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2、講完故事後提問:

師:故事講完了,那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爲什麼咪咪會的紅眼病呢?那爲什麼咪咪媽媽的眼睛也紅了呢?

教師小結:原來咪咪的眼睛進沙子了,他用髒髒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結果眼睛發炎了,變紅了,得了紅眼病,紅眼病是一種很強的傳染病,所以紅眼病傳染給了媽媽!

3、引導幼兒討論避免傳染病的方法。

師:紅眼病會傳染給別人,那我們要怎麼樣預防自己不得紅眼病呢?

教師小結:我們要記住不要用髒的小手去揉眼睛,用乾淨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紅眼病,應在家休息,避免和別人接觸,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兒園。得了紅眼病後要及時到醫院治療,點眼藥水,用乾淨的手帕擦眼淚,不到公共場所去。

二、討論其他的傳染病。

1、討論其他的傳染病。

師:剛剛我們說了紅眼病,紅眼病是一種傳染病,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傳染病呢?爲什麼會得這樣的病呢?

2、討論該如何去撫養傳染病。

師:傳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存在着傳染病,我們所示都可能得傳染病!那我們要怎麼樣預防呢?

(教師播放一些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認真觀看)

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應該要多通風,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話,我們也帶上一個口罩,我們還要注意自己的衛生。

三、教師總結。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