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八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八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貼人遊戲

活動目標

1.能有合作進行遊戲的能力。

2.具有快跑、閃的能力與思維的機敏性。

活動準備:

寬敞的活動場地上畫一直徑約5米的圓圈,圈外分6等份畫出放射線狀遊戲規則:

一、請兩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被追的小朋友可以跑到圈裏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信(貼人)這時後面一個小朋友就趕緊跑。

二、如果被追捉者連續貼人三次,追捉者仍沒種到,就另換捉者。玩法:

1.跑時要在圈外,貼人要到圈裏。

2.被追到者不再當追捉者。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熊和石頭人 活動目標:

1、能按信號快走。

2、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反應靈敏。

活動準備:

熊的頭飾一個,場地兩端各一條線,爲起點線和終點線。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

1、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來鍛鍊鍛鍊身體。

2、師生一起做律動--世界真美好。

二、介紹玩法:

1、教師戴上"熊"頭飾。

提問:現在我是一隻大熊,肚子真餓,我發現了一羣可愛的小朋友,要來吃了你們,你們怎麼辦?(變成石頭人,一動不動)2、教師戴上頭飾站在起點線前5米,幼兒四散站在起點線後。

3、教師發出信號後,"熊"和幼兒同時往前走,"熊"隨時可以回頭看,又餓看見熊回頭必須立即停止不動,保持原來的姿勢裝作石頭人。

4、如果"熊"發現誰動了,就喊他的名字,該幼兒要站到場外,以最先到達終點線的幼兒爲勝,勝利的幼兒扮熊。

5、幼兒遊戲後,進行遊戲評價。

三:共同遊戲:

1、教師扮演熊,其餘幼兒共同遊戲。

2、接着換幼兒輪流進行扮演熊。

3、遊戲一輪下來進行遊戲評價。

四:放鬆運動:

教師:熊沒有吃到我們,只好走了,我們一起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其他幼兒相互協作遊戲。

2、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面對面站在拋球線後。遊戲開始,每隊甲組排頭幼兒向乙組排頭幼兒拋球,然後向乙隊隊尾,乙組排頭幼兒接住球后,邊拍球邊向甲組跑去,到拋球線接住球教給甲組新的排頭幼兒,自己站到甲組隊尾。遊戲依次進行,最後以拋接球準確和速度快的隊爲勝。

活動指導

1、注意拍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邊。

2、注意交接球的準確性。

3、比賽過程中拋球失誤時,有接球者拾回球進行遊戲。拍球失誤時。要從失誤處拾起球繼續前進。

4、活動結束,

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拋球、傳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鍊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複習“助跑屈膝跳過30—40釐米高障礙”的動作。

2、初步學習肩上揮臂投遠動作。

3、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遵守紀律的好品質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活動準備:

體育器材、佈置好活動場地、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老師來當貓媽媽,小朋友當小花貓,到麥場去捉老鼠,好嗎?到麥場要走很遠的路,現在先睡一覺。(幼兒蹲在原地裝着睡覺)

2、“喔喔——”隨着大公雞的叫聲,老師說:小花貓都醒來吧,跟媽媽一起伸伸懶腰(模擬伸懶腰動作——做伸展運動數次)、捋捋毛(模擬捋毛動作——做體前屈運動)、找找尾巴(模擬找尾巴動作——做體轉運動,左右轉體加轉圈)

二、基本部分

1、貓媽媽帶小花貓到麥場去,要學會幾項本領:走過小橋,跨過籬笆,鑽過山洞,跳過田埂。隨着節奏明快的音樂,貓媽媽帶領小花貓走過兩條平行的獨木橋(矮體操凳),助跑跨過一道籬笆(纏有彩色皺紋紙的橡皮筋),鑽過兩個山洞(拱形門),跳過一條田埂。全體幼兒按老師要求完成各種動作,並且循環練習兩遍。

2、 請小花貓到麥場捉老鼠(用灰布做成的老鼠形象沙包),捉到老鼠拿給媽媽看。

3、 貓媽媽教孩子們摔死老鼠,高高舉起手中的老鼠,向前下方摔去。這樣就自然地練習了肩上揮臂投物動作。可以根據活動量調節摔死老鼠的次數。

4、 老鼠摔死了,我們把老鼠扔掉吧,練習擲遠活動。(老師講解肩上揮臂動作要領),根據扔得遠近,是不是正前方等情況,確定練習次數。

結束部分

麥場上的老鼠消滅了,我們勝利了,大家跳個舞吧!在音樂聲中,幼兒隨着老師邊唱邊跳,離開操場。

活動延伸

可利用這些遊戲材料組織幼兒再玩一些創編遊戲:例如趕小豬、開火車的遊戲。讓幼兒練習屈膝跳動作。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遊戲,尤其喜愛戶外遊戲。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在戶外,他們會自然的玩,自然的成長,自然地獲得各方面的發展。

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鍊,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遊戲教學課。

小百科: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爲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一、環境與材料創設

1、材料準備

(1)收集、利用廢舊報紙製作的物品。

(2)舊報紙若干張,錄音機、音樂磁帶。

二、活動目標

1、能自由結伴玩報紙,體驗集體活動與創造的快樂。

2、在報紙上探索各種玩法,掌握跳、鑽、爬等技能,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三、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1)幼兒散點式隊形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做健身操。

2、嘗試活動

(1)參觀用廢舊報紙製作的物品展。

(2)討論怎樣玩報紙?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3)自由探索玩法:幼兒可一人玩,也可幾個人合作着玩,引導幼兒探索多種玩法。

(4)鼓勵幼兒相互示範並學習各種玩報紙的方法。如單腳或雙腳在報紙上跳,跨過報紙練跳遠,橫躺在報紙上滾動等

等。

3、結伴玩

幼兒結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師對幼兒創造的方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1)練習輕輕落地跳

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用單腳或雙腳在報紙上跳,不把報紙弄破,幼兒自主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差的幼兒輕輕落地跳。

(2)練習跳遠

將大報紙對半折後平鋪在地,請練得好的幼兒示範,可隨意調節距離,幼兒分散練習,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儘量跳得遠些。

(3)練習鑽“山洞”

指導部分幼兒把大報紙連起來高舉過頭,變成一座“山洞”,其餘幼兒玩鑽“山洞”的遊戲。

(4)練習爬行

指導幼兒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平鋪在地上,請一名幼兒示範,比膝跪在報紙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報紙。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及時鼓勵有進步的幼兒。

4、集體遊戲:橫躺滾比賽

(1)方法:幼兒自由組成兩路縱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分成兩組平鋪在地上。遊戲開始,每隊第一名幼兒橫躺在報紙

上,手腳伸直,和身體保持一條直線,連續做橫躺滾動的動作,直到滾到最後一張報紙,然後起身跑回原地拍第二名幼兒的手,自己站到隊伍最後,第二名幼兒按同樣的方法接着橫躺滾動,速度快,方法對者爲勝。

(2)幼兒練習橫躺滾動的動作。

(3)幼兒橫躺滾動比賽,以快者爲勝。

(4)在比賽中增加難度,並增加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強調遊戲中的安全,以快者爲勝。

5遊戲結束

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編報紙舞愉快結束,幼兒拿自制的報紙玩具回班玩耍。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爲了不受“教師教什麼,幼兒學什麼”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我採用“先練投擲,再講要領”的理念來組織活動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親自嘗試,不斷摸索投擲的最佳方法,再由老師引導領悟“要領”,逐漸掌握技巧,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爲了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野趣和挑戰性,我又利用自然環境“休閒區”,並運用“低強度、高密度”的原則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又結合幼兒園的辦園目標,將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儘量體現教育的整和性。

活動要求:

1、幼兒在探索和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投擲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飛機、塑料圈若干等。

活動重點:

投擲的方法------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後分開放,身體後仰,用力蹬地投向前方。

活動流程:

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遊戲------放鬆活動

活動過程:

一、活動身體:

1、隊列訓練

2、準備操練習:運動模仿操

二、分散探索:

1、 自由嘗試

帶領幼兒到“飛機場”,告訴大家:今天老師做指揮官,你們做飛行員,請大家拿起飛機練習一下,看看誰的飛機飛得遠。

2、 介紹方法:

根據觀察,請幼兒說說“你的飛機爲什麼遠”。教師示範,邊用兒歌的形式總結。(手拿飛機放肩上,身體往後靠一靠,預備開始向上飛。)

再次分散練習。

3、飛行員特技表演:

前面出現了“三個山洞”,讓我們想想辦法穿過它。(想到要射得高、對準目標)

4、競賽活動:

小飛行員們的本領真大,現在我們分兩隊進行比賽。

介紹規則:前面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繩子,分別代表着不同的分數,等會兒我們比賽時要記分的。如果你的飛機飛在了紅繩內,就是一分------(分兩組進行)並請6分、5分------的幼兒出列,教師給予鼓勵。

根據幼兒投擲情況,再次鞏固方法,請投得遠的幼兒示範,並幫助分數低的幼兒。

第二次比賽。

5、集體遊戲:打怪獸

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司令員知道了就派我們去火星執行重要任務,打敗怪獸。這裏旅程很遠,要經過太空隧道、銀河、火山,有一定的危險,你們要注意。走,跟着指揮官行動吧!(利用休閒區進行)

火星到了,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

三、放鬆活動:

1、怪獸被我們打敗了,說說我們爲什麼會勝利的?

2、自由結伴遊戲。

活動反思:

首先,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利用在線上開飛機做準備運動展開。在創設情境的氛圍下,做針對平衡的熱身活動,爲下面的環節做好鋪墊。中間我還穿插了走、跑、蹲、墊腳等多種趣味的走線方法,孩子有比較強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直接利用情境“停飛機”非常自然的引出。在利用三種方法停飛機的時候,有些挑戰性,但是孩子們都完成的比較好。特別是聽口令停飛機,使得整個活動不會那麼枯燥。

前面這兩個環節主要是針對幼兒站立平衡的學習和練習,在此基礎上,後面的遊戲環節就是這行技能的使用。利用孩子們的分組搭建的飛機跑道,飛行員們非常順利的炸燬了敵人的目標。

總的來說,說動的設計比較巧妙,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環環遞進。還考慮到了動靜交替和幼兒的個體差異。活動又緊緊的圍繞着飛行員開飛機這一情景來展開,比較合理。

那麼也存在一些問題:準備活動時,可以先做一些比較簡單的身體活動在開始開飛機,這樣銜接會比較好一些。最後的遊戲環節語言組織不夠準確、精煉,以至於幼兒對我的指令行動不明確。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產生背景:

走進宜興丁蜀鎮,到處可見陶缸、陶罐、甕、盆,眼睛裏看到的都是陶。而這裏的孩子卻又是土生土長在泥凳邊長大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與陶聯繫着,在參觀均陶廠後,我們的孩子這樣請父母寫道:“在大缸中饒來饒區,真好玩~~~~~~”有了這樣的體驗,這個活動便自然生成了。

設計意圖:

讓幼兒對缸有初步的體驗接觸,從中引發幼兒對玩缸有一定的興趣。以輕鬆、自在、積基極的態度,投入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玩中發展幼兒多種動作技能,提高協調能力。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從中發現嘗試缸的多種玩法。

3、在玩中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高度爲22cm,口徑爲27cm的小缸若干只。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自由入場,師:“看,那是什麼?”幼:“小水缸!”

(2)鼓勵幼兒用最快的速度找一隻小缸。師:“你們聽,缸裏傳出一段好聽的音樂”,“來,我們一起做運動!”

教師自編熱身動作如:

上肢運動――兩手扶缸,按節奏拎放;

下蹲運動――手扶缸沿,做左右下蹲動作;

體轉運動――將缸翻轉底朝上,站在缸底上屈肘體轉;

腹背運動――兩臂伸展,俯身,兩手交替觸摸小缸;

跳躍運動――以缸爲中心,雙腳分開,左右前後跳躍;

整理運動――坐在缸上做放鬆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花樣玩缸,請小朋友想一想小缸可以怎麼玩?你還可以找個朋友一起玩(可在一排缸上走、爬、跳、跨;繞缸單、雙腳跳躍;繞缸跑;在缸內行走;缸上平衡;以缸爲障礙進行跨跳;缸上加缸進行跨跳、走),鼓勵幼兒想出多種不同玩法,並勇敢、大膽地進行嘗試練習。

(2)在幼兒玩的過程中,請幼兒在同伴面前演示新玩法,分享快樂、 共同提高。

(3)教師以玩伴身份積極參與孩子的探索活動,時時注意孩子玩缸狀況,不斷隨機引導孩子進行創新、合作,不斷調整指導方式、方法。如:運動量調控,可採用男女孩相互調換玩法或試試同伴新玩法等。

如:不願合作的孩子,可請他將自己的玩法教給其他同伴,鼓勵他大膽合作、交往。

如:能力弱小的孩子,則應鼓勵他大膽、勇敢參與,並引發幼兒主動合作幫助同伴的精神。

這是一個完全開放、 自由的過程,師幼一直在 與缸玩遊戲,沒有預設的 動作難度和比賽形式,而 是不斷鼓勵幼兒創造性地 想出各種新玩法,充分投 入地玩,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寬鬆快樂的氛圍,能力發展有差異的幼兒多了鍛鍊機會,有了等待、緩衝的空間;少了窘迫與焦慮,增強了自信心。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聽音樂圍成“大缸”,坐在缸上自由動作。

(2)以傳缸或滾缸方式出場。

結束巧妙地以"圍大缸"的方式集中幼兒,不打斷幼兒的興致,又使幼兒身心完全放鬆;滾缸、傳缸結束活動,讓意猶未盡的.孩子再次過了又培養了孩子有放有收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交流各自玩繩子的方法,學會與小朋友分享快樂,對繩子的各種玩法積極進行嘗試,並學習使用“我會這樣玩繩子”的表達方式。

2、會正確的使用繩子鍛鍊身體,練習跑和跳以及邊跑邊跳的基本動作,增強手眼協調的能力。

3、利用繩子創編兒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提高書面語言的詞彙量。

4、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5、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熱身運動歌曲《幸福拍手歌》、《我是一條小青龍》、《三個和尚》、《洗澡歌》、《拔蘿蔔》、《兔子舞》、《數鴨子》、《蟲兒飛》。

2、繩子:長繩、短繩若干,短繩的數量是長繩的一倍。

3、歌曲《紅月亮》、《歡樂的跳吧》、《我有一頭小毛驢》《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伴奏《健康歌》

4、“我的主意最好”配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大約八分鐘)

播放背景音樂,進行熱身運動

運動方式:模仿操(聽音樂,做動作)。通過動作模仿,既可以達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爲活動的開展建立一個快樂的氣氛的目的。又可以達到讓幼兒熱身的目的,爲安全開展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1.1背景音樂《幸福拍手歌》,開始的準備部分,建立一個快樂的心情;

1.2背景音樂《我是一條小青龍》,小肌肉運動;

1.3背景音樂《三個和尚》,伸展與平衡;

1.4背景音樂《數鴨子》,體轉運動;

1.5背景音樂《洗澡歌》,大肌肉運動;

1.6背景音樂《拔蘿蔔》,伸屈運動;

1.7背景音樂《兔子舞》,跳躍運動;

1.8背景音樂《蟲兒飛》,放鬆運動。

2、討論和陳述部分

問題:(1)繩子的用法?

(2)我會這樣玩繩子?

2.1我來動動腦:短繩玩法的探索

將準備好的短繩子發給小朋友,每人一根,自由探索玩法(操作方法),然後使用“我會這樣玩繩子”的表達方式進行講解和示範,與小朋友一同分享繩子帶給自己的快樂。

2.2我們一起想辦法:長繩玩法的探索

將小朋友分組,並把準備好的長繩子發給各小組,每組一根,然後採取競賽的形式或是頭腦風暴法,看誰的辦法又多又好,對好的要發放“我的主意最好”配飾一個。

3、練習部分

3.1師生“健康—安全”問題互動

思考:怎樣使用繩子,既能保護自己又能鍛鍊身體?

教師在傾聽幼兒講述的過程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回答問題。並糾正幼兒已有經驗中的錯誤認知,引導幼兒自己提出改正的辦法。

3.2教給幼兒正確的跳繩方法

3.3跑跳練習

背景音樂《喜洋洋》、《紅月亮》

進行跑、跳練習,學會使用繩子進行跑步練習和跳躍練習。練習結束後,分享跑與跳的不同和自己在跑跳過程中的感受。

3.5障礙賽

背景音樂《我有一頭小毛驢》

在操場或活動室設置障礙物,鞏固幼兒跑跳練習的熟練程度。

3.6嘗試邊跑邊跳,慢慢掌握邊跑邊跳的能力。引導分享邊跑邊跳的學習感受。

背景音樂《渴望春天》

4、創編部分

4.1兒歌創編

“繩子變變變,變成……”請小朋友回答。

4.2總結繩子的玩法,進行遊戲創編

根據活動總結,將自己關於繩子的玩法在頭腦中慢慢形成一個遊戲,並學着制定規則。將本組小朋友創編的遊戲與其他組的小朋友交換玩,在玩的過程中,積極發現別人遊戲的優點,與自己的遊戲對比,說出自己遊戲的優點和缺點在哪?想辦法改正,也可以請老師和小朋友幫忙。

5、遊戲部分

5.1自由遊戲

玩自己創編的遊戲或是與別的小朋友交換遊戲玩。享受自己創編的遊戲給別人帶來的快樂的同時,體驗別人創編的遊戲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跑跳帶給自己的快樂。

5.2我們比一比

拔河比賽,可對半分組,也可男女生分組進行比賽。考慮到幼兒體力的問題,本活動逐漸減少活動的力度,進入結束部分。

6、放鬆部分

6.1跟着背景音樂《雪絨花》慢慢調整呼吸,稍作休息。

6.2自由做操,有興趣的可跟着背景音樂《健康歌》做健康操,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1、開展繩子變變變,續寫兒歌的展覽活動,將幼兒的作品在園裏展示。

2、與爸爸媽媽一同思考除了繩子還可以用來練習跑跳的體育器具有哪些,拓寬幼兒的知識面。

3、家園合作,爲幼兒提供更多練習跑跳的機會,增強鍛鍊身體的意識,普及更多的鍛鍊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課設計思路是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爲問題的引出者,解決問題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成爲問題的最終解決者。其次是體現“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教學理念。學生在積極的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鍛鍊了身體,增長了技能,又解決了課堂中實際問題,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活動中一個教學器材多種用法的運用。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引導學生嘗試、研究教學器材的多種用法。

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設計本節課最突出的成就。通過學生親身體驗---感悟---總結跳繩的動作要領—-創造更多的不同的跳繩方法,從而在實際中證明邏輯思維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避免了主觀臆斷,使每一個學生都從一名學生轉變成爲一名發明家。

三、“爲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是設計本節課最突出的特點。學生都能在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環境中,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中嚴肅而不失活潑,技能和快樂雙豐收。

以上是對本節課的內容和教學設計的說明,通過課堂實踐,我認爲以下是本節課較好的幾個方面:

1、本節課的亮點就在於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爲問題的引出者,解決問題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成爲問題的最終解決者。讓學生自己通過練習體驗動作技術難點,由教師引導學會各種跳小繩的方法,並激發學生創編的興趣,讓他們人人都是發明家。

2、在一器材多用時由組長進行組織,帶領本組的成員進行擺創編。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嘗試性練習相互合作,交流,相互體驗不斷的調整遊戲的規則,思考感悟正確的遊戲方法,使學生明白一種器材可以有很多種用法;其次學會在創編時相互學習、合作.

3、本節課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在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中嚴肅而不失活潑,技能和快樂雙豐收。

4、在副教材活動中,以遊戲“看誰投得遠”進行上肢的訓練,又利用這個遊戲使學生對小繩的用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更加激發學生的創編玩法的積極性。

5、其實,我個人認爲體育課教學的目的是在學會簡單運動技術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自主創新,熱愛體育活動,學會“玩”,並且在“玩”的過程中鍛鍊身體。所以,我在這節課上把學生創新的內容安排的比重較大。我個人也是在嘗試,希望大家能多給我提意見!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大班體育過小路教案: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會動的身體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瞭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纔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活動準備:紙盒製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木頭人出現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麼了?他爲什麼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並做標記。

1、觀察並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迴指導。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相互交流,並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並啓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麼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着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纔會健康。

1、講述運動後的感覺。

提問:運動後你有什麼感覺?賈老師運動後覺得好舒服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經常運動身體會怎麼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你看到人們做過什麼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鍊、跑步&&)

4、小結:爲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