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大膽想像表現太空搶隊救險的情節。

2、學畫人物的各種動態表現救險的方法。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聽過有關太空搶險隊的故事。

2、範圖“各種動態的人物”。

3、太空星球遇險的背景畫一副幼兒用書《太空搶險隊》。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

⑴出示背景圖幼兒觀察。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副圖,看看都有些什麼?

⑵談談自己瞭解有關太空的情況

二、想像討論

⑴太空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①幼兒互動

②下列幼兒內容

⑵有什麼辦法拯救大家呢?請你們把自己想出的好辦法畫下來,好嗎?

三、觀察模仿

⑴出示範圖“各種動態的人物”。

小朋友們看看,這副圖上的人在幹什麼呢?

⑵幼兒隨意想像,說說自己在太空中幹什麼。

四、表達表現

現在請小朋友們開始作畫吧!

要求: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背景色。

②畫面突出人物動態及搶救的方法。

③介紹自己畫面的含義。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湊但不緊張,氣氛熱烈但不混亂,幼兒活動積極,樂學、願學,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活動主體、教師主導的綱要精神。實現了“通過對各種展開想象,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所講故事的內容畫連環畫

2、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 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容。老師富有表情生動的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裏長着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樹葉。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象圓圓的蘋果,有的象彎彎的月亮,有的象圓圓的輪子,有的象芭蕉扇,有的象葫蘆,有的象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的豐富多彩,紅的象火,黃的象金子,綠的象青草,藍的象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議論後教師繼續講述。“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象在哭,有的象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象在做遊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提問:“這種樹叫什麼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 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組織幼兒討論:“現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爲該怎麼畫?”幼兒個別講述。師幼一起小結: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紙上,依次類推。

3. 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塗色要均勻。

4. 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並讓幼兒相互評價。

5.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現、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及創造性表現,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點活動延伸在美工區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編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聯繫生活經驗大膽運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地想法。

2、理解運用詞語:幸福、出息。句式:我認爲……因爲…

3、體會家庭的幸福。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幸福的大桌子》。

經驗準備:瞭解海軍、廚師的職業特徵。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故事中心人物——兔奶奶,從大桌子推測兔奶奶家有幾個人,體會兔奶奶有個人口衆多的家。

1、認識故事中心人物——兔奶奶

2、引入大桌子,認識並瞭解大桌子

3、從大桌子推測兔奶奶家有幾個人?

4、逐一認識家庭成員:

5、觀察理解幸福的一家

二、關注兔奶奶的家人,瞭解他們一個個離開家的原因。

1、理解兔爺爺的離開。

2、瞭解兔奶奶的孩子們一個個離開家的原因,體會兔奶奶有一羣值得自豪的孩子。

三、孩子們回來了,從他們的表現體會家人對兔奶奶的愛戴。

1、今天是兔奶奶的生日,你過生日的時候最高興的是什麼?兔奶奶要過生日了,她最希望的又是什麼呢?

2、滿滿一桌子的菜。想想,桌上有些什麼好吃的?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把愛吃的菜餚全都想象成那一桌豐盛的聚餐。

3、兔老三抱起吉他,唱起了一首關於媽媽的歌。引導幼兒走進故事,一起跟着故事中人物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4、“所有的小孩都站了起來,站起來啊!舉起杯對奶奶說什麼?”

5、引出故事的名字——《幸福的大桌子》。

四、擴展:給幼兒參與表達的機會,加深幼兒體會家庭幸福。

教學反思:

活動通過閱讀、理解讀本,讓孩子感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藉助活動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無論在哪裏,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關注、關愛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的牽掛中。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點:一點是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家人之間的親情和幸福的感覺;另一點是細緻觀察畫面,能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動中,幼兒都是興趣濃厚的,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並大膽的用好聽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就是我在上課時重難點不夠突出:一是怎樣讓孩子體會到兔奶奶的孤獨寂寞;二是怎樣體會幸福。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寬而廣很難抓的住,幼兒只能理解皮毛。還有就是我在上課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幼兒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是蹲在幼兒面前傾聽他的回答的,由於近距離,幼兒回答聲也不是很大,我是聽見了,但是坐在旁邊的幼兒卻不一定能聽到,我沒有及時鼓勵幼兒再用響亮的聲音說一次讓大家都能聽到。總之,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鍛鍊,我將在以後的鍛鍊中越戰越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窗花是民間剪紙的一個類別,它主要用於過年過節等喜慶環境中張貼在門窗等地方,體現喜慶的氣氛,它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窗花的圖案細緻、精美、寓意美好,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與嚮往。因此我設計了《窗花樂》這一活動,除了讓孩子動手實踐剪窗花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欣賞各種精美的窗花,瞭解對稱的特點,知道窗花的形狀各異,題材不限,但多爲烘托喜慶、快樂的氛圍。

學情分析:

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拓寬,逐漸地對一些民間藝術很感興趣。窗花的對稱、形態各異的特徵、生動有趣的美深深吸引了幼兒,他們非常樂於探索,而且利用小小的彩紙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裝扮自己的窗戶、小房間等可以給幼兒帶來很多的樂趣。再說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審美經驗和手工剪的技能,爲他們本次進一步深入地學剪窗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瞭解剪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之一,能積極參與欣賞活動的興趣,有審美能力。

2、能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窗花。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視頻:剪窗花,網上剪窗花軟件,自制PPT剪窗花

2、正方形的彩紙,剪刀,摺紙步驟範例

重點難點:

嘗試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剪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瞭解中國的過年的風俗:剪窗花。

播放PPT課件,欣賞窗花的圖案,激發幼兒剪窗花的興趣。

瞭解剪紙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每逢過年、有喜事時,人們用紅色的紙剪出好看的圖案貼在自己的家中。剪紙反映出人們吉祥、喜慶的心願。窗花就是剪紙的一種。

二、教師講解窗花的方法。

A觀看網上剪窗花軟件,瞭解剪窗花的步驟。

B出示窗花的摺疊圖,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摺疊的步驟剪的時候注意:

1、剪最長的邊和打不開的短邊會使窗花的中間變得很漂亮

2、剪能打開的短邊會使窗花的邊緣變得很漂亮

3、剪另外兩個角會使正方形窗花變成各種其他形狀

4、把能打開的短邊剪成弧形,窗花就變成了圓形。

5、注意不能剪斷,不能從一頭邊一直剪到另一條邊。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注意幼兒剪的部位和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有創新地折剪四、評價活動選出有創造性、層次分明的窗花展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瞭解窗花這一習俗進行導入,引起幼兒興趣。然後我引導孩子欣賞各種各樣的窗花(都是從網上下載了各種類型的民俗窗花製作成PPT),通過多媒體引導幼兒欣賞,孩子們瞭解了窗花裏蘊含的美好祝願,知道了剪紙是中國人發明的。

欣賞完窗花,孩子對動手剪窗花充滿了期待,於是活動進入了第二個環節;示範剪窗花,幼兒動手剪窗花。幼兒剪窗花時我運用了網絡資源,給他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指導方法。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基本能順利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有的孩子剪完一張又一張,興趣濃厚。

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說說剪的方法和形狀。怎樣剪出這樣的圖形出來的。從幼兒作品發現幼兒剪窗花的膽子還不夠大。主要原因是幼兒怕剪斷,剪壞,不敢下手。後來我把這一目標延續着繼續實施,通過個別指導及適當的鼓勵,孩子們逐漸放開手腳,剪出更加豐富的圖案處來了。

通過剪窗花活動,我認識到活動的價值,它可以作爲教學活動的延伸,延續幼兒的興趣,延續活動中沒達成的目標,或者作爲教學活動目標的提升。同時給幼兒自由、寬鬆的空間,足夠的探索實踐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更利於幼兒操作與探索,也更利於目標的達成。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小刺蝟運西瓜》排水畫畫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3、複習排水畫的畫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小刺蝟運西瓜》範畫一張排刷、水彩顏料、油畫棒、畫紙

教學過程:

1、欣賞《小刺蝟運西瓜》範畫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一幅繪畫作品《小刺蝟運西瓜》,這幅畫上都畫有什麼啊?上面都用了什麼顏色?有那個小朋友能回答老師的問題那?猜一猜,誰知道老師是怎麼畫的那?那小朋友想不想學畫《小刺蝟運西瓜》啊?

2、學排水畫《小刺蝟運西瓜》

我們現在就來學一學,那小朋友還記得排水畫的畫法不了?那我們來一起復述一遍,小朋友們的記憶力真好,那先看老師是一步步繪畫《小刺蝟運西瓜》,看老師塗顏色時要注意什麼,你們要仔仔細細的觀察,一會你們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你們完成後老師要評出最會繪畫的小朋友,還有獎勵哦!

3、獨立作畫要求要運用多種顏色完成自己的作品,顏色要搭配好。保證自身和周圍的整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作品完成後,教師和小朋友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的方式貫穿 於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鬆地遊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後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爲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後爬過樹林,鑽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複習鞏固鑽,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鑽的要求去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後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鑽,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後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爲刺蝟是縮起來滾的。對於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蝟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滾,最後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蝟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蝟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遊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範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儘管內容上不難,準備中也顯很輕鬆,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

小百科: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卷鬚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兩面具短硬毛,葉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花紋的青花瓷盤,感受藍白相間的圖案美。

2、利用棉籤蘸色,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青花盤子。

3、體驗作品成功後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不同花紋的青花瓷圓盤實物2、3個。

2、PPT多媒體課件。

3、紙盤人手一個(其中半數爲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半數爲圓盤邊上一圈爲藍色);人手2根棉籤。

4、每組一個調色盤,放上兩種顏色:藍色和白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瓷盤提問:家裏盛菜、吃飯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紋,請幼兒簡單說說有些什麼花紋。(爲下面欣賞不同圖案的青花瓷盤作準備)

二、通過課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盤的美。

1、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分析其圖案和花紋。

(1)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

(2)根據幼兒的回答,課件出示事先畫好的相應的簡筆圖案一張。讓幼兒對青花瓷的圖案、結構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符合幼兒從抽象到比較具體的內化規律。

2、再次出示一張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案是從中心發散出來的,感受中心對稱的美。

(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從中心往外發散的圖案的規律性、線條的不同。具體方法同1)

3、再出示2張,具體觀察從外環向中心集中地圖案美。

4、命名"青花瓷盤"。

(1)課件出示上面4張青花瓷圖片和相應的4幅簡筆圖案,簡單裝飾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環集中心)和圖案、線條的不同。

(2):這些盤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盤。是我們人發明的。

(本環節取消了教師與幼兒的示範作畫,也是爲了給孩子們一個更好、更廣的想象空間。因爲在平時,教師示範後,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大多是示範的樣子,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平時活動設計時所需要的步驟)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做盤子設計師,都用一種青色和白色來裝飾做一隻青花盤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圓盤中間的圓圈是藍色的和圓盤邊上一圈爲藍色的圓紙盤,知道蘸上藍色的顏料畫在白色的空間裏,蘸上白色的顏料畫在藍色的空間裏。

2、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進行作畫,花紋排列一定要有規律,大膽發揮想象力與創作力。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蘸上藍色或白色顏料來裝飾,指導幼兒注意花紋排列有規律、均勻。

四、展示分享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佈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問:最喜歡哪個盤子,爲什麼?(針對幼兒的問題提一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