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除夕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除夕教案(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除夕教案(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除夕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除夕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遊戲的方法,會變化隊形走成螺旋形。

2、喜歡玩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一、活動準備:

自制一個大炮竹,一張長方形的紙。

  二、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隊列練習:四隊走——大圓走——開花走——大圓走——一對一隊走——成雙圓走。

2、基本部分。

(1)談話:過年了,人們喜歡放炮竹慶賀,那大炮竹是怎麼做成的?

出示自制的大炮竹,讓幼兒觀察大炮竹是如何“卷”起來的。教師用長方形的紙卷給幼兒看。並將旋轉的紋路畫在黑板上,幫助幼兒理解。

(2)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頭尾不要連接,全體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走成螺旋形。

(3)歌曲結束時全體幼兒蹲下,老師用手指點某個幼兒,同時嘴裏發“噝”的聲音,表示點炮仗。“噝”聲一停,該幼兒站起叫“嘭”,接着全體幼兒站起向上跳,同時嘴裏叫“啪”。遊戲結束,可再站在圓圈上重新開始。

3、結束部分。

(1)做放鬆整理動作。

(2)幼兒聽音樂,邊歌邊舞。

  三、活動延伸:

課後繼續玩這個遊戲。

  幼兒園除夕教案2

  活動目標

1、回憶和模仿春節人們互相拜年祝賀的話,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悅。在快樂大拜年的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2、願意與老師和同伴大膽交往,說說自己過新年的趣事,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願意大膽地說說講講

活動難點:能與其他班級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拜年

材料準備: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樂,VCD動畫影碟

  活動過程

一、入場(將幼兒領入小二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

1、前些日子,我們剛過了一箇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日,是什麼節日呀?

2、過了春節就代表我們大家又都長大一歲了,所以今天我們都特別地開心,

因爲過了年,我們好朋友又見面了,在這裏,我們所有的老師祝小朋友:

新年快樂 學習進步 身體健康 快樂成長 (一人一句)

三、互相拜年:

1、你們有什麼祝福的話要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呢?

想一想,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做客,大家見面是怎樣說的?你是怎麼說祝福的話的?

2、同伴間互相拜年,或找老師拜年,手握手,說說祝福的話。(新年音樂)

四、聊新年

1、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讓你覺得最開心?(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邊吃零食邊聊聊自己過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師一起相互拜年;給廚房、老師拜年。

  教學反思

1、可以在開始部分加如一些關於新年的故事,讓幼兒更深的瞭解新年.

2、可多滲透新年的習俗,豐富教學內容.

  幼兒園除夕教案3

  教學目的:

1、回憶春節裏放鞭炮和煙花的情景,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激發小班幼兒向哥哥姐姐學習的願望,體驗混齡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紙、筆。

大人們慶新年的圖片以及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學建議:

1、看圖片討論:大人們怎樣慶祝新年的到來?

2、欣賞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新年好》(英文)。採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4、爲歌曲編配動作,隨音樂載歌載舞。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出主題。

1、春節裏你們在家裏有沒有放鞭炮和煙花呀?你們放的鞭炮和煙花是怎麼樣的呀?是在什麼地方放的呢?

2、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們放鞭炮、煙花時的情景畫出來呢?

二、幼兒嘗試畫。現在我請你們把自己放鞭炮、煙花時的情景畫出來好嗎?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三、相互欣賞作品。給同伴介紹作品的內容。

四、將幼兒的作品陳列出來。

  幼兒園除夕教案4

  目標:

1.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裏,自己會有許多變化,並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

2.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3.學習一些表達的方法。

  準備:

1.瞭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於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並將其佈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活動流程

感知經驗,自己身高體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發情感,談話——表達情感——給新年老人寫信,做賀卡,送賀卡

  (一)感知經驗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 說明:事先讓幼兒瞭解並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着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 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二)激發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說明:

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後,說說哪裏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 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並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三〕表達情感

1.給新年老人寫信。 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裏的願望。

①老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 a.畫新年老人的頭; b.畫自己的願望; c.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d.寫日期。 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爲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願望。

②介紹自己信的內容。 老師應儘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願望。

③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2.做賀卡。

說明:

①引導幼兒欣賞“賀卡展”。

②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

老師引導:

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裏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③幼兒動手做卡。

3.送賀卡。

  幼兒園除夕教案5

  目標:

1、培養學生對自己進行階段性小結的習慣。

2、鼓勵學生主動了解自己進步情況,接收別人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正確對待自己的憂缺點。

  教具學具:

組織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制小卡片。

  難點:

初步掌握全面地看待自己和看待別人的方法。

  重點:

引導學生學校自我解剖,自我認識,自我總結的技能。

  教學過程:

一、你的眼睛裏有個我,我的眼睛裏有個你。

1、以小組活動形式進行,讓學生相互在自制的'小卡片或自備的日記本上寫上一句話。

2、小組中依次有一位學生站立,然後由每位學生說一句評述他最突出的某一點的話。

3、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同學評價的感受。

二、你聽我說

組織學生自由地上臺說“XX眼中的我”的話語,並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打算。在學生介紹父母等家人的“新年寄語”時。可讓學生同時展示父母送的小禮品。

三、照鏡子

1、老師分發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填寫表”。

2、學生自填。

3、學生介紹“誇誇我自己”。

4、老師結合發言的對象分別送上“新年寄語”。

四、放飛希望

組織學生尋找好朋友,互寫“新年寄語”。

  幼兒園除夕教案6

  前言:

新的一年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大家瞭解新年的來歷和意義嗎?作爲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大家又瞭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這次的讓大家瞭解什麼是“春節”。

  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瞭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並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爲什麼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麼不同?爲什麼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佈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什麼是“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