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貓怎麼會戴眼鏡呢?小朋友們聽仔細了:

1、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投影幼兒用書)

故事內容:在一座紅房子裏,住着一位老奶奶和一隻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做戴眼鏡看報紙狀)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於有機會了,它戴着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麼變高啦!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

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隻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餓狀、大老鼠狀)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好聽)我們現在來回憶一下故事講了什麼。(根據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提問題)

——在一座房子裏住着誰?(老奶奶和一隻小貓)

——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麼?爲什麼?(眼鏡 因爲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生了什麼?(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生了什麼?(看見一隻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2、瞭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現在我們來摸摸我們的好朋友眼睛長在什麼地方。(小朋友們摸,老師一邊示範一邊說“上邊毛,下邊毛,中間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個動作,是什麼動作?(眨眼,如小朋友們有困難,老師可做動作 ,閉眼幾秒鐘再睜開)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一次眨眼動作。

——小朋友們看,老師戴着什麼啊?(眼鏡)小朋友們齊聲說。爲什麼要戴呢?大家想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眼睛不好。(小朋友們可能說不出,這時老師可摘下眼鏡作摸的動作)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後來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結: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眼睛。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什麼時候不舒服啊?(讓小朋友們思考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

眼睛飛進蟲子不舒服、戴爸爸(媽媽等)的眼鏡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們說不出,老師可引導)

老師站在電視機前,問這樣看電視好不好?不好,眼睛會壞的。(小朋友們想不到其他方法時,老師可將其他方法當作祕密告訴他們)

小結: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3、學做眼球操

小朋友們,我們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們一起來做做眼睛運動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們的眼睛真舒服!(第一遍睜着眼做,第二遍閉着眼做)

4、找不同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小朋友們找出兩幅圖的不同的地方。

5、小結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問路要有禮貌、通過問路的方法可以找到要去的地方。

2、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3.能自主探索解決迷路問題的各種辦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問路》

2.老鼠、青蛙、公雞、狗熊、獅子等掛圖片

3.掛圖

4.自制毛毛蟲

  活動過程:

1.出示角色,情景導入:以小客人的身份引出主角,出示角色(鼠先生),小朋友一起歡迎他,有禮貌的打招呼;請出第二位小客人小客人(鼠小姐),有禮貌的打招呼。鼠先生在路上遇到了鼠小姐,鼠小姐看上去高興嗎?原來鼠小姐和鼠先生都覺得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有什麼好辦法能讓他們快樂起來嗎?

原來鼠先生決定到鼠小姐的家裏去做客。

2.欣賞故事,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知道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經過。鼠先生主動打招呼,非常有禮貌。提問什麼是無聊?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麼信息?鼠小姐告訴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什麼是地址?請幼兒說說自己家的地址在哪裏?結合提問欣賞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

(鼠先生一個人在家覺得沒意思,於是就開着它的紅色小汽車開心的去看鼠小姐,但是,它走了好久都沒有到是怎麼回事呢?迷路、找不到地方、忘記地址了。“迷路”是什麼意思呢?鼠先生迷路了,怎麼辦呢?請你幫它想想辦法,怎麼才能找到鼠小姐的家呢?

鼠先生再去鼠小姐家的路上看見了哪些房子,房子裏都住着誰?青蛙穿着綠是的衣服,它最喜歡綠色的房子。公雞住在哪座房子裏?別的房子裏都住着誰?原來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房子,它們房子的顏色和自己身上的顏色是一樣的。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熟悉對話,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發生裏什麼事?鼠先生都到了誰的家裏?它是怎麼問路的?問路的時候都要有禮貌,通過問路的方法可以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3.掛圖表演故事,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根據故事情景,請四位幼兒分別扮演青蛙、公雞、狗熊、獅子,其餘幼兒扮演鼠先生。用故事中的語言練習對話,提醒幼兒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不清楚,直走,左轉,右邊最後找到鼠小姐的家。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解決迷路問題的個種辦法,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是鼠先生,在迷路時會怎麼辦?迷路時除了問路還有哪些好辦法?如果迷路的不要害怕,可以在原地不動,等着家人來找,也可以向警察叔叔,學校的老師,商店裏的售貨員來尋求幫助。

全體幼兒扮演毛毛蟲一起表演,通過圖標找到毛毛蟲的家,共同體會表演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3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嘗試根據信息、符號尋找鼠小姐的家。

2.體驗禮貌問路、獲得幫助的快樂。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漢字卡片、人手一份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角色,表達對"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兒表達對角色(鼠先生)的讚美。

出示角色(鼠先生),提問:這是一位怎樣的鼠先生?如果請你用好聽的話讚美他,可以怎麼說?

【設計意圖:此問題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讚美的語言有多種多樣,讓活動有良好的開端。其中幼兒所呈現出來的讚美方式也會讓教師感到意外和驚喜。進入中班後,幼兒既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開始參與對同伴的評價。藉助這樣的情感需求,鼓勵幼兒學習看到他人的優點,用好聽的話讚美他人。】

2.幼兒說說自己對"迷路"的理解並提出建議。

講述故事至"開着開着,鼠先生迷路了",提問:什麼是迷路?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教師觀察、瞭解幼兒對"迷路"的理解與表述,鼓勵幼兒表達"迷路"時自己會怎麼樣,引發幼兒表達自己的經驗或想法。)【設計意圖:"迷路了怎麼辦"是幼兒必須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交流,幼兒可以分享不同的解決方法,爲進入下一環節埋下伏筆。】

二、觀察畫面,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1.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青蛙"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一幢淡綠色的小房子,提問:鼠先生來到淡綠色的小房子前會做些什麼?

(2)教師逐句念謎語,引導幼兒根據謎面猜出角色(青蛙)並說出理由。

(教師觀察幼兒傾聽每句謎面的反應,關注他們的答案是否有變化,幫助幼兒瞭解謎面裏的每句話都是有用的。)

(3)教師:鼠先生會怎樣問路?他從青蛙那兒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嗎?接着他會怎麼做?

(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問路",瞭解他們會運用哪些生活經驗幫助鼠先生,並關注幼兒在沒有獲得答案時的不同反應。)

2.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公雞"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鼠先生的車會往哪裏開?

(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答案背後的理由,並根據他們的答案,幫助他們梳理出生活經驗:問路時可以嘗試到人多的地方去問。)

(2)出示畫有公雞局部身影的房子,讓幼兒猜這是誰的家並說出理由;提問:鼠先生會怎麼做?

(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從上至下觀察圖片,幫助幼兒梳理證明是公雞的家的理由,再次觀察、瞭解幼兒問路的方式。)

(3)聽"公雞回答的'話",並提問:筆直往前走是什麼意思?如果筆直走,他會走到哪座房子前?

(教師可以讓每個幼兒用手勢示意"筆直",觀察幼兒對方向的理解。)

3.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熊"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路線圖,提問:鼠先生筆直往前走來到誰的家?你們來扮演鼠先生吧。

(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注意到房子上的提示,根據提示聯想可能的答案。引導幼兒扮演角色,觀察幼兒參與問路的過程,是否有禮貌、是否能清晰表達。)(2)聽"熊回答的話",並提問:左邊在哪裏?如果車往左邊轉,眼前會出現哪幢房子?

(教師可以讓幼兒舉起自己的手錶示方向,一般現場會出現兩種相反的答案,對此,可直接表揚做對的幼兒。反覆嘗試,讓其他幼兒瞭解以自身爲中心的左邊在哪裏。)

4.幼兒聽故事:有關"詢問獅子"的內容,並思考問題。

(1)出示向左轉後出現的三幢房子並提問:鼠先生會怎麼做?

(由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個性不同,這個環節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細心傾聽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把自己想的內容完整表達出來。教師不要急於否定幼兒,接下來的操作環節可以幫助幼兒再次感受,讓幼兒自我解答。)

(2)幼兒取出操作材料,根據聽到的信息(獅子說的話),在紙上畫出相應的答案。

(教師可以把獅子說的一句話分開來講,先讓幼兒聽前半句,觀察幼兒如何理解並讓其在紙上圈出相關的信息內容。)

(3)觀察兩種不同的答案,聽獅子的後半句話,提問:同樣一句話,爲什麼圈出的答案不一樣?右邊是藍色的房子,爲什麼獅子說"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呢?

("左右"是大班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這個環節的重點只是讓幼兒感受和體驗。教師在觀察幼兒表現後,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演示或拋問題讓幼兒去想,旨在引發幼兒的興趣。)【設計意圖:面對此環節中的四個角色,分別用"聽猜謎語、看點想面、聯繫經驗、分析判斷"四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層層推進中體現學習方式的變化,引發幼兒挑戰的樂趣;四次問路的經歷中,逐漸放開的語言表達,變化的操作方式,讓幼兒在重複和互動中自然習得、積累問路與方位等經驗。】

三、完整欣賞,提升並拓展相關經驗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思考鼠先生成功獲得幫助的原因。

(教師與幼兒再次欣賞故事,思考鼠先生問了幾次路?是什麼幫助他最終找到鼠小姐的家?鼠先生獲得成功的理由是什麼?)2.延伸活動:想想按地址找地方的順序應該是怎麼樣的?

(教師出示一個地址,引導幼兒思考如果要去這個地方,應該先找什麼?)【設計意圖:此環節除了幫助幼兒梳理問路的關鍵經驗外,還可以爲幼兒留一個新的思考空間,讓有興趣的幼兒帶着問題開始新的探究。】

附故事:問路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他倆高興地打招呼:"鼠小姐你好嗎?""很好,謝謝你,但我老是一個人在家,悶極了。""我也是,總覺得非常孤獨。"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到她家去玩,還給他留了地址。

過了幾天,鼠先生開着他那輛紅色的轎車去看鼠小姐,但是開着開着,鼠先生迷路了。他來到一幢淡綠色的小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隻青蛙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麼走?"青蛙搖搖頭:"我不知道,請去問下別人吧。"鼠先生謝過青蛙繼續開車往前走,來到一幢明亮的紅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隻公雞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麼走?"公雞說:"哦,沿着這條路筆直走就到了。"鼠先生謝過公雞,又沿着這條路筆直開下去。經過路口,來到一幢深褐色的房子前,按了一下門鈴。一隻熊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麼走?"熊說:"哦,向左轉就到了。"鼠先生謝過熊,向左轉,看見一座大城堡。他按了一下門鈴,一頭獅子來開門,鼠先生問:"請問去鼠小姐的家怎麼走?"獅子說:"哦,就在我家右邊,就是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鼠先生一看,大城堡旁邊果然有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他按了一下門鈴,正是鼠小姐來開門。他們擁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事物,詞語也有了不斷的豐富,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欠缺,即使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似乎未能靈活的運用出來,在本節語言課就明顯的展示了出來。活動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圍中訓練語言,運用文字的訓練進一步體現童話的情趣,讓生活體驗和語言訓練合爲一體,讓孩子們在認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節中得到昇華。

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麼,孩子們都還會說出來,說明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纔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後孩子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真正訓練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交際的效果,在交際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教案《問路》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現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經過。

2、學習詞語“悶”“孤獨”,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知道通過問路的方法找到目的地,體驗其快樂。

4、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1、《問路》教學掛圖。

2、鼠先生、鼠小姐以及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的動物頭飾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閱讀學習資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鼠先生找鼠小姐的經過。

提問:

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見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鼠先生迷路了,他都來到誰的家?他是怎樣問路的?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詞語“悶”“孤獨”,並嘗試生動展示角色對話。

1、引導幼兒說出:鼠先生問了幾次路?遇見了誰?是怎麼說的?

2、請幼兒說說對故事中“悶”“孤獨”詞語的理解,教師加以引導。

3、引導幼兒嘗試角色對話。

四、請幼兒扮演角色,學說角色對話,體驗通過問路找到目的地的快樂。

1、請幼兒6人爲一組,協商分配角色。兩名幼兒分別扮演鼠先生和鼠小姐,其他幼兒扮演青蛙、公雞、狗熊和獅子。

2、啓發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商討、畫好問路的行進路線。

3、鼓勵幼兒學說角色對話,大膽表演。

五、聯繫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迷路了,我會用哪些方法找到家人。

  教學反思:

聽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我在講述故事時,適當的減慢了語速,這樣可以讓幼兒把字聽得更清楚,我在講的時候還適時的加上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作爲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講一遍而要講多遍,這就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保證幼兒傾聽的積極性。

小百科:問路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事,當某人不明白如何到達某地的時候,並且遇到願意回答的人時,就會出現問路的情況。問路是在身處一個新的環境,不明目前所處的位置,或不知道目的地的所在,不瞭解要如何到達目的地時,通常採取向當地知情人詢問來得到有用信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