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8篇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8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在遊戲中對人和物的猜想,讓幼兒學會認識人物要從他的特徵開始。

2、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活動過程

一、規則:

1、由遊戲主持者確定一個物件或一個人,告訴參與者它所屬的範圍,由參與者提問。

2、參與者可以提問關於這件物品或者個人的特徵的問題,但只能以"……是不是……"的句式發問。主持這隻能回答"是"或"不是"。

3、參與者對物或人的直接提問次數不得超過五次,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制,則着論的遊戲結束,進入下一輪。

4、猜對者可作爲下一輪遊戲的主持者。

二、老師示範當主持者:"我想到的是一個水果。"(幼兒問特徵)"你問的是它的果肉還是果皮?"……"是的/不是"……(幼兒直接對人或物發問時)不是,已經直接問過一次了(教師要注意提醒幼兒還有幾次可以直接提問的次數,以此培養幼兒養成邏輯思維的習慣。)……猜對了。(以此類推。)

三、兩人或多人一組,分批開展遊戲,老師觀察指導。

注意:

1、遊戲規則闡述時,教師可舉例說明。

2、當幼兒想不出問題時,教師可給於提示,如:物品可以從大小、顏色等方面 發問;人可以從性別、年齡等角度提問。若幼兒還是無法繼續提問,則教師可以直截了當的舉例自問自答一個問題。

3、主持者想到的人貨物要貼近生活的,參與者熟知的。

4、當幼兒遇到阻礙時,教師要對前面發問過的問題進行總結,幫助幼兒簡單的推理思維。

活動反思:

《猜猜我是誰》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這一課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是人物背面頭部寫生,學習線描寫生方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觀察,體驗髮型不同所體現出的頭髮的美感,學習背面人物頭部的寫生方法。

它藉助“猜猜我是誰的”娛樂遊戲活動,通過觀察、綜合欣賞、教師演示,學生討論、動手作畫等形勢,本課課題和內容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線造型能力以及畫面的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

教學設計分四個基本環節:遊戲導入,引入課題;探究學習,引導激趣;瞭解基本步驟,大膽作畫;交流感受,欣賞評析。優點有:1、成功的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讓你生掌握如何用線表現人物上半身背面形象。線描畫學生以前接觸過,但畫的不是很多,會用線條概括物象,但線條沒有變化,體現不出線描畫的特點,因此在本課中,我注重線描畫的人物畫的步驟及線條的粗細,疏密,曲直等的引導,通過分析教師作品,瞭解線條的表現規律,學生在自己作品中可以看到豐富的線條的變化,這是我非常樂意看到的線描畫中不易的效果。2、注重激發學生興趣。爲了激發孩子興趣,我先和學生做猜同學的遊戲,之後我們一起看背面照片猜同學,學生猜出了學生的名字,然後我們一起總結是如何猜出他們的,這樣初步給了學生一個作畫的定向,總結出了猜迷的根據,即服飾、頭型、髮型。接着引導學生猜猜教師背面的線描畫,學生興趣被激起,有創新的思維火花,非常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整個教學設計的流程節奏明快,有很強知識性和對動手能力的培養,3、在展評作品時,我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沿輪廓減下來,分別粘貼在課前準備好的大圖片上,形成新的作品形式。新的作品看起來就好像許多人在看畫展,學生們同時感受到了兩種作品形式的誕生,都感到無比欣喜。我通過創設情境和學生的點評,互評,自評使課堂又創造了一個新高潮,對於用線畫頭像又有了新的認識,成功的情境的創設,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作品儘管有差異,但體現了學生的用心之處。

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處。首先教師應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將“主人”的地位歸還學生,讓學生自主設計,自主嘗試,自主總結,自主調整,教師則只需引導學生在美術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積累,提煉,昇華認識,幫助學生形成美術自主意識能力與良好的習慣,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增加悟性和獨特精神。然而,上這節課時,課堂上學生“主人”的地位沒有體現得很明顯,多數是以我說爲主,忽略了很多學生自己自主的想法。其次是細節不到位,如在示範時我先前示好了投影,但在示範是我忘了看,因此做的有點偏臺,在示範時有些擋住了畫面,如果在畫時,能擡頭看看投影,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再次,前邊用時有些長,使得學生練習時間有些短,有些學生畫的非常好,但最後由於時間關係來不及展現,十分的遺憾。

面對這些不足,今後要不斷努力,不斷提高美術專業理論水平,熟練掌握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與學生一起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對於純粹以“數字符號”進行“運算”的數學活動尚顯吃力。這種吃力,有時候表現在運算時的猶疑和出錯,有時表現在偷偷摸摸的手指掐算中,還有時候表現在偏愛加法運算、迴避減法運算中,等等。究其原因,是與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年齡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在相關的課程安排和活動設計中,爲了減少孩子在數的運算學習中的困難,我們慣常的做法是:從比較簡單的2的加法開始學起,在活動中儘可能豐富的材料、反覆的操作,爲他們的運算思考形象的支撐和儘可能多的知識歸納和演繹的機會。然而,對於孩子的數學運算學習而言,收效並不明顯。

從孩子們屢禁不止的“掐手指”運算中受到啓發,筆者利用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10個手指頭”,作爲他們學習加減法的形象具體、使用便捷的“操作材料”,來支撐他們運算思考,以期孩子從相對固定的操作對象、持續漸進的運算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產生從“手指在眼前”到“手指在心中”的相關10以內數運算的概括、內化。同時,本着“每一位幼兒都是其他幼兒的重要資源”的思考,引導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輕鬆的手指遊戲表演、記錄等的互動情境中,共同梳理出10的減法算式,體會同伴合作學習帶來的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勝任感。這些相關運算活動的積極情感和學習技能的積累會潛移默化地遷移到日後的2~9的加減法學習活動中去。

活動目標

1.以同伴10個手指的“藏起”爲情境進行10的減法算式的記錄,體會減法算式在記錄數量變化中的簡單、便捷。

2.比較同伴間10的減法算式記錄條目的多、少、一樣多,體會“有順序”的操作活動給記錄帶來的幫助。

3.在遊戲活動反覆進行中,增進幼兒對“一”、“一”等符號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兩兩結伴進行合作運算和記錄的經驗。

2.教師自制10隻手指分別藏起1個到9個的圖片,以及對應的10的減法算式ppt課件。

3.記錄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手指遊戲。

和幼兒一起玩他們所喜歡的手指遊戲。

師:你有幾個手指頭?你喜歡它們嗎?你會用手指頭擺造型嗎?這個造型要用幾個手指頭?

(這一環節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從對手指遊戲、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現中’,豐富和加深幼兒有關手指和數量的特殊表象,爲接下來的數的運算活動建立“跳板”。)

2.看“圖”玩遊戲——手指頭,藏起來!

(1)介紹遊戲玩法,激發幼兒的興趣:老師喜歡一個“藏起來”的手指遊戲。我來藏,你來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師藏了幾個手指頭。

(2)教師演示,幼兒猜測。幼兒猜測後,教師追問:你怎麼猜得這麼準的呢?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觀察、思考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們一共是4個,所以藏起了4個”。

(3)鼓勵幼兒自主玩這個遊戲。教師可以用激將法,比如說:你們會玩這個遊戲嗎?讓你看“圖”玩“藏手指頭”的遊戲你能行嗎?

(4)出示“圖卡”,逐張和幼兒討論圖畫的意義:這是什麼意思?提醒你們藏幾個手指頭?

(5)幼兒自主看“圖”遊戲。

(由“藏起”的遊戲,自然引發到對“少掉”的直觀理解,再分別與數學符號“10”、“一”、“4”等之間建立更進一步的聯繫,引發幼兒自主建構“10一4”這一算式中所隱藏的數學運算意義,並通過自身的實踐——也來玩“藏起”遊戲,在動作表現中不斷鞏固和加深對減號以及減號前後數字的理解認識。這個過程必須以孩子自身的反覆動作爲基礎建構,孩子的理解認識才能深入透徹,日後的應用也纔有可能自如流暢。)

3.“示意圖”大變身——看看“?”來回答。

(1)將“10一1”變化成“10一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你發現了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讓你來回答這個“?”你會怎麼回答?

(2)結合情境“10—1=9”所表達的完整意思:原來是10個手指頭,藏起了一個手指頭,還剩下9個手指頭。

(3)通過追問,引導幼兒理解各種符號的意義:“一”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後面的數字又是什麼意思?

(4)出示圖片“10一4=?”,引導幼兒思考:你會回答嗎?你怎麼回答出來的?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

(5)請幼兒自主出題進行運算:讓你來出“題目”考考大家,你還會出些什麼題目?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書寫算式,並引導集體中的其他幼兒及時回答。

同時引導幼兒思考:哪些題目我們回答比較快?爲什麼?有沒有什麼方法把那些讓我們“回答得慢”的題目再快一點呢?

:如果讓你給今天我們玩的這個遊戲取個名字,你說是什麼遊戲?(10的減法)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就是“減法算式”。

(至此,孩子們對於10的減法算式的完整結構纔有了整體認識和理解。回顧這個逐步建構的過程,是以孩子的操作遊戲爲基礎,讓孩子主動觀察發現、積極猜測理解的動態的過程。抽象的減法運算因爲有了孩子手、眼、.腦的相互協同、互爲補充,因而在理解時孩子感覺自然、輕鬆。另外,運算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內化的過程,教師鼓勵孩子將“感覺回答得快”的題目提升出來,並結合手指的形象進行印證、點評,既能夠分享個體的學習與經驗,又收穫了來自集體的智慧解析。)

4.你來玩,我來記——10的減法算式還有哪些?

(1)引導幼兒分組自主玩減法遊戲:10的減法算式可不止“10—1=9、10—6=4”這幾條。現在請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一起,一個表演手指遊戲,一個來記錄算式,想想怎樣表演記錄的算式多、而且不重複。

(2)交流、展示與分享: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算式你們都找到了,哪些你沒有找到?爲什麼?

(3):有順序地表演手指遊戲,所有的l0的減法算式都會被一條條地記錄下來。

(4)再次結伴活動,展示作業成果。在這過程中追問:你的小夥伴在記錄10的減法算式時記得怎麼樣?錯了沒有?你怎麼幫助他的?

(利用結伴分組來討論一個已經明確了目的的活動——10的減法,能讓孩子們以更加專注的狀態,在分別作爲說話者、傾聽者、記錄者的角色轉換中,思考自己和合作夥伴的想法、表現,形成和回答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梳理提升出操作遊戲中的經驗、結果。這種“幼一幼”互動中動態的、變化的探索過程,較之於“幼一作業紙”的靜態作業活動,能給予孩子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濃厚的興趣,更能促進他們相關數的減法知識的自主建構。)

5.延伸——10的減法算式還能記錄什麼?

(1)拓展幼兒的思考:10的減法算式不止是能記錄10個手指藏起來的遊戲,還能記錄、表示很多事情呢,你猜猜看。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以簡筆畫的形式畫出問題情境並配上完整的減法算式記錄。

(3)結伴討論:還有什麼事情可以用得上這些減法算式?

(“藏起”本身所帶來的.“減少”相對於手指遊戲情境是特殊的。而數的減法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應用意義。從當前的學習出發,引導孩子將已有的減法知識進行遷移、演繹,這既是當前的數學學習活動的必要環節,也是日後的所有的數的加減學習活動所必須注意的。)

附:

大班數學10的加減法

學習進程建議

1.10的減法(4周)

2.10的加法(2周)

3.5的減法(1周)

4.5的加法(1周)

5.6的加減法或9的加減法(2周;根據幼兒的選擇定前後的學習順序)

6.5以內的加減法(3周)

7.7的加減法(2周)

8.8的加減法(2周)

9.複習6-10的加減法

l0.複習l0以內的加減法

進度安排原由

1.將10的減法作爲加減法運算的開端,其內容本身的煩雜和細碎能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回顧學習經驗且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熟悉這些經驗的機會。隨着回顧次數的增多,幼兒熟悉的不僅僅是對10的減法熟練掌握,更有對減法算式中符號的深入理解和生活遊戲應用中的自然滲透(比如娃娃家、超市等遊戲中的“購物”),甚至能在大數量的反覆運算中漸漸累積起個性化的“數感”的直覺。

2.有了“減法”運算作鋪墊(整體一部分一部分),在加法的運算學習中,孩子較容易遷移前面學習的經驗進人到後續的學習(部分一部分一整體),在新的學習中的勝任感和成就感會帶動他們在整個運算學習中的積極性。

3.學習的進度緊緊圍繞“手指”這個特別的操作材料展開,圍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有靈活的調整,這能讓孩子在相對單調的學習活動中形成主動性並獲得自我挑戰的信心。這些情感、態度,對孩子的學習影響頗遠。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蝸牛快樂與悲傷的不同情感。

2、學習用不同的表情、色彩表現快樂與悲傷的情感。

3、嘗試運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活動準備:

1、指偶教具蝸牛、小猴、鴨子。

2、範例:小蝸牛找朋友的連環畫,準備的音樂。

3、幼兒人手一份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操作指偶教具,講述故事“小蝸牛找朋友”。

2、提問:小蝸牛一個人玩時,心裏覺得怎樣?(不高興,傷心)

後來小蝸牛找到了朋友,心情又怎樣了?(高興,快樂)

二、學習用不同的表情、色彩表現快樂與悲傷的情感。

1、什麼時候你會很高興?什麼時候你會很傷心?請你來告訴大家。

2、高興時,你的表情是怎樣的?

傷心時,你的表情又是怎樣的?

(請幼兒相互做做高興和傷心的表情。)

3、出示不同的顏色,根據蝸牛不同的表情分別匹配相應的顏色。

(紅、橙、黃、綠暖色表示高興的心情;

黑、灰、紫、藍冷色表示傷心的心情。)

4、遊戲:小蝸牛的表情

根據蝸牛身上不同的顏色,分辨蝸牛的心情,並匹配相應的表情(高興和傷心)。

三、介紹連環畫。

1、出示教師製作的連環畫,再次講述小蝸牛找朋友的故事。

2、提出作畫要求,請幼兒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五、活動評價,展示作品。

請幼兒相互講述自己畫的小蝸牛的心情故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遊戲名稱:

萬花筒。

遊戲目標:

初步建立1、2的物、珠、數對應關係。

遊戲準備:

捲筒紙芯。

遊戲玩法:

捲筒紙芯上套上二、三個能轉動的紙杯,分別畫上水果、珠碼、數字,任意轉動一種水果找到珠碼1、2和數字1、2。

附“撥1、2和去1、2”的指法:

撥1、2時,伸出右手拇指,在算盤靠右的第二檔,撥入一、二粒下珠,使這粒下珠靠樑;去1、2時,伸出右手食指,撥去靠樑的一、二粒下珠,使這粒下珠和其他的下珠一起靠框。

  對家長的話:

鼓勵孩子觀察生活中物體的形狀與珠圖的對應關聯,能依據生活經驗進行模仿撥珠和想象撥珠,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

此外,孩子開始認珠、數和撥珠了,正確的撥珠方法是孩子今後學習的基礎,請您經常提醒孩子,讓孩子幾快養成正確的撥珠方法。

回家練習:音帶: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的一位數三筆第1——3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觀察蝸牛,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觀察。

2、敢於探索,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組觀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 談話:春天的小動物

——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對春天的動物的認識

2、戶外:找蝸牛

3、觀察蝸牛

A:引導孩子們觀察蝸牛。

——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各種工具來觀察,並把自己的發現及時的記錄。

B: 分享個自的經驗

3、介紹“我知道的關於蝸牛的知識”

4、講講“我對蝸牛一些的問題”

5、小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活動設計: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目標:

1、幼兒能說出2—7各數與其相鄰數的關係(多1或少1的數)。

2、在遊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找出2—7個數的相鄰數。

準備:

1、1—8的數字掛件一套,1—8的數字卡一套。

2、已學會8以內的數字。

3、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我知道你們最喜歡玩遊戲,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3個好玩的遊戲,你們想玩嗎?

二、基本部分

1、遊戲:找鄰居

——我們知道每個數子都有自己的鄰居,前面一個,後面一個,前面的比它小1,後面的比它大1。可是陸老師這裏有四個數字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是誰。所以我們來做的第一個遊戲就是“找鄰居”,在小朋友的胸前都有一個數字,我在黑板上拿出一個數字,如果你是它的鄰居就很快的站起來,並大聲地告訴他“我是你的鄰居。”

——教師分別出示數字2、4、6、7,請幼兒找鄰居。

2、遊戲:比一比誰找得快

——剛纔小朋友真能幹,幫他們找到了鄰居,第一個遊戲通過你們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拍拍手錶揚自己。

——第二個遊戲是“比一比誰找得快”,我請幾個數字站到前面來,然後請小朋友邊唱歌邊找,你是誰的鄰居,應該站在他的前面還是後面。(先請一組幼兒示範)

——教師請數字2、5、7上來,請其他幼兒邊唱歌邊找自己是誰的鄰居。

3、遊戲:住新房

——第二個遊戲通過你們的努力又取得了成功,拍拍手錶揚自己。

——第三個遊戲“住新房”,陸老師這裏有一間高樓房,要請這些數字住到他們的鄰居旁邊,小朋友一定要動腦筋,住在它的前面還是後面,看看誰的本領最大。

——幼兒操作。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都非常棒,三個遊戲都取得了成功,你們高興嗎!陸老師下次在給你們帶來更好玩的遊戲,好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瞭解故事情節。

2、能用“連衣裙變成**花樣了,我穿上**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進行交流。

3、體驗創作及展示的快樂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2、連衣裙模板。

3、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情感體驗:穿着漂亮的連衣裙來跳舞。

今天,老師穿了一條連衣裙,你們看:好看嗎?

你們穿的漂亮連衣裙呢?

讓我們一起穿着漂亮的連衣裙來跳舞吧!

二、故事欣賞:理解故事情節,欣賞畫面。

1、有一隻小兔也想做一條連衣裙,你們看,它來了2、結合ppt,教師講述繪本故事。

3、小兔的連衣裙很特別,是怎麼樣的?

4、課件:逐一出示連衣裙的變化圖白色→花朵花樣→雨點花樣→草籽花樣→小鳥花樣→彩虹花樣→晚霞花樣 →星星花樣

5、小結:就這樣變呀變,小兔開心的一天過去了,真是太好玩了。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起幫小兔回憶一下這精彩的一天吧!

6、第二遍故事講述,講述重點(裙子的變化)7、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課件(8件不同花色的衣服)T:誰能勇敢的來介紹一下。

(1)連衣裙變成**花樣了,我穿上**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2)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花朵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3)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雨點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4)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草籽花樣的連衣裙,漂亮嗎?

(5)哎呀,連衣裙變成小鳥花樣了!

(6) 彩虹花樣的連衣裙真漂亮!

(7)連衣裙變成晚霞花樣了!

(8)連衣裙變成星星花樣了!

三、談話:激發幼兒創作慾望。幼兒大膽創作。

1、小兔還會走到哪裏?她的連衣裙又會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如:小兔走到草地(樹林、小河邊、石子路上、玩具店、冰淇淋店)裏,連衣裙變成草地(樹林、小河邊、石子路上、玩具店、冰淇淋店)花樣了。

2、如果你是小兔,穿上連衣裙你會走到哪裏?連衣裙會變成什麼花樣呢?

3、幼兒創作。

四、作品展示T:讓我們穿上漂亮的連衣裙來秀秀吧。